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他漫不经心地说:“你买了这么多肉,自己抓点儿,白送你。”
这些散卖也不过几文钱一斤,卖不上价。
他手松,经常当做搭头送熟客。
“您开个价,这些我全要了。”
掌柜瞅她一眼,叼在嘴里的烟抖了抖,好心规劝:“全……全要了?这玩意儿要做好吃了费柴火,也费佐料,姑娘你还不如买点儿翅膀啥的,好歹有点儿肉。”
要的就是费功夫,一般人不愿意在家做呀。
莫玲珑笑笑:“您放心卖给我,我还想搭点牛筋,鸭翅鹅翅什么的一起要。”
“真的?”掌柜觑着她。
“认真。”
“那好,你给一百文拿走,其他的写个单子给我,留一百文定金,明儿就有。”
这么大一桶,总有好几十斤。
能赚一百文,也比随便送人强。
莫玲珑看他铺子里的肉按部位分得清清楚楚,铺子也整洁,有心作为以后长期合作的渠道,便十分爽快地留银子写下单子给他。
掌柜见两人都是姑娘家,便从后头叫出来个学徒:“你帮着送送。”
“不用!”
霍娇拦住掌柜,“能借您店里的扁担和箩筐吗?”
掌柜一愣:“行是行,记得还回来。”
“一定还您!”
霍娇让莫玲珑在一旁站着别动,她一个弯腰起身,稳稳担了起来。
掌柜看她走路丝毫不费力,点头道:“这姑娘有点儿力气,倒是杀猪的好苗子。”
“哪有姑娘家杀猪的……”学徒小声嘀咕。
两人回到家,林巧见状吓了一跳:“买这么多鸭货?”
“师父说做好吃的。”霍娇对莫玲珑说的话,总是深信不疑。
师父说做好吃的,那就一定是特别好吃的东西。
毋庸置疑。
“你先看铺子,晚一点就有得吃了。”莫玲珑笑着说。
霍娇去还扁担,莫玲珑烧了一大锅热水。
等人回来,两人坐在院子里,慢慢将买回来的鸭货处理干净,又将牛羊肉冻上。
“师父,咱们买这些是做什么呀?”霍娇好奇地问。
“鸭货用来做卤味,这些肉咱们今天就烫火锅吃。”
新鲜的热气牛羊肉啊,清水涮都是绝品美味。
霍娇都没吃过,但是听描述就馋了。
“趁今天吃火锅,你好好练一下刀工。”
“是!”
霍娇神色一凛。
师父说上灶台前先要学好基本功,路上耽搁这么多天,已经有些荒废了。
一大框鸭货处理干净后,那些肉也已冻得半硬,莫玲珑让霍娇切肉薄片,自己则开锅炒火锅底料。
金安地处江南,但位于南北水路交通要塞,菜系的口味很杂糅,比如不少人口重爱吃酸麻。
莫玲珑也一样,火锅至少得吃鸳鸯锅,有点辣才够滋味。
她的火锅底料炒法是找川菜名厨学的,只是自己吃不会放太辣。
牛板油切成小粒,在锅里慢慢融化,很快熬出了小半锅清亮的牛油。
熬油的同时,她也没闲着,配了一份香料出来用水泡着。
等牛油熬差不多了,下葱姜蒜去腥,而调料就简单极了,杂货铺里应有尽有。
豆酱用白酒调匀,豆豉泡软,一起投进去炒,炒香之后把香料投进去逼出香味。
最后淋一圈高度白酒,等水分蒸发,只余下金橙色底油封面,底下酱料融成一体。
炒完一锅底料,莫玲珑额头出了一层薄薄的汗,用筷子尖尝了下味道,香!
在大安朝,没有郫县豆瓣酱这样的调料,辣椒也还跟跟胡椒一样,属于刚从外传入的香料,价比黄金。
这锅底料她只用了一点点辣椒,其余辣味都由茱萸替代,倒也勉强凑合。
“好香啊,师父!”霍娇切完肉从外面进来,闻着强烈的香味,眼有些发直。
她刚才就想进来看看,可手上的肉会软,就一直忍着。
还未回过神,就听林巧的声音从前面响起:“姑娘……姑娘……”
她抵着门,不让外面的人进来,进来可就糟了,铺子里的东西都要乱套!
霍娇过去替下她,把门索性拴上:“怎么了?外面都是什么人?”
话音刚落,后院门外也有人在拍门:“林巧,莫娘子,你们家在做什么好吃的?”
“怎么这么香啊?”
“别关着门啊!”
