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应见画坚决否认:“不怕......啊!”
  话音未落,一阵猛烈的狂风袭来。若不是杜知津反应及时,他现在已经落入深渊粉身碎骨了。
  杜知津眨眨眼,不明白他为什么强装镇定,想当年第一次御剑,她有好多师兄都吓哭了呢。
  不过她自诩和红花学了很多为人处世之道,现在已经懂得“看破不说破”。
  所以,她没再提共乘一剑,而是递过去一片衣袖。
  “嗯?”
  见应见画没反应,她耐心解释:“这样抓着,会好一点。”
  抓着衣摆?当他是红花吗?
  应见画死不屈服:“都说了我不怕。”
  只是御剑而已,有、有甚么可怕的。
  杜知津思考。
  杜知津顿悟:“那,我怕。”
  他猛地扭过头,脸上写满不可置信:“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可是......”
  然而“你可是剑修”还未脱口,只见她伸手揪住他的衣摆,毫无心理负担地继续演:“啊,我好怕,所以要牵着。”
  “现在可以了吗?”
  应见画紧抿着唇没出声。
  半晌,风中飘来他模模糊糊的妥协。
  “......也不是不行。”
  ————
  上一次太匆忙,根本来不及体验。如今应见画方才真正体会到,何为“乘云气,御扶摇”。
  乘泠风去,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底下是蜿蜒灯火与连绵群山,锦溪逶迤其中,若一条墨色的绸缎,将沉默的村镇串珠成链。山岚拂面,带起远处寺庙的撞钟声,与城中商贩的叫卖遥相呼应。屋舍在夜色里影影绰绰,唯独檐下两角灯笼的光影映在水面,随波摇曳,恍惚间竟似天上银河倒垂人间。
  这便是修真者看到的世界。
  “真漂亮啊。”杜知津感慨。
  锦溪城并不富庶,晚间能点的起通明灯火的人家少之又少。却有一家,不仅亮如白昼,还在溪水上游建起了高高院墙,将殊景独占。
  这自然引起了杜知津的注意。她指了指那无边无际地院墙,好奇:“这是谁家?如此阔绰。”
  应见画:“这是承端郡王府。”
  “承端郡王......”她念出这个名字,问,“他还有别的封地?”
  他摇头:“不曾。承端郡王是先贤王第三子,世子袭位贤王,其余子嗣分封邑州诸城。”
  听罢他的话,杜知津眉峰蹙得愈紧。
  一个小小郡王,封地百姓以田耕为主,商路凋敝贸易不兴,那他又是如何积攒起这偌大家业?
  她下山的几年不是没去过兴盛城池,自然见过不少富户。可哪怕是沿海一带的皇商,恐怕也没有如此奢华的住所。
  或许正是因为锦溪地处偏僻,承端郡王才敢这般行事。
  她沉默一瞬,半晌吐出四个字:“民脂民膏。”
  应见画没说话,任暮风卷起袍角,他的神情也在暮色中晦暗不明。
  “人心未必比妖魔良善。你们修士除得了妖魔,却降不了他们。”
  杜知津唇角张合几下,避开他的目光,道:“这是尘缘。人间自有人间的律法,我们掺和其中,是僭越。”
  “不可杀人,亦不可为他们所用。”
  他笑了笑,嘴角的弧度转瞬即逝:“所以这世间的公道必须自己来挣,靠不了他人。”
  闻此,杜知津忍不住抬头看他一眼。
  总觉得,应大夫这番话话外有话。
  可定睛再看他的表情,却无任何异样。
  她不禁皱了皱眉。
  错觉吗?
  兰浴节将近,锦溪城的夜晚也比往常热闹,自上俯瞰,城中各处张灯结彩、游人如织。
  杜知津担心应见画在风中吹久了旧疾复发,应见画也担心她御剑时间太长体力不支,两人索性步行入城,四处逛逛。
  她还是第一次听说兰浴节,虽然只是节前的气氛,却也让她新奇不已。
  “兰浴兰浴,是要用兰草沐浴吗?”
  杜知津停在小贩面前,好奇地看着摊上一捆捆的花草。
  小贩见有生意,热情地和她介绍:“姑娘是外地人吧?兰浴节不仅可以用兰草沐浴,各种花花草草,只要带香,都可以拿去沐浴!比如艾草、藿香、白芷,我这还有提前一年晾好的干桂花,姑娘可要来上一束?”
