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扶苏将自己裹到被子中,含糊不清道:“多谢你啊,我要睡觉了,明天也不要见了。”
  李映大笑道:“不是,大公子,你活了……呃,你死了两千多年,不至于说个感情问题就害羞吧?”
  扶苏死鸭子嘴硬:“我们封建社会的男人,不谈感情。”
  李映:“……”
  “还有人以封建糟粕为荣呢,大公子,你真棒!”李映双手竖起大拇指。
  扶苏没有接他的话,直接撵人:“出门记得吹蜡烛,谢谢。”
  李映关门前提醒道:“挺热的,大公子,你别中暑。”
  随着关门的声音,扶苏抬手拂开了被子,他拿过枕边的扇子扇着风,心道,我们封建社会的男人,不跟别人聊感情问题,但可以自己跟自己聊。
  扶苏承认,他只想让时兰做他唯一的妻子。
  无论是出于何种感情,扶苏坦然对自己承认了这一点。
  ……
  伴读回宫那日,李由悄悄来找扶苏:“大公子,我有一件小事,你可有空?”
  扶苏合上书,拿过茶壶倒了杯白水推给他,方道:“你说。”
  李由谢过扶苏,方道:“大公子,上次我回来给你带的那包点心不是我阿母做的,是……”
  “是你妹妹做的。”扶苏笑了笑,肯定道,“我吃过许多李夫人的点心,味道如何,我倒不至于记不清。”
  李由不大好意思道:“那天时兰看到大公子,想起此事,一时紧张,大公子瞧见了?”
  扶苏点点头,道:“起初我以为是你家新请了庖厨做的,原来是令妹,如此倒是我冒昧了。”
  “大公子不介意就好。”李由忙道,“那天我阿母正巧事多,时兰有心帮她,就说来替我收拾行李,谁知道闹了这么一个乱子,竟然将点心装错了,她后来发现了,一直惴惴不安,唯恐冒犯大公子。”
  扶苏笑道:“时兰……姑娘的手艺很好,是我要多谢她。”
  李由笑道:“这本是她做给父亲的,能得大公子喜欢,比家父吃了更加好。”
  那确实。扶苏暗暗赞同。
  扶苏和李由又说了两句话,就去看蒙华打猎得来的兔子了。
  夏天太热,为了方便保存,兔子已经变成了腌制好的肉,蒙华掐着腰得意洋洋:“大公子,这可是我亲手打的兔子!”
  “哇,你好厉害!”扶苏鼓掌。
  蒙华诧异片刻,也抬手鼓了鼓掌,旋即笑道:“这么拍手是挺有意思的哈,大公子……”
  大公子正在研究怎么吃兔子肉,并且跃跃欲试,也想要去打猎了。
  “这个可以炒了吃,下次有新鲜的,可以现烤现吃。”扶苏兴致勃勃道。
  王离小声道:“我和蒙华说可以将兔子养着送给大公子,看大公子想怎么吃都行,但他们两个非得不让。”
  李由无奈道:“我们都没学过怎么养兔子,若是养死了怎么办?”
  芈青接着道:“下次我们学学怎么养兔子,就能为大公子带活的了。”
  扶苏笑道:“下次可以再选别的吃。”
  蒙华拍手笑道:“就要到秋天了,我阿父说,秋天猎物膘肥体壮,最适合吃肉了,咱们得多出去两次!”
  王离揪了揪蒙华的袖子,不知道大公子羡慕他们能出城么,别再提出去玩的事啦!
  蒙华想了想,问道:“大王会去打猎*吗?”
