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礼部左侍郎林睿是个已经蓄起须的半百老头,他为官三朝自是有些老派官员的傲气,又任职礼部,便总喜欢揪着一些失礼之事不放。
此前李然依上陵途中遇刺,擒下刺客后便直接回了京,但上陵一事先前本就延了时日,现下又直接折返,因此在他眼中便觉得是李然依坏了规矩。
他出列于朝堂将此事先讲了一遍,而后责问道:“长公主此举是否可视为对先帝后不敬?而有违我朝孝道,让天下百姓耻笑!”
李然依虽掌控朝局,但到底说不上每个人都能像薛绍勇那般忠心于她,更多屈于她的不过是惧怕她手中占据的大半权柄,而像林睿这种为博名声不怕死的也不在少数。
小皇帝笑道:“林卿言重了,皇姐也是一时受到其它事阻挠。”
林睿咄咄逼人道:“事有轻重缓急,长公主既擒下刺客,可让禁军押送回京,不至于此后影响上陵的行程。”
小皇帝劝慰道:“上陵之事并非只能定在那一日,后面再择良日便是了。”
“上陵良日一年甚多,然祭拜之诚心却是看人。依臣所见,是长公主平日太多琐事缠身,也就无心做好为人子女之孝义了。”
此言一出,全殿哗然。
小皇帝坐于龙座上也开始不自在起来,手心不自觉为殿下那人出了冷汗。
李然依于殿后起身,准备出去与林睿对峙。
却突闻一清冽男声响起:“林大人此言不妥。”
第16章 第 16 章
李然依停下脚步静听。
叶焕声音清脆有力:“长公主遇袭当日,我也在场,事态紧急,并非林大人说得这般轻松,且不论林大人在经历过那样的生死关头之后还能否立得住脚,就算长公主殿下整顿队伍之后再欲前往皇陵祭拜,在下也会劝她回来。”
林睿白他一眼:“为何?”
“其一,适才遇袭,队伍之中人心涣散,九崧山一带多险峻,林大人又怎保刺客只埋伏了一处,倘若让禁军先回而他们还有后招,你是想让长公主带着满是疲态一众宫人与他们相抗吗?”
“你……”
“其二。”叶焕不待他开口驳斥,“先前一战,宫人身上多有血腥,就算公主千金之躯受到保护,但也难免沾满上腥气,如此拜谒先帝难道就不显唐突了?”
林睿本就不满叶焕年纪轻轻就坐上四品大员之位,如今又被他反驳,自觉被后辈顶撞丢了脸,于大殿之上公然指着他骂道:“油腔滑调,如今做了驸马便是非不分、强词夺理了吗!”
叶焕立身在原地,像是有堵无形的墙隔着二人中间,一边是狂躁的癫夫,一边是温雅的书郎。
“林大人说够了没有。”李然依从后殿走了出来,站到皇帝身旁。
“参见长公主殿下。”众人齐喊。
李然依还算客气:“林大人为先帝着想,为本宫着想,本宫心存感念,不过林大人说得一些话也确实重了些,本宫绝无此意。”
“上陵一事,本宫每每想起也是万般惭愧,所以林大人与其在这里与叶侍郎争辩,倒不如早些去和钦天监敲定下一次上陵的日子,也好全了本宫的孝心和解了林大人的忧心。”
林睿语塞,来人说话柔和,顺着他的话周旋,反倒让他觉得之前所为全打在了一团棉花上。
李然依也不让他答,只问朝臣道:“众卿觉得呢?”