  这说法着实引人入胜,杜知津听得心动,指着小贩力荐的干桂花道:“就拿这束......”“慢着。”
  眼见着一桩买卖就要成了,小贩脸上的笑才扬起来,面前突然伸出一只手,按住了那束桂花。
  杜知津抬头,就看到满脸不赞同的应见画。
  于是她默默把要接桂花的手收了回去。
  应见画瞥一眼她,接着把目光投到小贩身上,杀气腾腾:“多少钱。”
  小贩动作一僵,心道这是遇上对手了,暗叹倒霉。
  “二十文一束。”
  “二十文?你怎么不去抢。你知道如今一斤猪肉才要多少钱?买你一束花的钱够买两斤猪肉了!怎么,你家的花能当肉吃?”
  小贩据理力争:“那花也不是天天买的!这可是兰浴节!谁家不买个一两束沾沾喜气?而且我这是存了一年的桂花,别处还没有呢!”
  “呵。”应见画冷笑一声,抓着杜知津的衣袖转身就走,“十文一束,爱卖不卖。”
  杜知津还游离在状况之外,不懂他们怎么就吵起来了,以及,真就这么走了?
  见她还直愣愣杵在原地,应见画又拽了一下她,试图通过眼神传达他的意思。
  杜知津这才跟着他往外走,临走前还有点依依不舍:“我看过了,确实只有他家有桂花。其实,二十文也不算多贵的价钱。”
  “不许回头。”他警告她,压低声音道,“信不信那花就值十文?”
  她摇首说不信。应见画薄唇舒展,教她数三个数。
  “三息之后,他必叫我们回去。”
  杜知津照做。
  “一。”
  “二。”
  “三——”
  最后一息还未数完,身后果然传来那小贩气急败坏的声音:“哎呀哎呀真是服了你们了。十文就十文!拿走!”
  应见画唇畔弧度悄然上扬,眉梢洋溢着得意的笑,拉着她往回走。
  而她看着他眼尾的笑意,想。
  应大夫笑起来,比桂花还香。
  第16章 有主
  ◎她笑了笑:“不接吗?”◎
  那束桂花最终以十文钱的价格成交,应见画后来和她说,若是再磨一磨,甚至还能压价。
  此时小贩的脸色已经很不好了,担心他再待下去两人会吵起来,杜知津连忙说要去前面看看。
  把花递给她的时候,小贩为报复,给应见画埋了个坑:“姑娘有所不知,这兰浴节还有一个习俗,便是男子需持花草而舞。”
  “哦?应大夫你会吗?”杜知津颇感兴趣。她还没见过男人跳舞呢,应大夫长得这般俊俏,跳起舞来也一定十分风雅。
  应见画想也不想,态度果决:“不会。”
  跳舞?他才不会效仿某些愚蠢的男子,扮作开屏孔雀哄心上人开怀。
  他没有心上人,不需要跳舞。
  “这样啊。”她遗憾地点点头,并没有过多在意,注意力很快转移到别的地方。
  应见画在她身后,掏出十枚铜板结给小贩,临走还顺了一枝艾草。
  街上到处是等不及兰浴节就出来幽会的男男女女,若他手上无花枝,会被认成落单的对象。
  之前他就吃过这种亏,因为没拿花被几个胆大的女子询问姓名家室可有婚配,后来他干脆不在兰浴节前后进城。这次若不是和杜知津一起,他依旧会选择在家中度过。
  兰浴节对锦溪城百姓而言是个大节。这里汇聚着从各处逃荒而来的人们,彼此风俗不同口音不同,唯独一条锦溪,串联起众人,兰浴节就起源于此。
  花神与水神在此一见倾心,水神以舞诉情,花神以兰回应。共饮锦溪水,良人常相随。
  不远处的溪边,就有男子在林下练习着下个月的告白。什么“愿得一心人”,什么“明我长相忆”。应见画没由来地想起那个妖怪,若是它在这里,一定有一番声情并茂的长篇大论。
  说曹操,曹操到。人潮拥挤,他和杜知津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脑中忽然响起一道声音:【此时陆捕头正在赶来的路上,嘿嘿,修罗场。】
  陆平?
  应见画下意识扫视四周,果然在人潮末端看见一个捕快。他暗道真是阴魂不散,抬腿追上杜知津。
  杜知津正学着他刚才的模样和商贩讲价呢,结果他一句话也没说,洒下十个铜板,拽着她就往前走。
  她吃惊地张大嘴。
  刚才那个糖画只要两文钱啊......
  应见画一言不发地带着她往前走,也没说要去哪里。四处都是人,要想不被陆平找到只能往溪边树林里钻。起初他并未意识到这点,直到周围冒出各种奇怪的声响,他才如梦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