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良久良久,也没有动静。
周遭的空气凝滞,风未起,雷未鸣,万籁俱寂。
小橘子见状,跳去她身边,劝慰道:“瑶夭,没事,我们回去吧……”
火尖枪也道:“是啊瑶夭,不行就算了,要不下次我试试能不能再画一张给你?”
瑶夭眼中只有那张符纸。
她摇头,眼眶逐渐红了起来。
火尖枪来拉她,她不肯,小橘子跳去她怀里,她将它放下来,犹自走去山崖边。
符纸依旧不动,只有明明灭灭的红光不断闪烁。
她喃喃着,“他会回来,他一定会回来……”
她一遍遍呼唤,声音隐没在风声云雾里也不肯停。
“哪吒,回来。”
“我的哪吒,回来。”
“我的哪吒,快回来吧……”
……
骤然,轰隆一声巨响——
雷电轰鸣,飓风狂飙,天气迅速以一种极为诡谲的速度阴沉下来,广袤云层像浪花一样卷涌。
仙符之上浮现一株极艳的红莲,盎然盛放,栩栩如生。
一簇红到近乎发紫的火焰从花蕊中心燃起,迅速将整张符咒燃烧殆尽,只余下那圈朱色轮廓。
风的席卷叫人睁不开眼,但她依旧固执地立在狂风之中,任由红裙翻腾,墨发飞扬。
她听见了一声唤,朦胧而不真切。
但与此同时,少年的身影却极其清晰,他足尖虚点,浮在空中,色泽明艳的红衣压过了漫天阴云。
昳丽明艳,无可方物。
瞬息,风雨停歇,阴霾遍布的天重新晴空万里。
瑶夭见他唇角翕动,轻勾弧度,笑意柔丽,
少年的声线清亮透着磁性,尾音却散漫,有些倨傲的上扬,却是她熟悉无比的声音。
她终于听清了那一声唤:
“瑶夭。”
-正文完-
第55章 哪吒妖若生心,仙亦动容。
自哪吒出生起,或说他出生前,身边便总围绕着许多人。
他的母亲怀他三年零六月,陈塘关周遭谣传,皆说他是杀星降世,命犯杀戒。
但他刚出生,太乙真人就从乾元山远道而来,收他为徒。言之他为灵珠子化身,天生天赐,有万千神通,当守凡世安康。
李靖便让仆从对哪吒多加看护,即便他生来就有灵识,能言,能思,但对方似乎怕极了他会在稚童时期出事,辜负他生来的使命。
是了,使命。
他的一生,都将与使命相伴。
待到五岁,能文能武,即便只是垂髫年岁,他已经有了一柄剑。
李靖见他接过剑,眼前一亮,期盼又惧怕地对他道:“我的儿,往后你就要担起你的责任,守护凡世,诛杀妖孽,不辱使命。”
何为责任,何为使命?
哪吒尚且不懂,已经要拎着一柄剑大杀四方,鲜血总是染红他的衣襟,黏浸他的发丝,他憎恶血腥味,却日日与此作伴。
可笑的是,是人说他生来命犯“杀戒”,又亲手让他去犯这“杀戒”。
更可笑的是,人忌惮他。
他们忌惮他总是一身血气,忌惮他拥有凡人没有的神通,看他的眼神,剥离那一分虚假的尊敬,其下都是丑陋的惊惧、厌恶、甚至是恨。
因而他讨厌妖,更讨厌人。
在外人看来,他总是孤僻难以接近,实则他也无人可接近,他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夜深人静时,无人与他作伴。哪怕他身边有师父、双亲、兄弟,还有仆从。
他每日重复着同一件事,朝夕如此,年月不停。
杀妖。
李靖与太乙真人,也都与他重复着同一句话:“杀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妖,便是守护凡界。”
人与妖同生于凡界,而仙神高高在上,或在天,或在海。
人想要驱逐异族,自己做凡界的主宰,无可厚非。
哪吒看清了人的心思,但他自己也是人,人七情复杂,欲望贪婪。
他也有欲,他发觉只要自己杀的妖足够多,父亲与师父便会对他展开那一丁点笑颜,好像就能更走近他们一些,而不再是孤身一人。
于是他便一直杀妖,杀到又开始厌倦,杀到心起波澜,亲手放走了一只妖。
自那时起,他便有些分不清杀戮是为什么了。
既然杀妖也是杀,杀人也是杀,为何不可一起杀?
