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更可疑的事,淮舟回答得很含糊,说来说去也没说清楚收集妖丹是为了什么。丹葩冷笑一声,孩子大了学会撒谎了,但没关系,她会自己查!
只是她怎么也没想到,淮舟拼命遮掩的真相,竟然是一个男人。
在收集了不知道多少颗妖丹后,淮舟于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悄悄离开了客栈。彻夜未眠的丹葩立马跟上,发誓要让徒弟悬崖勒马、金盆洗手。
然后她便看到淮舟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拎着装满妖丹的麻袋,嘴里碎碎念地来回踱步。可惜离得太远,丹葩没能看清她到底说了些什么。
片刻后,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披着雪发的男人,步子很慢,瞧着腿脚不是很好。一见他出来,淮舟立刻上前把人扶住,姿态极其亲密。
看这事闹的,原来不是歪门邪道,是有情人的道。
丹葩尴尬地收回视线,灰溜溜地走了。
淮舟浑然不知有人跟在后面,倒是应见画察觉了一丝异样,略加思索后便猜到是丹葩。
他知道丹葩就是红花,心里顿时慌了,害怕被认出来,便和淮舟商量:“我不想见除你之外的任何人,往后见面,你要保证只有我和你。”
淮舟应下:“这事好办。”立刻开始着手在各地购置房屋。
要大,起码要和京城的宅子一样大;要清静,不能有人和妖打扰;同时风景也要好,杜大夫喜好丹青,依山傍水、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最佳......
如此排查下来,最终选出的宅子自然价格不菲。好在她这些年勤恳除妖存款丰厚,买多少房子都不成问题。
其中有一处园林的前主人是位有名的风流才子,专门在江南打造了这座园林供养他的红颜知己。淮舟听了这番描述,心里忽地冒出个念头。
她这算不算,金屋藏娇?
第109章 四季
◎他没有醒来。◎
说好每除一百只妖见一面,即便已经知道应见画身处何地,淮舟也决不犯禁。她想着,自己都能忍住不犯规,那么杜大夫肯定不好意思违背誓言。
于是她开始了一月中大部分时间在外奔波直到最后一天才去往某处宅院歇脚的日子。
春天,他们在云中城见面。云中城四季无寒暑,经年暖如春,仿佛时光在此放慢脚步,永远停留在最宜人的时节。这里青山环抱,绿水逶迤,熏风催开千层锦绣,姹紫嫣红。她看得出杜大夫很喜欢这些花儿,特意盘了一处带花园的庄子,让他足不出户也能赏花。
只是时间久了,她发现他的目光总是掠过花园里低矮的草丛,落在院墙后面的山上。
山上有什么呢?
有许多开得正盛的桃花。
趁着花期未过,她提议:“要不要去踏青?”
淮舟以为他会答应,没料到他立刻拒绝了:“罢了。你想踏青就带上几个朋友去吧,我就不了。”
她摇头,没再提踏青的事。
应见画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不料次日清晨,他被一阵敲门声惊醒。
淮舟昨日来了,今天便不会来,也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他住在这里,所以敲门的是谁?
他摘下许久不用的玉簪藏在袖中,放轻脚步来到门后,谨慎开口:“来者何人?”
“是我,淮舟。”
听到这句话,他先是一愣,继而犹豫开还是不开。
于情,他不愿让她在春寒料峭时在外吹风,万一生病了怎么办?于理,他又不该纵容她破坏原定的规则,在没有完成一百只目标的前提下见面。
他在门内踌躇,门外的人似有所感,连忙解释道:“我蒙住了眼睛!杜大夫,这不算‘见’面吧?”
强词夺理。
但最终应见画只是叹息一声,没有让她继续站着吹风。
打开门,先看到一株半人高的树苗,树叶形状和柳叶相似,但更宽些。
他问:“这是......”
“这是桃树的树苗!我问过商贩,说是今年栽下明年就能看到花儿。”淮舟从树苗后冒出脑袋,双眼被一条白布遮住,当真“蒙住了眼睛”。可她却丝毫没受影响,扛着树苗直奔花园。应见画到底放心不下,扯了扯她的手臂,叮嘱慢些。
树苗刚栽下,此时还是一副绿油油光秃秃的模样,她却已经开始畅想日后如何如何。
而他看着眼前自己一字未言便得来的桃树,眉梢眼角漫出点湿润的柔意。
突然*,淮舟扭头问:“开花之后是不是会结果?桃花的果子......是桃子?”