第34章
前后来的都是街坊四邻。
本来离各家做晚饭还有点时间,但莫玲珑怕油烟
太大,开着灶房窗户炒火锅底料,生生把这条街上的人给吸引过来了。
她无奈表示只是自家做晚饭,堵不住乡邻们怀疑的目光:
“是不是从上京带回来的新鲜吃食啊?”胖婶痴迷地嗅着空气中辛香十足的味儿,问道。
霍娇快人快语:“不是,刚炒的。”
“能不能让婶娘看看?”
实在太香了,胖婶觉得自己口水都快兜不住了。
胖婶对原主一直不错,先前那么多人在背后嘲讽她的时候,替她挡过不少刻薄话。
莫玲珑便答应让胖婶随她进去看。
霍娇眼疾手快,干脆利落地把其他人,尤其是卢大娘给拦在了外面。
进了院子,越往里那股勾人的味儿越香。
等进了灶房,胖婶见果然没别的,只有一锅子红灿灿,香喷喷的油料在锅里,还在冒咕嘟嘟的小泡。
那勾人的香味,就来源于此。
胖婶咽了口口水:“玲珑啊,这是啥?”
“是吃暖锅用的锅底。”
这里的火锅被称为暖锅,一般都用清汤做底,还没火锅底料这种东西。
胖婶闻着香味,馋得眼睛发直:“能不能给婶娘盛点儿啊?婶娘也回去吃锅子,用这蘸着吃,就算是烫个鞋底子都香啊!”
莫玲珑:“这些还不够好。”
这一锅只是初次的实验品,还得多试几次,调整出最合适本地百姓口味的配比。
“这还不好?!”胖婶眉毛一竖,“这都可以开店了!”
自己的确是有想卖火锅的想法咧。
盛情之下,莫玲珑只好说:“这锅子是外边传来的吃法,那婶娘你等着,我待会儿做好了给您送去。”
“哎呀呀,这怎么行?!可你要说这是外边的吃法,那我可就厚着脸皮等着尝尝了!”
虽然嘴里说着推辞的话,但胖婶兴高采烈地自问自答完成了闭环。
她也不让莫玲珑送,风风火火地把堵在前后门的街坊四邻都赶了个干净,临走留下话,“玲珑啊,有事就来找婶娘,别客气,听见没?”
胖婶是这条街上的意见领袖,爱吃也会吃,要是她说好吃,至少在这条街上能替她招徕第一批食客。
小院前后清空了人后,莫玲珑把底料盛进陶罐里,放在窗户外面冻上。
锁上院门,然后带着霍娇出去买卤料汤底还需要的材料。
原主养得娇,但毕竟从小生活在此地,对腌货在哪里买轻车熟路。
莫玲珑去的是城东最大的腌腊行,名叫廖记。
正是年前生意最好的时候,店铺里挤满了顾客。
铺子里的许多东西霍娇都没见过,她看得目不转睛,却没打扰自家师父,而是竖起耳朵地听店里伙计口中给其他顾客的介绍。
莫玲珑拉过她,给她细细介绍火腿的等级,部位之间的口感差异:“等以后每种尝过就知道了。”
“每种都尝,这得多贵啊……”她刚才听伙计报价了,一块儿腿肉就卖400文,简直是抢钱!
莫玲珑已经挑好了自己要的部位西:“不同部位的肉口感不一样,不尝过你怎么知道怎么做?”
“姑娘好学问!”两人身后一个老者摸摸胡须点头赞道,扫了一眼她挑选的部位,“今儿是买回去炖汤?外加蜜蒸?”
“老伯好眼力!”
莫玲珑今天买了两副火腿棒骨用来熬汤底,和一块上方准备留着做年菜蜜汁火方。
此时恰好轮到她过称,等付完银钱,正在等伙计给她用油纸包扎时,一旁的老伯说:“给这位姑娘各添两片腰峰、琥珀脂,外加一对火爪。”
莫玲珑一惊,便听伙计恭恭敬敬地应道:“是,东家。”
然后比划着位置,从旁边大块的火腿上片下不同部位的肉片,分别用油纸包起,一起递给莫玲珑。
廖记腌腊行是老字号,东家姓廖,有自己的火腿工场。
听伙计的称呼,莫玲珑行了个礼:“原来是廖东家,这怎么好意思?”