——有时,他会如此想。
他心想,就算他永不承认自己的心是一颗杀心,可他的心到底被杀戮染透,再也回不了头了。
直至……
李靖说让他去杀尽东海龙族。
只待诛杀完海族这唯一的祸端,不说凡世,至少陈塘关可得到真正的安宁。
为此,李靖甚至不惜给出诱饵:你我父子情分就此了断,你可以自由地去做你想做的事,可好?
那一瞬间,他那颗因永无止尽的杀戮而古井无波的心,竟然泛起了涟漪。
他想,自由。
只可惜,讨厌人不是没有原因的。
人心叵测,贪婪专私,他早就见识过,于是被倒打一耙,甚至在他削肉剔骨、重伤至极,李靖伙携手万妖想要一同诛杀他。
意外么?痛恨么?失望么?
濒死之时,他在一遍遍自问。
或许有吧,他想,但他更后悔的是,他还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自由,就要死去。
*
但更意外的事发生了。
他唯一放过的妖,竟然来救下了他。
风沙与血气凝滞的战场,她一袭红裙翩翩,是那般令他憎恶的颜色,可当她眼尾弯起,那双澄然的眸子中仿若有了难以言喻的神采,漂亮的,晶莹的,灼灼的,像是火焰一样亮眼。
耳边是她足下银铃的泠泠晃响,是她衣袖被风鼓起的娑娑声,是*她甜润婉转的嗓音……
像是上好丝缎的墨发拂过他的手腕,时而她施法,红袖也会蹭过他身躯。
但他魂体虚空,所有的美好才刚刚靠近,又如烟消散,他触碰不到。
哪吒心想,魅妖不愧是魅妖,她本该与世人一般丑陋不堪,贪欲横生,可她却生了双极纯粹明媚的眼睛,如朝霞,似弯月,又像鹿一般鲜活灵动。
漂亮极了。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不由自主响起,他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对方耳朵不好,没有回答。
他便又道:“与人相处,不是好事……你若生情,不是好事。”
《妖录》中曾说,魅妖以情为基,终为情殒,情生则道散。
虽然他并不想被救;
可十分突兀地,他忽然也生出并不想让她死的念头。
“我为何要生出情?”魅妖并不懂情,她璀璨的眸子里满是疑惑,“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事。”
“那你在做什么?”他问。
对方眼中神采无限,她答得很快,十足纯粹坦然:“我在寻我自己的道。”
……
魅妖以情为基,终为情殒,情生而道散。
哪吒自小颖悟绝人,灵心慧性,即便是古籍寥寥数句,他也隐隐能参透魅妖的命运。
寻道?
她想以恩情寻道,可倘若这世间,妖本无道呢?
魅妖无心,她生不出真正的情,自然也寻不到道。
不止是妖无道,人亦无道。
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人用千百世轮回浮沉,涤尽罪孽;妖以千百年寿命辗转,所求无望。
他看她那双清亮光芒的眸子,一时竟让他难以直视,于是微微错开眸,“你这么做,不值得。”
哪吒甚至想,若当年他直接将她斩于剑下,或是替她疗伤,让她不必入世,她会不会不再走上这一条无法证求的道?
可对方显然没明白他的意思,她存心不搭理。若他还要再说,她便说他是不识好歹,她好心救他,他一直说丧气话。
“坏小孩。”她嗓音柔媚,“你懂得什么是‘道’吗?”
哪吒感觉到空荡荡的胸腔在闷闷咚响,好像心仍在跳动,他想,一定是被她气的。
他嗤笑一声,不再与她多言。
*
魅妖并没有久留,她只是顺手救下他,似乎还要赶回恩人家,临走前还喜笑盈腮与他道:“我恩人做的饭可好吃了,我要回家吃饭啦!”
连妖都有一个家。
她走了两步,又回头,“对了,你叫‘哪吒’对吧?我记得你,希望往后还能相见。”
因她救了他,不想他再死,于是她说望再相见。
哪吒唇角翕动,又想问她的名字。
可魅妖无心,所言皆不留情,她赤红的衣袂融入霞光万丈中,轻晃,微扬,最后竟成了一片不同于血色的妍丽色泽。
她没有再回头。
于是,他心想,望再不相见。
*
哪吒心存死志,虽不过十余岁的年纪,却觉得一生也不过如此,于是他也不盼还会与魅妖再相见。
周遭的空气凝滞,风未起,雷未鸣,万籁俱寂。
小橘子见状,跳去她身边,劝慰道:“瑶夭,没事,我们回去吧……”
火尖枪也道:“是啊瑶夭,不行就算了,要不下次我试试能不能再画一张给你?”