应见画轻轻点头,然后便看到她脸上的表情蓦地一空。
她用力摇了摇头,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开。
奇怪......为什么自己会联想到一群猴子来偷桃?花都没开呢。
盛夏,他们在东海见面。虽然暑气旺盛,但淮舟坚定地认为,夏天就该在海边度过。而应见画对住在哪都无所谓,所以最终毫无悬念地选择了东海。
值得一提的是,六月,淮舟没有等到最后一天或两天才来见他,而是提早了半个月,拎来了一百颗妖丹。
他心下微微一沉。
这半年以来,淮舟每次都要耗费一整个月攒齐妖丹,这个月为何提前了那么多?他一直默默关注着她的境界,因此清楚地知道短时间内她的修为没有提升很多,所以,她是怎么做到的?又为什么要怎么做?
谜底很快揭晓。
六月十四的这天晚上,淮舟带他去了东海海边。
无数淡蓝色的萤火从海面蔓延到岸上,巨大的圆月一半在水中,一半在天上,水面浮动的月光碎成万点银星,似传说中洁白柔美的鲛绡。
远处传来渔舟的橹声,惊得水面的月影颤了颤,却没搅散岸畔的萤火。它们忽而聚成淡蓝的云,忽而散作星雨,落在他衣襟上、雪发上,最终落进眼底。
他们浸在朦胧的光里,一时之间无人言语,任由萤火与月光流淌。淮舟微微侧头,望着他怔愣之下不由自主牵起的笑意,心情忽地一松。
还好,还好杜大夫笑了,不枉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用半个月的时间攒够一百颗妖丹。
他总是垂着眼抿着唇,她想让他开心一点。
不知过去多久,直到水里的半轮皎洁与天上的半轮清辉渐渐合在一起,清光漫过贝壳与沙砾,漫过他们久久伫立的身影。最后一抹萤火停在应见画的鬓发上,悄然没了声息。
“走吧,我们该回家了。”经过她提醒,他这才如梦初醒般地回过神,很轻地应了一声,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
沙滩过分松软并不好走,又是在夜里视物不清。杜大夫本就腿脚不好,淮舟担心他会摔跤,想提出让他牵着自己走,却苦于无法开口。半晌,她灵机一动,快步走上前与他并肩,难得地摆出一副害怕的姿态:“杜大夫......这天太黑了,我...怕。”
害怕?
应见画怀疑地看她一眼,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不信。
她是谁?是七岁就敢在黑熊精洞穴过夜、被妖怪们称为“地上阎王”的淮舟,她会怕黑?
但也许是刚才的萤火太美、月光太温柔,鬼使神差地,他朝她伸出手,信了这个漏洞百出的谎。
“害怕就牵着。”
与其说是牵,不如说是两根手指浅浅搭在一起。他们彼此之间都很克制,然而一个是不懂,一个是隐忍。
相安无事地回到家中,淮舟向他告别,结束了这次见面。
而他躺在榻上睁眼到天明,久久无法入睡。
因为他忽然忆起,许多许多年以前,他第二次接触御剑时,杜知津也做过谎称自己害怕要求牵手的事。
分明一直以来,他才是害怕的那个,可她一次又一次用拙劣的借口替他遮掩,只是为了让他心安理得地接受她的帮助。
应见画感到迷茫。
哪怕人生轨迹不同、从前的记忆也全部抹去,淮舟还是会做出和杜知津一样的选择吗?
