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邓这下正尴尬,想到刚才的态度,内心有些过意不去:“呃不不用了啊,不好意思啊,我不知道你们组长……我自己回去就行。”
  他说完就赶紧转身独自离开,方圆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
  “组长卖卖惨,挺管用的。”
  “没有卖惨,他本来就是惨。”南锋道。
  第二天一大早简一又带着方圆挤上了早高峰的公交车,仓平镇是个人口外流的小镇,换乘了镇上的公交后人明显少了些,坐车的人就变成了早起买菜的叔叔婶婶。
  “我看这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跑了,也不知道这个镇以后得怎么办呢?”方圆下了公交随口说道。
  镇与各个村之间通常还有点距离,简一为了方便,朝公交车站附近的便利店用警官证抵押,借了一辆电瓶车。
  “镇有镇的好处,”简一跨上车边道,“我还挺愿意来这种地方住的。剩下的五个案子大概什么情况?”
  方圆把昨天的笔记整理到了一页纸上在路边就递给他看,在附近的村里圈出来五个圈:“你看啊,这两家,报失踪的是失踪人的父母,这一家是失踪人的爷爷,昨天调查那个爷爷已经去世了,人去楼空,他的地是邻居在种玉米。而这两家的父母虽说还在吧……但他们的孩子当年离家很大概率是去了别的城市,其中一个人还收到过孩子后来寄的钱,只是一直忘了来咱们这里销案,孩子也不愿意回来……”
  简一点头,示意她也上车:“就他们父母叙述来看,没有与有作案能力的人的一些交集,那么可以说命案的概率很低。这种乡镇发生的案子,大概率是熟人作案,就地抛尸。”
  “是的,咱们往另两家的方向开吧,我路上在跟你说。”方圆道,“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时间太久远了,前几户人家忘记了一些反派角色。”
  简一挑眉启动车子:“还反派角色,能明白那是个角色,对普通人而言就不错了。”
  方圆嘿嘿一笑:“你学一些时髦词,还学得挺快的。”
  “行了,”简一笑道,“你说剩下的两起吧。”
  “剩下的呢,都是学校的老师报的失踪,孩子没来上学。其中一户呢……”
  简一一边听方圆的叙述一边拐上土路朝村子开去,刚到这个村口,他就突然停了车。
  “你怎么了简哥?”
  简一看着村口一户朝路的农房,房前的空地上挂了一些汽修用品,做了一个简单的修车棚,地面砸得凹凸不平,被机油染得黑亮。修车棚并没有引起简一的注意,引起他注意的是坐在小马扎上的年轻人。
  “你刚不是说年轻人都走了么?”简一道,“这不就还有一位。”
  方圆也望过去,那个年轻人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穿着黑色的短袖卡其色的短裤,短袖上挂着一条银色的装饰链子。
  “他看起来好……”
  “好潮。”简一突然道。
  “对对,”方圆道,“虽然他没有多出众吧,但在这个村里,真的有点太……太干净了。”
  仓平镇并不是真的缺少年轻人,村镇的年轻人总是向往着大城市的生活,但总有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走出去的青年,或因为自身的贫穷和余力不足,又或因为家庭的困境。留下来的人总是有着差不多的特征,过早的成熟又过早的为生计奔忙,他们就是年轻时的他们的父辈。因为信息的滞后,这个地方流行的时尚也总是落后一些,有时是几个月有时是一两年。因为最近几年网络的发达这样的现象有所改观,但普遍还是能分辨出村镇人生活的气息与市中心不同。
  而简一他们眼前这个人,很像是市中心来的,至少他知道如何获取到最新的讯息,跟进最新的流行。这样的人,简一不觉得他会甘于在仓平旁的小村子里修车。
  第4章
  简一拧下油门从那人身旁路过:“小师傅,你住这儿嘛?电瓶车能修不?”
