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她转身离开,把屋子留给他和病人。临走前,她停下脚步,却未回身,只对着窗外沉默的漆□□:“我就在门口,有什么需要的叫我。”
应见画张张嘴,想劝她去休息,话到嘴边却随夜风散去。
千思万绪,化成一句。
“好。”
————
这一天比任何一天都更漫长。客栈不方便换血,最后还是杜知津把人带到小院中。
这个一天前还被他们称为“家”的小院。
应见画用滚水煮过银针匕首等物,在等候的间隙,他注意到杜知津一直盯着某处。
循着目光看去,他心尖一涩。
她在看那对......阴阳玉佩。
所幸夜足够深沉,可以掩盖万事万物。比如一道目光、一声叹息还有一滴眼泪。
处理这种伤对热水的要求很多。杜知津一整夜都在打水、烧水,用柴禾加热太慢了,她两手掐诀,源源不断地输送内力。
饶是如此,暗红的血还是一点一点在她脚下汇聚,漫过门槛、漫过砖缝,漫到她眼底。恍惚之中,她都要以为自己深处幻妖的地狱幻境。
曾经她以一敌十,对面十只都是实力不俗的大妖。他们厮杀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才分出胜负。
那时也如这般血流成河。可应见画只有一个人?他一个人的血如何与十只妖相当?
她忍不住朝屋中望去一眼,只一眼便令她浑身僵住。
连窗,都被染成了血色。他的身影投在窗上,刀尖那样锋利、那样冰冷。
身后传来脚步声,应见画一惊,露出今晚第一个笑:“我做到了!陆平他......”
“活下来”三个字含在嘴里,被她接下里的举动打断。
杜知津替他披上外衣,声音很轻:“我知道。你累了一夜,先睡吧。”
他看她的视线朦胧又疲倦,似隔了深阔无垠的水面。
一切皆在水面下。是暗潮涌动,还是风平浪静?
他紧紧抓着衣角,就像曾经抓着她的手一样。
“你会留下来吗?”
她没有回答,而他再也承受不住,几乎是昏迷过去。
再次醒来,天边已是鱼白初泛。
昨日劳累过度,应见画有些精力不济。他是靠在桌上睡着的,待视线慢慢聚拢,眼前渐渐有了实物。
然后他便看到,有人面向窗子,正看着廊下两只风铃。
不禁心中一跳。
她......留下来了。
第87章 不疼
◎恳请姑娘出手,救救武陵村的百姓!◎
许是视线停留得太久,杜知津似有所感,将目光收回,落到他身上。
眼神交汇,应见画不禁屏住呼吸,唯恐惊扰了这片刻的平静。
“还疼么。”她问。
他一怔,循着她看的方向才骤然明白,她问的是自己的手腕还疼吗。
原本疼痛尚可忍受,经她询问,霎时变得痛不可遏,逼出眼泪来。
他垂下头,长睫如丝绦微拢,遮住湖面的水光,薄雾冥冥:“......不疼。”
与之相对应的,他连忙扯了几下袖子,想把手腕尚的伤疤盖住,但杜知津的动作比他更快。
她捉住他的手臂,不让他继续掩饰。那力道算轻了,也避开了伤口的位置,却还是引得他痛呼出声。
“嘶......”
她有些恼,少见的疾言:“这还不疼?”
应见画抿抿唇,唇色是泛着点失血的白,眼眶却红成一片,又沾染水汽,像落霞中的一场烟雨。
纵使有一千篇一万篇重话,对着他,她也说不出来。
何况他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活过来了不是吗?
杜知津无声地叹出口气,替他拆开渗血的绷布,熟练地上药、换布。
应见画这才发现,自己的伤口不知什么时候被人处理过了。至于替他上药的人......
枯死的原野上开出几朵迎春花,很小很小,不多时却会漫山遍野、重新绽出一片花海。
见她神情专注,并没有昨天那般冷漠,他斟酌着开口:“你......”“你自己也是大夫,知道这几天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必我再多说了吧。”她叮嘱完,问,“你刚才想说什么?”
“也没什么......”他瞄她一眼,脑袋仍旧低着,因为整夜未眠发丝有些凌乱,令杜知津无端想起隔壁做错了事挨罚的三花猫。
隔壁家的三花猫平时很是盛气凌人,唯有在偷吃被抓后会露出可怜兮兮的一面,撒起娇来“咪咪喵喵”。婶娘每谈起这事就会哀叹连连,当初怎么就被它一时乖巧的模样迷了眼?