殿下有人带头:“长公主所言更为妥当。”
其余的跟着:“长公主所言更为妥当。”
李然依故作胜者姿态得意望着林睿:“看,大家都是作此想法,林大人便着手去办吧。”
林睿还欲狡辩。
李然依直接打断:“诸事既已敲定,就退朝吧。”
说完她便退回了后殿,在众臣高喊的“公主万福金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伴随下昂首离去,而林睿亦在声浪中张目结舌。
—
叶焕随众人离宫,因他官阶较高所以殿上位置便站得靠前,自然离去时便排得较后,然因脚程快慢,每每快要行至太极门时便总会赶上几个走得慢的官职相较他低的官员。
其中有人议论道:“今日早朝下得可真是突然,我还事未来得及上奏呢。”
另有一人跟着叹道:“唉,你们部的事还好说,今日未奏也可待明日,实在不行还有侍郎和尚书,哪像我们吏部……”
“也是,你们部本就是六部之首,现下又马上到了季评的时候,事务更为繁多,结果偏偏你们两位侍郎都接连告老和调任,想来你这个郎中做得并不轻松。”
“对啊,本来我们的尚书大人就常年生病,算个挂职,结果现下两个侍郎之位又都空缺了出来。”说者苦笑一声,“没想到部中之事还有一日能全落在我身上来。”
旁人劝慰:“再撑撑吧,也不一定是坏事,如今职位空缺,说不定就是你高升的机会。”
“资历不足,难咯。”
“等等看吧……”
叶焕听着,如往常般并不打眼地穿梭在其中,一路往前。
又路过正并排走着的两位官员时,却听二人言道:“还是咱们叶驸马的命好啊,年纪轻轻就尚公主,可真是前途无量啊。”
“是啊,且看咱们这位驸马今日在朝堂上那一番言论就知道他也欢喜得很啊,巴巴地为咱们那位公主开脱。”
叶焕仍自顾自地走着。
“唉,可是有什么用呢?咱们公主不喜欢驸马这类型的男子,你没听说吗,新婚当夜,公主都不愿与他同处一室。”
“这我到知道,只闻过新妇独守空房,还未听过新婿独守空房的呢,哈哈哈。”
说话的两位,一个是早叶焕一届的进士王霖,一个是与叶焕同届的进士朱全,现分别任刑部和工部员外郎,都是从六品。
叶焕十七岁中状元,二十四岁就高居侍郎之位,在他们之中都算是年轻的,但又是寒门出身所以也便常常遭人嫉妒,又有他新婚那夜的事情传出,于是众人便都认为他并不得李然依喜爱,现下也就敢这般当着他的面说这些话。
不过叶焕对他们都不在意,所以也听不入耳,但又或许今日是婚后李然依和叶焕第一次同朝,让他们心中不甘更甚所以便追着他道:“不过要我是长公主,我也不会喜欢。”
“朱兄这话何解啊?”
“王兄是前辈,有些事情了解得不多,咱们叶驸马呀,自小便没了父母,孤苦一人寄居在亲戚家里,结果怎料住进不过几年,亲戚一家也遭了难。”
叶焕停下脚步。
那人还啧啧摇头道:“你说咱们这位驸马呀是不是命格太硬了,没人敢近身呐。”
叶焕转过身,正好贴面寒眸盯住他。
朱全笑笑,退了一步:“哟,驸马这是怎么了?可是在下说得打扰到您了?”
“打扰不打扰暂且另说,本宫听着倒是有趣。”冷媚女声从后想起。
李然依从太极门后慢步走出,蛾眉朱唇,自带倨傲地行至三人近处。
第17章 第 17 章
三人一同作揖,但却只能听见那二人的声音:“微臣参见长公主。”
李然依正过身子,先瞧了叶焕一眼,见他正埋着头。
“诸位刚才再讲什么?再说来与本宫听听。”李然依声音柔和却极具压迫感。
纵然她唇眼含笑却总是给人一种无法亲近的感觉,让人看不透,也不敢看。
三人也都还俯首着。
当然,她也没让他们起身。
不过她单独去轻轻触抬了叶焕的双手,示意他可以放下。
朱全扯着嘴角笑了笑,试探着抬了点头:“都是玩笑话,不敢扰公主听户。”
“玩笑话?”李然依扬眉走近,“本宫刚才好像听见一句……说你若是本宫,你会如何?”
朱全脸色骤然煞白,慌忙跪下:“臣一时失言,请殿下恕罪。”
李然依俯眼睨着他,不冷不热道:“所以本宫该如何待人,你都替本宫想好了?”
朱全的头都要贴到地面上去了:“不不,不敢。”
她又瞥向另一边的王霖。
王霖方才想窥探一下情况,刚一抬首便径直撞上了李然依的目光,于是也立马狼狈地跪了下去。
“殿下。”他慌里慌张地喊了一句。
“本宫没记错话,你是刑部的王霖吧,以前审案的时候见过一次。”
“是……”
“想起来,刚才好像你也替本宫做了主,说本宫并不喜欢驸马?不愿与他共处一室?”
王霖惶恐:“臣不敢,都是臣胡乱听信了外面的流言。”
“哦——”李然依翘首看向远处,“刑部断案都以流言来断?”
王霖梆的一声叩地:“臣知罪。”
“臣等刚才只是在与驸马说笑罢了。”
“说笑罢了?”李然依重复一句,而后浅歪着头,看着叶焕问,“驸马笑了吗?”