  那个年轻人从手机里抬起头来:“修。”
  “那你待会儿还在吗?我去办点事儿,不在的话,我让你家人来找你。”
  这个店面是自家门前搭的,这里必定住着有人。
  “就我一个,我一直在,你回来就是了。”年轻人淡淡道。
  “成。”
  简一一拧油门开走,余光又看了那人一眼,顺带看到了屋子背后大片的玉米地。
  “发短信给南锋,让他盯一下这个人。”简一道,“不一定跟我们的案件有关系但预防万一。”
  方圆点点头,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在车座后面迎着风给简一讲剩下的两起失踪案件。
  剩下的两起案件都是镇上的中学老师报的警,孩子没有来上学,打电话问家长对方表示不知道,学校按义务就报警了,并且是两个孩子同时失踪的。这种案件十有八九其实也是无疾而终,因为孩子背后的父母不一定是真的不知道孩子的去向,多半也是偷偷让他们出去打工了。
  简一叹了口气,听起来剩下的这五个跟玉米地有关的失踪都不太具有侦破的方向。但他还是带着方圆打算先调查由老师报案的失踪案。
  两户挨得也近,应该两家人从小关系就不错。简一来到其中一家,方圆负责了主要的问询工作,简一打开录音笔放在桌上,他怕自己待会儿听不清。
  据孩子父母介绍,大约六七年前,孩子当时正在读高二,抱怨过课程压力太大不想读书,有天早上背书包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是确定再也没有回来了吗?学校报警之后你们有出去找过么?”
  “找啊,恁不找呢?”上了年纪的大叔坐在条凳上道,“她阿妈出去找过,镇上找遍了,莫找着。”
  “镇上去了哪些地方?”
  大叔黝黑的手拍了拍腿:“那不记得了,好多年了。”
  简一突然道:“家里还有别的孩子吗?最近情况怎么样?”
  “姑娘还有一个妹一个弟,弟在市里学手艺,她妹嫁到镇上咧。”
  从大叔家里出来之后简一和方圆扭头去了另一家。
  “我怎么觉得这个大叔其实没有多着急呢?还是说已经过去很多年了,这样的旧失踪案子,他已经觉得无所谓了?”
  简一摇头:“你说得没错,他确实不着急,但不是因为案子过去太久了。旧案只会消耗看客的兴趣,不会减弱当事人的情绪。你有没有注意到沙发旁边摆的东西?”
  方圆摇摇头示意简一继续说。
  “是两盒老年核桃粉和一床新被褥。他们孩子没丢,才回来看过他们。”
  方圆恍然大悟:“他们的儿子还在学手艺,挣不了钱,二女儿又在几步远的镇上,也不用这样买东西回来……他们那个大女儿应该是去了别的城市安家了。”
  剩下的这户人家也大同小异,说辞和隔壁户差不了多少,简一和方圆心里有了数。方圆此刻倒是有些泄气了,排查出来的五个失踪案,每一个能用上,竟然几乎都是自己离开这里去别处生活的,除了那个过世的爷爷和他的孙子情况尚未可知。
  “要不我们想办法问一问那个去世的爷爷生前的情况?”方圆道,“或许有转机呢?”
  简一也不置可否,却又突然想起什么来:“这边荒地和玉米都很多,找陈浩他们借条警犬,我们双线并行吧。”
  两人再次回到村口的修车铺时正看到那年轻人在修南锋的力帆。
  方圆老远见了,立马发了一条微信过去:“利用职务之便啊。”
  南锋打开手机笑了笑没回复。
  简一将电瓶车也停在车摊上:“能帮我看看电池吗?总是觉得蓄电不够。”
  “行,诶,你们认识啊?面孔很生,不是这里的人?”年轻人一边拧着螺丝一边抬头,看到方圆同南锋打了个招呼。
  方圆没想到这个人这么警觉,赶紧道:“我们是市里来走亲戚的,都是些外戚,这也是头次过来,路都摸不清楚。诶对了小哥,你这儿的人都很熟么?”
  “嗯,熟算不上吧,基本都认识,毕竟在这里长了这么多年。”
  方圆继续跟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直到他把力帆也修好。简一同南锋站在远处,全程没有和这个年轻人对话。他觉得对方有些问题,但一开始就太过于暴露自己不是好事。
  等到三人将车推出铺子的时候已经快要傍晚,三人一路几分钟骑回镇上还了电瓶车,这才开始聊掌握的信息。
  “那个人观察力很强,”南锋站在一旁点了根烟,“我下午过来的时候他正好要去别的地方,我就跟在他后边了。”
  他在方圆的笔记本上圈了一个位置。
  “这不是他家,他家就是那个车铺,除了他没别人。这家人姓宋,我听他叫人家宋叔。这个姓宋的和这个小伙子家里都种了玉米。”
  “在记录里的失踪没有姓宋的人家报的案……”方圆想了想道。
  “这样,”简一道,“南锋你先带方圆回去,再查一下失踪的那些案子以及这个年轻人的信息有没有重叠的,我在这儿守着,要是他真很警惕的话,容易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