瑶夭眼中只有那张符纸。
她摇头,眼眶逐渐红了起来。
火尖枪来拉她,她不肯,小橘子跳去她怀里,她将它放下来,犹自走去山崖边。
符纸依旧不动,只有明明灭灭的红光不断闪烁。
她喃喃着,“他会回来,他一定会回来……”
她一遍遍呼唤,声音隐没在风声云雾里也不肯停。
“哪吒,回来。”
“我的哪吒,回来。”
“我的哪吒,快回来吧……”
……
骤然,轰隆一声巨响——
雷电轰鸣,飓风狂飙,天气迅速以一种极为诡谲的速度阴沉下来,广袤云层像浪花一样卷涌。
仙符之上浮现一株极艳的红莲,盎然盛放,栩栩如生。
一簇红到近乎发紫的火焰从花蕊中心燃起,迅速将整张符咒燃烧殆尽,只余下那圈朱色轮廓。
风的席卷叫人睁不开眼,但她依旧固执地立在狂风之中,任由红裙翻腾,墨发飞扬。
她听见了一声唤,朦胧而不真切。
但与此同时,少年的身影却极其清晰,他足尖虚点,浮在空中,色泽明艳的红衣压过了漫天阴云。
昳丽明艳,无可方物。
瞬息,风雨停歇,阴霾遍布的天重新晴空万里。
瑶夭见他唇角翕动,轻勾弧度,笑意柔丽,
少年的声线清亮透着磁性,尾音却散漫,有些倨傲的上扬,却是她熟悉无比的声音。
她终于听清了那一声唤:
“瑶夭。”
-正文完-
第55章 哪吒妖若生心,仙亦动容。
自哪吒出生起,或说他出生前,身边便总围绕着许多人。
他的母亲怀他三年零六月,陈塘关周遭谣传,皆说他是杀星降世,命犯杀戒。
但他刚出生,太乙真人就从乾元山远道而来,收他为徒。言之他为灵珠子化身,天生天赐,有万千神通,当守凡世安康。
李靖便让仆从对哪吒多加看护,即便他生来就有灵识,能言,能思,但对方似乎怕极了他会在稚童时期出事,辜负他生来的使命。
是了,使命。
他的一生,都将与使命相伴。
待到五岁,能文能武,即便只是垂髫年岁,他已经有了一柄剑。
李靖见他接过剑,眼前一亮,期盼又惧怕地对他道:“我的儿,往后你就要担起你的责任,守护凡世,诛杀妖孽,不辱使命。”
何为责任,何为使命?
哪吒尚且不懂,已经要拎着一柄剑大杀四方,鲜血总是染红他的衣襟,黏浸他的发丝,他憎恶血腥味,却日日与此作伴。
可笑的是,是人说他生来命犯“杀戒”,又亲手让他去犯这“杀戒”。
更可笑的是,人忌惮他。
他们忌惮他总是一身血气,忌惮他拥有凡人没有的神通,看他的眼神,剥离那一分虚假的尊敬,其下都是丑陋的惊惧、厌恶、甚至是恨。
因而他讨厌妖,更讨厌人。
在外人看来,他总是孤僻难以接近,实则他也无人可接近,他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夜深人静时,无人与他作伴。哪怕他身边有师父、双亲、兄弟,还有仆从。
他每日重复着同一件事,朝夕如此,年月不停。
杀妖。
李靖与太乙真人,也都与他重复着同一句话:“杀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妖,便是守护凡界。”
人与妖同生于凡界,而仙神高高在上,或在天,或在海。
人想要驱逐异族,自己做凡界的主宰,无可厚非。
哪吒看清了人的心思,但他自己也是人,人七情复杂,欲望贪婪。
他也有欲,他发觉只要自己杀的妖足够多,父亲与师父便会对他展开那一丁点笑颜,好像就能更走近他们一些,而不再是孤身一人。
于是他便一直杀妖,杀到又开始厌倦,杀到心起波澜,亲手放走了一只妖。
自那时起,他便有些分不清杀戮是为什么了。
既然杀妖也是杀,杀人也是杀,为何不可一起杀?
