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蒙华并未见过扶苏制瓷的过程,只见过成品——虽然成品也比不上王离,但他有滤镜。
蒙华惊讶道:“大公子不可能比不上王离!”
扶苏笑道:“倒要让你失望了,我并不是样样都好,只制瓷这一样,我是比不上王离的。”
“啊……”蒙华叹了一声,忙劝慰扶苏,“没关系的,大公子不是同我说过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谁都做不到无所不能的,大公子,你可不要为此伤心呀!”
王离也道:“是啊,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公子会的更多,我们与大公子,互相取长补短就是了。”
芈青本在与李由说话,不过是分神听着这边的动静,闻言也和李由一块过来安慰扶苏。
被他们这么一安慰,扶苏倒哭笑不得,他还不至于为这点小事伤心,不过他们的好意扶苏还是心领了。
扶苏便道:“等下批瓷器做好送过来,我挑一些送给你们。我做的就不给你们了,悄悄告诉你们一句,我阿父可小心眼了,知道我将自己亲手做的送给别人,他要生气的。”
几个人手上都沾着土呢,一听这话手上都忘了动作,大王……小心眼?
跟在大公子身边,真是能随时刷新对大王的认知啊!
扶苏提醒道:“手动一动。”
四个人手忙脚乱起来,等手头上的事安稳了,蒙华才小声问道:“大王……真生气啊。”
扶苏嘴角扬起:“谁让我阿父爱我呢。”
蒙华等:“……”
他们的心情与朝臣们的心情遥相呼应了:大王和大公子,真的很爱炫耀他们的父子情哎。
秦赵之战尚未分出结果,扶苏就在父亲那里听闻了另一个消息。
云阳监狱有个叫程邈的人,呈给他一种新的字体,嬴政看后觉得不错,比如今秦国的大篆易于书写,就决定要在隶人间推广。
朝臣们不敢怨声载道,只能含泪再接一份工作。
扶苏对隶书并不陌生,虽然他上辈子书写最多的其实是小篆。
“寡人命人刻印了一版,印好后分发下去,又费他们什么功夫,一个个都苦着张脸。”
秦王叫长子过来,主要是为了抱怨他的大臣们,自己每日事务更多,也没见他怎么着,底下人怎么回事?他又没亏待他们,做点事还不甘不愿的!
平心而论,这真不是印好了发下去就玩的事,后续执行的如何等等等等,还会有不少杂事,都得朝臣们盯着,不然出了差错,大王可不会检讨,只会问责他们。
——嬴政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但他是大王,又不是当面骂人,随口抱怨两句难道还不成吗?
扶苏忙着给父亲拍拍背,口中劝道:“阿父千万别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阿父既觉得他们不好,只管骂他们就是了,千万别自己闷着气。”
嬴政没好气道:“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寡人想骂人都寻不到人!”
扶苏挺起胸膛,大义凛然道:“阿父骂我吧!”
嬴政撑不住笑了:“骂你?骂了你,还不是寡人来哄,寡人可不做这么损人不利己的事。”
扶苏得意地托着下巴道:“我知道的,阿父主要还是不舍得骂我。”
嬴政捏捏他的脸蛋,笑道:“专会讨巧卖乖的臭小子,过来,陪寡人看奏本。”
扶苏不想工作,但又想替父亲分忧,自顾自纠结片刻,往父亲身边凑了凑,道:“阿父,那你得管饭。”
“寡人难道还饿着你了?”嬴政将奏本递给扶苏。
51
第51章
◎夏日。◎
秦赵之战以秦国的大胜结束,挂在秦王寝宫中的地图再次翻新,秦国的疆域又一次扩大了。
因为近来总陪父亲看奏本,关于此战事后的论功行赏以及随秦军出征的魏、韩两国的反应,扶苏都能第一时间知晓。
秦军的骁勇与强大再一次吓住了魏韩,此役虽攻城略地,但他们一块巴掌大的地盘都不敢讨要,甚至魏韩两国中还有不少声音表示,不如咱们再献给秦国些土地吧!
