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叶焕淡淡道:“我朝重儒术,自是知晓君子六艺,西顺王方才说的,在下学究之外也曾习过。”
说完,他又向李然依请令:“臣请殿下予臣箭靶,这样也好让西顺王见识一下我朝文武兼修之道。”
他还会武?
李然依与额森一同觉得惊奇,然只一瞬,她表面的神色就恢复淡然,含笑允准:“就依驸马所言。”
语罢,李然依朝鸿胪寺卿颔首,示意他下去准备。
不过片刻,鸿胪寺卿便来报:“回禀公主,已准备妥当,还请移步院中。”
于是,屋中众人全部起身转移到院中,而箭靶早已摆放好,一个金吾卫将弓箭交予叶焕。
“且慢!”
叶焕方才接过弓,额森就喊住了他:“本王自出使以来便一直没再碰过弓箭,一时手痒,不知驸马能否让本王先试试?”
叶焕浅笑一声,自是知道他的打算,他将手中大弓递给他:“好啊,西顺王请。”
额森含笑接过之后且先试了试弓的力道。
“好弓!”他高声一赞。
随后,他又看向院中的箭靶,又似有不满足:“公主殿下,可否劳驾贵朝军士将这靶子移得再远些,太近了,打着没意思。”
李然依静静地看着他表演,与叶焕对视一眼,见他颔首后,向旁招手道:“按西顺王意思去做。”
待金吾卫将箭靶向外再移动了一段距离后,额森虚了虚眼,还是觉得太近,竟拿起箭支,往后退了几步,退至房内桌角处方才停下,搭弓起射。
簌的一声,那箭宛若有雷霆万钧之力,众人只觉得耳侧一响,还未来得及看清,便已射在靶心之上。
“好!”跟随额森进京的北凉人趁势起哄。
而额森却故作谦虚,对叶焕道:“本王以前习惯了,觉得离靶子越远才能射得越稳,不过驸马可就在院中起射,不必非如本王这般,离得这么远。”
叶焕温润之气一直挂在脸上,他婉言拒绝:“西顺王既为在下打了样,在下也自然应向西顺王看齐。”
说着,他抽出箭支,站在额森刚才的位置,不待过多瞄准,果断将箭射出,竟将额森刚射出的箭生生从中间撕开。
在场之人见状无不惊愕,齐刷刷地往叶焕看去,但只见他放下大弓,仍是一副文士模样。
他拱手道:“西顺王,有礼了。”
额森微微惊目,不得不佩服:“宁国还是有才士的。”
——
第一天在鸿胪寺中所议的不过两国初步提出的停战条件,主要所进行的还是迎接外使的环节,西顺王地位尊贵,北凉派他出使,在某些方面来说也算是有诚意,是故,大宁朝这边也不能太过冷落,因此,白日在鸿胪寺里浅谈之后,晚上在兴庆宫的宴会才是重中之重。
彼时,大宁皇帝也会出席。
宴会开始前,叶焕按流程,需去皇帝处报备,亦向皇帝禀明鸿胪寺内北凉使臣能给出的议和条件。
小皇帝端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正色听着叶焕的转述,时不时地还点头回应。
待叶焕言毕之后他方才道:“之前与北凉一战,本就是他们理亏在先,此番和谈定要给他们点教训,合约条款上不得让步,免得让他们看扁我朝,恢复以后又卷土重来。”
朝堂之事,小皇帝虽有许多都做不得数,但两国和谈,国君之意不可或缺,所以他此番言论也算是表明了态度。
更巧的是,一向不对付的两姐弟在此事上的想法却是出奇一致,李然依也只道不可让北凉谈得太过轻松,如今,有长公主和皇帝的意思在此,便让鸿胪寺和礼部官员好办了许多。
叶焕听后拱手回了声是。
小皇帝瞧着他,沉吟片刻,这是叶焕大婚后第一次入宫面圣,小皇帝不免想借机多问一些:“朕听说大婚当日,叶卿和皇姐是分房而睡的?”
小皇帝还算说得委婉,未直接说出独守空房四个字。
叶焕在心中无奈哀叹,虽说他对李然依无情,但有些话说得多也难免扰心。
他如实回道:“是。”
小皇帝却摆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砸手道:“这可就不好了。”
“为何?”叶焕忍不住抬头问。
小皇帝道:“叶卿想啊,这成了亲和没成一样,那我们做这一遭有什么用?”
