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玉芽儿澄清了事情,刑部也没有来找单茸的麻烦。
老父亲忙政务,意外地没怎么来看过她。
反正在府里也是闲着,单茸第二日便和拥缚礼一块去书院念书了。
两个人搭一辆马车出门,坐在车里的拥缚礼显然有些局促。
单茸抱着手臂,睡眼朦胧,每次快要睡倒时,就被一双手有分寸地扶起来。
裕文堂有规矩,去书院上学不能带下人,所以春华没能跟着来,不然这一路单茸指定得抱着她好好补一觉。
书院有专门提醒时辰的响钟,每个时辰到了休课的点便响一次。
单茸从进书堂落座开始听课起,就一直望着窗外发呆,直到钟声响起,她才如释重负地趴上桌,闭目休息。
被安排与她同座的拥缚礼合起书册,却发现身边的人趴着一点声息也没有,他略侧头,有些紧张地观察着她:“阿姐,是身体不适吗?”
闷闷的声音从单茸的衣襟里传出来:“我以为季先生讲课已经很无聊了,没想到这裕文堂的先生一个胜一个的古板。”
身边的人低低笑了一声,而后合衣起身离开了。
不一会儿,又有落座的声音,有柔软的披毯盖在了身上。
单茸抬起头,视线对上拥缚礼时,他明显地一愣,而后触电般退开手,落在单茸肩上的披毯斜了斜。
拥缚礼正襟危坐于一旁,神色有歉:“阿姐,打扰到你休息了。”
单茸嘴角勾了勾,没忍住逗他:“好啊你,先生要是看见我这么光明正大地披着软盖睡觉,还不得打我手心?”
拥缚礼眉心一紧:“怎会?先生说过,食宿寝安永远重于学识,况且阿姐尚在病中,本就该在家中静养的。”
他的样子也太认真了,单茸有些心虚起来,她拽紧肩上的软盖,朝那人扫了余光,“多谢了。”
一抹可见的雀跃浮现在少年的面容上,他的五官长相是偏冷冽的类型,一点点笑意,会显得格外耀眼,单茸忍不住又瞧了他一眼,视线落在他的小臂上,她低声问道:“先前受伤的手好些了吗?”
拥缚礼下意识地搭住了骨折过的小臂,微微颔首,“已经拆了木撑,大夫说多执笔用手,很快会恢复的。”
单茸似懂非懂地点头,又重新趴了回去,侧眸望向窗外。
有轻微的风,树影在眼前徘徊,她忍不住想起了原故事线里拥缚礼露出真面目的时刻。
是在单茸和他大婚的第二年,那时原主十七岁,自以为得到了天命的眷顾,没想到是灭顶之灾。
至少还能再活三年,单茸在心里算着大限,却还是忍不住想起寂无峰——
一个在原故事中甘愿为她死的人,当真会因为故事线改变,就全然变了一副本性吗?
她不信。
—
一个月后,当单茸听说寂无峰即将离京时,她正在执笔挥墨,微抖的手把一个起笔工整的字写得七扭八歪。
春华看着自家小姐逐渐低沉的脸色,不敢再说话。
单茸将书纸揉成纸团,丢到一边,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般,“我重新写。”
春华忙替她铺好一张新纸,用纸镇压平,安静地伺候在一旁磨墨。
春华觉得,小姐真的不同于以往了。
以前的她虽然会兴致使然做一些事情,无论是刺绣还是书画,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前阵子说要进书堂,不仅通过了考核,而且一日比一日认真,连字也写得有几分韵味了。
春华唯一发愁的,是小姐还在惦记着青梅竹马的寂无峰将军。
单茸虽然面上什么都没说,却一直让春华派人盯着寂无峰的府上,有任何异动随时回报。
得知寂无峰要离京,单茸并不意外。老父亲倒是格外重视,将寂无峰请到府上,办了一桌送行酒。
寂无峰来时没有带玉芽儿,单茸却是和拥缚礼一同入席的,寂无峰看着两人紧挨着落座,神色怏怏。
这月以来,两人一起上学,下堂,单茸有不会的功课也不吝啬于向拥缚礼请教。
别的不说,单茸是真心佩服拥缚礼的才识,这人聪明的过头了,书上的知识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还能举一反三有自己的见解。
主角团虽然个个功夫高深,但在玩智力套路这方面,绝对斗不过拥缚礼。
单茸也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后来江祁玉只能诈死才从拥缚礼手中逃走。
单逢时作为席上的长辈,自然是一马当先举起了杯,愿意充当这个和事佬。
寂无峰算是唯一一个真给面子的小辈了,大概是军营里趟出来的豪气,同单逢时碰了杯。
待看向单茸时,却被她正好低头吃菜,装瞎无视了。
二人叹了口气,也不多说什么。
39
第39章
几人各自喝了酒,又聊了几句官场上的事。
单茸只管闷头狂吃,就连碟子里还有拥缚礼夹来的菜也照咽不误。
一顿饭吃得各怀鬼胎,氛围诡异。
单茸原本打算用完了膳便径自回自己的院中,没成想路过花园时,正好看见了那架已空置了许久的秋千。
她鬼使神差地转了脚步,将自己置身于月华之下,终于还是坐在了秋千上。
今夜之前,单茸刻意强迫自己路过了此处好多次,偏偏在和寂无峰同席用膳时破了功,好生讽刺。
寂无峰大概此时正在书房陪单逢时聊天吧?
