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他夹着卫星电话,目光扫过手中的几份文件。
“我在听。”他平静地说,舷窗外一架客机正从跑道轰鸣着起飞。
“刚刚收到一则消息,维克托施瓦茨二十分钟前登机,目的地是莫斯科。”电话那头声音低沉,霍恩比.加西亚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窗外是钢铁与玻璃筑成的摩天大楼,玻璃里恍然浮现他沉顿的面孔。
怀特一愣:“发生什么事了?”
维克托施瓦茨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宽客基金的二号人物,在华尔街的声誉仅次于乔治霍尔本人,他轻易不会出动,除非有什么非同小可的事情发生。
“目前尚不清楚,但这让我感到担忧,怀特。”
“你的意思是,乔治霍尔察觉到了什么。”
乔治霍尔是一个嗅觉灵敏的怪物,而我们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同时建立了太多的多头头寸,他很难不有所发现。虽然狮虎基金现在是我们的盟友,但你也清楚,自从英镑危机后,以乔治霍尔的全球号召力,他一呼百应之下,我们联手也未必有胜算。”
怀特抬手揉了揉额角:“你想让我做好两手准备?”
霍恩比沉默了一秒钟后说道:“我们不会做背弃承诺的人,但我们也不必为狮虎基金承担过多风险,如果形势失控,我们必须确保自己手里有足够的筹码。”
“说不定维克托施瓦茨想要同我们一起瓜分利益。”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霍恩比沉声道,“你可能不清楚,乔治霍尔出生于第比利斯(格鲁吉亚首府),他出生的时候,二战尚未开始,他经历过战争,在他童年时期,第比利斯尚且属于联邦,他在成年后才移民到美国,他对那片土地有感情。”
“感情。”怀特嗤笑了一声,显然并不以为然。
“不要小看这样的感情,弟弟。”霍恩比警告道,“人的情感会驱动自己做出不同的选择,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君王都因为忽视这一点而吃了大亏,我们不能在这样的事情上犯错,要知道我们已经在金属市场投入了近十亿,一旦亏损,你我都不能承受后果......加西亚会直接失去ceo的席位。”
“我知道了。”怀特叹了口气,“我在日内瓦停留一晚上,处理完私人事情,明天上午就会飞往莫斯科。”
“越快越好。”
“知道了,我会处理好。”怀特摘下耳机。
湾流iv公务机缓缓滑动起来,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机头微微抬起,在一片雪白与灰色交织的世界里,迅速冲上天空。
----
第二天,海莉靠着车内一卷《莫斯科市区路网图》,找到了玛琳娜说的位置。
阿尔科维奇的别墅在莫斯科西南郊的鲁布廖夫卡林区深处,四周环绕着针叶林与私家马场,距克里姆林宫不过三十公里。如同伊维尔所说那样十分豪奢,欧式古典风格建筑占据了大半座山坡。白雪皑皑堆积在浮雕屋檐上,别墅像一栋冰雕的宫殿一般,在灰色的天空下肃然伫立。
“先生请您在会客厅稍坐片刻,他正在接一个重要的电话。”金发女佣抱歉地走在海莉前面,她不断地瞥向海莉,似乎是要确认她没有因为主人翁的失陪而发火。
“不要紧。”海莉温声道,“我等一等就好。”
女佣朝她露出了感激的一笑。
“您请这边走。”她指引着海莉从旋转楼梯往上,从捷克定制运来的手工波希米亚水晶吊灯足足有三层楼高,沿着中庭垂坠下来,一颗切割水晶都在壁灯的金色反射中折射出细细的虹光,如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二楼,是别墅的主会客厅。
迎面墙上绘着一整幅《圣母加冕》场景,海莉眼拙,看不出来是哪位画家的手笔,不过依然能从整个装饰中,感受到新晋俄罗斯首富的极尽奢华。客厅尽头是五扇明净的落地窗,窗外是人工修剪后整齐的人工修剪过的雪松林,屋内装了地热系统,即便在一月的莫斯科,也温暖如春。
角落摆着一台老款勃朗宁留声机,另一位金发女佣端着银托盘走进来,将泡好的茶壶放在茶几上。沙发是深棕色马臀皮包裹的,就在那张沙发上,坐着一个黑发小女孩,约莫八九岁,穿着一袭墨绿色羊绒连衣长裙,背挺得笔直,正静静盯着走进来的海莉,一动不动。
“这是莱伊小姐。”女佣低声说,“阿尔科维奇家的小主人。”
海莉与她对视了几秒,随后开口:“你好,莱伊。”她轻声说,“我是海莉,很高兴认识你。”