  “当然会了,田猎之礼,不就是打猎么?”扶苏道,“不过肯定没有你们去打猎好玩就是了。”
  有些事一旦带上了礼字,就不是个简单的游玩了,田猎之礼同样如此。
  “那……”蒙华又道,“再过几年,等大王许大公子单独出宫,咱们一起去玩。”
  王离道:“大公子明年应该就能学骑射了,你个子比蒙华长得快,不必等到他这个年纪再开始学。”
  扶苏挑眉笑道:“我阿父高嘛,我当然也会高啦。”
  蒙华道:“那我将来个子矮,肯定是我阿父和祖父的错,不是我自己的问题。”
  李由失笑:“蒙将军又不矮。”
  一行人又叙了些闲话,才各自散去。
  ……
  扶苏正在定扩建商队的计划,巴清的商队已经走熟了和匈奴的贸易线,也该让官方和其他私人商队下场了,形成垄断可不好。
  何况,扶苏关于商队的计划不只是与匈奴,他还想更往西去,将来打下齐国,还要开辟海上的商路,只巴清一家当然不够。
  巴清对此心里是有怨言的,往匈奴那边的利润很可观,除了秦王,她当然不想要有人再来分一杯羹。
  但当扶苏铺开他的商业版图,巴清哑然了。
  巴清能支撑起庞大的家业,眼光是不缺的,这样一个宏伟的大计划,她一家……的确做不到。
  不过,能早早加入大公子的计划,她一定是获利最丰厚的。巴清野心勃勃地想。
  将心满意足的巴清送走,扶苏就接到了张良的来信。
  “嗯?”扶苏颇有些惊讶,没想到张良真的会给他写信,还这么快就送到他手上了。
  当时他跟韩非表示乐意见到张良的信时,属于有枣没枣打三杆子,对于能收到张良的信,他觉得其实只有一二分可能。
  毕竟张良对秦国的仇恨他是一清二楚的,现在韩国已亡,就算他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的观点,恐怕他也不大会愿意与自己通信的。
  然而,没想到韩非才走了一个多月,扶苏就收到了张良的信。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得上是意外之喜了。
  只要他不是写信来骂我的,扶苏心想,那么将来他刺杀阿父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一些。
  “但……他如果真是要骂我呢?”扶苏边拆信边自言自语。
  信纸展开,扶苏先大概扫了一遍,很好,不是骂人的话,用词还挺客气——也不是文雅的骂人,是真的客气——态度也挺温和,看起来是封很友好的信。
  将信仔细看过后,扶苏略过那些客套的场面话,总结出了张良的意思。
  张良的弟弟被秦军俘虏了,他很担心,因为有了韩非的背书,他才试着直接给扶苏写信。
  依他信中所说,他弟弟并未入仕,对韩国没一点儿贡献——也就是说,从没做过危害秦国的事。这孩子身体还不好——将来对秦国也不会有危害。张良想请扶苏照顾他弟,别让孩子受太多苦丢了命。
  扶苏盘算片刻,又去找父亲商量过后,他便命医官去思过庄——韩国人在盖的房子,嬴政命名的——给那里的人诊诊病,再分别查查出身。
  五日后,张良的弟弟被带到了韩非府上,此外还有几个少年同他们的母亲一起获得了自由,不过以后他们也只能是普通的秦国黔首。
  扶苏并未出宫去见张良弟弟,他只是给张良回信,告诉他令弟虽有病症,不过已经请医官瞧过了,现在令弟正在韩非先生府邸暂住,他可以到咸阳来将人接走。
  66
  第66章
  ◎张良。◎
  秦国的户籍制度很严格,据说商鞅当年逃跑时就是因为没有身份证件,才没办法住店的。
  是以嬴政命人一查便能知道,张良在派人快马加鞭往咸阳给扶苏送信的同时,他自己也在赶路,目的地正是咸阳。
  “张良……”嬴政点点头,“旁的暂且不论,倒不是贪生怕死之徒。”
  在没有收到回信不明扶苏态度时,就敢往咸阳跑,张良一个人就胜过被俘虏的所有韩国公卿了。
  扶苏笑道:“他当然不是了,不过很可惜,他恐怕不会留在咸阳。”
  嬴政并不在意:“既无心向秦,寡人从不强人所难。”
  扶苏托着下巴,这也就是他爹还不知道张良真正的本事,不然他肯定舍不得放张良走。在他爹眼中,张良现在不过是个有点才能有些胆魄的少年,并非无可替代。
  “不过……”嬴政看向扶苏,“你替张良向寡人求得了这一个恩典,就不要求他些什么吗?”
  扶苏托着下巴认真道:“阿父,我们要做施恩不图报的人。”
  嬴政敲敲他的额头:“你将他们兄弟二人放出咸阳,好心是好心,或许他们也记你的情,但将来还能不能回来,可就未必了。寡人瞧你似乎很喜欢这个人,你若想留,倒不是不行……先让他做个客卿?”
  扶苏摇了摇头:“强扭的瓜不甜,阿父,若张良真有仕秦之心,天下之大,何处不是秦国?”
  何况,扶苏帮张良这个忙,更多的是想刷些他的好感度,就算张良不仕秦,好歹也别老想着刺杀他爹了。
  谁知道蝴蝶翅膀会怎么扇动?扶苏觉得,一切不利于他爹安危的因素,还是得尽可能扼杀在摇篮中。
  而且,瞧张良的态度,还挺软和的,往后他们还能有书信往来,虽说秦国不乏人才,但能得到谋圣的襄助,已经超过扶苏的预料了。
  嬴政却将这句话解读出另一个意思:“也是,终有一日,普天之下只有大秦,张良想入仕,只怕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