人和猫,或许某些方面是一样的。且一旦你动了养猫的心思,就要做好饲养终生的准备,绝不可以半路弃养。
“想喝......鱼丝粥。”
听了他的话,杜知津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临别前,她看一眼榻上安睡的陆平,简单道:“一个时辰前他醒了一次,估摸着等下也该醒了,你记得喂他喝点水。”*
他点头,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悬了一天的心终于落回地面。
鱼丝粥做起来不算麻烦、但也不简单,她答应了,是不是意味着他还没被厌弃?
死灰复燃、枯木逢春,不过如此。
屋里只剩下应见画和一具恢复中的身体。他坐着发了会儿呆,直到听见身后传来咳嗽才回神。他走过去,发现陆平并未醒来,嘴角还有新鲜血迹。他没有第一时间擦掉,而是紧紧盯着这张苍白的脸。
对于杀陆平,他是后悔。可后悔的从来不是不该杀,是杀的时机不对。
杜知津为什么会知道这件事?别人告诉她的?可从杀人到事发不足五个时辰,谁能那么快地给她通风报信?
陆平的客栈是一日前登记的,说明他在京中没有可以投靠的熟人。难道,是他自己?
一瞬间,应见画想起那个陆平带在身上却没有在客栈找到的神秘物件。
通风报信......锦溪城......武陵村......尖头的神秘物品......
电光石火之间,红花的身影闯入脑海。
焰火筒,杜知津走前送给了红花一支焰火筒。之后他们在宛泽城布下天罗地网时,她也曾给过他一支联络用的焰火筒。她说过,赠给红花的那一支尤为特别,其绽放的焰火,唯有修行之人才能看见,且对持有者暗藏某种特殊的护持之力。既如此,一切都能说通了,为什么她知道得这么快,为什么陆平泡了一夜还没死,以及为什么他找不到焰火筒。仙家之物想要瞒过一只妖的眼睛,怕是有百种方法。
但这又引出新的问题,那便是红花为何把焰火筒交给陆平?陆平又因何揣着信物来到琉璃京?据他所知,红花对这支焰火筒爱不释手,轻易不会借给旁人。
冥冥之中,他觉得此事或与母亲有关。
母亲身为能结出妖丹的大妖,怎会敌不过郡王府的家丁?但倘若母亲没有死,她现在又在哪里?还留在后山吗?红花拜托陆平上京会是因为这个吗?
千丝万缕纠缠到一起,如一张蒙天巨网,将他死死拢住,使他动弹不得。
应见画疾步走出,果然看到院中所有东西井井有条,窗下则摆着一个收拾好的包袱。
是了,连他都能猜到这些,杜知津不可能不知道。
可是只有一个包袱,她是打算独自前往吗?
思及此,才安稳些的心复又忐忑起来。原来安稳竟是这样脆弱的东西,稍微一点风声鹤唳,就碎得不成样子,只余下满心的惴惴,像踩在薄冰上,不知哪一步就要坠入深寒。他倚着院门,出神地望。
“小墨大夫,这一大早的,你看什么呢?”
袁婶娘照旧路过,手上还牵着不愿上学的袁小宝。
他没什么寒暄的心思,刚要开口敷衍,就见袁小宝突然大惊失色:“血!娘!他身上有血!”
血?
他以为是伤口的血渗出绷布,低头发现不是,四下寻找后才看到是衣角处一道长长的血痕。
估计是换血的时候不小心沾上的。
连日愁思加上换血,此时的大脑如同浆糊,乱糟糟的,一个借口都想不出。
正在母子二人惊恐万状、以为自己会被杀人灭口时,杜知津回来了。
她提着两条开膛破肚的鱼,向母子俩打招呼:“婶娘、小宝,又去学堂啊。”
平常的口吻冲淡了紧张的氛围。袁婶娘率先回神,当头给了孩子一巴掌:“瞎说什么呢。”
鱼而已。更何况人家是大夫,沾点血不是正常吗?
自觉脸上无光,袁婶娘没唠几句就匆匆带着孩子离开了,远远的还能听到她训斥孩子的声音。
杜知津提醒:“换身衣裳吧。”
他点头,取了一把艾草点燃,用艾草的气味掩盖院中的血腥气。
鱼丝粥和药一起煮着,时苦时腥。她去屋里看了看陆平,见人眼睛还闭着,问:“一直没醒?”