等他出来,大概也还是会第一时间看见自己。
单茸没由来地想,视线下意识地落在书房的方向,脚尖点地,轻轻荡着。
月亮还是那轮月亮,于云层间羞怯地露出弯弯一牙,单茸抬头看着,总觉得仿若隔世。
上回坐在这里的时候,寂无峰话中藏着未尽之意,是想要向圣上开口求娶的,如今……
她自嘲地笑笑,忽然觉得自己身后被什么人扶住了。
单茸回头去看,寂无峰正无言独立于月下,静静地看着她的眼,良久后才道:“三日后,我便要离京了。”
闻言,单茸又将头转了回去,平淡道:“我知道。”
寂无峰也是沉默了半晌,似乎也不大明白为何就和单茸走到了相对无言的地步。
过了一阵,他又生硬地开口:“听说你前几日在学堂念书,被先生夸了好几次。”
这不是都知道吗。
单茸的手抓紧了身边的藤架,麻绳上的毛边摩挲得她手掌生疼,可她仿佛感受不到一般,只觉得比起手而言,另外一个地方更令她有难以忽视的疼痛感。
原来这就是人类常说的“心酸”吗?
她恍惚想到。
单茸强行忽视了自己的感受,问:“你这回离京,要带玉……木槿姑娘一起走吗?”
寂无峰似乎是听出了她话中的哽塞之意,不知为何,心中隐隐生出了几分松快,大概是单茸终于对他有了些琢磨不透的占有欲。
他温声道:“这并非我一个人能决定的,还是要看木槿姑娘的心意。”
这时候你倒知道尊重别人了,那我呢?
单茸闷不吭声地想。
况且寂无峰这话的意思,摆明了就是玉芽儿点了头,就一定会带她走。
她满脸写着不高兴,也藏不住自己的情绪,只好从秋千上跳下来,一言不发地转头就要走。
寂无峰也是意识到了单茸此刻的不满与平日里耍小脾气不大一样,伸手拦住了单茸,有些懊恼地解释道:“我从未主动与她提起过离京之事,你莫要误会。”
单茸顿住了本欲离开的步伐,却并未回头,只是不太确信地问:“为何?”
这个答案本不该由她来主动问出的,倘若寂无峰将单茸的想法放在心上,或许早在流言散播出来的时候,就会主动登门,向单茸说清楚一切。
可他不仅没有来,还偏偏要单茸一个女儿家主动来问,多少有些令她失望。
寂无峰不明白这中间的弯弯绕绕,仍旧只陷在自己认定的苦涩中,哑然道:“我这回离京,怕是不会再回来了。数年来,我也算是见识了边关苦寒,母亲的身子大不如前,我又何必让别的姑娘同我一起去受苦?”
