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这并非是惶恐之事,这该是令他们蒙家人骄傲的事,正因大王如此看重他们蒙家,他们更该以一生的忠诚回报大王,肝脑涂地。
  扶苏笑道:“好了,咱们去看看带回来的土。”
  制瓷器的土须得是高岭土,扶苏不能随意出宫,只能将这种土的特点说给蒙毅,命他派人去寻。
  在此期间,扶苏命人盖了一个小小的瓷窑,这次当然不能在他宫中了。他去求父亲给了他一处前朝位置的空闲宫殿,以此作为作坊,再要了些匠人,打算以后研究玻璃也能在此处进行。
  扶苏的理论知识很扎实,在看到蒙毅命人找来的土后,他仔细分辨了,确定是高岭土,然后他就开始进行实践操作了。
  前头几道工序还好,到了拉胚时,扶苏深刻体会了,什么叫做眼睛会了,但手不会。
  好在,第一次做,扶苏并不追求做到多么精美,只勉强做成个形状就算完成了这一步。
  蒙毅好奇的围观完全程,等扶苏命人将窑封好,又再三嘱咐要一直烧着火,以便保持温度后,他方问道:“大公子,这就好了吗?”
  扶苏道:“等明天这时候我们再来看看,其实我也不知道会烧成什么颜色。”
  蒙毅问道:“这是为何?”
  扶苏解释道:“因为铁的含量会影响最终成型的颜色,我对于这个的把握还很差,所以就不能控制最后的颜色了。”
  蒙毅半懂不懂地点头:“原来这些土中还加了铁。”
  “呃……”扶苏想了想,这就不好解释了,他道,“就这么理解吧。”
  到第二天开窑时,来的人就不只有扶苏和蒙毅了,李由四个人和嬴月、嬴高、将闾都跟着过来了。
  其实还有不少小公子小公主都想跟着过来,不过被扶苏劝下了,他承诺会让他们按顺序一一排队过来,保证每个人都能看到。
  匠人将烧好的瓷器小心翼翼地取出来,呈给扶苏,是四个不大圆的小碗,颜色瞧着像是青绿色。
  扶苏揉揉鼻子,道:“是……不大成功啊。”
  但其他人已经惊呆了,明明都是烧制成型的,瓷可比陶精美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蒙华喃喃道:“它……好像在发光啊。”
  扶苏道:“是太阳光照在上头了,它不会发光。”
  “它真的在发光。”将闾也道,“大兄,我可以摸一摸吗?”
  扶苏笑着点头:“当然可以。”
  有扶苏的这句话,众人都上前去触碰这个他们未曾见过的新鲜玩意儿,就连蒙毅都没忍住好奇心,凑过去摸了两下。
  扶苏见状,便叫他们自己尝试着做一次,然后请剩下的孩子们来看,以此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那他们定然也想自己做着试试了。”嬴月笑道,“到时候你又该怎么办?”
  扶苏笑道:“到时候你们想必已经学会了,自然是你们带他们过来玩了。”
  嬴月:“……”
  她也不是很爱看孩子这件事。
  【作者有话说】
  本章制瓷相关来自于网络搜索。
  49
  第49章
  ◎炫耀。◎
  嬴政看着烛光下四个泛着流光的碗,点头笑道:“不错,只形状不大好。”
  扶苏不大好意思道:“我头一次做,还不熟练,等匠人们做熟练了,阿父就能用到更好的瓷了。”
  嬴政揉揉他的头,笑道:“这东西的确不错,寡人先前只想着华而不实,如今看来,确有妙用。”
  制瓷不过是扶苏突如其来的一个念头,虽然瓷器的确兼具欣赏和使用的价值,但更多的用处,扶苏却从未想过。
  扶苏好奇地问道:“阿父,有何妙用?”
  嬴政笑而不语,只道:“寡人记得这瓷须得用什么土,这土哪里有?”
  这是要设专门制瓷地点的意思,扶苏虽未解父亲的意思,还是将在秦国境内他所知道的几个能制瓷的地方一一说了出来。
  嬴政执笔记下,末了又揉揉扶苏的头,笑道:“再记你一功。”
  “阿父,这次的功可以不记下,我有一件事想求阿父。”扶苏笑着接话。
  “说来听听。”嬴政将小碗拿过来交给寺人,“去洗一洗,明日寡人要用。”
  “啊?”扶苏顿时忘了自己的事,赶忙阻止道,“不要啊,阿父,太丢人了!”
  嬴政抬手将扶苏箍在怀中,道:“寡人用,又不是给你用,你丢什么人。”
  扶苏挣扎道:“阿父堂堂秦王!更加不能丢脸!”