上方是最贵的部位,但能称为“腰峰”的中方因为贴骨,肉更香,而“琥珀脂”作为整只火腿最下面的部位,味最浓,价格也都不便宜。
“知己难得,姑娘对火腿如数家珍,老朽就当给姑娘提供点教资,无妨无妨。”
“……那玲珑就却之不恭了。”莫玲珑谢着收下。
这些散卖也不过几文钱一斤,卖不上价。
他手松,经常当做搭头送熟客。
“您开个价,这些我全要了。”
掌柜瞅她一眼,叼在嘴里的烟抖了抖,好心规劝:“全……全要了?这玩意儿要做好吃了费柴火,也费佐料,姑娘你还不如买点儿翅膀啥的,好歹有点儿肉。”
要的就是费功夫,一般人不愿意在家做呀。
莫玲珑笑笑:“您放心卖给我,我还想搭点牛筋,鸭翅鹅翅什么的一起要。”
“真的?”掌柜觑着她。
“认真。”
“那好,你给一百文拿走,其他的写个单子给我,留一百文定金,明儿就有。”
这么大一桶,总有好几十斤。
能赚一百文,也比随便送人强。
莫玲珑看他铺子里的肉按部位分得清清楚楚,铺子也整洁,有心作为以后长期合作的渠道,便十分爽快地留银子写下单子给他。
掌柜见两人都是姑娘家,便从后头叫出来个学徒:“你帮着送送。”
“不用!”
霍娇拦住掌柜,“能借您店里的扁担和箩筐吗?”
掌柜一愣:“行是行,记得还回来。”
“一定还您!”
霍娇让莫玲珑在一旁站着别动,她一个弯腰起身,稳稳担了起来。
掌柜看她走路丝毫不费力,点头道:“这姑娘有点儿力气,倒是杀猪的好苗子。”
“哪有姑娘家杀猪的……”学徒小声嘀咕。
两人回到家,林巧见状吓了一跳:“买这么多鸭货?”
“师父说做好吃的。”霍娇对莫玲珑说的话,总是深信不疑。
师父说做好吃的,那就一定是特别好吃的东西。
毋庸置疑。
“你先看铺子,晚一点就有得吃了。”莫玲珑笑着说。
霍娇去还扁担,莫玲珑烧了一大锅热水。
等人回来,两人坐在院子里,慢慢将买回来的鸭货处理干净,又将牛羊肉冻上。
“师父,咱们买这些是做什么呀?”霍娇好奇地问。
“鸭货用来做卤味,这些肉咱们今天就烫火锅吃。”
新鲜的热气牛羊肉啊,清水涮都是绝品美味。
霍娇都没吃过,但是听描述就馋了。
“趁今天吃火锅,你好好练一下刀工。”
“是!”
霍娇神色一凛。
师父说上灶台前先要学好基本功,路上耽搁这么多天,已经有些荒废了。
一大框鸭货处理干净后,那些肉也已冻得半硬,莫玲珑让霍娇切肉薄片,自己则开锅炒火锅底料。
金安地处江南,但位于南北水路交通要塞,菜系的口味很杂糅,比如不少人口重爱吃酸麻。
莫玲珑也一样,火锅至少得吃鸳鸯锅,有点辣才够滋味。
她的火锅底料炒法是找川菜名厨学的,只是自己吃不会放太辣。
牛板油切成小粒,在锅里慢慢融化,很快熬出了小半锅清亮的牛油。
熬油的同时,她也没闲着,配了一份香料出来用水泡着。
等牛油熬差不多了,下葱姜蒜去腥,而调料就简单极了,杂货铺里应有尽有。
豆酱用白酒调匀,豆豉泡软,一起投进去炒,炒香之后把香料投进去逼出香味。
最后淋一圈高度白酒,等水分蒸发,只余下金橙色底油封面,底下酱料融成一体。
炒完一锅底料,莫玲珑额头出了一层薄薄的汗,用筷子尖尝了下味道,香!
在大安朝,没有郫县豆瓣酱这样的调料,辣椒也还跟跟胡椒一样,属于刚从外传入的香料,价比黄金。
这锅底料她只用了一点点辣椒,其余辣味都由茱萸替代,倒也勉强凑合。
“好香啊,师父!”霍娇切完肉从外面进来,闻着强烈的香味,眼有些发直。
她刚才就想进来看看,可手上的肉会软,就一直忍着。
还未回过神,就听林巧的声音从前面响起:“姑娘……姑娘……”
她抵着门,不让外面的人进来,进来可就糟了,铺子里的东西都要乱套!
霍娇过去替下她,把门索性拴上:“怎么了?外面都是什么人?”
话音刚落,后院门外也有人在拍门:“林巧,莫娘子,你们家在做什么好吃的?”
“怎么这么香啊?”
“别关着门啊!”
