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伊甸时时刻刻都在死人。”
云从灵只身走在一条高级医院中随处可见的,两旁排满房间的直直长廊上,头也不回地朝着身后跟着的刘梦与卫斯理继续解释:
“所以这里最开始只是停|尸用的。后来时间长了,买卖一多,总有些人死了可惜......就逐渐完善成了一家地下医院。”
或者,它应该有另一个更适配黑市风格的名字——地下黑诊所。
而那些“死了可惜”的人,最终是否真正活着走了出去,实在是另人不寒而栗。
刘梦自从知道自己的来历后,对很多地下黑诊所做过调查,也算是了解那些恶心猎奇,又或是残忍贪婪的手术或实验。
那时的她很快就对其失去兴趣,也从未试图涉足这些领域,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为“医用材料”。
如今有机会正大光明地走进伊甸的地下四层,刘梦并不遮掩自己的无知和好奇,头扭得飞起,两只眼睛看到哪儿是哪儿。
可惜的是,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房间,大门还是保持着那种古老的,仿佛恐怖游戏之中的铁门设定,只在头部的高度有一道小小的窗口,里面漆黑一团,遮住了窥探的视线。
云从灵带着他们步行了至少十分钟,期间穿过了好几扇白色阀门,左拐加右拐,直到空气中的消毒水味儿越来越淡,灯光也从冷白变成柔白,温度却在逐步降低,是让人穿着长袖还不停起鸡皮疙瘩的程度。
终于,当他们穿过最后一道闸门,四周的环境忽然高档而舒适起来,一眼望去,墙壁上甚至有以假乱真的窗户投影,仿佛他们真的身处某个高层建筑之中。
再走过一个拐角,视线豁然开朗,眼前竟是一间用透明材料围建,开阔而宽敞,陈放了大量先进而专业检测仪器的医用检验室。
如此一来,几乎要让人忘记,这里居然只是黑市一家酒吧的地下诊所。
刘梦随意地松开了卫斯理的手,快步走进检验室新奇地四处张望时,比起所谓的娱乐公司经纪人,反而更像是某个还在校的实习记者,根据学校安排,来参观一个高级医疗公司。
但很快,她来到云从灵面前,笑眯眯地道:
“这儿真不错,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你需要我的哪只手抽血?”
谁知云从灵接下来的一句话,竟让刘梦笑容微变,罕见地没能控制住表情。
连一旁的卫斯理都投来的目光,第一次主动开口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
云从灵神色中并不带着恶意,而是纯粹的好奇。
“别紧张,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迷惑住海顿扬的。”说着,她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居然开诚布公,十分坦然地解释道:
“而且,你们应该已经清楚我的身份了。总而言之,我的嗅觉非常灵敏,它告诉我你们出现在我视野里的每一秒,都是原本的,真正的自己。”
没错,刘梦为了欺骗海顿扬,直接玩了一手将计就计,让其误以为她会借助卫斯理那一手“障眼法”的能力,和卫斯理互换彼此的身份。
但自从今早卫斯理告诉她,海顿扬已经掌控了部分外核物质,她就猜到对方之所以如此胜券在握,很可能是找到了能够破解“障眼法”的办法。
所以,刘梦索性也赌一把大的。
而结果就是,她不仅成功骗住了海顿扬,将其一枪爆头,接着声称被注射了纳米定位器,于是顺理成章地被云从灵“抓捕”回了伊甸酒吧。
但云从灵一语道破她的计划,确实是在她意料之外。
事已至此,刘梦展颜一笑,好整以暇地道:
“不如把检查先放一放,神使大人,我们先交换下这几天得到的信息,让彼此多点儿信任,如何?”