  嬴政坦然笑道:“寡人不觉得丢脸。”
  扶苏:“……”
  扶苏无奈地瞧着父亲:“阿父,我再给你做两个好的,行吗?”
  “再做两个可以。”嬴政很大方地说道,“但这四个,寡人也要用。”
  扶苏:“……”
  扶苏抹了把脸,道:“算了,人活着就是要丢脸的。”
  嬴政哈哈大笑:“别怕,谁敢笑寡人的大公子,寡人治他的罪。”
  扶苏生无可恋道:“求阿父给扶苏*留些面子。”
  “人不大,讲究忒多。”嬴政捏了把长子的小脸,道,“说说你的事,寡人兴许能应。”
  扶苏正趴在父亲怀中,闻言往上窜了窜,好让自己舒服地枕在父亲肩膀上,方道:“我想要两样东西,还有一支商队,最好是能跟匈奴人做生意的。”
  嬴政挑了挑眉,道:“分别说说。”
  扶苏道:“有一种树,其上附着了一种虫子,这种虫子可以分泌一种东西,用来制作蜡烛。”
  “蜡烛?”嬴政转头看向他宫中的蜜烛。
  现在的蜜烛是个稀罕物,除了顶尖的贵族,没人能用得起,这也是古人为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嗯,这种分泌物很容易就能获得,能做很多很便宜的蜡烛。”扶苏道,“然后另一种树其实就是茶树,巴蜀地区有很多,我想请阿父派人去那里教他们更多制茶的方法,然后让商队卖给匈奴人。”
  先将蜡烛的事放到一边,嬴政没能缕清后边这句话的逻辑,于是他问道:“为何要将茶叶卖给匈奴人?”
  茶叶现在不是饮品,而是作为药流通,在嬴政看来,给匈奴人这种药,总得有个目的吧。
  扶苏搬出了万能的先王们:“阿父,先王们说,匈奴人常年放牧,居无定所,平时他们能吃到的大多是肉和奶,粮食和菜果他们食用的很少,而且不便于携带,但茶叶不同,它很方便随身带着,所以他们会需要茶叶来解除油腻,还能弥补肉奶给不了他们的健康。”
  嬴政若有所思,匈奴多年来一直是中原的心腹大患,秦赵这几个北边的诸侯国,都常受到匈奴人的袭扰,但由于诸侯列国之间的争斗一直不能停止,谁也没办法做到全力对付匈奴人,只能先看着他们蹦跶。
  在嬴政的打算中,对付匈奴人,应该是征服六国后,但如果现在就能打算起来,且暂时不必费一兵一卒,他还是很乐意去试试的。
  这样想着,嬴政点头道:“可以,你才不是提到了巴蜀吗?巴地正好有一个人,她就有一支商队。”
  听闻此言,扶苏便知道父亲所说的这个人是谁了,巴地的商人,除了巴清,再无旁人。
  “巴清,就是给你爹水银的那个人,也是你爹绯闻对象的那个巴清吗?”
  扶苏边看制蜡烛的视频边在李映的追问下说了他近日的打算,不想李映听罢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扶苏道:“我爹没有绯闻对象,巴清比……”他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赵姬,顿了顿,才接着说,“比赵太后还大,绯闻个屁绯闻!”
  “哇。”李映成功歪了重点,“大公子,你这么生气,很容易让人觉得你是在心虚哎。”
  扶苏翻了个白眼:“分明是你们先编排我爹,你还倒打一耙,说我心虚。”
  “他们他们……我就是个转述的。”李映纠正道,“大公子,不靠谱的谣言多了去了,咱们平常心对待哈。”
  “站着说话不腰疼,敢情说的不是你爹。”扶苏烦躁地摆摆手,“你若是觉得太闲了呢,就去抄关于茶叶种植和制作方面的知识,我有用。”
  李映有些心虚,他的确在明知道是谣言的情况下,还肆无忌惮的说了。他反思了一下,真的去扒拉着手机抄写了。
  等他发现自己被扶苏诓着做了白工时,为时已晚。
  ……
  近来秦国的大臣们忙的那叫一个脚不沾地。
  暂且不论目前仍然是绝密的新炼铁炉和造纸、印刷、马具、弩车,只说别的事。
  除了日常的大事小情,年前推行的农具和人工孵蛋还在进行中,就又要开始推行养殖手册,这些还没办完,大王又打算在各县设学府,选老师的事也得提上日程了。
  朝臣们恨不得一个人能劈成两半用,更恨不得一天二十四个时辰,自己最好还能不吃不睡,否则他们真的干不完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