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是有一些。”海莉诚恳地回答道,“我们来到这里的目的的确不单纯。”
  联邦解体后,计划经济土崩瓦解。通货膨胀如脱缰野马,卢布贬值失控,居民储蓄在几个月内化为乌有,国有资产被拍卖给极少数人,从莫斯科到新西伯利亚,一个新的阶层在五年内迅速崛起,人们将之称为寡头。
  以雀山俱乐部为中心,七位寡头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大厦倾颓、碎石纷飞的时代,就是她们这样怀有野心的交易员粉墨登场之时。
  “那些人找到我,和你一样,想要我为他们引荐一些大人物,同时也想要买卖石油和天然气,他们出现在各类拍卖、政策顾问会议、私有化项目评审的名单里,想买下银行股份,或者是石油公司。有些人我帮助了他们,也有一些人,我置之不理。”
  短短三年,几位寡头和他们背后的西方顾问完成了对遗产的掠夺,玛琳娜对此了然于心。
  “你说这些,是担心我也抱有同样的想法?”海莉问。
  “你吗?”玛琳娜笑了起来,“你看起来太年轻了,不像是能摆弄寡头们的样子,不过也说不准,七大寡头里的叶夫根尼今年才刚刚三十岁,五年前,他还在大学宿舍倒卖外汇。他把原油现货给了gordon&stein投资银行,后者囤积后炒高价格,两人共同获利。”
  又是gordon&stein,海莉意识到在她完全没有看到的地方,对手已经做了太多事情。
  “帮不帮忙完全取决于我的想法,你明白这个道理吗?如果我不愿意带你去见雀山那些人,他们也不会信任你,赢的我的信任是前提。”玛琳娜说,“所以对我,要诚实一些。现在,你可以说你到底要来做什么了。”
  海莉盯着杯中的冰块几秒,斟酌片刻,缓缓开口:“我想知道钯金的开采量是否正常。”
  玛琳娜沉默了几秒,随后震惊地放下酒杯:“钯?”
  “怎么?”
  “钯和原油不一样。”玛琳娜恢复平静,“在俄罗斯,原油矿就像是一座座群岛散布在西西伯利亚盆地间,尤戈尔、秋明、哈萨克边界一线,储量巨大,由各大石油生产协会控制。联邦解体后,上千家炼油厂经过国家的‘贷款换股份’计划,被划分给了商人们和银行家。没有谁拥有对这些炼油厂的绝对控制,因为油田实在太多了......但金属工业又有区别,俄罗斯最大的金属公司垄断了金属供应,而这家公司,归属于阿尔科维奇家族。”
  阿尔科维奇。
  伊维尔也是这样说的,他说这个家族控制着全球钯产量,而海莉在来到俄罗斯之前,甚至从未听过这个这个姓氏。
  “我可以为你约见亚历山大阿尔科维奇。”玛琳娜说,“但他不一定会见你,他很少见华尔街来的人。”
  “你决定帮我。”海莉陈述一个可见的事实,“为什么?我并没有向你争取什么。”
  “我说了我很喜欢你。”玛琳娜微笑着说,“你是我见过的这么多自纽约而来的人里,唯一的女孩,亲爱的。”
  “我还有一个问题。”海莉站了起来,“玛琳娜,gordon&stein的怀特加西亚有没有见过你?”
  这一次,玛琳娜凝视了她很久,久到海莉以为她不会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吐出一口烟圈,雾气弥漫中,她低声说:“有。”
  【作者有话说】
  是的,俄罗斯篇跟之前《有钱》里的女主家族会有很多联动,没看过那一本的也没关系,完全不会影响阅读。
  昨天晚上面试的原因是因为我跟对方说我白天请不到假,我本人是一个很爱喜欢花样折腾的人,工作的不开心了就到处出去跟别家聊一聊,看看别的工作怎么样,这一次聊了一家私募,给我画了一堆饼,还没考虑好吃不吃。其实我本人并不是学金融的,但现在看起来要在一条道上走到黑的感觉了,话说我写小说这件事其实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是一件极其稀有罕见且离奇的事情,被大老板知道后,每次出去逢人就说,他的秘书(也就是我)竟然会写小说......但因为我的嘴风很紧,所以从未掉马,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开微博或者小红书的原因,就让我们只在晋江相见吧...
