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912节
第1332章 聚在一团
“朱队,您要是抽烟的话,就给您安排到这边会议室?这边是吸烟区。江队也是坐这边会议室的。”帮忙做会务的民警已经很熟悉这项工作了,将来自山南的指纹专家朱焕光带过来,就是噼里啪啦的一阵介绍:“住宿给您安排在我们家属院,走路5分钟就能到,您住的这间是我们科长家的房子。”
“这……住你们科长的房子,不合适吧?”朱焕光从门口看到门内的江远,两人在山南的指纹会战中,曾是阶段性的旗鼓相当的互相较劲的惺惺相惜的对手,后来也曾一起为长阳市刑警支队办过痕检的活计,这次过来,除了朱焕光喜欢指纹会战的气氛以外,也是为了相应江远的号召。
民警:“房子都按照民宿的标准给整理好了,回头会战结束了,我们有专人整理了以后再交还回去,您不用担心……”
“我想坐江远后面。”朱焕光打断了民警的话,稍微整理了一下衣领。
民警毫不意外,在他短暂的接待史里,这是一个普遍性的要求,就仿佛那是什么风水宝地似的。
民警问:“后两排都满了,往后算第三排可以吗?我们把桌子都错落开了的,保证都能看得到江主任的电脑屏幕。”
朱焕光没想到自己的小心思瞬间被说穿了,愣了两秒,问:“江远不在意自己的屏幕被看到?”
“江主任说无所谓。”民警就回答自己听到的内容。
“那行吧。”朱焕光这次过来,也是最近两年潜心研究,自觉对指纹一道,又有了新的进展,所以才想跟江远再碰一碰。
当年的朱焕光,指纹鉴定的技能大约就是lv3大圆满的水平了。到某些细小的专项或有入门级lv4的程度。这两年,朱焕光保持着每周至少三天,每天看6000枚指纹的修行水平,另外几天不得不开会写报告什么的,也至少看2000枚到3000枚。
如此积累下来,再时不时的跟江远在痕检群里勾兑一二,朱焕光最近感觉自己应该是突破了。
这种技术方面的事情,突破了也没法直接说,甚至给不懂行的领导,比如余温书说,他也只会大谈特谈计算机普及前,指纹专家找其核对指纹的场景,从而吹嘘自己“过目不忘”的能力。
朱焕光早都是实职副科了,怎么可能受这样的气。他努力练习是为了给别人吹自己的指纹技术的,所以,他自觉指纹鉴定的能力提升了,也只能在事上见了。
江远呼吁的指纹会战,正是最好的展示平台。
朱焕光跟着民警,穿过层峦叠嶂的办公桌椅、电脑和专家,好像学生进到了教室。
江远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屏幕,并没有注意到朱焕光。
朱焕光也没有急着打招呼,坐定以后,先听接待的民警给自己讲基本的情况,同时开始熟悉配发给自己的这台电脑。
接待民警先讲了基础的部分,最后道:“咱们这次比较特殊的地方,指纹涉及的案件不一定是重案大案,也有一些小案子,由各地自己决定报哪些案子,整理哪些案子出来。指纹涉案的情况,我们也都附了资料在旁边。”
指纹会战通常都是大案重案,本身也是为了平衡各地的技术差。可以说,命案才是起步。
这样的案子,指纹自然都是被各地仔细揣摩过的,揣摩不透的再送上来,再由各地的指纹专家殚精竭虑的思考方案……
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指纹会战中剃光头都是正常的,真正能够完成多个案件的指纹比对的都是强人,如朱焕光上一次参战,就拿到了一个三等功。
而江远等人这次搞的安湾指纹会战,级别本来就不高,各方准备的也不充分,也不好像是正常的会战那样,积累和准备大量的关联指纹———不是涉案的指纹就拿来参战的,得是关键性的指纹,一旦比中了能破案的,起码能有强力线索的指纹,才被允许拿来参战。
