第94章
听闻扶苏此言,韩非颇有些意动,毕竟在从前的很多年中他的理想就是为君王效命,如今他虽然没有入仕的心思了,但若能让他的思想影响更多的人,也算是完成昔年之愿了。
张良对此就反应平平了,对于官爵,他向来没什么心思,至于对韩国的那些眷念,也是因为祖辈、父辈五世相韩的缘故。
扶苏道:“我也只是提出一个想法,先生和子房慢慢思考就是,将来哪一日著书有成,只管着人送给我,我随时恭候。”
韩非道:“我近日恰好在整理书稿,想着……最好尽快完成,殿下既有此话,到时候我定然要先送给殿下。”
这句话似乎有些不详的意味,扶苏口中答应着,眼睛却一直在瞄张良。
趁韩非不注意时,张良指了指自己的鬓角,示意扶苏去瞧。
六七年的时间对于扶苏来说,是慢慢长大的时光,对于韩非来说,却是在逐渐变老。
韩非在慢慢老去,所以他担心有生之年不能整理完成自己的文章。
衰老是穷尽人类的力量也无法阻止的一件事,扶苏唯一能做的就是悄悄同张良说咸阳已经在刊印很多新的医书了,到时候他会送给韩非一套。
张良道:“先生不打算再走了,我想着留在此处陪一陪先生,待到……再做安排。”
扶苏道:“好。我会知会此地的县尉、郡守,再给你一封我的手令,有事你只管去吩咐他们。”
张良郑重道:“多谢。”
相逢总有分别时,在此地逗留一个半月后,扶苏不得不离开了。
“若是再不赶往会稽郡,过年之前回不到咸阳,我阿父恐怕就要罚我了。”扶苏玩笑道。
张良亦笑道:“陛下待你素来心软,当真迟些时日,你撒个娇不就混过去了。”
扶苏抖了抖肩膀:“我这么大人了,撒娇恐怕惊到他老人家。”
韩非摇头笑道:“少说些戏言罢,时候不早了,殿下,你该回去了,明日还要赶路。”
“明日殿下启程,我就不去送了。”
扶苏一揖:“学生告辞,先生珍重。”
韩非没有出门,只有张良将扶苏送到了路口,扶苏望着近处的农田,忽然笑道:“上次在咸阳,也是这样的地方,我说要让天下长治久安、海晏河清。”
“很遗憾,今日还没有做到。”扶苏轻轻叹气。
张良望着远方,静静道:“但我知道,你一定能够实现。”
扶苏道:“我必然不辜负你的信任。”
张良一礼:“请殿下慢行。”
“告辞。”扶苏还礼后,踩着马镫上了马,“子房,下次再见。”
张良笑了笑:“下次再见。”
……
再次出发赶往会稽郡时,扶苏一行人加快了速度,沿途不再多加停留,而是只在必要之地迅速查看过后,便立即赶路。
盛夏时节的南方潮湿闷热,众人都很不适应。
蒙华盛了一碗冰块抱在怀里,苦兮兮道:“我以为咸阳夏日已经足够热了,原来是我还不知道什么叫热。”
“这两边不是一种热。”扶苏正在写信,口中说着话也未停笔,“解暑汤喝了吗?”
蒙华脸上更苦了:“喝了,太苦了。”
王离拿着文书进来,恰好听到这话,便道:“这就觉得苦了,往后倘若要你到此地带兵,你如何应对?”
“殿下。”王离躬身将文书搁在扶苏桌案上,“咸阳加急送来的。”
“我就是说说……”蒙华将冰块塞给王离,“外头热死了,我刚才一身衣裳都湿透了,你也冰冰。”
冷热交替,王离不由抖了一下:“这也太凉了。”
扶苏边拆信边提醒他们:“别总抱着冰块……是阿父的信!”
扶苏出门这大半年,只收到过嬴政的两封信,这会儿又得一封,可不是分外惊喜么!
王离和蒙华等扶苏将信看完,见他面上带笑,就轻快地问道:“殿下,大王说了何事?”
“唔……”扶苏斟酌片刻,“也没什么要紧事,就是催我快些回去,不然就不许我看星星了。”
“啊?”蒙华不解,“星星就挂在天上,陛下如何不许?”
扶苏笑道:“即便星星在我眼前,阿父不许我看,我自然也得听从。”
“哦!”蒙华深觉有理,“那我们快些罢!”