此前李然依上陵途中遇刺,擒下刺客后便直接回了京,但上陵一事先前本就延了时日,现下又直接折返,因此在他眼中便觉得是李然依坏了规矩。
他出列于朝堂将此事先讲了一遍,而后责问道:“长公主此举是否可视为对先帝后不敬?而有违我朝孝道,让天下百姓耻笑!”
李然依虽掌控朝局,但到底说不上每个人都能像薛绍勇那般忠心于她,更多屈于她的不过是惧怕她手中占据的大半权柄,而像林睿这种为博名声不怕死的也不在少数。
小皇帝笑道:“林卿言重了,皇姐也是一时受到其它事阻挠。”
林睿咄咄逼人道:“事有轻重缓急,长公主既擒下刺客,可让禁军押送回京,不至于此后影响上陵的行程。”
小皇帝劝慰道:“上陵之事并非只能定在那一日,后面再择良日便是了。”
“上陵良日一年甚多,然祭拜之诚心却是看人。依臣所见,是长公主平日太多琐事缠身,也就无心做好为人子女之孝义了。”
此言一出,全殿哗然。
小皇帝坐于龙座上也开始不自在起来,手心不自觉为殿下那人出了冷汗。
李然依于殿后起身,准备出去与林睿对峙。
却突闻一清冽男声响起:“林大人此言不妥。”
第16章 第 16 章
李然依停下脚步静听。
叶焕声音清脆有力:“长公主遇袭当日,我也在场,事态紧急,并非林大人说得这般轻松,且不论林大人在经历过那样的生死关头之后还能否立得住脚,就算长公主殿下整顿队伍之后再欲前往皇陵祭拜,在下也会劝她回来。”
林睿白他一眼:“为何?”
“其一,适才遇袭,队伍之中人心涣散,九崧山一带多险峻,林大人又怎保刺客只埋伏了一处,倘若让禁军先回而他们还有后招,你是想让长公主带着满是疲态一众宫人与他们相抗吗?”
“你……”
“其二。”叶焕不待他开口驳斥,“先前一战,宫人身上多有血腥,就算公主千金之躯受到保护,但也难免沾满上腥气,如此拜谒先帝难道就不显唐突了?”
林睿本就不满叶焕年纪轻轻就坐上四品大员之位,如今又被他反驳,自觉被后辈顶撞丢了脸,于大殿之上公然指着他骂道:“油腔滑调,如今做了驸马便是非不分、强词夺理了吗!”
叶焕立身在原地,像是有堵无形的墙隔着二人中间,一边是狂躁的癫夫,一边是温雅的书郎。
“林大人说够了没有。”李然依从后殿走了出来,站到皇帝身旁。
“参见长公主殿下。”众人齐喊。
李然依还算客气:“林大人为先帝着想,为本宫着想,本宫心存感念,不过林大人说得一些话也确实重了些,本宫绝无此意。”
“上陵一事,本宫每每想起也是万般惭愧,所以林大人与其在这里与叶侍郎争辩,倒不如早些去和钦天监敲定下一次上陵的日子,也好全了本宫的孝心和解了林大人的忧心。”
林睿语塞,来人说话柔和,顺着他的话周旋,反倒让他觉得之前所为全打在了一团棉花上。
李然依也不让他答,只问朝臣道:“众卿觉得呢?”