这部分的整理工作,本身也是要消耗警力的。
另一方面,江远也是想要多办一点平洲的案子,就当是给祛除后顾之忧了。
朱焕光于是见到了大排的普通级指纹———以他lv3大圆满的境界来看,有些指纹瞅着就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朱焕光不觉一哂,随手点开一个指纹,开始标记特征点。
他也不追求多大多难的案子,这次过来,主要就是看在江远的面子上,这种情况下,倒是真不如多捡几个小案子,数量上首先就让人快乐。
抱着这样的想法,朱焕光的比对指纹就有了一些轻松写意,在外人看来,竟是颇有些大师风度。
朱焕光很快完成了三次指纹的标记,就成功的比中了一次,虽然只是起盗窃的小案子,朱焕光也是不由振奋了一下。
前科犯的数据库里比中的指纹,再判必然是实刑了,大概率能判到三年以上。
朱焕光满意的抬起头来,顺势看向江远的屏幕。
他对江远做指纹鉴定一向是好奇的。事实上,好奇的人不止朱焕光一个人,许多人坐到江远后排,都是为了能全程窥屏。
江远似乎不受影响的样子,后背靠着椅子,一只手操纵鼠标,一只手操作键盘,动作不是很快,却是一刻不停的样子。
朱焕光了然,这就跟他刚刚标特征点一样,平洲的本地罪犯,留痕确实是多了点,指纹标的就没什么挑战性。
朱焕光调整了一下眼镜,让自己能看的清楚些。
然后,朱焕光就清楚的发现,江远标记的竟是一枚残指。
还是有点发糊的残指。
朱焕光瞬间回忆起了上一次的指纹会战,上一次,江远也标记了一枚残糊指纹,只是……即使是当日的江远,也远没有今日的得心应手。
“他也顿悟了?”朱焕光太熟悉这种提升了,曾经的江远,绝对没有这般的游刃有余,至少在比对残糊指纹上,达不到这种夸张的程度。
朱焕光不由起身,穿过旁边的办公桌,走近江远的电脑,想看的清楚些。
他这么一动,在场的好几个人都起身走了过来。
几个人互相看看,都是认识的指纹专家,于是都默契的站开,自己观察起来。
江远标记特征点,交给系统比对,再在候选指纹中重新核对……
一系列的操作下来,一个名字就被吐了出来。
江远将之稍作整理,发邮件给了刘壮誓,接着又开一枚新指纹。
后方的人看了一会,默默散开了。
不一会儿,又有新专家被安排了进来,一番纠结后,也站到了江远身后,在默看30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里,新来的专家总是变得谦逊起来。
有点和谐又古怪的气氛,持续到了晚餐时间。
来自省厅的张立民,亲自端了个大盆子前来劳军,并特意向江远展示道:“我特意让人去买了你喜欢的牛眼睛,新鲜的牛眼睛还挺不好找的,你尝尝我做的菜!”
第1333章 新技术
眼睛是动物身上顶好吃的部位,但更适合当地人。
就好像在西北,很多人觉得鱼眼睛恶心,又觉得煮出来的羊眼鲜美无比一样,在东南地区,很多人都觉得鱼眼别有滋味,但完全无法接受羊眼。
类似的还有猪眼和牛眼,它们跟鱼眼和羊眼又不同,都有爆浆感,都是烤了更好吃。
尤其是牛眼,体积是猪眼的四倍,经常是煮熟了再烤。而且,比起猪眼,牛眼反而要更肥,烤熟了吃就很像中式的肥胼,或者西式的牛排西冷边上的一排肥肉。
如果要用商家常用的“这是牛身上活动最多的一块肉”的格式来评价,牛眼四周的肉才是牛身上活动最多的一块肉——没肉比我更懂活动!
不过,张立民烤的牛眼睛,或者说,他找来的平洲厨子烤的牛眼睛,在江远吃来,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江远也不用特意说明;只吃了几口就停下筷子,已经能说明了。
张立民是带着省厅旨意来支前的,见状不由问道:“味道不合您口味?”
