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过去她给人的印象是神秘,虽然遭受过一些无的放矢的抨击,但并未与那些大鳄真正正面交锋,且客户都是些巨富和机构客户者,普罗大众对她根本不感兴趣,也没有多少人探究她的真面目,即便有个老哥在好莱坞混得风生水起,鉴于娱乐板块和财经板块的受众不同和海莉的刻意隐瞒,这事竟然从未暴露。
这样很好,海莉就喜欢这样,吵吵闹闹打舆论战只会让她头疼。
不过要是再放任媒体这样深挖下去,曝光只是迟早的事。
“和媒体建立关系很重要。”怀特告诉她,“别看媒体不是一个产值很高的产业,但他们控制着话语权,会倒过来勒索你,管你要钱,不给足够多的钱,就会在报纸和电视台上抹黑你的公司,投行每年都至少要拿一两个亿出去处理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华盛顿邮报》的总编一直是纽约各大酒会的座上宾。”
“这也是我很在意的地方。”海莉随手扯过来一张报纸,“我是应该学习沃伦,打造成一个靠努力考上麻省理工,辛苦挣钱养家成为亿万富翁,生活简朴,只穿30美金的衬衫,骑自行车上班的励志女孩呢?还是学习乔治霍尔和迈克柯蒂斯这群人,极尽奢华,人人都羡慕他们,向往并崇拜者他们?哎,真麻烦,我就应该控制一家媒体才对,拿几个亿去买newscorp(新闻集团)的股票,让《华尔街日报》每天夸赞我一遍。”
她有点不开心,皱着眉翻看手中的报纸,金发垂在腿上,手指撑住脸颊。
难得一见的可爱。
怀特闻言笑了起来:“那你可以问问默多克的意见,他是老板,他也会参加太阳谷峰会。”
“好的,我会去找他聊聊的。”
**
落日从群山之间倾斜而下,整片山谷染上一层淡金色的光。大片桦树和白杨树在风中轻轻晃动,溪流蜿蜒,空气清爽,夹杂着松脂和烤牛排的味道。
长桌沿着草地排开,桌布是手工熨平的亚麻,水晶吊灯被吊在透明帐篷顶棚下,随着夜色转暗闪烁微光。小提琴手们围聚一角,拉奏一曲低沉的奏鸣曲,一切都是那样井然有序。
如果忽略掉场上的谈话内容的话。
“因为高科技股票的出现,现在已经没有人谈价值投资了,只要有一个好的概念,股票价格就可以飞涨,这是为什么?1964到1981年,美国gdp涨了五倍,可道琼斯指数几乎原地踏步,估值和现实之间,已经完全脱节......投资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投行只知道林子里有鸟,然后他们立刻开价卖给市场两百只,完全不管林子里到底有多少鸟,如果没有,他们就去市场上随便捉几只麻雀扔进去,或者干脆把蜡像挂到树上。”
沃伦诺特沿着木板铺就的小路穿过草地走来,他一出现就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从身价来说,这家伙的个人财富高达280亿美元,位于世界第三,他前面的两位分别是比尔盖茨和拉里埃里森。从投资来说,他从六十年代就开始赚大钱,秉持着价值投资的理念,买入优质但低价的股票,长期持有并等待它们升值。他在投资上创造的奇迹已经让他成为近似于神一般的人物,尽管近两年因为一些投资失败受到了批评,但毫无疑问,他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投资专家。
陪在他身边的那个女人的面孔则过分陌生了一些。一头灿烂的金发,身材高挑纤细,身着黑色吊带长裙。如果不是知道沃伦诺特和妻子感情深厚,且及其注重私人关系,大概不少人会下意识将其当作是沃伦诺特的情妇。
待走近一些,更多人的目光停在了那个女人——不,甚至可以说是女孩的脸上。她有着一双很漂亮的眼睛,浅色蓝眸,五官很精致,不是美国人推崇的那种长相,更像是欧洲人,但没人会否认她很漂亮。
在她的身后,还跟着另一个高大的男人,黑发,面容冷峻,模样俊朗。
