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从去年末至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2,192点一路飙升到4,000点,涨幅近80%,平均每天都有一家科技公司ipo上市,很多开盘即暴涨,几小时就早就一位亿万富翁,近十个月内上市公司数量超过500家,其中70%以上为科技、互联网企业。
  在股票市场,这是毫无疑问的牛市,投资银行疯狂承揽科技股上市项目,一时之间,1998年短暂的债券危机已经完全被抛在脑后。
  “你不可能完全没有听说......有一部分对冲基金已经在建仓,准备做空科技股。市场上的共识是纳指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泡沫,迟早破裂。还是说——”怀特顿了顿,语气变得冷淡,“你只是因为对方是亚当卡弗利,所以愿意承担哪怕是注定亏损的代价?我竟然不知道你这么讲究义气。”
  科技股是泡沫,这毫无疑问。如今的纳斯达克更像是一台巨大的老虎机。每一家互联网公司上市,就像有人往机器里投下硬币,拉下拉杆,然后哗啦啦地撒出金币。yahoo、amazon、ebay,甚至一些毫无实际价值的小公司,只要被投进这台机器,就成了桌上的筹码。
  行情失控,一面是疯涨的情绪,一面是潜伏的敌意。
  几乎所有大型对冲基金都在等一个时机,过去一年在俄债危机中损失惨重的那些基金,现在都在找一个可以收割的出口,而科技股恰好是最肥的猎物。
  怀特不相信海莉会毫无所觉。
  海莉眨了眨眼睛,有些惊讶于小加西亚的敏锐。
  实际上他这些话才违背了主流选择,大多数投资者依然盲目地看好科技类股票。海莉的判断和加西亚大差不差,她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要顺着他的话说。
  “如果你觉得我是为了他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就当事实就是如此好了。”海莉淡淡道。
  “他值得你这样做?”
  “对。”海莉直截了当打断他,“亚当一直是我最稳定的客户,从来就是如此。”
  怀特盯着她,片刻后,冷笑一声:“令人感动的友谊。”
  “我向来很重感情。”海莉笑了笑,“只是没想到你今天才发现我这个宝贵的品质,如果有一天你需要这样的帮助,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帮你,我就是一个这样友好、诚信、有原则的人。”
  怀特:......
  她说这话甚至眼睛都不眨,其心理素质之稳定真是让怀特刮目相看。
  “好了,不要纠结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海莉见他脸色并不好看,心里很不当一回事,但面上还是半敷衍半认真劝说道,“我刚到华尔街来的时候,在一家公司卖pennystock,因为亚当的缘故才能进入永恒对冲基金,也因为这样我们两个的关系一直不错。”
  她停了一下,补了一句:“现在多少家机构想挤破头拿到novamind的项目?他愿意把顾问权给我,我为什么要拒绝?”
  怀特一顿:“你卖过pennystock?”
  海莉挑了下眉,似笑非笑:“你有意见。”
  “没有。”怀特立刻道。
  只要有一点情商都知道现在不能回答有意见。
  “我以为你一开始就在对冲基金。”
  “你不知道的事多着呢。”海莉淡淡道,“走了。”
  怀特凝视着她的背影,忽然意识到,她在esf的辉煌、在1997年金融风暴中的声名鹊起、在永恒对冲基金的权力更替中全身而退,这些他都知道,可在这之前呢?仔细如fbi,也不会在档案里详细标注一个人是如何一步步爬到顶峰的。
  海莉回头,看了一眼站在原地的怀特:“你走不走?”再次催促道。
  互联网公司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轻资产而多现金流,大多数公司的固定资产少得可怜,但现金流极其活跃,尤其是在拿到融资后的两年内,账面上常常堆满资金,却对如何管理这些资金一无所知。
  掌握资金的人太年轻,创始人们习惯于讨论点击率和转化率,却从不考虑汇率风险、资产久期、资金跨境安排这些最基本的概念,所以这些现金很快就会流失。
  海莉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她并不想和怀特废话太多。
  gordon&stein是一家从事对冲业务的投行,犹太人是她的竞争对手,再亲密的关系,也不会改变这个局面。
  第95章 太阳谷峰会
  【旧世纪的最后一年,看起来平静得近乎普通。
  世界像一只迟钝的报时钟,在世纪末的光影中,缓慢却持续地向前滑动。
  在爱达荷州太阳谷,那是一个阳光尚称灿烂的下午。因会议保密条款限制,《华盛顿邮报》的摄影记者无法拍下一张现场照片,但笔记本与录音笔还是留下了当时的全部痕迹。