王离倒是察觉了扶苏话中的未尽之意,不过他知道不该问的不要问,便只跟着蒙华笑道:“这边的事已经收尾了,殿下看看,我们要不要提前启程?”
扶苏道:“那就提前一日罢。”
89
第89章
◎回家以后。◎
扶苏回到咸阳时已经是九月中旬,嬴政派了丞相、廷尉等人和诸位年长的公子出城相迎。
各自见过礼后,嬴高笑道:“大兄离家一年,大家整日盼着你能早些回来呢!”
扶苏笑道:“你们是惦记我,还是惦记糖?”
“吃了大兄送来的糖,就更想念你了。”嬴高笑道。
“我还带了许多回来,等我见过阿父,再去给你们分。”说完这一句,扶苏又转头去和丞相等人说话。
“近来陛下政务可忙?”扶苏问道。
忙是肯定要忙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始皇帝能闲下来的日子才是少数。
嬴政负手站在廊下,早有人来禀报于他,太子殿下已经进了宫门,并未回宫,而是先过来拜见陛下。
正等得着急,又有寺人来报:“陛下,殿下已经进门了。”
嬴政淡定道:“嗯。”
又往前头看了一眼,嬴政算了算扶苏的脚程,转身回了正殿内。
跟随在陛下身边服侍的寺人宫人面面相觑,险些没反应过来,慌里慌张地转身跟随陛下回了殿内。
——从太子殿下回都的消息传回咸阳,陛下就日日都要站在廊下眺望一会儿,今日更是一时半刻就要出门来瞧,眼看着这会儿殿下就要进门了,陛下怎么反而回去了?
——真是君心难测圣心如渊。
嬴政刚在正位坐下,门外就传来一声响亮的少年音:“阿父!扶苏回来了!”
嬴政面上登时露出笑容来,不等脑子做出反应,身体已经自己重新站起来,欲要相迎。
“拜见阿父!”扶苏已经跑步进来,恭敬端正地行礼了。
嬴政欲盖弥彰的理理衣袖,轻咳一声,方道:“免礼。回来的倒是不慢,朕以为你要在外头过年了。”
扶苏几步跑到父亲身边,笑嘻嘻道:“那可不行,阿父,过年当然要咱们父子在一起的!”
嬴政定睛瞧了长子片刻,笑道:“长高了不少,出去一年,倒是没吃苦。”
扶苏扶住父亲的手臂,父子一同坐下:“我可是阿父的太子,阿父威震四海,不管我去哪里,谁敢让我吃苦?”
嬴政屈指敲敲他的额头:“苦是没吃,可见你吃了不少糖,这张嘴愈发会说话了。”
“唉,阿父受委屈了。”扶苏叹气,“我离开咸阳尚且不到一年,朝中竟无人能说句好听话来哄哄阿父么?”
嬴政点头笑道:“可不是么,满朝公卿,无人能及我们的太子殿下。”
扶苏煞有介事道:“那我以后可不敢离开阿父左右了。”
“这可是你说的……”嬴政截住话头,改口道,“朕可没有要求你,往后你还要往外跑,可不许埋怨朕不应。”
扶苏明了父亲的言下之意,他晃晃父亲的手臂:“我也很想阿父的,阿父,您既也想我了,为何不多给我写封信?”
嬴政由着他撒娇,口中一本正经道:“朕政事军务繁忙,哪有那么多空闲?况且,朕瞧你出门一趟,事也多得很,恐怕也没有多少功夫看朕的信。”
“唉。”扶苏又叹了一口气,“我想,是阿父嫌弃扶苏一月两封信太过啰嗦,才不愿意多写信给我,偏我还没眼色,非得给您写信。”
嬴政轻轻扭了一把他的耳朵,失笑:“哪里学来的这个做派,不成体统。”
扶苏歪头笑笑:“但能逗阿父一笑,体统不体统的,就暂且搁置了。”
父子二人说说笑笑,都没有暂且提正事的念头,直到用过饭,嬴政才起了个话头。
“新的甘蔗尚未长成,不过你改良的这个制糖法子不错,做出来的糖更细腻了许多。”嬴政道。
扶苏便将他视察的各地情况一一说明,又道:“虽则如今定下了制度,但只怕往后还是难免有人犯法违礼,阿父,须得设个监察才好。”
嬴政点头:“朕亦有此意。”
政务是说不完的,说过甘蔗、稻子、各地民生后,嬴政就暂停住了话题。
“你也累了,回去好生歇歇。”嬴政道,“明日再过来。”
“好……阿父,还有一件事,我险些忘了。”扶苏起身欲走时忽然想到,忙又坐下来,“阿父,芈青……他这会儿还在冯卿那里吗?”