莱伊诺娃阿尔科维奇歪了歪头,她做出这个动作的时候就像是一只山野里的幼豹一样,眼神明亮却敏锐,有着奇诡的灵动和不合年纪的沉静。有那么一瞬间,海莉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你好,海莉。”她说,竟然是一口流利的英文,“要下棋吗?”她摊手示意茶几上那一盘国际象棋。
海莉并未因为对方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有什么不妥,她脱下厚重的大衣,女佣自觉接了过去,她坐到低矮的沙发上,冲着对方微微一笑:“好啊。”
莱伊将棋盘旋转了一个角度,把白棋推向海莉:“你先。”
海莉伸手执过棋子。
屋内很安静,唯有棋子敲击棋盘的啪嗒声音。
海莉刚吃掉对方一个中心兵,莱伊便不动声色地用象将她逼退。
“你为什么来俄罗斯?”她问。
俄罗斯女孩有一头柔软的如黑藻般的长发,肌肤雪白,嘴唇红润,像一个白雪公主玩偶,十分可爱。
海莉仔细端详了棋局,才缓缓答道:“我发现纽约商品交易所里有一种贵金属——钯的价格有些异常,似乎产量和出口对不上号。我听别人说,这种金属绝大部分都由俄罗斯生产,所以来了莫斯科,而莫斯科的人又告诉我,阿尔科维奇控制着钯,所以我来到这里。”
“你是怎么发现的呢?”莱伊抬起头,好奇又矜持地盯着海莉,“我是说,你怎么能在没有来到莫斯科之前,就认为它有问题。”
海莉挑起一个马走到f3:“在纽约,我发现钯的价格开始在一组多变量模型中脱离正常通道。”
“那是什么意思?金属的价格本来就不稳定,原油也一直涨价。”
“就是说在一堆金属的走势图里,它是异常的。很多时候不能单看事物的本身,就比如,在棋局里,如果你只盯着一个象的位置,你就会错过关键,我的马正在封锁你的王的通道。”
莱伊迅速扫了一眼棋盘,手腕一转,棋子调转攻势,落到了另外一边。
真是个悟性极高的女孩。
“你是怎么做到的。”
“用计算机。”海莉笑了笑,“大型计算机、算法、和一些自主判断什么的。你未来也可以去从事这一行,去英国或者美国念计算机和金融学双学位......最好是去美国,欧洲、莫斯科的一些理念和技术不够先进。”
“唔,我会考虑的......可是找到了原因又会怎么样呢?如果爸爸告诉你,是的,钯的产量的确有问题。”
海莉没有急着回答,她的指尖轻轻敲打着棋盘边缘,考量下一步的走法。
莱伊很聪明,也很高明,她并不是那么容易应付她,相反,一旦轻敌,很可能被对方反将一军。
第43章 钯金交易
感谢街头报刊、小报和伽玛无所不能,堪比顶尖黑客的检索技术。
海莉在到达阿尔科维奇庄园之前,已经对这个家族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一份毫不起眼的报纸上,有一段这样的新闻:
【阿尔科维奇的崛起并没有传奇色彩的祖上荣光,甚至在苏联时期也毫不起眼。他们只是普通的诺瓦里尔斯克本地居民,祖辈世世代代在极寒的北极圈生活,以煤矿开采和镍矿冶炼为生,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艰难度日。
托纳利阿尔科维奇,现年64岁,出生在诺瓦里尔斯克市东部工业区的工人家庭,青年时期曾参加过西部大开荒行动,1960年起进入矿区,在214号矿井服役,曾先后担任当地工会代表、调度长、能源委员会副主任、能源委员会主席。他曾接受采访说:“我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我对这里的热爱并非你们所能想象到的’’。”
本报记者曾于去年冬天在市政能源局短暂采访到托纳利本人,当被问及‘是否考虑搬迁到莫斯科’时,他笑着回答:‘诺瓦的冬天虽冷,但矿区供应地暖,一切都还不错。’】
而在另一份,伽玛找到的,一位生于基辅,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社会学的副教授撰写的名为《后联邦精英结构研究报告》的论文,对莫斯科的上流社会做出了更深刻的解读:
其中,在资源型寡头的地方起源与地区政治联结机制的这一节中,他写道:
【莫斯科市长卢列夫与他的老朋友托纳利阿尔科维奇的关系,在联邦解体前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托纳利在1970年代即担任西伯利亚能源协会的管理职务,1987年,他晋升为该协会主席。托纳利毕业于石油大学,是俄罗斯资源系统中罕见的兼具技术和地方工作经验的官员。
“我在听。”他平静地说,舷窗外一架客机正从跑道轰鸣着起飞。
“刚刚收到一则消息,维克托施瓦茨二十分钟前登机,目的地是莫斯科。”电话那头声音低沉,霍恩比.加西亚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窗外是钢铁与玻璃筑成的摩天大楼,玻璃里恍然浮现他沉顿的面孔。
怀特一愣:“发生什么事了?”