叶焕不懂皇帝话中之意,他从一开始便只是想着循序渐进,而选择潜伏在李然依身边也只是因为更好行事罢了。
“陛下不是说,公主在您大婚之后便愿意还政于您,但此前又一直因为长公主未婚所以才不宜先行操办您的婚事,如今臣与长公主缔结,接下来只需为您选好皇后,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亲政了吗?”
“额……”小皇帝突然心虚起来,“其实皇姐之前还提了个条件。”
叶焕顿感不妙:“什么?”
第9章 第 9 章
叶焕:“什么?”
小皇帝不知该如何开口,声音越来越低,嘟囔着说完:“皇姐还有个条件是,待朕年满二十岁生辰之后……”
声音虽小,但殿内安静,却听得清楚。
叶焕立马捏实拳头,如今皇帝方才十七,距离他二十岁还有整整三年时间!
叶焕只觉得自己被耍了一通。
“可陛下之前与臣说的……”
“是、是。”小皇帝结结巴巴,但又理直气壮,“但朕也没有骗爱卿啊,皇姐的确说过要朕成家之后方能还政,只是加冠之事实在距朕太久,朕确实不想等了。”
叶焕无奈,原来小皇帝也知道三年时间很长。
小皇帝继续开解道:“其实朕的本意除了要借此机会为自己择选皇后,还有一事更为重要。”
叶焕凝眸不语,等着皇帝自己说出。
小皇帝煞有其事道:“叶卿可知道女子最在意的是什么?”
叶焕压着火,耐着性子回他:“个人有个人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小皇帝摇了摇头,矢口否认:“不不不。”
他定下神,郑重其事:“她们都有一个特点——”
“她们都能做母亲。”
叶焕骤然蹙眉望他。
小皇帝坏笑一下,开始分析:“皇姐之所以一直不愿意放权,就是因为能束缚她的东西实在太少,也没有什么其它的人或事能吸引她的注意,所以她才能一颗心地全扑在政事上。”
小皇帝手上带着动作,讲得绘声绘色:“但倘若,你们之间有了孩子,那或许就不一样了。”
他愈发欣喜:“她成了母亲,有了需要照顾的人,便一定会分身乏术,往好了想,她说不定还因此会自愿放权于朕,如此岂不是皆大欢喜?
说着,小皇帝又踱步起来:“退一步想,就算她不愿,朕也有机会和她掰扯一二了不是?”
叶焕蹙着眉头,听着小皇帝荒唐而幼稚的想法。
他未将话说死,只冷冷道:“陛下是否想得太过简单了,而且生儿育女一事并非臣愿意就能成的。”
小皇帝却故意问:“那叶卿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依朕所言的话,到时你有了孩子,朕有了侄子,皇姐亦有了真正想要爱护的人,难道不是好事?”
男女之情,孕育之事,哪那么简单。
叶焕不与之争辩,拱手请辞:“请陛下再给臣些时日,臣定会想办法让长公主还政于您,至于其它的,还是应慎重考虑。”
小皇帝敛回笑意,长叹一声:“朕说得确实太突然,叶卿一时接受不过来也属正常,罢了,那你便先下去将今晚招待北凉使臣的宴会安排好吧。”
叶焕颔首:“臣遵旨。”
小皇帝看着他转身离去,一路目送他出了大殿,又幽幽地来了句:“看来,还是得让朕帮你一把。”
—
兴庆殿内,招待西顺王的歌舞声起,而殿上的座位也排得稀奇,李然依与小皇帝一同高坐在正位之上,两张桌子亦只分左右,不分前后。
宴会之上,小皇帝率先举杯开口道:“西顺王万里跋涉,首至安京,朕不胜欢喜,今日朕与西顺王共饮一杯,以作欢迎。”
额森举起酒杯,畅意回道:“多谢大宁皇帝的款待,也多谢长公主殿下的迎候。”
大殿之上,皇帝与他说话,他偏偏要提到一旁的长公主,其用意昭然若揭,不过是当庭想要小皇帝难看罢了。
小皇帝嘴角笑意变得僵硬,然当着两国群臣自是不能失态,他顶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之后接过话茬道:“皇姐的确帮了朕很多,朕也得好好谢谢皇姐呢。”
他微侧过身子,侍奉在旁的内监又为他斟上了酒,他举杯又朝李然依敬道:“这些日子皇姐辛苦,朕也趁着今日敬皇姐一杯,对皇姐言谢一番。”
李然依今晚的装扮大气沉稳,她朝皇帝勾唇一笑,显得尤为庄静,她也举起桌上的酒杯回敬道:“昭阳所为一切都是为了陛下和大宁,算不得辛苦,有劳陛下挂怀。”
说完,他又向李然依请令:“臣请殿下予臣箭靶,这样也好让西顺王见识一下我朝文武兼修之道。”
他还会武?