张良对此就反应平平了,对于官爵,他向来没什么心思,至于对韩国的那些眷念,也是因为祖辈、父辈五世相韩的缘故。
扶苏道:“我也只是提出一个想法,先生和子房慢慢思考就是,将来哪一日著书有成,只管着人送给我,我随时恭候。”
韩非道:“我近日恰好在整理书稿,想着……最好尽快完成,殿下既有此话,到时候我定然要先送给殿下。”
这句话似乎有些不详的意味,扶苏口中答应着,眼睛却一直在瞄张良。
趁韩非不注意时,张良指了指自己的鬓角,示意扶苏去瞧。
六七年的时间对于扶苏来说,是慢慢长大的时光,对于韩非来说,却是在逐渐变老。
韩非在慢慢老去,所以他担心有生之年不能整理完成自己的文章。
衰老是穷尽人类的力量也无法阻止的一件事,扶苏唯一能做的就是悄悄同张良说咸阳已经在刊印很多新的医书了,到时候他会送给韩非一套。
张良道:“先生不打算再走了,我想着留在此处陪一陪先生,待到……再做安排。”
扶苏道:“好。我会知会此地的县尉、郡守,再给你一封我的手令,有事你只管去吩咐他们。”
张良郑重道:“多谢。”
相逢总有分别时,在此地逗留一个半月后,扶苏不得不离开了。
“若是再不赶往会稽郡,过年之前回不到咸阳,我阿父恐怕就要罚我了。”扶苏玩笑道。
张良亦笑道:“陛下待你素来心软,当真迟些时日,你撒个娇不就混过去了。”
扶苏抖了抖肩膀:“我这么大人了,撒娇恐怕惊到他老人家。”
韩非摇头笑道:“少说些戏言罢,时候不早了,殿下,你该回去了,明日还要赶路。”
“明日殿下启程,我就不去送了。”
扶苏一揖:“学生告辞,先生珍重。”
韩非没有出门,只有张良将扶苏送到了路口,扶苏望着近处的农田,忽然笑道:“上次在咸阳,也是这样的地方,我说要让天下长治久安、海晏河清。”
“很遗憾,今日还没有做到。”扶苏轻轻叹气。
张良望着远方,静静道:“但我知道,你一定能够实现。”
扶苏道:“我必然不辜负你的信任。”
张良一礼:“请殿下慢行。”
“告辞。”扶苏还礼后,踩着马镫上了马,“子房,下次再见。”
张良笑了笑:“下次再见。”
……
再次出发赶往会稽郡时,扶苏一行人加快了速度,沿途不再多加停留,而是只在必要之地迅速查看过后,便立即赶路。
盛夏时节的南方潮湿闷热,众人都很不适应。
蒙华盛了一碗冰块抱在怀里,苦兮兮道:“我以为咸阳夏日已经足够热了,原来是我还不知道什么叫热。”
“这两边不是一种热。”扶苏正在写信,口中说着话也未停笔,“解暑汤喝了吗?”
蒙华脸上更苦了:“喝了,太苦了。”
王离拿着文书进来,恰好听到这话,便道:“这就觉得苦了,往后倘若要你到此地带兵,你如何应对?”
“殿下。”王离躬身将文书搁在扶苏桌案上,“咸阳加急送来的。”
“我就是说说……”蒙华将冰块塞给王离,“外头热死了,我刚才一身衣裳都湿透了,你也冰冰。”
冷热交替,王离不由抖了一下:“这也太凉了。”
扶苏边拆信边提醒他们:“别总抱着冰块……是阿父的信!”
扶苏出门这大半年,只收到过嬴政的两封信,这会儿又得一封,可不是分外惊喜么!
王离和蒙华等扶苏将信看完,见他面上带笑,就轻快地问道:“殿下,大王说了何事?”
“唔……”扶苏斟酌片刻,“也没什么要紧事,就是催我快些回去,不然就不许我看星星了。”
“啊?”蒙华不解,“星星就挂在天上,陛下如何不许?”
扶苏笑道:“即便星星在我眼前,阿父不许我看,我自然也得听从。”
“哦!”蒙华深觉有理,“那我们快些罢!”
王离倒是察觉了扶苏话中的未尽之意,不过他知道不该问的不要问,便只跟着蒙华笑道:“这边的事已经收尾了,殿下看看,我们要不要提前启程?”