“是。不过我看了,没什么大碍,最晚今天能醒。”
应见画张张嘴,想劝她去休息,话到嘴边却随夜风散去。
千思万绪,化成一句。
“好。”
————
这一天比任何一天都更漫长。客栈不方便换血,最后还是杜知津把人带到小院中。
这个一天前还被他们称为“家”的小院。
应见画用滚水煮过银针匕首等物,在等候的间隙,他注意到杜知津一直盯着某处。
循着目光看去,他心尖一涩。
她在看那对......阴阳玉佩。
所幸夜足够深沉,可以掩盖万事万物。比如一道目光、一声叹息还有一滴眼泪。
处理这种伤对热水的要求很多。杜知津一整夜都在打水、烧水,用柴禾加热太慢了,她两手掐诀,源源不断地输送内力。
饶是如此,暗红的血还是一点一点在她脚下汇聚,漫过门槛、漫过砖缝,漫到她眼底。恍惚之中,她都要以为自己深处幻妖的地狱幻境。
曾经她以一敌十,对面十只都是实力不俗的大妖。他们厮杀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才分出胜负。
那时也如这般血流成河。可应见画只有一个人?他一个人的血如何与十只妖相当?
她忍不住朝屋中望去一眼,只一眼便令她浑身僵住。
连窗,都被染成了血色。他的身影投在窗上,刀尖那样锋利、那样冰冷。
身后传来脚步声,应见画一惊,露出今晚第一个笑:“我做到了!陆平他......”
“活下来”三个字含在嘴里,被她接下里的举动打断。
杜知津替他披上外衣,声音很轻:“我知道。你累了一夜,先睡吧。”
他看她的视线朦胧又疲倦,似隔了深阔无垠的水面。
一切皆在水面下。是暗潮涌动,还是风平浪静?
他紧紧抓着衣角,就像曾经抓着她的手一样。
“你会留下来吗?”
她没有回答,而他再也承受不住,几乎是昏迷过去。
再次醒来,天边已是鱼白初泛。
昨日劳累过度,应见画有些精力不济。他是靠在桌上睡着的,待视线慢慢聚拢,眼前渐渐有了实物。
然后他便看到,有人面向窗子,正看着廊下两只风铃。
不禁心中一跳。
她......留下来了。
第87章 不疼
◎恳请姑娘出手,救救武陵村的百姓!◎
许是视线停留得太久,杜知津似有所感,将目光收回,落到他身上。
眼神交汇,应见画不禁屏住呼吸,唯恐惊扰了这片刻的平静。
“还疼么。”她问。
他一怔,循着她看的方向才骤然明白,她问的是自己的手腕还疼吗。
原本疼痛尚可忍受,经她询问,霎时变得痛不可遏,逼出眼泪来。
他垂下头,长睫如丝绦微拢,遮住湖面的水光,薄雾冥冥:“......不疼。”
与之相对应的,他连忙扯了几下袖子,想把手腕尚的伤疤盖住,但杜知津的动作比他更快。
她捉住他的手臂,不让他继续掩饰。那力道算轻了,也避开了伤口的位置,却还是引得他痛呼出声。
“嘶......”
她有些恼,少见的疾言:“这还不疼?”
应见画抿抿唇,唇色是泛着点失血的白,眼眶却红成一片,又沾染水汽,像落霞中的一场烟雨。
纵使有一千篇一万篇重话,对着他,她也说不出来。
何况他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活过来了不是吗?
杜知津无声地叹出口气,替他拆开渗血的绷布,熟练地上药、换布。
应见画这才发现,自己的伤口不知什么时候被人处理过了。至于替他上药的人......
枯死的原野上开出几朵迎春花,很小很小,不多时却会漫山遍野、重新绽出一片花海。
见她神情专注,并没有昨天那般冷漠,他斟酌着开口:“你......”“你自己也是大夫,知道这几天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必我再多说了吧。”她叮嘱完,问,“你刚才想说什么?”
“也没什么......”他瞄她一眼,脑袋仍旧低着,因为整夜未眠发丝有些凌乱,令杜知津无端想起隔壁做错了事挨罚的三花猫。
隔壁家的三花猫平时很是盛气凌人,唯有在偷吃被抓后会露出可怜兮兮的一面,撒起娇来“咪咪喵喵”。婶娘每谈起这事就会哀叹连连,当初怎么就被它一时乖巧的模样迷了眼?