殿下有人带头:“长公主所言更为妥当。”
其余的跟着:“长公主所言更为妥当。”
李然依故作胜者姿态得意望着林睿:“看,大家都是作此想法,林大人便着手去办吧。”
林睿还欲狡辩。
李然依直接打断:“诸事既已敲定,就退朝吧。”
说完她便退回了后殿,在众臣高喊的“公主万福金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伴随下昂首离去,而林睿亦在声浪中张目结舌。
—
叶焕随众人离宫,因他官阶较高所以殿上位置便站得靠前,自然离去时便排得较后,然因脚程快慢,每每快要行至太极门时便总会赶上几个走得慢的官职相较他低的官员。
其中有人议论道:“今日早朝下得可真是突然,我还事未来得及上奏呢。”
另有一人跟着叹道:“唉,你们部的事还好说,今日未奏也可待明日,实在不行还有侍郎和尚书,哪像我们吏部……”
“也是,你们部本就是六部之首,现下又马上到了季评的时候,事务更为繁多,结果偏偏你们两位侍郎都接连告老和调任,想来你这个郎中做得并不轻松。”
“对啊,本来我们的尚书大人就常年生病,算个挂职,结果现下两个侍郎之位又都空缺了出来。”说者苦笑一声,“没想到部中之事还有一日能全落在我身上来。”
旁人劝慰:“再撑撑吧,也不一定是坏事,如今职位空缺,说不定就是你高升的机会。”
“资历不足,难咯。”
“等等看吧……”
叶焕听着,如往常般并不打眼地穿梭在其中,一路往前。
又路过正并排走着的两位官员时,却听二人言道:“还是咱们叶驸马的命好啊,年纪轻轻就尚公主,可真是前途无量啊。”
“是啊,且看咱们这位驸马今日在朝堂上那一番言论就知道他也欢喜得很啊,巴巴地为咱们那位公主开脱。”
叶焕仍自顾自地走着。
“唉,可是有什么用呢?咱们公主不喜欢驸马这类型的男子,你没听说吗,新婚当夜,公主都不愿与他同处一室。”
“这我到知道,只闻过新妇独守空房,还未听过新婿独守空房的呢,哈哈哈。”
说话的两位,一个是早叶焕一届的进士王霖,一个是与叶焕同届的进士朱全,现分别任刑部和工部员外郎,都是从六品。
叶焕十七岁中状元,二十四岁就高居侍郎之位,在他们之中都算是年轻的,但又是寒门出身所以也便常常遭人嫉妒,又有他新婚那夜的事情传出,于是众人便都认为他并不得李然依喜爱,现下也就敢这般当着他的面说这些话。
不过叶焕对他们都不在意,所以也听不入耳,但又或许今日是婚后李然依和叶焕第一次同朝,让他们心中不甘更甚所以便追着他道:“不过要我是长公主,我也不会喜欢。”
“朱兄这话何解啊?”
“王兄是前辈,有些事情了解得不多,咱们叶驸马呀,自小便没了父母,孤苦一人寄居在亲戚家里,结果怎料住进不过几年,亲戚一家也遭了难。”
叶焕停下脚步。
那人还啧啧摇头道:“你说咱们这位驸马呀是不是命格太硬了,没人敢近身呐。”
叶焕转过身,正好贴面寒眸盯住他。
朱全笑笑,退了一步:“哟,驸马这是怎么了?可是在下说得打扰到您了?”
“打扰不打扰暂且另说,本宫听着倒是有趣。”冷媚女声从后想起。
李然依从太极门后慢步走出,蛾眉朱唇,自带倨傲地行至三人近处。
第17章 第 17 章
三人一同作揖,但却只能听见那二人的声音:“微臣参见长公主。”
李然依正过身子,先瞧了叶焕一眼,见他正埋着头。
“诸位刚才再讲什么?再说来与本宫听听。”李然依声音柔和却极具压迫感。
纵然她唇眼含笑却总是给人一种无法亲近的感觉,让人看不透,也不敢看。
三人也都还俯首着。
当然,她也没让他们起身。
不过她单独去轻轻触抬了叶焕的双手,示意他可以放下。
朱全扯着嘴角笑了笑,试探着抬了点头:“都是玩笑话,不敢扰公主听户。”
“玩笑话?”李然依扬眉走近,“本宫刚才好像听见一句……说你若是本宫,你会如何?”
朱全脸色骤然煞白,慌忙跪下:“臣一时失言,请殿下恕罪。”
李然依俯眼睨着他,不冷不热道:“所以本宫该如何待人,你都替本宫想好了?”
朱全的头都要贴到地面上去了:“不不,不敢。”
她又瞥向另一边的王霖。
王霖方才想窥探一下情况,刚一抬首便径直撞上了李然依的目光,于是也立马狼狈地跪了下去。
“殿下。”他慌里慌张地喊了一句。
“本宫没记错话,你是刑部的王霖吧,以前审案的时候见过一次。”
“是……”
“想起来,刚才好像你也替本宫做了主,说本宫并不喜欢驸马?不愿与他共处一室?”
王霖惶恐:“臣不敢,都是臣胡乱听信了外面的流言。”
“哦——”李然依翘首看向远处,“刑部断案都以流言来断?”
王霖梆的一声叩地:“臣知罪。”
“臣等刚才只是在与驸马说笑罢了。”
“说笑罢了?”李然依重复一句,而后浅歪着头,看着叶焕问,“驸马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