扶苏道:“那就提前一日罢。”
89
第89章
◎回家以后。◎
扶苏回到咸阳时已经是九月中旬,嬴政派了丞相、廷尉等人和诸位年长的公子出城相迎。
各自见过礼后,嬴高笑道:“大兄离家一年,大家整日盼着你能早些回来呢!”
扶苏笑道:“你们是惦记我,还是惦记糖?”
“吃了大兄送来的糖,就更想念你了。”嬴高笑道。
“我还带了许多回来,等我见过阿父,再去给你们分。”说完这一句,扶苏又转头去和丞相等人说话。
“近来陛下政务可忙?”扶苏问道。
忙是肯定要忙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始皇帝能闲下来的日子才是少数。
嬴政负手站在廊下,早有人来禀报于他,太子殿下已经进了宫门,并未回宫,而是先过来拜见陛下。
正等得着急,又有寺人来报:“陛下,殿下已经进门了。”
嬴政淡定道:“嗯。”
又往前头看了一眼,嬴政算了算扶苏的脚程,转身回了正殿内。
跟随在陛下身边服侍的寺人宫人面面相觑,险些没反应过来,慌里慌张地转身跟随陛下回了殿内。
——从太子殿下回都的消息传回咸阳,陛下就日日都要站在廊下眺望一会儿,今日更是一时半刻就要出门来瞧,眼看着这会儿殿下就要进门了,陛下怎么反而回去了?
——真是君心难测圣心如渊。
嬴政刚在正位坐下,门外就传来一声响亮的少年音:“阿父!扶苏回来了!”
嬴政面上登时露出笑容来,不等脑子做出反应,身体已经自己重新站起来,欲要相迎。
“拜见阿父!”扶苏已经跑步进来,恭敬端正地行礼了。
嬴政欲盖弥彰的理理衣袖,轻咳一声,方道:“免礼。回来的倒是不慢,朕以为你要在外头过年了。”
扶苏几步跑到父亲身边,笑嘻嘻道:“那可不行,阿父,过年当然要咱们父子在一起的!”
嬴政定睛瞧了长子片刻,笑道:“长高了不少,出去一年,倒是没吃苦。”
扶苏扶住父亲的手臂,父子一同坐下:“我可是阿父的太子,阿父威震四海,不管我去哪里,谁敢让我吃苦?”
嬴政屈指敲敲他的额头:“苦是没吃,可见你吃了不少糖,这张嘴愈发会说话了。”
“唉,阿父受委屈了。”扶苏叹气,“我离开咸阳尚且不到一年,朝中竟无人能说句好听话来哄哄阿父么?”
嬴政点头笑道:“可不是么,满朝公卿,无人能及我们的太子殿下。”
扶苏煞有介事道:“那我以后可不敢离开阿父左右了。”
“这可是你说的……”嬴政截住话头,改口道,“朕可没有要求你,往后你还要往外跑,可不许埋怨朕不应。”
扶苏明了父亲的言下之意,他晃晃父亲的手臂:“我也很想阿父的,阿父,您既也想我了,为何不多给我写封信?”
嬴政由着他撒娇,口中一本正经道:“朕政事军务繁忙,哪有那么多空闲?况且,朕瞧你出门一趟,事也多得很,恐怕也没有多少功夫看朕的信。”
“唉。”扶苏又叹了一口气,“我想,是阿父嫌弃扶苏一月两封信太过啰嗦,才不愿意多写信给我,偏我还没眼色,非得给您写信。”
嬴政轻轻扭了一把他的耳朵,失笑:“哪里学来的这个做派,不成体统。”
扶苏歪头笑笑:“但能逗阿父一笑,体统不体统的,就暂且搁置了。”
父子二人说说笑笑,都没有暂且提正事的念头,直到用过饭,嬴政才起了个话头。
“新的甘蔗尚未长成,不过你改良的这个制糖法子不错,做出来的糖更细腻了许多。”嬴政道。
扶苏便将他视察的各地情况一一说明,又道:“虽则如今定下了制度,但只怕往后还是难免有人犯法违礼,阿父,须得设个监察才好。”
嬴政点头:“朕亦有此意。”
政务是说不完的,说过甘蔗、稻子、各地民生后,嬴政就暂停住了话题。
“你也累了,回去好生歇歇。”嬴政道,“明日再过来。”
“好……阿父,还有一件事,我险些忘了。”扶苏起身欲走时忽然想到,忙又坐下来,“阿父,芈青……他这会儿还在冯卿那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