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倘若是真的......有些事必须提前了。
————
素秋时节,他们在宛泽城见面。这个季节各地秋高气爽,气候差异并不大,淮舟左思右想,觉得宛泽城商贸兴盛吃食很多,最适合给杜大夫“贴秋膘”。
他又瘦了,几乎成了一把骨头,风轻轻一吹便会散架。她把他的清减看在眼中,内心十分焦急。
药一顿不落地吃了,三餐加上各种点心一日五六餐地喂,可人不仅没胖,反倒一日日消瘦。她找不出原因,他又不愿意看大夫,她只得自己翻医书,笨拙地学习。
她捧着医书手不释卷地学,他在一旁时不时指点几句,一日便这样过去。淮舟觉得现在的日子不好,应见画则与她相反,觉得这样刚刚好。
窗外天高云淡,秋天的日光褪去了夏时的炽烈,多了几分清透与温软,像被岁月磨洗过的玉,温厚沉静。
照得她与他也多了几分疏离。而这样就很好,让他远远地看着她,就很好。
只是她怎么也没想到,淮舟拼命遮掩的真相,竟然是一个男人。
在收集了不知道多少颗妖丹后,淮舟于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悄悄离开了客栈。彻夜未眠的丹葩立马跟上,发誓要让徒弟悬崖勒马、金盆洗手。
然后她便看到淮舟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拎着装满妖丹的麻袋,嘴里碎碎念地来回踱步。可惜离得太远,丹葩没能看清她到底说了些什么。
片刻后,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披着雪发的男人,步子很慢,瞧着腿脚不是很好。一见他出来,淮舟立刻上前把人扶住,姿态极其亲密。
看这事闹的,原来不是歪门邪道,是有情人的道。
丹葩尴尬地收回视线,灰溜溜地走了。
淮舟浑然不知有人跟在后面,倒是应见画察觉了一丝异样,略加思索后便猜到是丹葩。
他知道丹葩就是红花,心里顿时慌了,害怕被认出来,便和淮舟商量:“我不想见除你之外的任何人,往后见面,你要保证只有我和你。”
淮舟应下:“这事好办。”立刻开始着手在各地购置房屋。
要大,起码要和京城的宅子一样大;要清静,不能有人和妖打扰;同时风景也要好,杜大夫喜好丹青,依山傍水、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最佳......
如此排查下来,最终选出的宅子自然价格不菲。好在她这些年勤恳除妖存款丰厚,买多少房子都不成问题。
其中有一处园林的前主人是位有名的风流才子,专门在江南打造了这座园林供养他的红颜知己。淮舟听了这番描述,心里忽地冒出个念头。
她这算不算,金屋藏娇?
第109章 四季
◎他没有醒来。◎
说好每除一百只妖见一面,即便已经知道应见画身处何地,淮舟也决不犯禁。她想着,自己都能忍住不犯规,那么杜大夫肯定不好意思违背誓言。
于是她开始了一月中大部分时间在外奔波直到最后一天才去往某处宅院歇脚的日子。
春天,他们在云中城见面。云中城四季无寒暑,经年暖如春,仿佛时光在此放慢脚步,永远停留在最宜人的时节。这里青山环抱,绿水逶迤,熏风催开千层锦绣,姹紫嫣红。她看得出杜大夫很喜欢这些花儿,特意盘了一处带花园的庄子,让他足不出户也能赏花。
只是时间久了,她发现他的目光总是掠过花园里低矮的草丛,落在院墙后面的山上。
山上有什么呢?
有许多开得正盛的桃花。
趁着花期未过,她提议:“要不要去踏青?”
淮舟以为他会答应,没料到他立刻拒绝了:“罢了。你想踏青就带上几个朋友去吧,我就不了。”
她摇头,没再提踏青的事。
应见画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不料次日清晨,他被一阵敲门声惊醒。
淮舟昨日来了,今天便不会来,也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他住在这里,所以敲门的是谁?
他摘下许久不用的玉簪藏在袖中,放轻脚步来到门后,谨慎开口:“来者何人?”
“是我,淮舟。”
听到这句话,他先是一愣,继而犹豫开还是不开。
于情,他不愿让她在春寒料峭时在外吹风,万一生病了怎么办?于理,他又不该纵容她破坏原定的规则,在没有完成一百只目标的前提下见面。
他在门内踌躇,门外的人似有所感,连忙解释道:“我蒙住了眼睛!杜大夫,这不算‘见’面吧?”
强词夺理。
但最终应见画只是叹息一声,没有让她继续站着吹风。
打开门,先看到一株半人高的树苗,树叶形状和柳叶相似,但更宽些。
他问:“这是......”
“这是桃树的树苗!我问过商贩,说是今年栽下明年就能看到花儿。”淮舟从树苗后冒出脑袋,双眼被一条白布遮住,当真“蒙住了眼睛”。可她却丝毫没受影响,扛着树苗直奔花园。应见画到底放心不下,扯了扯她的手臂,叮嘱慢些。
树苗刚栽下,此时还是一副绿油油光秃秃的模样,她却已经开始畅想日后如何如何。
而他看着眼前自己一字未言便得来的桃树,眉梢眼角漫出点湿润的柔意。
突然*,淮舟扭头问:“开花之后是不是会结果?桃花的果子......是桃子?”