维克托施瓦茨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宽客基金的二号人物,在华尔街的声誉仅次于乔治霍尔本人,他轻易不会出动,除非有什么非同小可的事情发生。
“目前尚不清楚,但这让我感到担忧,怀特。”
“你的意思是,乔治霍尔察觉到了什么。”
乔治霍尔是一个嗅觉灵敏的怪物,而我们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同时建立了太多的多头头寸,他很难不有所发现。虽然狮虎基金现在是我们的盟友,但你也清楚,自从英镑危机后,以乔治霍尔的全球号召力,他一呼百应之下,我们联手也未必有胜算。”
怀特抬手揉了揉额角:“你想让我做好两手准备?”
霍恩比沉默了一秒钟后说道:“我们不会做背弃承诺的人,但我们也不必为狮虎基金承担过多风险,如果形势失控,我们必须确保自己手里有足够的筹码。”
“说不定维克托施瓦茨想要同我们一起瓜分利益。”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霍恩比沉声道,“你可能不清楚,乔治霍尔出生于第比利斯(格鲁吉亚首府),他出生的时候,二战尚未开始,他经历过战争,在他童年时期,第比利斯尚且属于联邦,他在成年后才移民到美国,他对那片土地有感情。”
“感情。”怀特嗤笑了一声,显然并不以为然。
“不要小看这样的感情,弟弟。”霍恩比警告道,“人的情感会驱动自己做出不同的选择,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君王都因为忽视这一点而吃了大亏,我们不能在这样的事情上犯错,要知道我们已经在金属市场投入了近十亿,一旦亏损,你我都不能承受后果......加西亚会直接失去ceo的席位。”
“我知道了。”怀特叹了口气,“我在日内瓦停留一晚上,处理完私人事情,明天上午就会飞往莫斯科。”
“越快越好。”
“知道了,我会处理好。”怀特摘下耳机。
湾流iv公务机缓缓滑动起来,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机头微微抬起,在一片雪白与灰色交织的世界里,迅速冲上天空。
----
第二天,海莉靠着车内一卷《莫斯科市区路网图》,找到了玛琳娜说的位置。
阿尔科维奇的别墅在莫斯科西南郊的鲁布廖夫卡林区深处,四周环绕着针叶林与私家马场,距克里姆林宫不过三十公里。如同伊维尔所说那样十分豪奢,欧式古典风格建筑占据了大半座山坡。白雪皑皑堆积在浮雕屋檐上,别墅像一栋冰雕的宫殿一般,在灰色的天空下肃然伫立。
“先生请您在会客厅稍坐片刻,他正在接一个重要的电话。”金发女佣抱歉地走在海莉前面,她不断地瞥向海莉,似乎是要确认她没有因为主人翁的失陪而发火。
“不要紧。”海莉温声道,“我等一等就好。”
女佣朝她露出了感激的一笑。
“您请这边走。”她指引着海莉从旋转楼梯往上,从捷克定制运来的手工波希米亚水晶吊灯足足有三层楼高,沿着中庭垂坠下来,一颗切割水晶都在壁灯的金色反射中折射出细细的虹光,如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二楼,是别墅的主会客厅。
迎面墙上绘着一整幅《圣母加冕》场景,海莉眼拙,看不出来是哪位画家的手笔,不过依然能从整个装饰中,感受到新晋俄罗斯首富的极尽奢华。客厅尽头是五扇明净的落地窗,窗外是人工修剪后整齐的人工修剪过的雪松林,屋内装了地热系统,即便在一月的莫斯科,也温暖如春。
角落摆着一台老款勃朗宁留声机,另一位金发女佣端着银托盘走进来,将泡好的茶壶放在茶几上。沙发是深棕色马臀皮包裹的,就在那张沙发上,坐着一个黑发小女孩,约莫八九岁,穿着一袭墨绿色羊绒连衣长裙,背挺得笔直,正静静盯着走进来的海莉,一动不动。
“这是莱伊小姐。”女佣低声说,“阿尔科维奇家的小主人。”
海莉与她对视了几秒,随后开口:“你好,莱伊。”她轻声说,“我是海莉,很高兴认识你。”
莱伊诺娃阿尔科维奇歪了歪头,她做出这个动作的时候就像是一只山野里的幼豹一样,眼神明亮却敏锐,有着奇诡的灵动和不合年纪的沉静。有那么一瞬间,海莉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你好,海莉。”她说,竟然是一口流利的英文,“要下棋吗?”她摊手示意茶几上那一盘国际象棋。