人和猫,或许某些方面是一样的。且一旦你动了养猫的心思,就要做好饲养终生的准备,绝不可以半路弃养。
“想喝......鱼丝粥。”
听了他的话,杜知津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临别前,她看一眼榻上安睡的陆平,简单道:“一个时辰前他醒了一次,估摸着等下也该醒了,你记得喂他喝点水。”*
他点头,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悬了一天的心终于落回地面。
鱼丝粥做起来不算麻烦、但也不简单,她答应了,是不是意味着他还没被厌弃?
死灰复燃、枯木逢春,不过如此。
屋里只剩下应见画和一具恢复中的身体。他坐着发了会儿呆,直到听见身后传来咳嗽才回神。他走过去,发现陆平并未醒来,嘴角还有新鲜血迹。他没有第一时间擦掉,而是紧紧盯着这张苍白的脸。
对于杀陆平,他是后悔。可后悔的从来不是不该杀,是杀的时机不对。
杜知津为什么会知道这件事?别人告诉她的?可从杀人到事发不足五个时辰,谁能那么快地给她通风报信?
陆平的客栈是一日前登记的,说明他在京中没有可以投靠的熟人。难道,是他自己?
一瞬间,应见画想起那个陆平带在身上却没有在客栈找到的神秘物件。
通风报信......锦溪城......武陵村......尖头的神秘物品......
电光石火之间,红花的身影闯入脑海。
焰火筒,杜知津走前送给了红花一支焰火筒。之后他们在宛泽城布下天罗地网时,她也曾给过他一支联络用的焰火筒。她说过,赠给红花的那一支尤为特别,其绽放的焰火,唯有修行之人才能看见,且对持有者暗藏某种特殊的护持之力。既如此,一切都能说通了,为什么她知道得这么快,为什么陆平泡了一夜还没死,以及为什么他找不到焰火筒。仙家之物想要瞒过一只妖的眼睛,怕是有百种方法。
但这又引出新的问题,那便是红花为何把焰火筒交给陆平?陆平又因何揣着信物来到琉璃京?据他所知,红花对这支焰火筒爱不释手,轻易不会借给旁人。
冥冥之中,他觉得此事或与母亲有关。
母亲身为能结出妖丹的大妖,怎会敌不过郡王府的家丁?但倘若母亲没有死,她现在又在哪里?还留在后山吗?红花拜托陆平上京会是因为这个吗?
千丝万缕纠缠到一起,如一张蒙天巨网,将他死死拢住,使他动弹不得。
应见画疾步走出,果然看到院中所有东西井井有条,窗下则摆着一个收拾好的包袱。
是了,连他都能猜到这些,杜知津不可能不知道。
可是只有一个包袱,她是打算独自前往吗?
思及此,才安稳些的心复又忐忑起来。原来安稳竟是这样脆弱的东西,稍微一点风声鹤唳,就碎得不成样子,只余下满心的惴惴,像踩在薄冰上,不知哪一步就要坠入深寒。他倚着院门,出神地望。
“小墨大夫,这一大早的,你看什么呢?”
袁婶娘照旧路过,手上还牵着不愿上学的袁小宝。
他没什么寒暄的心思,刚要开口敷衍,就见袁小宝突然大惊失色:“血!娘!他身上有血!”
血?
他以为是伤口的血渗出绷布,低头发现不是,四下寻找后才看到是衣角处一道长长的血痕。
估计是换血的时候不小心沾上的。
连日愁思加上换血,此时的大脑如同浆糊,乱糟糟的,一个借口都想不出。
正在母子二人惊恐万状、以为自己会被杀人灭口时,杜知津回来了。
她提着两条开膛破肚的鱼,向母子俩打招呼:“婶娘、小宝,又去学堂啊。”
平常的口吻冲淡了紧张的氛围。袁婶娘率先回神,当头给了孩子一巴掌:“瞎说什么呢。”
鱼而已。更何况人家是大夫,沾点血不是正常吗?
自觉脸上无光,袁婶娘没唠几句就匆匆带着孩子离开了,远远的还能听到她训斥孩子的声音。
杜知津提醒:“换身衣裳吧。”
他点头,取了一把艾草点燃,用艾草的气味掩盖院中的血腥气。
鱼丝粥和药一起煮着,时苦时腥。她去屋里看了看陆平,见人眼睛还闭着,问:“一直没醒?”
“是。不过我看了,没什么大碍,最晚今天能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