说来说去,不过是心疼玉芽儿罢了。
单茸的心里似乎终于有一块石头落了地,他这样为那个分明才认识了几天的女子着想,一点也没想过数日前他们在这里的时候,是否也曾为从小体弱的单茸考虑过。
她没好气地剜了寂无峰一眼,恶狠狠地说:“说不定人家愿意同你一起受苦呢?伯母虽然不适应边塞生活,可她倒是从关外来的,怕是回了边境如鱼得水呢。”
寂无峰不大赞同地皱了皱眉,到底什么也没说。
单茸看了他这副模样,蓦地想起了玉芽儿同她说的那个人——
她是为了摆脱控制,才利用寂无峰的,若是没有个更好的身份,想必根本活不长久。
好动听的一席话,单茸如果不知道剧情的发展,估计也要被骗进去了。
老父亲忙政务,意外地没怎么来看过她。
反正在府里也是闲着,单茸第二日便和拥缚礼一块去书院念书了。
两个人搭一辆马车出门,坐在车里的拥缚礼显然有些局促。
单茸抱着手臂,睡眼朦胧,每次快要睡倒时,就被一双手有分寸地扶起来。
裕文堂有规矩,去书院上学不能带下人,所以春华没能跟着来,不然这一路单茸指定得抱着她好好补一觉。
书院有专门提醒时辰的响钟,每个时辰到了休课的点便响一次。
单茸从进书堂落座开始听课起,就一直望着窗外发呆,直到钟声响起,她才如释重负地趴上桌,闭目休息。
被安排与她同座的拥缚礼合起书册,却发现身边的人趴着一点声息也没有,他略侧头,有些紧张地观察着她:“阿姐,是身体不适吗?”
闷闷的声音从单茸的衣襟里传出来:“我以为季先生讲课已经很无聊了,没想到这裕文堂的先生一个胜一个的古板。”
身边的人低低笑了一声,而后合衣起身离开了。
不一会儿,又有落座的声音,有柔软的披毯盖在了身上。
单茸抬起头,视线对上拥缚礼时,他明显地一愣,而后触电般退开手,落在单茸肩上的披毯斜了斜。
拥缚礼正襟危坐于一旁,神色有歉:“阿姐,打扰到你休息了。”
单茸嘴角勾了勾,没忍住逗他:“好啊你,先生要是看见我这么光明正大地披着软盖睡觉,还不得打我手心?”
拥缚礼眉心一紧:“怎会?先生说过,食宿寝安永远重于学识,况且阿姐尚在病中,本就该在家中静养的。”
他的样子也太认真了,单茸有些心虚起来,她拽紧肩上的软盖,朝那人扫了余光,“多谢了。”
一抹可见的雀跃浮现在少年的面容上,他的五官长相是偏冷冽的类型,一点点笑意,会显得格外耀眼,单茸忍不住又瞧了他一眼,视线落在他的小臂上,她低声问道:“先前受伤的手好些了吗?”
拥缚礼下意识地搭住了骨折过的小臂,微微颔首,“已经拆了木撑,大夫说多执笔用手,很快会恢复的。”
单茸似懂非懂地点头,又重新趴了回去,侧眸望向窗外。
有轻微的风,树影在眼前徘徊,她忍不住想起了原故事线里拥缚礼露出真面目的时刻。
是在单茸和他大婚的第二年,那时原主十七岁,自以为得到了天命的眷顾,没想到是灭顶之灾。
至少还能再活三年,单茸在心里算着大限,却还是忍不住想起寂无峰——
一个在原故事中甘愿为她死的人,当真会因为故事线改变,就全然变了一副本性吗?
她不信。
—
一个月后,当单茸听说寂无峰即将离京时,她正在执笔挥墨,微抖的手把一个起笔工整的字写得七扭八歪。
春华看着自家小姐逐渐低沉的脸色,不敢再说话。
单茸将书纸揉成纸团,丢到一边,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般,“我重新写。”
春华忙替她铺好一张新纸,用纸镇压平,安静地伺候在一旁磨墨。
春华觉得,小姐真的不同于以往了。
以前的她虽然会兴致使然做一些事情,无论是刺绣还是书画,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前阵子说要进书堂,不仅通过了考核,而且一日比一日认真,连字也写得有几分韵味了。
春华唯一发愁的,是小姐还在惦记着青梅竹马的寂无峰将军。
单茸虽然面上什么都没说,却一直让春华派人盯着寂无峰的府上,有任何异动随时回报。
得知寂无峰要离京,单茸并不意外。老父亲倒是格外重视,将寂无峰请到府上,办了一桌送行酒。
寂无峰来时没有带玉芽儿,单茸却是和拥缚礼一同入席的,寂无峰看着两人紧挨着落座,神色怏怏。
这月以来,两人一起上学,下堂,单茸有不会的功课也不吝啬于向拥缚礼请教。
别的不说,单茸是真心佩服拥缚礼的才识,这人聪明的过头了,书上的知识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还能举一反三有自己的见解。
主角团虽然个个功夫高深,但在玩智力套路这方面,绝对斗不过拥缚礼。
单茸也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后来江祁玉只能诈死才从拥缚礼手中逃走。
单逢时作为席上的长辈,自然是一马当先举起了杯,愿意充当这个和事佬。
寂无峰算是唯一一个真给面子的小辈了,大概是军营里趟出来的豪气,同单逢时碰了杯。
待看向单茸时,却被她正好低头吃菜,装瞎无视了。
二人叹了口气,也不多说什么。
39
第39章
几人各自喝了酒,又聊了几句官场上的事。
单茸只管闷头狂吃,就连碟子里还有拥缚礼夹来的菜也照咽不误。
一顿饭吃得各怀鬼胎,氛围诡异。
单茸原本打算用完了膳便径自回自己的院中,没成想路过花园时,正好看见了那架已空置了许久的秋千。
她鬼使神差地转了脚步,将自己置身于月华之下,终于还是坐在了秋千上。
今夜之前,单茸刻意强迫自己路过了此处好多次,偏偏在和寂无峰同席用膳时破了功,好生讽刺。
寂无峰大概此时正在书房陪单逢时聊天吧?