“什么是价值呢?”海莉挽着沃伦的手,脸上挂着一抹微笑,搀扶着他走下台阶,“我们不能总认为飞机或者汽车这样的重工业才有价值,纳斯达克的股票当然也有其价值。”
“硅谷有太多劣质企业被包装上市,掩盖了真正优秀的公司。”沃伦诺特毫不客气地批评道,“当然,我不是想指责谁,但是不可否认现在投资银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远远超过三十年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它们来说似乎已经过时了。1929年为了拯救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政府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进行拆分,而现在,总统准备修改这一法案,重回六十多年前的财团时代。怀特,你哥哥为了推动修订,可没少在国会使劲,我想他应该清楚,毫无限制的金融扩张是很危险的。”
面对沃伦的指责,怀特也只是微笑:“我想这也是为了提高华尔街的国际竞争力,毕竟我们正面临着欧洲和亚洲的竞争压力。”
“我不喜欢华尔街。””沃伦诺特直截了当,“尤其不喜欢华尔街创造的那些欺骗性的话术以及对财务和建模的过渡夸大。霍恩比是这方面的翘楚,在过去十年里他几乎成为一种典范,我很不理解原因。”
“这一点我和您一样,和霍恩比不一样。”海莉笑着看了怀特一眼,“您知道的,我是很看重长期投资的呢。”
她说话总是笑盈盈的,语调轻柔,眼睛却是冷的,没有过度的谄媚,让人听起来很愉悦,就好像是对方经过认真思考后,通过理性判断认可了自己的观点一样,使得沃伦有极大的满足,这种认同感他很难在和他地位差不多的投资银行家们身上得到。
多年来,沃伦诺特和华尔街银行家们的关系总是分分合合,谈不上友好,他们可谓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但海莉就不一样,沃伦能感觉到,海莉某种程度上是真正在认可他关于长期主义的一些想法。
尽管她被认为是新一代里最优秀的投机专家。
年轻的女孩,今年也才26岁而已,已经有了相当辉煌的战绩,同龄人中她是最卓越的那一个,任何一个有着好为人师之心的前辈都恨不得她是自己的学生。
唉,沃伦诺特坚信这是因为海莉被误导了,走错了路。谁叫她最开始工作就去了蠢蛋格里芬布朗的手下呢?那群人没有给她树立正确的认知,才使得她在错误的投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今年已经69岁的沃伦诺特自认为自己拥有一颗善掘人才,拯救他人的美好心灵。他虽然没有见过海莉,但是在收购esf的时候,就已经耳熟这个女孩的名字。当他从摩根银行的总裁刘易斯那里得知海莉准备创业的时候,他立刻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苦口婆心劝她不要再去做那些愚蠢的套利组合。
果然,他的劝说打动了那个女孩,在电话里,海莉言辞恳切地向他提出了自己的计划:打造一系列足以应对风险的超长期基金,保证投资仓位的动态平衡。
沃伦诺特为自己的举动感到自豪!他非常认可海莉的这些新的构想,并决定投资她的公司——如果他还能记得自己最讨厌的就是华尔街包装出来的那些虚构的理论的话。
和沃伦诺特搞好关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方只需要轻轻一挥手,就能给海莉送来取之不尽的好资源,比如现在。
“阿尔本麦凯,奥克伍德养老金的掌门人,手中管理着一千七百亿美金养老基金。凯恩库尔曼,《纽约时报》的主编,你应该听说过他的名字。卡洛斯维拉,你们可能不熟悉,他是南美洲最大食品生产公司的老板,哈哈......史蒂文森,北方能源的首席财务官,这是大卫,甲骨文公司的老板,以及他的助手......嘿,迪恩,伙计,你怎么到了?”