第34章
前后来的都是街坊四邻。
本来离各家做晚饭还有点时间,但莫玲珑怕油烟
太大,开着灶房窗户炒火锅底料,生生把这条街上的人给吸引过来了。
她无奈表示只是自家做晚饭,堵不住乡邻们怀疑的目光:
“是不是从上京带回来的新鲜吃食啊?”胖婶痴迷地嗅着空气中辛香十足的味儿,问道。
霍娇快人快语:“不是,刚炒的。”
“能不能让婶娘看看?”
实在太香了,胖婶觉得自己口水都快兜不住了。
胖婶对原主一直不错,先前那么多人在背后嘲讽她的时候,替她挡过不少刻薄话。
莫玲珑便答应让胖婶随她进去看。
霍娇眼疾手快,干脆利落地把其他人,尤其是卢大娘给拦在了外面。
进了院子,越往里那股勾人的味儿越香。
等进了灶房,胖婶见果然没别的,只有一锅子红灿灿,香喷喷的油料在锅里,还在冒咕嘟嘟的小泡。
那勾人的香味,就来源于此。
胖婶咽了口口水:“玲珑啊,这是啥?”
“是吃暖锅用的锅底。”
这里的火锅被称为暖锅,一般都用清汤做底,还没火锅底料这种东西。
胖婶闻着香味,馋得眼睛发直:“能不能给婶娘盛点儿啊?婶娘也回去吃锅子,用这蘸着吃,就算是烫个鞋底子都香啊!”
莫玲珑:“这些还不够好。”
这一锅只是初次的实验品,还得多试几次,调整出最合适本地百姓口味的配比。
“这还不好?!”胖婶眉毛一竖,“这都可以开店了!”
自己的确是有想卖火锅的想法咧。
盛情之下,莫玲珑只好说:“这锅子是外边传来的吃法,那婶娘你等着,我待会儿做好了给您送去。”
“哎呀呀,这怎么行?!可你要说这是外边的吃法,那我可就厚着脸皮等着尝尝了!”
虽然嘴里说着推辞的话,但胖婶兴高采烈地自问自答完成了闭环。
她也不让莫玲珑送,风风火火地把堵在前后门的街坊四邻都赶了个干净,临走留下话,“玲珑啊,有事就来找婶娘,别客气,听见没?”
胖婶是这条街上的意见领袖,爱吃也会吃,要是她说好吃,至少在这条街上能替她招徕第一批食客。
小院前后清空了人后,莫玲珑把底料盛进陶罐里,放在窗户外面冻上。
锁上院门,然后带着霍娇出去买卤料汤底还需要的材料。
原主养得娇,但毕竟从小生活在此地,对腌货在哪里买轻车熟路。
莫玲珑去的是城东最大的腌腊行,名叫廖记。
正是年前生意最好的时候,店铺里挤满了顾客。
铺子里的许多东西霍娇都没见过,她看得目不转睛,却没打扰自家师父,而是竖起耳朵地听店里伙计口中给其他顾客的介绍。
莫玲珑拉过她,给她细细介绍火腿的等级,部位之间的口感差异:“等以后每种尝过就知道了。”
“每种都尝,这得多贵啊……”她刚才听伙计报价了,一块儿腿肉就卖400文,简直是抢钱!
莫玲珑已经挑好了自己要的部位西:“不同部位的肉口感不一样,不尝过你怎么知道怎么做?”
“姑娘好学问!”两人身后一个老者摸摸胡须点头赞道,扫了一眼她挑选的部位,“今儿是买回去炖汤?外加蜜蒸?”
“老伯好眼力!”
莫玲珑今天买了两副火腿棒骨用来熬汤底,和一块上方准备留着做年菜蜜汁火方。
此时恰好轮到她过称,等付完银钱,正在等伙计给她用油纸包扎时,一旁的老伯说:“给这位姑娘各添两片腰峰、琥珀脂,外加一对火爪。”
莫玲珑一惊,便听伙计恭恭敬敬地应道:“是,东家。”
然后比划着位置,从旁边大块的火腿上片下不同部位的肉片,分别用油纸包起,一起递给莫玲珑。
廖记腌腊行是老字号,东家姓廖,有自己的火腿工场。
听伙计的称呼,莫玲珑行了个礼:“原来是廖东家,这怎么好意思?”
上方是最贵的部位,但能称为“腰峰”的中方因为贴骨,肉更香,而“琥珀脂”作为整只火腿最下面的部位,味最浓,价格也都不便宜。
“知己难得,姑娘对火腿如数家珍,老朽就当给姑娘提供点教资,无妨无妨。”
“……那玲珑就却之不恭了。”莫玲珑谢着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