【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陷阱
◎“你真的没有进那个索柯乐之石项目实验室里,看一眼?”◎
64陷阱
令刘梦颇为意外的是,云从灵居然没有丝毫迟疑,就对她点了点头。
不仅如此,她接下来说的话,以刘梦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来看,竟然真算得上是十分坦诚坦诚的全盘托出了:
“我真的没有恶意!我是说,我其实非常理解,甚至是庆幸你坚持出手杀掉了海顿扬。而且请你放心,这事儿教会那边我会尽力帮忙你圆回来。”
刘梦微一挑眉,脸上似笑非笑,语调上扬地“哦?”了一声。
她并不精通什么谈判技巧,但观摩过大量影视作品,写过许多经典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和人物小传,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更是锻炼到了极致。
总结来说,她太会运用自身的每一处,来给别人递出暗示。
果然,云从灵不知脑补了些什么,先是稍稍舒了口气,然后竟露出了一点儿眼巴巴的情绪,活像是个被老师误会了的学生,努力争取解释道:
“虽然接触时间很短,但我确信海顿扬这个人深不可测,心狠手辣。他明明对我非常感兴趣,但发现无法短时间破解我的基因编码后,就果断将我抛开。”
“好在他严重低估了我的能力,让我能逃离禁闭室,但离开研究所却非常困难。于是我用了些小手段,混进了安保小队里。”
“可惜时间紧迫,我最多只能弄到队长级别的门禁卡,然后偷偷潜进了海顿扬的办公室找办法。”
显然,之前在鲜源水吧前,云从灵口中所谓的“加密档案”应该就是从这里看到的。
但刘梦第一时间却并未仔细思考这段话的真伪,而是将注意力莫名集中到一个非常细微的点:那就是云从灵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用的是“你”,而非“你们”。
——这句话是对她说的,并不包括卫斯理。
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因为海顿扬确实是刘梦亲手一枪做掉的。
但她本来是没打算这样引人注目,并且成功哄骗那个武装小队队长动手,只是出现了“意外”,那一枪没中。
紧接着,所有人就被“冻结”了。
再接着,卫斯理说“海顿扬不能死”。
也就是说,坚持要立刻杀掉海顿扬的,至始至终确实只有刘梦一个。
而如果云从灵能知道这一点,就说明这个生化人造人当时不仅没被那种匪夷所思的异状吓破胆,而且还能第一时间分出心神偷听她和卫斯理的对话,并捕捉到卫斯理说的那句“海顿扬不能死”。
这怎么可能?
一时间,刘梦面上虽不显,心神却震颤,甚至不确定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她不由得重新审视起云从灵,思考着这个能从海顿扬手里活蹦乱跳逃出来的人造人,如果真和卫斯理对上,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或者更直白的说——她和卫斯理,今天别不是要折在这儿了吧?
然而云从灵接下来说的话,立刻吸引了刘梦的所有注意:
这位人造人小姐简直算得上有讲故事的天赋了,这种情况下还要制造悬念,此刻话音一转,“但后续的一些事情,让我猜测这一切很可能都是海顿扬早就提前布下的局。”
“这最关键的,就是我根据他电脑中的档案信息,真找到了那个绝密项目‘索柯乐之石化验分析研究’名下的实验室。”
伊甸的这个地下医疗检测实验室设计得完整而合理,一看就是请了专家规划。
即便是陈列着好几台比人还高大的大型仪器,成捆的数据线也被有条不紊地整合在了地板之下,一眼望上去十分干练而整洁;又为了尽可能减少地板负重,方便随时打开地板检修电路,实验室甚至还特意配备了一批价格高昂,闪着冷蓝光工作灯的反重力悬浮椅。
在这种高端科技氛围如此浓郁的情况下,人会本能地认为秩序感得到了极大提升,从而整个人趋于冷淡,平静,和专业。
——除非是听见了什么令人极为咬牙切齿,深恶痛绝的字眼。
刘梦没去尝试对她来说很新鲜的反重力悬浮椅,更没倚靠在某个试验台,而是空仃仃地站在仪器之间的过道中央。她神色还算平静,但单单是这样站着,就能让人察觉到一股强烈而坚决的排斥。
她已在卫斯理那儿知道了鲜源水吧里的来龙去脉,当然清“楚索柯乐之石”是什么。
这样冠冕堂皇,自欺欺人的名字,不过是一块令人作呕的遮羞布,只为掩盖那些一己私欲之下散发的金钱恶臭,和满足肆意生杀予夺的权力欲望。
当然,刘梦也从未自诩是什么善良公正的好人。
可若谁想暗中将她和她在意的人放在案板上待价而沽,她也绝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使出全部力量掀翻这一切,斗个你死我活。
局面越黑暗难行,刘梦越是能沉得住气,她面上不动声色,嘴角还噙了点儿笑意,一副饶有兴致,又捉摸不透的模样:
“你在实验室里看到了什么?”