海莉一一见过这些企业家们,笑着和他们问好。
她是沃伦诺特非常看重的后辈,在场所有人都瞬间有了这一个共识。
【作者有话说】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也叫《1933年银行法》,为大萧条末期确定的法案,原因是1929年华尔街股灾之后,公众对银行投机和金融失序极度不信任,因此通过这个法案来分离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银行不允许控股证券公司。1999年,克林顿批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核心——分业经营条款,于是大银行和大投行再次合并,诞生了美林、高盛、花旗、摩根大通这样的巨头。它的废除至今仍是金融监管界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
第93章 太阳谷峰会
酒过三巡,老男人们都聚到度假别墅里打桥牌。
沃伦诺特打牌是出了名的厉害,他每周至少要花十个小时打牌,微软的董事长盖茨先生也很喜欢玩牌,两个人是牌桌密友,哪怕不在同一所城市,也要定期一起在互联网上来上几局。沃伦的网络代号是“t-bone”,盖茨则是“chalengr”。
海莉所有的牌类都玩得很好,陪他们一起打了几把,赢了大半。他们给出来的筹码很高,一晚上输赢好几百万美金,海莉不想拿这些钱,于是又输了几把,看场面差不多,就让开位置,自己坐在一旁,听他们聊天。
这样很好,海莉就喜欢这样,吵吵闹闹打舆论战只会让她头疼。
不过要是再放任媒体这样深挖下去,曝光只是迟早的事。
“和媒体建立关系很重要。”怀特告诉她,“别看媒体不是一个产值很高的产业,但他们控制着话语权,会倒过来勒索你,管你要钱,不给足够多的钱,就会在报纸和电视台上抹黑你的公司,投行每年都至少要拿一两个亿出去处理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华盛顿邮报》的总编一直是纽约各大酒会的座上宾。”
“这也是我很在意的地方。”海莉随手扯过来一张报纸,“我是应该学习沃伦,打造成一个靠努力考上麻省理工,辛苦挣钱养家成为亿万富翁,生活简朴,只穿30美金的衬衫,骑自行车上班的励志女孩呢?还是学习乔治霍尔和迈克柯蒂斯这群人,极尽奢华,人人都羡慕他们,向往并崇拜者他们?哎,真麻烦,我就应该控制一家媒体才对,拿几个亿去买newscorp(新闻集团)的股票,让《华尔街日报》每天夸赞我一遍。”
她有点不开心,皱着眉翻看手中的报纸,金发垂在腿上,手指撑住脸颊。
难得一见的可爱。
怀特闻言笑了起来:“那你可以问问默多克的意见,他是老板,他也会参加太阳谷峰会。”
“好的,我会去找他聊聊的。”
**
落日从群山之间倾斜而下,整片山谷染上一层淡金色的光。大片桦树和白杨树在风中轻轻晃动,溪流蜿蜒,空气清爽,夹杂着松脂和烤牛排的味道。
长桌沿着草地排开,桌布是手工熨平的亚麻,水晶吊灯被吊在透明帐篷顶棚下,随着夜色转暗闪烁微光。小提琴手们围聚一角,拉奏一曲低沉的奏鸣曲,一切都是那样井然有序。
如果忽略掉场上的谈话内容的话。
“因为高科技股票的出现,现在已经没有人谈价值投资了,只要有一个好的概念,股票价格就可以飞涨,这是为什么?1964到1981年,美国gdp涨了五倍,可道琼斯指数几乎原地踏步,估值和现实之间,已经完全脱节......投资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投行只知道林子里有鸟,然后他们立刻开价卖给市场两百只,完全不管林子里到底有多少鸟,如果没有,他们就去市场上随便捉几只麻雀扔进去,或者干脆把蜡像挂到树上。”
沃伦诺特沿着木板铺就的小路穿过草地走来,他一出现就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从身价来说,这家伙的个人财富高达280亿美元,位于世界第三,他前面的两位分别是比尔盖茨和拉里埃里森。从投资来说,他从六十年代就开始赚大钱,秉持着价值投资的理念,买入优质但低价的股票,长期持有并等待它们升值。他在投资上创造的奇迹已经让他成为近似于神一般的人物,尽管近两年因为一些投资失败受到了批评,但毫无疑问,他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投资专家。
陪在他身边的那个女人的面孔则过分陌生了一些。一头灿烂的金发,身材高挑纤细,身着黑色吊带长裙。如果不是知道沃伦诺特和妻子感情深厚,且及其注重私人关系,大概不少人会下意识将其当作是沃伦诺特的情妇。
待走近一些,更多人的目光停在了那个女人——不,甚至可以说是女孩的脸上。她有着一双很漂亮的眼睛,浅色蓝眸,五官很精致,不是美国人推崇的那种长相,更像是欧洲人,但没人会否认她很漂亮。
在她的身后,还跟着另一个高大的男人,黑发,面容冷峻,模样俊朗。
“什么是价值呢?”海莉挽着沃伦的手,脸上挂着一抹微笑,搀扶着他走下台阶,“我们不能总认为飞机或者汽车这样的重工业才有价值,纳斯达克的股票当然也有其价值。”