应见画轻轻点头,然后便看到她脸上的表情蓦地一空。
她用力摇了摇头,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开。
奇怪......为什么自己会联想到一群猴子来偷桃?花都没开呢。
盛夏,他们在东海见面。虽然暑气旺盛,但淮舟坚定地认为,夏天就该在海边度过。而应见画对住在哪都无所谓,所以最终毫无悬念地选择了东海。
值得一提的是,六月,淮舟没有等到最后一天或两天才来见他,而是提早了半个月,拎来了一百颗妖丹。
他心下微微一沉。
这半年以来,淮舟每次都要耗费一整个月攒齐妖丹,这个月为何提前了那么多?他一直默默关注着她的境界,因此清楚地知道短时间内她的修为没有提升很多,所以,她是怎么做到的?又为什么要怎么做?
谜底很快揭晓。
六月十四的这天晚上,淮舟带他去了东海海边。
无数淡蓝色的萤火从海面蔓延到岸上,巨大的圆月一半在水中,一半在天上,水面浮动的月光碎成万点银星,似传说中洁白柔美的鲛绡。
远处传来渔舟的橹声,惊得水面的月影颤了颤,却没搅散岸畔的萤火。它们忽而聚成淡蓝的云,忽而散作星雨,落在他衣襟上、雪发上,最终落进眼底。
他们浸在朦胧的光里,一时之间无人言语,任由萤火与月光流淌。淮舟微微侧头,望着他怔愣之下不由自主牵起的笑意,心情忽地一松。
还好,还好杜大夫笑了,不枉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用半个月的时间攒够一百颗妖丹。
他总是垂着眼抿着唇,她想让他开心一点。
不知过去多久,直到水里的半轮皎洁与天上的半轮清辉渐渐合在一起,清光漫过贝壳与沙砾,漫过他们久久伫立的身影。最后一抹萤火停在应见画的鬓发上,悄然没了声息。
“走吧,我们该回家了。”经过她提醒,他这才如梦初醒般地回过神,很轻地应了一声,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
沙滩过分松软并不好走,又是在夜里视物不清。杜大夫本就腿脚不好,淮舟担心他会摔跤,想提出让他牵着自己走,却苦于无法开口。半晌,她灵机一动,快步走上前与他并肩,难得地摆出一副害怕的姿态:“杜大夫......这天太黑了,我...怕。”
害怕?
应见画怀疑地看她一眼,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不信。
她是谁?是七岁就敢在黑熊精洞穴过夜、被妖怪们称为“地上阎王”的淮舟,她会怕黑?
但也许是刚才的萤火太美、月光太温柔,鬼使神差地,他朝她伸出手,信了这个漏洞百出的谎。
“害怕就牵着。”
与其说是牵,不如说是两根手指浅浅搭在一起。他们彼此之间都很克制,然而一个是不懂,一个是隐忍。
相安无事地回到家中,淮舟向他告别,结束了这次见面。
而他躺在榻上睁眼到天明,久久无法入睡。
因为他忽然忆起,许多许多年以前,他第二次接触御剑时,杜知津也做过谎称自己害怕要求牵手的事。
分明一直以来,他才是害怕的那个,可她一次又一次用拙劣的借口替他遮掩,只是为了让他心安理得地接受她的帮助。
应见画感到迷茫。
哪怕人生轨迹不同、从前的记忆也全部抹去,淮舟还是会做出和杜知津一样的选择吗?
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倘若是真的......有些事必须提前了。
————
素秋时节,他们在宛泽城见面。这个季节各地秋高气爽,气候差异并不大,淮舟左思右想,觉得宛泽城商贸兴盛吃食很多,最适合给杜大夫“贴秋膘”。
他又瘦了,几乎成了一把骨头,风轻轻一吹便会散架。她把他的清减看在眼中,内心十分焦急。
药一顿不落地吃了,三餐加上各种点心一日五六餐地喂,可人不仅没胖,反倒一日日消瘦。她找不出原因,他又不愿意看大夫,她只得自己翻医书,笨拙地学习。
她捧着医书手不释卷地学,他在一旁时不时指点几句,一日便这样过去。淮舟觉得现在的日子不好,应见画则与她相反,觉得这样刚刚好。
窗外天高云淡,秋天的日光褪去了夏时的炽烈,多了几分清透与温软,像被岁月磨洗过的玉,温厚沉静。
照得她与他也多了几分疏离。而这样就很好,让他远远地看着她,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