除了这两处,此战还影响到了燕国。
因为燕太子丹逃走一事被秦王使臣问到脸上的燕王终于不敢装死了,他若当真不怕秦国,也不会将太子丹送去做质子,如今眼瞧着秦燕都要毗邻了,他当然更加慌乱,忙不迭就召了朝臣来商议该怎么去跟秦王认怂。此外,燕王还派了使臣去赵国,毕竟他们两国现在算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了。
这些消息传到嬴政耳中,他不过嗤笑两声,便不理会了。
扶苏对此则是评价道:“垂死挣扎。”
嬴政正在喝茶,这是蜀地进贡来的新茶,用了新的炒茶法,放到玻璃杯中冲泡后,很能提神,嬴政甚是喜欢。
而玻璃也开发了它的第二个用处,即用来做泡茶的杯子,因为透明的质地能看到漂浮的茶叶,赢得了些许人的喜爱。
嬴政搁下杯子,问道:“你以为,寡人该如何处置太子丹?”
扶苏歪头想了一会儿,道:“先看看燕王如何说?”
“尚未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燕王会保他的太子。”嬴政垂眸瞧着绿色的茶水。
这倒不是因为燕王多爱他儿子,而是对于燕王来说,太子丹的死活,是秦国对燕国态度的证明。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嬴政只是想让燕王感到压迫,并不想让他狗急跳墙,是以在后续燕国送来大批珍宝伏低做小时,秦王宽松大度地谅解了太子丹。
扶苏接到这个消息时,屋中只有他和李映,是以李映撇撇嘴,道:“太子丹还没自由呢,这也能叫谅解么,你爹分明在玩文字游戏。”
扶苏不以为意:“燕王并不在乎他儿子是否自由,他只要知道秦王不怪罪燕国,这就足够了。”
“唉。”李映道,“燕王八成想着能多挨一日算一日,他跟秦国离得远些呢,前头还有个赵国在挡枪,等秦国打到跟前,他肯定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扶苏道:“打到跟前也没什么,上次燕国险些被灭国,并没过多久,况且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接着他们不就出了个燕昭王么。”
李映啧啧两声,道:“可惜,战国末年,只有秦国出了个秦始皇,好运没降临在燕国人头上。”
扶苏不满道:“我爹无人能及无与伦比,有人配跟他比吗?”
李映举起手机,道:“建议你去跟他们二位说。”
扶苏不想跟人打嘴仗,翻了个白眼,提笔写字去了。
李映好奇地凑过来,问道:“大公子,你又写什么?”
扶苏道:“给韩非写信。”
李映掰着手指头算了算,道:“韩非有大半个月没给你回信了啊,他又病了吗?”
“没病,不过……心情肯定不好,所以懒得理我吧。”扶苏一心二用道。
“他不理你,你干嘛理他?”李映奇道。
扶苏道:“跟他沟通很有用,我需要他的想法帮忙完善秦法,所以我得哄着他。”
李映顿了顿,纠正道:“大公子,这个世界上还有个词语,叫礼贤下士。”
“一个意思……”扶苏道,“我想到了一件事,韩国向我们秦国献了南阳,你一定不知道。”
李映却道:“我知道。但这不应该是明年的事吗?”
扶苏耸耸肩:“秦军配备了马具,有了更加勇猛的骑兵,难道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吗?”
“那……魏国呢?”李映问道。
扶苏抬头笑道:“你以为呢?”
李映叹了口气:“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扶苏道:“你最好闭嘴。”
李映恳切道:“大公子,你得学会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你不喜欢《六国论》,我这里还有《过秦论》。”
“真是谢谢你了。”扶苏没好气道,“不过不必了,我读过。”
李映满脸遗憾。
扶苏将信封好,道:“既然你闲得无聊,帮我跑个腿如何?”
“倒也不是不行,但……”李映道,“我能在外头逛逛不?”
“倒也不是不行,但……”扶苏道,“如果你能逛得下去,只管逛。”
起初李映不明所以,兴致勃勃地拿着令牌出了宫,直到他被无情的拂了一脸尘土。
水泥在哪里?修路修路!
……
夏日炎热,扶苏变得不爱出门,每日出了习练武艺的时间,只在房中挨着冰鉴看书习字。
因他怕热,房中除了两个冰鉴,还有几个冰盆,格外凉快,蒙华一进屋就抖了抖肩膀,道:“好冷。”
扶苏眨眨眼,道:“有吗?”
蒙华看看自己身上的衣裳,又看看扶苏身上的,无奈道:“大公子,你少穿件衣裳,再少放一个冰鉴,不就正好了吗?”
扶苏摇摇头,心道,你不懂,我是鬼,我们鬼就喜欢这样冷。
扶苏先命寺人拿了件自己的外袍递给蒙华,然后问道:“你有何事?”