“硅谷有太多劣质企业被包装上市,掩盖了真正优秀的公司。”沃伦诺特毫不客气地批评道,“当然,我不是想指责谁,但是不可否认现在投资银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远远超过三十年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它们来说似乎已经过时了。1929年为了拯救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政府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进行拆分,而现在,总统准备修改这一法案,重回六十多年前的财团时代。怀特,你哥哥为了推动修订,可没少在国会使劲,我想他应该清楚,毫无限制的金融扩张是很危险的。”
面对沃伦的指责,怀特也只是微笑:“我想这也是为了提高华尔街的国际竞争力,毕竟我们正面临着欧洲和亚洲的竞争压力。”
“我不喜欢华尔街。””沃伦诺特直截了当,“尤其不喜欢华尔街创造的那些欺骗性的话术以及对财务和建模的过渡夸大。霍恩比是这方面的翘楚,在过去十年里他几乎成为一种典范,我很不理解原因。”
“这一点我和您一样,和霍恩比不一样。”海莉笑着看了怀特一眼,“您知道的,我是很看重长期投资的呢。”
她说话总是笑盈盈的,语调轻柔,眼睛却是冷的,没有过度的谄媚,让人听起来很愉悦,就好像是对方经过认真思考后,通过理性判断认可了自己的观点一样,使得沃伦有极大的满足,这种认同感他很难在和他地位差不多的投资银行家们身上得到。
多年来,沃伦诺特和华尔街银行家们的关系总是分分合合,谈不上友好,他们可谓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但海莉就不一样,沃伦能感觉到,海莉某种程度上是真正在认可他关于长期主义的一些想法。
尽管她被认为是新一代里最优秀的投机专家。
年轻的女孩,今年也才26岁而已,已经有了相当辉煌的战绩,同龄人中她是最卓越的那一个,任何一个有着好为人师之心的前辈都恨不得她是自己的学生。
唉,沃伦诺特坚信这是因为海莉被误导了,走错了路。谁叫她最开始工作就去了蠢蛋格里芬布朗的手下呢?那群人没有给她树立正确的认知,才使得她在错误的投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今年已经69岁的沃伦诺特自认为自己拥有一颗善掘人才,拯救他人的美好心灵。他虽然没有见过海莉,但是在收购esf的时候,就已经耳熟这个女孩的名字。当他从摩根银行的总裁刘易斯那里得知海莉准备创业的时候,他立刻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苦口婆心劝她不要再去做那些愚蠢的套利组合。
果然,他的劝说打动了那个女孩,在电话里,海莉言辞恳切地向他提出了自己的计划:打造一系列足以应对风险的超长期基金,保证投资仓位的动态平衡。
沃伦诺特为自己的举动感到自豪!他非常认可海莉的这些新的构想,并决定投资她的公司——如果他还能记得自己最讨厌的就是华尔街包装出来的那些虚构的理论的话。
和沃伦诺特搞好关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方只需要轻轻一挥手,就能给海莉送来取之不尽的好资源,比如现在。
“阿尔本麦凯,奥克伍德养老金的掌门人,手中管理着一千七百亿美金养老基金。凯恩库尔曼,《纽约时报》的主编,你应该听说过他的名字。卡洛斯维拉,你们可能不熟悉,他是南美洲最大食品生产公司的老板,哈哈......史蒂文森,北方能源的首席财务官,这是大卫,甲骨文公司的老板,以及他的助手......嘿,迪恩,伙计,你怎么到了?”
海莉一一见过这些企业家们,笑着和他们问好。
她是沃伦诺特非常看重的后辈,在场所有人都瞬间有了这一个共识。
【作者有话说】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也叫《1933年银行法》,为大萧条末期确定的法案,原因是1929年华尔街股灾之后,公众对银行投机和金融失序极度不信任,因此通过这个法案来分离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银行不允许控股证券公司。1999年,克林顿批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核心——分业经营条款,于是大银行和大投行再次合并,诞生了美林、高盛、花旗、摩根大通这样的巨头。它的废除至今仍是金融监管界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
第93章 太阳谷峰会
酒过三巡,老男人们都聚到度假别墅里打桥牌。
沃伦诺特打牌是出了名的厉害,他每周至少要花十个小时打牌,微软的董事长盖茨先生也很喜欢玩牌,两个人是牌桌密友,哪怕不在同一所城市,也要定期一起在互联网上来上几局。沃伦的网络代号是“t-bone”,盖茨则是“chalengr”。
海莉所有的牌类都玩得很好,陪他们一起打了几把,赢了大半。他们给出来的筹码很高,一晚上输赢好几百万美金,海莉不想拿这些钱,于是又输了几把,看场面差不多,就让开位置,自己坐在一旁,听他们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