谁知云从灵摇了摇头,竟给出了谈话以来第二个令人出乎意料的答案:
云从灵只身走在一条高级医院中随处可见的,两旁排满房间的直直长廊上,头也不回地朝着身后跟着的刘梦与卫斯理继续解释:
“所以这里最开始只是停|尸用的。后来时间长了,买卖一多,总有些人死了可惜......就逐渐完善成了一家地下医院。”
或者,它应该有另一个更适配黑市风格的名字——地下黑诊所。
而那些“死了可惜”的人,最终是否真正活着走了出去,实在是另人不寒而栗。
刘梦自从知道自己的来历后,对很多地下黑诊所做过调查,也算是了解那些恶心猎奇,又或是残忍贪婪的手术或实验。
那时的她很快就对其失去兴趣,也从未试图涉足这些领域,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为“医用材料”。
如今有机会正大光明地走进伊甸的地下四层,刘梦并不遮掩自己的无知和好奇,头扭得飞起,两只眼睛看到哪儿是哪儿。
可惜的是,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房间,大门还是保持着那种古老的,仿佛恐怖游戏之中的铁门设定,只在头部的高度有一道小小的窗口,里面漆黑一团,遮住了窥探的视线。
云从灵带着他们步行了至少十分钟,期间穿过了好几扇白色阀门,左拐加右拐,直到空气中的消毒水味儿越来越淡,灯光也从冷白变成柔白,温度却在逐步降低,是让人穿着长袖还不停起鸡皮疙瘩的程度。
终于,当他们穿过最后一道闸门,四周的环境忽然高档而舒适起来,一眼望去,墙壁上甚至有以假乱真的窗户投影,仿佛他们真的身处某个高层建筑之中。
再走过一个拐角,视线豁然开朗,眼前竟是一间用透明材料围建,开阔而宽敞,陈放了大量先进而专业检测仪器的医用检验室。
如此一来,几乎要让人忘记,这里居然只是黑市一家酒吧的地下诊所。
刘梦随意地松开了卫斯理的手,快步走进检验室新奇地四处张望时,比起所谓的娱乐公司经纪人,反而更像是某个还在校的实习记者,根据学校安排,来参观一个高级医疗公司。
但很快,她来到云从灵面前,笑眯眯地道:
“这儿真不错,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你需要我的哪只手抽血?”
谁知云从灵接下来的一句话,竟让刘梦笑容微变,罕见地没能控制住表情。
连一旁的卫斯理都投来的目光,第一次主动开口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
云从灵神色中并不带着恶意,而是纯粹的好奇。
“别紧张,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迷惑住海顿扬的。”说着,她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居然开诚布公,十分坦然地解释道:
“而且,你们应该已经清楚我的身份了。总而言之,我的嗅觉非常灵敏,它告诉我你们出现在我视野里的每一秒,都是原本的,真正的自己。”
没错,刘梦为了欺骗海顿扬,直接玩了一手将计就计,让其误以为她会借助卫斯理那一手“障眼法”的能力,和卫斯理互换彼此的身份。
但自从今早卫斯理告诉她,海顿扬已经掌控了部分外核物质,她就猜到对方之所以如此胜券在握,很可能是找到了能够破解“障眼法”的办法。
所以,刘梦索性也赌一把大的。
而结果就是,她不仅成功骗住了海顿扬,将其一枪爆头,接着声称被注射了纳米定位器,于是顺理成章地被云从灵“抓捕”回了伊甸酒吧。
但云从灵一语道破她的计划,确实是在她意料之外。
事已至此,刘梦展颜一笑,好整以暇地道:
“不如把检查先放一放,神使大人,我们先交换下这几天得到的信息,让彼此多点儿信任,如何?”