  第41章 钯金交易
  从俱乐部回去后,海莉花了很多精力查询阿尔科维奇家族,很可惜的是,能找到的资料寥寥无几。
  她询问伊维尔巴克利,对方能给到她的信息也语焉不详。
  “这是一个很神秘的家族,即便在俄罗斯国内,也是如此。”伊维尔说,“我能告诉你的是他们也是近几年来崛起的,上溯起来并没有什么伟大的家族史,皇室血脉或者联邦高层之类的,亚历山大的父亲托纳利是莫斯科市长卢列夫的挚友,与此同时托纳利很早就控制了诺里尔斯克一代的矿产公司——在我们都没有意识到那里有这样大的价值的时候。”
  “他是寡头世界的后来者,在1985年以前,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名字,我父亲那个时候已经拥有了俄罗斯汽车厂,而亚历山大因为倒卖石油差点入狱,我父亲形容他们为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野心家,他们好像一直在上流社会,但上流社会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直到联邦崩溃的前夕,我们发现他们分得了最宝贵的财富,包括但不限于国家出口银行、诺里尔斯克金属公司、北西伯利亚油化工厂、联合通信公司。”
  “阿尔科维奇是谁的人?”海莉问。
  听起来,这个家族应当是得到了高层巨大的支持,否则不足以支撑着他们在分配过程中得到这样惊人的利益。
  “不知道。”小巴克利摇头,他们坐在温暖的别墅内,落地窗外草地上白雪皑皑,“但在此之前,总统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持,承诺竞选成功后,由亚历山大出任第一副总理。可你又不能说他和总统站在一边,相反,他们两个的矛盾并不小。如果一定要说的话,莫斯科市长卢列夫与他们关系极为密切。”
  “所以亚历山大阿尔科维奇现在也在瑞士?”
  “嗯...但很快就要回来了,今天晚上,他们的飞机会降落在莫斯科。”
  海莉给自己的咖啡里添上一块方糖,用银勺缓缓地搅动那棕褐色的液体,室内壁炉燃烧,雪松淡香蔓延开来,落地窗外是平缓的山坡,莫斯科市中心就在远处。
  “哪怕没有阿尔科维奇,也有很多人想见你,海莉,他们想像我们一样把钱交给你。”
  海莉摇头:“暂时不可以,我已经管理了很大一笔资产了。”
  “钱不是越多越好吗?”伊维尔皱眉。
  “当然不是,钱太多,管理难度会增加,盈利会减少。”海莉说,“俄罗斯最大的银行如今有多少储蓄?”
  “国家出口银行有二十亿美金。”
  “那并不大。”
  “你不能指望这里像华尔街一样,动辄上百亿。”伊维尔说。
  “我明白。”海莉放下咖啡杯,“我可以去街上走走吗?”
  伊维尔一愣:“......最好不要。”
  “会有人在我的身边扔炸弹吗?”
  “...应该不会。”
  “那就没什么问题。”海莉说,“我想了解莫斯科。”
  “你会觉得很失望,它和纽约显然完全不一样。”伊维尔说。
  “不,我并不是为了看风景,如果有机会,我应当在去更多的地方,布拉格、维也纳、贝尔格莱德.......”海莉站了起来,“借我一台车。”
  伊维尔朝她扔来一串钥匙:“奔驰slk230kompressor,在车库。”
  --
  玛琳娜乌沙科夫坐在窗边,静静地等待着桌上的电话响起。
  她曾在巴黎政治学院进修,勉强也能称得上是留学生。如今莫斯科最受欢迎的就是留学生,如果有过留美或留欧的经验,很容易就能取得那些寡头们的信任。
  玛琳娜也是如此,从巴黎毕业后,她进入法国银行工作了一年,随后回到哥哥安德烈的运输公司,她懂得如何运用不同的货币结算机制来实现税务规避结构,同时和塞浦路斯、迪拜、列支敦士登等多地的银行高层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她知道什么时候出货,什么时候囤货,什么时候该让油轮慢一点靠岸,这让她很快就拉通了一条通往亚速海的能源运输线。
  寡头们信任她,因为玛琳娜会帮助他们合理地出口能源,售卖给欧洲各个大宗商品交易员,帮助他们进行囤货或炒高等操作。作为中介商,玛琳娜在莫斯科很吃得开。
  但她不打算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状态,哥哥安德烈的财产很难落到她的头上——毕竟哥哥还有好几个子女,而自从gordon&stein这样的美国投资银行陆续进入莫斯科,他们花里胡哨的玩法已经远远超出了玛琳娜过去同欧洲的合作模式。
  三个月前,华尔街一支著名的对冲基金狮虎基金的经理到达莫斯科,和他一起到来的还有gordon&stein的大宗商品负责人怀特加西亚。
  玛琳娜不曾告诉海莉的是,那位新崛起的巨富亚历山大阿尔科维奇正面临着很大的麻烦,他摇摆不定的立场让总统大为光火,同时和前任首富伊万诺维奇之间的竞争正进入到白热化阶段,由于托纳利的缘故,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这个家族在卢列夫的支持下得到了诺里尔斯克金属公司36%的股权,而伊万诺维奇试图取得51%以上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