——有时,他会如此想。
他心想,就算他永不承认自己的心是一颗杀心,可他的心到底被杀戮染透,再也回不了头了。
直至……
李靖说让他去杀尽东海龙族。
只待诛杀完海族这唯一的祸端,不说凡世,至少陈塘关可得到真正的安宁。
为此,李靖甚至不惜给出诱饵:你我父子情分就此了断,你可以自由地去做你想做的事,可好?
那一瞬间,他那颗因永无止尽的杀戮而古井无波的心,竟然泛起了涟漪。
他想,自由。
只可惜,讨厌人不是没有原因的。
人心叵测,贪婪专私,他早就见识过,于是被倒打一耙,甚至在他削肉剔骨、重伤至极,李靖伙携手万妖想要一同诛杀他。
意外么?痛恨么?失望么?
濒死之时,他在一遍遍自问。
或许有吧,他想,但他更后悔的是,他还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自由,就要死去。
*
但更意外的事发生了。
他唯一放过的妖,竟然来救下了他。
风沙与血气凝滞的战场,她一袭红裙翩翩,是那般令他憎恶的颜色,可当她眼尾弯起,那双澄然的眸子中仿若有了难以言喻的神采,漂亮的,晶莹的,灼灼的,像是火焰一样亮眼。
耳边是她足下银铃的泠泠晃响,是她衣袖被风鼓起的娑娑声,是*她甜润婉转的嗓音……
像是上好丝缎的墨发拂过他的手腕,时而她施法,红袖也会蹭过他身躯。
但他魂体虚空,所有的美好才刚刚靠近,又如烟消散,他触碰不到。
哪吒心想,魅妖不愧是魅妖,她本该与世人一般丑陋不堪,贪欲横生,可她却生了双极纯粹明媚的眼睛,如朝霞,似弯月,又像鹿一般鲜活灵动。
漂亮极了。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不由自主响起,他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对方耳朵不好,没有回答。
他便又道:“与人相处,不是好事……你若生情,不是好事。”
《妖录》中曾说,魅妖以情为基,终为情殒,情生则道散。
虽然他并不想被救;
可十分突兀地,他忽然也生出并不想让她死的念头。
“我为何要生出情?”魅妖并不懂情,她璀璨的眸子里满是疑惑,“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事。”
“那你在做什么?”他问。
对方眼中神采无限,她答得很快,十足纯粹坦然:“我在寻我自己的道。”
……
魅妖以情为基,终为情殒,情生而道散。
哪吒自小颖悟绝人,灵心慧性,即便是古籍寥寥数句,他也隐隐能参透魅妖的命运。
寻道?
她想以恩情寻道,可倘若这世间,妖本无道呢?
魅妖无心,她生不出真正的情,自然也寻不到道。
不止是妖无道,人亦无道。
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人用千百世轮回浮沉,涤尽罪孽;妖以千百年寿命辗转,所求无望。
他看她那双清亮光芒的眸子,一时竟让他难以直视,于是微微错开眸,“你这么做,不值得。”
哪吒甚至想,若当年他直接将她斩于剑下,或是替她疗伤,让她不必入世,她会不会不再走上这一条无法证求的道?
可对方显然没明白他的意思,她存心不搭理。若他还要再说,她便说他是不识好歹,她好心救他,他一直说丧气话。
“坏小孩。”她嗓音柔媚,“你懂得什么是‘道’吗?”
哪吒感觉到空荡荡的胸腔在闷闷咚响,好像心仍在跳动,他想,一定是被她气的。
他嗤笑一声,不再与她多言。
*
魅妖并没有久留,她只是顺手救下他,似乎还要赶回恩人家,临走前还喜笑盈腮与他道:“我恩人做的饭可好吃了,我要回家吃饭啦!”
连妖都有一个家。
她走了两步,又回头,“对了,你叫‘哪吒’对吧?我记得你,希望往后还能相见。”
因她救了他,不想他再死,于是她说望再相见。
哪吒唇角翕动,又想问她的名字。
可魅妖无心,所言皆不留情,她赤红的衣袂融入霞光万丈中,轻晃,微扬,最后竟成了一片不同于血色的妍丽色泽。
她没有再回头。
于是,他心想,望再不相见。
*
哪吒心存死志,虽不过十余岁的年纪,却觉得一生也不过如此,于是他也不盼还会与魅妖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