【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陷阱
◎“你真的没有进那个索柯乐之石项目实验室里,看一眼?”◎
64陷阱
令刘梦颇为意外的是,云从灵居然没有丝毫迟疑,就对她点了点头。
不仅如此,她接下来说的话,以刘梦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来看,竟然真算得上是十分坦诚坦诚的全盘托出了:
“我真的没有恶意!我是说,我其实非常理解,甚至是庆幸你坚持出手杀掉了海顿扬。而且请你放心,这事儿教会那边我会尽力帮忙你圆回来。”
刘梦微一挑眉,脸上似笑非笑,语调上扬地“哦?”了一声。
她并不精通什么谈判技巧,但观摩过大量影视作品,写过许多经典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和人物小传,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更是锻炼到了极致。
总结来说,她太会运用自身的每一处,来给别人递出暗示。
果然,云从灵不知脑补了些什么,先是稍稍舒了口气,然后竟露出了一点儿眼巴巴的情绪,活像是个被老师误会了的学生,努力争取解释道:
“虽然接触时间很短,但我确信海顿扬这个人深不可测,心狠手辣。他明明对我非常感兴趣,但发现无法短时间破解我的基因编码后,就果断将我抛开。”
“好在他严重低估了我的能力,让我能逃离禁闭室,但离开研究所却非常困难。于是我用了些小手段,混进了安保小队里。”
“可惜时间紧迫,我最多只能弄到队长级别的门禁卡,然后偷偷潜进了海顿扬的办公室找办法。”
显然,之前在鲜源水吧前,云从灵口中所谓的“加密档案”应该就是从这里看到的。
但刘梦第一时间却并未仔细思考这段话的真伪,而是将注意力莫名集中到一个非常细微的点:那就是云从灵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用的是“你”,而非“你们”。
——这句话是对她说的,并不包括卫斯理。
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因为海顿扬确实是刘梦亲手一枪做掉的。
但她本来是没打算这样引人注目,并且成功哄骗那个武装小队队长动手,只是出现了“意外”,那一枪没中。
紧接着,所有人就被“冻结”了。
再接着,卫斯理说“海顿扬不能死”。
也就是说,坚持要立刻杀掉海顿扬的,至始至终确实只有刘梦一个。
而如果云从灵能知道这一点,就说明这个生化人造人当时不仅没被那种匪夷所思的异状吓破胆,而且还能第一时间分出心神偷听她和卫斯理的对话,并捕捉到卫斯理说的那句“海顿扬不能死”。
这怎么可能?
一时间,刘梦面上虽不显,心神却震颤,甚至不确定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她不由得重新审视起云从灵,思考着这个能从海顿扬手里活蹦乱跳逃出来的人造人,如果真和卫斯理对上,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或者更直白的说——她和卫斯理,今天别不是要折在这儿了吧?
然而云从灵接下来说的话,立刻吸引了刘梦的所有注意:
这位人造人小姐简直算得上有讲故事的天赋了,这种情况下还要制造悬念,此刻话音一转,“但后续的一些事情,让我猜测这一切很可能都是海顿扬早就提前布下的局。”
“这最关键的,就是我根据他电脑中的档案信息,真找到了那个绝密项目‘索柯乐之石化验分析研究’名下的实验室。”
伊甸的这个地下医疗检测实验室设计得完整而合理,一看就是请了专家规划。
即便是陈列着好几台比人还高大的大型仪器,成捆的数据线也被有条不紊地整合在了地板之下,一眼望上去十分干练而整洁;又为了尽可能减少地板负重,方便随时打开地板检修电路,实验室甚至还特意配备了一批价格高昂,闪着冷蓝光工作灯的反重力悬浮椅。
在这种高端科技氛围如此浓郁的情况下,人会本能地认为秩序感得到了极大提升,从而整个人趋于冷淡,平静,和专业。
——除非是听见了什么令人极为咬牙切齿,深恶痛绝的字眼。
刘梦没去尝试对她来说很新鲜的反重力悬浮椅,更没倚靠在某个试验台,而是空仃仃地站在仪器之间的过道中央。她神色还算平静,但单单是这样站着,就能让人察觉到一股强烈而坚决的排斥。
她已在卫斯理那儿知道了鲜源水吧里的来龙去脉,当然清“楚索柯乐之石”是什么。
这样冠冕堂皇,自欺欺人的名字,不过是一块令人作呕的遮羞布,只为掩盖那些一己私欲之下散发的金钱恶臭,和满足肆意生杀予夺的权力欲望。
当然,刘梦也从未自诩是什么善良公正的好人。
可若谁想暗中将她和她在意的人放在案板上待价而沽,她也绝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使出全部力量掀翻这一切,斗个你死我活。
局面越黑暗难行,刘梦越是能沉得住气,她面上不动声色,嘴角还噙了点儿笑意,一副饶有兴致,又捉摸不透的模样:
“你在实验室里看到了什么?”
谁知云从灵摇了摇头,竟给出了谈话以来第二个令人出乎意料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