等他出来,大概也还是会第一时间看见自己。
单茸没由来地想,视线下意识地落在书房的方向,脚尖点地,轻轻荡着。
月亮还是那轮月亮,于云层间羞怯地露出弯弯一牙,单茸抬头看着,总觉得仿若隔世。
上回坐在这里的时候,寂无峰话中藏着未尽之意,是想要向圣上开口求娶的,如今……
她自嘲地笑笑,忽然觉得自己身后被什么人扶住了。
单茸回头去看,寂无峰正无言独立于月下,静静地看着她的眼,良久后才道:“三日后,我便要离京了。”
闻言,单茸又将头转了回去,平淡道:“我知道。”
寂无峰也是沉默了半晌,似乎也不大明白为何就和单茸走到了相对无言的地步。
过了一阵,他又生硬地开口:“听说你前几日在学堂念书,被先生夸了好几次。”
这不是都知道吗。
单茸的手抓紧了身边的藤架,麻绳上的毛边摩挲得她手掌生疼,可她仿佛感受不到一般,只觉得比起手而言,另外一个地方更令她有难以忽视的疼痛感。
原来这就是人类常说的“心酸”吗?
她恍惚想到。
单茸强行忽视了自己的感受,问:“你这回离京,要带玉……木槿姑娘一起走吗?”
寂无峰似乎是听出了她话中的哽塞之意,不知为何,心中隐隐生出了几分松快,大概是单茸终于对他有了些琢磨不透的占有欲。
他温声道:“这并非我一个人能决定的,还是要看木槿姑娘的心意。”
这时候你倒知道尊重别人了,那我呢?
单茸闷不吭声地想。
况且寂无峰这话的意思,摆明了就是玉芽儿点了头,就一定会带她走。
她满脸写着不高兴,也藏不住自己的情绪,只好从秋千上跳下来,一言不发地转头就要走。
寂无峰也是意识到了单茸此刻的不满与平日里耍小脾气不大一样,伸手拦住了单茸,有些懊恼地解释道:“我从未主动与她提起过离京之事,你莫要误会。”
单茸顿住了本欲离开的步伐,却并未回头,只是不太确信地问:“为何?”
这个答案本不该由她来主动问出的,倘若寂无峰将单茸的想法放在心上,或许早在流言散播出来的时候,就会主动登门,向单茸说清楚一切。
可他不仅没有来,还偏偏要单茸一个女儿家主动来问,多少有些令她失望。
寂无峰不明白这中间的弯弯绕绕,仍旧只陷在自己认定的苦涩中,哑然道:“我这回离京,怕是不会再回来了。数年来,我也算是见识了边关苦寒,母亲的身子大不如前,我又何必让别的姑娘同我一起去受苦?”
说来说去,不过是心疼玉芽儿罢了。
单茸的心里似乎终于有一块石头落了地,他这样为那个分明才认识了几天的女子着想,一点也没想过数日前他们在这里的时候,是否也曾为从小体弱的单茸考虑过。
她没好气地剜了寂无峰一眼,恶狠狠地说:“说不定人家愿意同你一起受苦呢?伯母虽然不适应边塞生活,可她倒是从关外来的,怕是回了边境如鱼得水呢。”
寂无峰不大赞同地皱了皱眉,到底什么也没说。
单茸看了他这副模样,蓦地想起了玉芽儿同她说的那个人——
她是为了摆脱控制,才利用寂无峰的,若是没有个更好的身份,想必根本活不长久。
好动听的一席话,单茸如果不知道剧情的发展,估计也要被骗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