江远实实在在的道:“是。我经常吃的是我老爹烤的牛眼,平洲风味可能不太习惯,没关系,不影响,平时我也就是吃肉吃菜的多。”
“是我没想明白。”张立民却是一拍脑袋:“光听平洲的厨子给我讲故事了,那个……伯父的电话能给我一个吗?我跟伯父问一下具体是怎么烤,怎么调味的?”
“这个……不用了吧,太麻烦您了。”江远不好意思。
“没事没事,做什么不是做,当然是要往好里做了。”张立民诚恳的道:“您给我个电话,我组织厨师们共同学习。”
江远推脱两下,推脱不掉,最后只能在张立民如火的热情中,将老爹的手机号码给了出去。
张立民风风火火的出去了。
江远回过头来,再对同桌的几人道:“实在不好意思……
“没事,应该的。”在场的平洲人很自然的摆手:“主要是会战期间不能喝酒,他想表示一下都表示不了,急的要死,你给他们一个事情做,他们就安心了。”
“戒酒综合征一样。”
“本来喝倒了就好了,现在没办法,就只能弄点吃的什么的,你别说,就是有点不够劲。”
几个人说着各自抓起一条肋骨肉,互相碰一碰,大嚼起来。
……
晚间。
与此前的会战类似,想休息的专家就算是下班了,自愿加班的自然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比对指纹。
同时,刑警支队的民警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根据专家们的产出去抓人。
江远也是回到了座位。
人家那么大的处长都上阵烤牛眼了,甭管是不是他亲自烤的,起码装着牛眼的饭盆是人家端进来的,那作为非免费支援的客军,江远感觉少说也得多赔几个罪犯给人家,才算是合理。
趁着晚上安静,江远特意选了个命案,开始细细揣摩起来。
指纹来自于一具三年前发现的半路遗尸,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已经腐败的不成样子了,身上的防风外套倒是质量不错,让办案人员提取了一些指纹。
因为死者上臂有防卫伤,创口集中在胸腹部,均为正面,衣服上还有近距离甩溅血迹的痕迹,因此被当事法医认定有与凶手纠缠的可能,加上死者的身份未能确认,这就使得鉴定死者身上的指纹显得更具性价比。
江远调出卷宗看了,也认可法医报告上的结论。
特别是近距离甩溅血迹的痕迹,它不可能是死者喷在自己身上的,只能是凶手的持刀手沾到了血迹,又在继续挥力的过程中,反向甩到死者身上的。
通过这道血迹也可以看出来,凶手和死者当时的距离很近,也就有着互相纠缠的可能。
虽然因为尸体腐败严重,已经失去了提取dna的可能,但防风外套上的指纹,确实有可能来自于凶手,最起码也是死者自己的,或者近亲属的。
这就让指纹鉴定有了较好的基础。当然,还是比不上标准的指纹会战里的指纹,但也是相当不错了。
江远于是拉回指纹,先试着标了一遍,再跑一遍指纹库,将排名最靠前的20个候选指纹扫了一遍,接着就停了下来。
如果还是第一次参加指纹会战的水平,江远现在就剩下两个选择,且都是笨办法。一个是尽可能的准确标注确定的特征点,能标七个标七个,标不了就六个,五个也行。
接着,就利用确定的特征点跑库,再将候选指纹的列表拉长,尝试比对50个,80个乃至100个指纹,看看反向比对的时候,有没有近似度比较高的,再具体分析筛选犯罪嫌疑人。
第二种笨办法,就是大家最常用的,多次尝试标注特征点,甚至对一些模糊的特征点进行猜测,看看是否能有所得。
当年的江远,掌握的都是lv3和lv4的指纹鉴定技能,手里最厉害的lv5是影像增强的技能,现如今,指纹鉴定整合升级成了lv6,新增的图像识别与分析lv5比影像增强更全面……
于是,江远只是尝试了几次,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确定……此路不通。
最起码,也是异常艰辛的概率路,可能得用两三天的时间,才有机会从笨办法里榨到一点点机会。
略作思量,江远就拿出手机,打给了刘壮誓,道:“我看到一起案件,想提取证物,可以做到吗?”