  那场闭幕式上,几位演讲者依次发言,沃伦诺特做闭幕致辞。很让人惊讶的是,他的发言和在他之前的极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卡拉季奇女士出奇的一致。
  沃伦诺特,这位伯克希尔的创始人,在过去两年频频遭受质疑——不仅是因为他的长期策略似乎落后于风头正盛的对冲基金,也因为他对新经济的谨慎态度越来越像是逆潮而行。。
  “我听说,这个世界正在被重新发明。”他开口时声音极低,麦克风疑似接触不良,现场一度模糊,但全场在三秒内安静下来,他安静等待技术人员示意恢复正常后才继续开口。
  “我看到很多人说,我们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科技将打破一切规律,增长不再有上限。”他说,“是的,技术确实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世界。”
  他停顿了片刻,然后话锋一转:“但我想提醒各位,这种改变,并未必等于财富。历史上的每一轮技术繁荣......铁路、电报、汽车、电视.....都极大地重塑了我们的生活,却没有让大多数投资者和人民变得富有。”
  “技术变革并不自动转化为红利。它能重组社会结构,却不一定带来财富和投资回报。”
  诺特以一贯的方式陈述着,他提到汽车公司和航空公司:“我们再回头看它们,没有几家企业留下了真正的价值。多数股票在它们最辉煌的时代里都交易在账面价值以下,甚至长期为负。”
  “相比之下,推广一些普罗大众根本听不懂的概念,”他继续道,“往往能获得更高的估值,因为不确定性本身就成了一种想象力的资本。”
  台下不时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在场有很多科技公司老板,比如微软的比尔盖茨,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被誉为新科技的代表,这样说话实在的有些戳到他们的脊梁骨了。
  “这不是在否定创新。”诺特似乎完全不在意地补充道,“新技术正在改变产业格局,但这种变革的速度,也意味着世界变得更加不稳定,风险正在指数级上升。”
  他短暂提及了早些时候另一位发言人——来自华尔街的新秀海莉卡拉季奇。“她已经谈到了系统性不稳定性的问题,我就不重复了。我想强调的是——请不要试图用过去的经验去解释接下来的十年。那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诺特的发言没有太多激昂的情绪,他说完最后一句话就微微颔首,离开了讲台。
  在当时,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预言。
  半年后,纳斯达克的泡沫在顷刻间破裂。
  1999年夏天,太阳谷:警钟响起之前
  ——《华盛顿邮报》特派记者稿】
  无论太阳谷峰上诺特的发言引起多么大的舆论,这场会议对海莉的影响其实很小。抱有不出风头也不出错的心理,海莉的发言非常简短和克制,除了隐晦地提到了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资本市场过载,并导致全球资本流动风险显著上升外,她没有谈到任何有用的内容,只不过是说一说场面话罢了。
  要知道那些科技公司的老板可都在台下坐着呢!得罪人的事可不能干。
  海莉认识了好几个传媒界大佬,答应给他们一笔丰厚的报酬,对方也很上道的承诺了她不少好处,心满意足地回了纽约。
  又过了一周,极光资本和novamind签约,为这家即将上市的科技公司进行资产管理。
  几家财经媒体报道了此事,但并未引起太多关注,标题平淡,内容更像是例行公事的公关通稿。部分记者试图采访极光资本的代表,但极光资本目前根本没有对媒体口径的发言人,遂作罢。
  而媒体从公开文件中获得的信息寥寥,甚至连“资产管理”具体指什么都未搞清楚。
  “管理资产?难道不是投融资顾问?”一位专栏作者在专栏中写道,语气中满是困惑,“搞不明白一家硅谷科技公司为什么需要花钱去华尔街购买这种服务,这简直像是教堂去请广告公司来教他们怎么祈祷。”
  华尔街投资银行们目前还没有将极光资本视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所谓的风险资产管理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顾问咨询工作,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目前也只拿下来麦当劳这一家超大型企业,根本不足为惧。
  至于接近于对冲基金运作方式的委托资金投资模式,那就是一支对冲基金,众人都很清楚这一点,听说收益率不高,规模也不是那么的大——相比于esf巅峰时期2000多亿的管理资产额,极光资本不到一百亿的体谅根本不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