蒙华惊讶道:“大公子不可能比不上王离!”
扶苏笑道:“倒要让你失望了,我并不是样样都好,只制瓷这一样,我是比不上王离的。”
“啊……”蒙华叹了一声,忙劝慰扶苏,“没关系的,大公子不是同我说过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谁都做不到无所不能的,大公子,你可不要为此伤心呀!”
王离也道:“是啊,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公子会的更多,我们与大公子,互相取长补短就是了。”
芈青本在与李由说话,不过是分神听着这边的动静,闻言也和李由一块过来安慰扶苏。
被他们这么一安慰,扶苏倒哭笑不得,他还不至于为这点小事伤心,不过他们的好意扶苏还是心领了。
扶苏便道:“等下批瓷器做好送过来,我挑一些送给你们。我做的就不给你们了,悄悄告诉你们一句,我阿父可小心眼了,知道我将自己亲手做的送给别人,他要生气的。”
几个人手上都沾着土呢,一听这话手上都忘了动作,大王……小心眼?
跟在大公子身边,真是能随时刷新对大王的认知啊!
扶苏提醒道:“手动一动。”
四个人手忙脚乱起来,等手头上的事安稳了,蒙华才小声问道:“大王……真生气啊。”
扶苏嘴角扬起:“谁让我阿父爱我呢。”
蒙华等:“……”
他们的心情与朝臣们的心情遥相呼应了:大王和大公子,真的很爱炫耀他们的父子情哎。
秦赵之战尚未分出结果,扶苏就在父亲那里听闻了另一个消息。
云阳监狱有个叫程邈的人,呈给他一种新的字体,嬴政看后觉得不错,比如今秦国的大篆易于书写,就决定要在隶人间推广。
朝臣们不敢怨声载道,只能含泪再接一份工作。
扶苏对隶书并不陌生,虽然他上辈子书写最多的其实是小篆。
“寡人命人刻印了一版,印好后分发下去,又费他们什么功夫,一个个都苦着张脸。”
秦王叫长子过来,主要是为了抱怨他的大臣们,自己每日事务更多,也没见他怎么着,底下人怎么回事?他又没亏待他们,做点事还不甘不愿的!
平心而论,这真不是印好了发下去就玩的事,后续执行的如何等等等等,还会有不少杂事,都得朝臣们盯着,不然出了差错,大王可不会检讨,只会问责他们。
——嬴政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但他是大王,又不是当面骂人,随口抱怨两句难道还不成吗?
扶苏忙着给父亲拍拍背,口中劝道:“阿父千万别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阿父既觉得他们不好,只管骂他们就是了,千万别自己闷着气。”
嬴政没好气道:“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寡人想骂人都寻不到人!”
扶苏挺起胸膛,大义凛然道:“阿父骂我吧!”
嬴政撑不住笑了:“骂你?骂了你,还不是寡人来哄,寡人可不做这么损人不利己的事。”
扶苏得意地托着下巴道:“我知道的,阿父主要还是不舍得骂我。”
嬴政捏捏他的脸蛋,笑道:“专会讨巧卖乖的臭小子,过来,陪寡人看奏本。”
扶苏不想工作,但又想替父亲分忧,自顾自纠结片刻,往父亲身边凑了凑,道:“阿父,那你得管饭。”
“寡人难道还饿着你了?”嬴政将奏本递给扶苏。
51
第51章
◎夏日。◎
秦赵之战以秦国的大胜结束,挂在秦王寝宫中的地图再次翻新,秦国的疆域又一次扩大了。
因为近来总陪父亲看奏本,关于此战事后的论功行赏以及随秦军出征的魏、韩两国的反应,扶苏都能第一时间知晓。
秦军的骁勇与强大再一次吓住了魏韩,此役虽攻城略地,但他们一块巴掌大的地盘都不敢讨要,甚至魏韩两国中还有不少声音表示,不如咱们再献给秦国些土地吧!