海莉并未因为对方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有什么不妥,她脱下厚重的大衣,女佣自觉接了过去,她坐到低矮的沙发上,冲着对方微微一笑:“好啊。”
莱伊将棋盘旋转了一个角度,把白棋推向海莉:“你先。”
海莉伸手执过棋子。
屋内很安静,唯有棋子敲击棋盘的啪嗒声音。
海莉刚吃掉对方一个中心兵,莱伊便不动声色地用象将她逼退。
“你为什么来俄罗斯?”她问。
俄罗斯女孩有一头柔软的如黑藻般的长发,肌肤雪白,嘴唇红润,像一个白雪公主玩偶,十分可爱。
海莉仔细端详了棋局,才缓缓答道:“我发现纽约商品交易所里有一种贵金属——钯的价格有些异常,似乎产量和出口对不上号。我听别人说,这种金属绝大部分都由俄罗斯生产,所以来了莫斯科,而莫斯科的人又告诉我,阿尔科维奇控制着钯,所以我来到这里。”
“你是怎么发现的呢?”莱伊抬起头,好奇又矜持地盯着海莉,“我是说,你怎么能在没有来到莫斯科之前,就认为它有问题。”
海莉挑起一个马走到f3:“在纽约,我发现钯的价格开始在一组多变量模型中脱离正常通道。”
“那是什么意思?金属的价格本来就不稳定,原油也一直涨价。”
“就是说在一堆金属的走势图里,它是异常的。很多时候不能单看事物的本身,就比如,在棋局里,如果你只盯着一个象的位置,你就会错过关键,我的马正在封锁你的王的通道。”
莱伊迅速扫了一眼棋盘,手腕一转,棋子调转攻势,落到了另外一边。
真是个悟性极高的女孩。
“你是怎么做到的。”
“用计算机。”海莉笑了笑,“大型计算机、算法、和一些自主判断什么的。你未来也可以去从事这一行,去英国或者美国念计算机和金融学双学位......最好是去美国,欧洲、莫斯科的一些理念和技术不够先进。”
“唔,我会考虑的......可是找到了原因又会怎么样呢?如果爸爸告诉你,是的,钯的产量的确有问题。”
海莉没有急着回答,她的指尖轻轻敲打着棋盘边缘,考量下一步的走法。
莱伊很聪明,也很高明,她并不是那么容易应付她,相反,一旦轻敌,很可能被对方反将一军。
第43章 钯金交易
感谢街头报刊、小报和伽玛无所不能,堪比顶尖黑客的检索技术。
海莉在到达阿尔科维奇庄园之前,已经对这个家族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一份毫不起眼的报纸上,有一段这样的新闻:
【阿尔科维奇的崛起并没有传奇色彩的祖上荣光,甚至在苏联时期也毫不起眼。他们只是普通的诺瓦里尔斯克本地居民,祖辈世世代代在极寒的北极圈生活,以煤矿开采和镍矿冶炼为生,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艰难度日。
托纳利阿尔科维奇,现年64岁,出生在诺瓦里尔斯克市东部工业区的工人家庭,青年时期曾参加过西部大开荒行动,1960年起进入矿区,在214号矿井服役,曾先后担任当地工会代表、调度长、能源委员会副主任、能源委员会主席。他曾接受采访说:“我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我对这里的热爱并非你们所能想象到的’’。”
本报记者曾于去年冬天在市政能源局短暂采访到托纳利本人,当被问及‘是否考虑搬迁到莫斯科’时,他笑着回答:‘诺瓦的冬天虽冷,但矿区供应地暖,一切都还不错。’】
而在另一份,伽玛找到的,一位生于基辅,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社会学的副教授撰写的名为《后联邦精英结构研究报告》的论文,对莫斯科的上流社会做出了更深刻的解读:
其中,在资源型寡头的地方起源与地区政治联结机制的这一节中,他写道:
【莫斯科市长卢列夫与他的老朋友托纳利阿尔科维奇的关系,在联邦解体前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托纳利在1970年代即担任西伯利亚能源协会的管理职务,1987年,他晋升为该协会主席。托纳利毕业于石油大学,是俄罗斯资源系统中罕见的兼具技术和地方工作经验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