李然依与额森一同觉得惊奇,然只一瞬,她表面的神色就恢复淡然,含笑允准:“就依驸马所言。”
语罢,李然依朝鸿胪寺卿颔首,示意他下去准备。
不过片刻,鸿胪寺卿便来报:“回禀公主,已准备妥当,还请移步院中。”
于是,屋中众人全部起身转移到院中,而箭靶早已摆放好,一个金吾卫将弓箭交予叶焕。
“且慢!”
叶焕方才接过弓,额森就喊住了他:“本王自出使以来便一直没再碰过弓箭,一时手痒,不知驸马能否让本王先试试?”
叶焕浅笑一声,自是知道他的打算,他将手中大弓递给他:“好啊,西顺王请。”
额森含笑接过之后且先试了试弓的力道。
“好弓!”他高声一赞。
随后,他又看向院中的箭靶,又似有不满足:“公主殿下,可否劳驾贵朝军士将这靶子移得再远些,太近了,打着没意思。”
李然依静静地看着他表演,与叶焕对视一眼,见他颔首后,向旁招手道:“按西顺王意思去做。”
待金吾卫将箭靶向外再移动了一段距离后,额森虚了虚眼,还是觉得太近,竟拿起箭支,往后退了几步,退至房内桌角处方才停下,搭弓起射。
簌的一声,那箭宛若有雷霆万钧之力,众人只觉得耳侧一响,还未来得及看清,便已射在靶心之上。
“好!”跟随额森进京的北凉人趁势起哄。
而额森却故作谦虚,对叶焕道:“本王以前习惯了,觉得离靶子越远才能射得越稳,不过驸马可就在院中起射,不必非如本王这般,离得这么远。”
叶焕温润之气一直挂在脸上,他婉言拒绝:“西顺王既为在下打了样,在下也自然应向西顺王看齐。”
说着,他抽出箭支,站在额森刚才的位置,不待过多瞄准,果断将箭射出,竟将额森刚射出的箭生生从中间撕开。
在场之人见状无不惊愕,齐刷刷地往叶焕看去,但只见他放下大弓,仍是一副文士模样。
他拱手道:“西顺王,有礼了。”
额森微微惊目,不得不佩服:“宁国还是有才士的。”
——
第一天在鸿胪寺中所议的不过两国初步提出的停战条件,主要所进行的还是迎接外使的环节,西顺王地位尊贵,北凉派他出使,在某些方面来说也算是有诚意,是故,大宁朝这边也不能太过冷落,因此,白日在鸿胪寺里浅谈之后,晚上在兴庆宫的宴会才是重中之重。
彼时,大宁皇帝也会出席。
宴会开始前,叶焕按流程,需去皇帝处报备,亦向皇帝禀明鸿胪寺内北凉使臣能给出的议和条件。
小皇帝端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正色听着叶焕的转述,时不时地还点头回应。
待叶焕言毕之后他方才道:“之前与北凉一战,本就是他们理亏在先,此番和谈定要给他们点教训,合约条款上不得让步,免得让他们看扁我朝,恢复以后又卷土重来。”
朝堂之事,小皇帝虽有许多都做不得数,但两国和谈,国君之意不可或缺,所以他此番言论也算是表明了态度。
更巧的是,一向不对付的两姐弟在此事上的想法却是出奇一致,李然依也只道不可让北凉谈得太过轻松,如今,有长公主和皇帝的意思在此,便让鸿胪寺和礼部官员好办了许多。
叶焕听后拱手回了声是。
小皇帝瞧着他,沉吟片刻,这是叶焕大婚后第一次入宫面圣,小皇帝不免想借机多问一些:“朕听说大婚当日,叶卿和皇姐是分房而睡的?”
小皇帝还算说得委婉,未直接说出独守空房四个字。
叶焕在心中无奈哀叹,虽说他对李然依无情,但有些话说得多也难免扰心。
他如实回道:“是。”
小皇帝却摆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砸手道:“这可就不好了。”
“为何?”叶焕忍不住抬头问。
小皇帝道:“叶卿想啊,这成了亲和没成一样,那我们做这一遭有什么用?”