除了这两处,此战还影响到了燕国。
因为燕太子丹逃走一事被秦王使臣问到脸上的燕王终于不敢装死了,他若当真不怕秦国,也不会将太子丹送去做质子,如今眼瞧着秦燕都要毗邻了,他当然更加慌乱,忙不迭就召了朝臣来商议该怎么去跟秦王认怂。此外,燕王还派了使臣去赵国,毕竟他们两国现在算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了。
这些消息传到嬴政耳中,他不过嗤笑两声,便不理会了。
扶苏对此则是评价道:“垂死挣扎。”
嬴政正在喝茶,这是蜀地进贡来的新茶,用了新的炒茶法,放到玻璃杯中冲泡后,很能提神,嬴政甚是喜欢。
而玻璃也开发了它的第二个用处,即用来做泡茶的杯子,因为透明的质地能看到漂浮的茶叶,赢得了些许人的喜爱。
嬴政搁下杯子,问道:“你以为,寡人该如何处置太子丹?”
扶苏歪头想了一会儿,道:“先看看燕王如何说?”
“尚未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燕王会保他的太子。”嬴政垂眸瞧着绿色的茶水。
这倒不是因为燕王多爱他儿子,而是对于燕王来说,太子丹的死活,是秦国对燕国态度的证明。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嬴政只是想让燕王感到压迫,并不想让他狗急跳墙,是以在后续燕国送来大批珍宝伏低做小时,秦王宽松大度地谅解了太子丹。
扶苏接到这个消息时,屋中只有他和李映,是以李映撇撇嘴,道:“太子丹还没自由呢,这也能叫谅解么,你爹分明在玩文字游戏。”
扶苏不以为意:“燕王并不在乎他儿子是否自由,他只要知道秦王不怪罪燕国,这就足够了。”
“唉。”李映道,“燕王八成想着能多挨一日算一日,他跟秦国离得远些呢,前头还有个赵国在挡枪,等秦国打到跟前,他肯定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扶苏道:“打到跟前也没什么,上次燕国险些被灭国,并没过多久,况且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接着他们不就出了个燕昭王么。”
李映啧啧两声,道:“可惜,战国末年,只有秦国出了个秦始皇,好运没降临在燕国人头上。”
扶苏不满道:“我爹无人能及无与伦比,有人配跟他比吗?”
李映举起手机,道:“建议你去跟他们二位说。”
扶苏不想跟人打嘴仗,翻了个白眼,提笔写字去了。
李映好奇地凑过来,问道:“大公子,你又写什么?”
扶苏道:“给韩非写信。”
李映掰着手指头算了算,道:“韩非有大半个月没给你回信了啊,他又病了吗?”
“没病,不过……心情肯定不好,所以懒得理我吧。”扶苏一心二用道。
“他不理你,你干嘛理他?”李映奇道。
扶苏道:“跟他沟通很有用,我需要他的想法帮忙完善秦法,所以我得哄着他。”
李映顿了顿,纠正道:“大公子,这个世界上还有个词语,叫礼贤下士。”
“一个意思……”扶苏道,“我想到了一件事,韩国向我们秦国献了南阳,你一定不知道。”
李映却道:“我知道。但这不应该是明年的事吗?”
扶苏耸耸肩:“秦军配备了马具,有了更加勇猛的骑兵,难道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吗?”
“那……魏国呢?”李映问道。
扶苏抬头笑道:“你以为呢?”
李映叹了口气:“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扶苏道:“你最好闭嘴。”
李映恳切道:“大公子,你得学会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你不喜欢《六国论》,我这里还有《过秦论》。”
“真是谢谢你了。”扶苏没好气道,“不过不必了,我读过。”
李映满脸遗憾。
扶苏将信封好,道:“既然你闲得无聊,帮我跑个腿如何?”
“倒也不是不行,但……”李映道,“我能在外头逛逛不?”
“倒也不是不行,但……”扶苏道,“如果你能逛得下去,只管逛。”
起初李映不明所以,兴致勃勃地拿着令牌出了宫,直到他被无情的拂了一脸尘土。
水泥在哪里?修路修路!
……
夏日炎热,扶苏变得不爱出门,每日出了习练武艺的时间,只在房中挨着冰鉴看书习字。
因他怕热,房中除了两个冰鉴,还有几个冰盆,格外凉快,蒙华一进屋就抖了抖肩膀,道:“好冷。”
扶苏眨眨眼,道:“有吗?”
蒙华看看自己身上的衣裳,又看看扶苏身上的,无奈道:“大公子,你少穿件衣裳,再少放一个冰鉴,不就正好了吗?”
扶苏摇摇头,心道,你不懂,我是鬼,我们鬼就喜欢这样冷。
扶苏先命寺人拿了件自己的外袍递给蒙华,然后问道:“你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