叶焕不懂皇帝话中之意,他从一开始便只是想着循序渐进,而选择潜伏在李然依身边也只是因为更好行事罢了。
“陛下不是说,公主在您大婚之后便愿意还政于您,但此前又一直因为长公主未婚所以才不宜先行操办您的婚事,如今臣与长公主缔结,接下来只需为您选好皇后,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亲政了吗?”
“额……”小皇帝突然心虚起来,“其实皇姐之前还提了个条件。”
叶焕顿感不妙:“什么?”
第9章 第 9 章
叶焕:“什么?”
小皇帝不知该如何开口,声音越来越低,嘟囔着说完:“皇姐还有个条件是,待朕年满二十岁生辰之后……”
声音虽小,但殿内安静,却听得清楚。
叶焕立马捏实拳头,如今皇帝方才十七,距离他二十岁还有整整三年时间!
叶焕只觉得自己被耍了一通。
“可陛下之前与臣说的……”
“是、是。”小皇帝结结巴巴,但又理直气壮,“但朕也没有骗爱卿啊,皇姐的确说过要朕成家之后方能还政,只是加冠之事实在距朕太久,朕确实不想等了。”
叶焕无奈,原来小皇帝也知道三年时间很长。
小皇帝继续开解道:“其实朕的本意除了要借此机会为自己择选皇后,还有一事更为重要。”
叶焕凝眸不语,等着皇帝自己说出。
小皇帝煞有其事道:“叶卿可知道女子最在意的是什么?”
叶焕压着火,耐着性子回他:“个人有个人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小皇帝摇了摇头,矢口否认:“不不不。”
他定下神,郑重其事:“她们都有一个特点——”
“她们都能做母亲。”
叶焕骤然蹙眉望他。
小皇帝坏笑一下,开始分析:“皇姐之所以一直不愿意放权,就是因为能束缚她的东西实在太少,也没有什么其它的人或事能吸引她的注意,所以她才能一颗心地全扑在政事上。”
小皇帝手上带着动作,讲得绘声绘色:“但倘若,你们之间有了孩子,那或许就不一样了。”
他愈发欣喜:“她成了母亲,有了需要照顾的人,便一定会分身乏术,往好了想,她说不定还因此会自愿放权于朕,如此岂不是皆大欢喜?
说着,小皇帝又踱步起来:“退一步想,就算她不愿,朕也有机会和她掰扯一二了不是?”
叶焕蹙着眉头,听着小皇帝荒唐而幼稚的想法。
他未将话说死,只冷冷道:“陛下是否想得太过简单了,而且生儿育女一事并非臣愿意就能成的。”
小皇帝却故意问:“那叶卿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依朕所言的话,到时你有了孩子,朕有了侄子,皇姐亦有了真正想要爱护的人,难道不是好事?”
男女之情,孕育之事,哪那么简单。
叶焕不与之争辩,拱手请辞:“请陛下再给臣些时日,臣定会想办法让长公主还政于您,至于其它的,还是应慎重考虑。”
小皇帝敛回笑意,长叹一声:“朕说得确实太突然,叶卿一时接受不过来也属正常,罢了,那你便先下去将今晚招待北凉使臣的宴会安排好吧。”
叶焕颔首:“臣遵旨。”
小皇帝看着他转身离去,一路目送他出了大殿,又幽幽地来了句:“看来,还是得让朕帮你一把。”
—
兴庆殿内,招待西顺王的歌舞声起,而殿上的座位也排得稀奇,李然依与小皇帝一同高坐在正位之上,两张桌子亦只分左右,不分前后。
宴会之上,小皇帝率先举杯开口道:“西顺王万里跋涉,首至安京,朕不胜欢喜,今日朕与西顺王共饮一杯,以作欢迎。”
额森举起酒杯,畅意回道:“多谢大宁皇帝的款待,也多谢长公主殿下的迎候。”
大殿之上,皇帝与他说话,他偏偏要提到一旁的长公主,其用意昭然若揭,不过是当庭想要小皇帝难看罢了。
小皇帝嘴角笑意变得僵硬,然当着两国群臣自是不能失态,他顶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之后接过话茬道:“皇姐的确帮了朕很多,朕也得好好谢谢皇姐呢。”
他微侧过身子,侍奉在旁的内监又为他斟上了酒,他举杯又朝李然依敬道:“这些日子皇姐辛苦,朕也趁着今日敬皇姐一杯,对皇姐言谢一番。”
李然依今晚的装扮大气沉稳,她朝皇帝勾唇一笑,显得尤为庄静,她也举起桌上的酒杯回敬道:“昭阳所为一切都是为了陛下和大宁,算不得辛苦,有劳陛下挂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