已经在家泡脚的刘壮誓抬头看了眼窗外黑漆漆的夜色,道:“太可以了,没问题,你把案卷号发给我,我现在就让证物室的人报道。”
证物室的上下班时间是比较固定的,平常朝九晚五什么的也不是问题。但今天江远提出需求了,那就不是平常日子了。
江远琢磨着再道:“我估计还要用一下刑科的实验室,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和理化实验室都需要。”
“没问题,我让刑科的人上班。”刘壮誓毫不怜惜的道。
“那一会见。”江远说完结束了通话。
刘壮誓的脚泡在热水里,稍微有点迟疑,并开始做阅读理解:江远说一会见,按道理说,应该是说一会跟实验室和证物室的人见面,但是,他也有可能是默认一会儿,我也会过去?
刘壮誓再想想:对啊,江远都在加班呢,我竟然在家泡脚,准备睡觉,这种人做的事,说出去肯定会被不当人的。所以,江远其实是默认我应该会做个人?
“朱队,您要是抽烟的话,就给您安排到这边会议室?这边是吸烟区。江队也是坐这边会议室的。”帮忙做会务的民警已经很熟悉这项工作了,将来自山南的指纹专家朱焕光带过来,就是噼里啪啦的一阵介绍:“住宿给您安排在我们家属院,走路5分钟就能到,您住的这间是我们科长家的房子。”
“这……住你们科长的房子,不合适吧?”朱焕光从门口看到门内的江远,两人在山南的指纹会战中,曾是阶段性的旗鼓相当的互相较劲的惺惺相惜的对手,后来也曾一起为长阳市刑警支队办过痕检的活计,这次过来,除了朱焕光喜欢指纹会战的气氛以外,也是为了相应江远的号召。
民警:“房子都按照民宿的标准给整理好了,回头会战结束了,我们有专人整理了以后再交还回去,您不用担心……”
“我想坐江远后面。”朱焕光打断了民警的话,稍微整理了一下衣领。
民警毫不意外,在他短暂的接待史里,这是一个普遍性的要求,就仿佛那是什么风水宝地似的。
民警问:“后两排都满了,往后算第三排可以吗?我们把桌子都错落开了的,保证都能看得到江主任的电脑屏幕。”
朱焕光没想到自己的小心思瞬间被说穿了,愣了两秒,问:“江远不在意自己的屏幕被看到?”
“江主任说无所谓。”民警就回答自己听到的内容。
“那行吧。”朱焕光这次过来,也是最近两年潜心研究,自觉对指纹一道,又有了新的进展,所以才想跟江远再碰一碰。
当年的朱焕光,指纹鉴定的技能大约就是lv3大圆满的水平了。到某些细小的专项或有入门级lv4的程度。这两年,朱焕光保持着每周至少三天,每天看6000枚指纹的修行水平,另外几天不得不开会写报告什么的,也至少看2000枚到3000枚。
如此积累下来,再时不时的跟江远在痕检群里勾兑一二,朱焕光最近感觉自己应该是突破了。
这种技术方面的事情,突破了也没法直接说,甚至给不懂行的领导,比如余温书说,他也只会大谈特谈计算机普及前,指纹专家找其核对指纹的场景,从而吹嘘自己“过目不忘”的能力。
朱焕光早都是实职副科了,怎么可能受这样的气。他努力练习是为了给别人吹自己的指纹技术的,所以,他自觉指纹鉴定的能力提升了,也只能在事上见了。
江远呼吁的指纹会战,正是最好的展示平台。
朱焕光跟着民警,穿过层峦叠嶂的办公桌椅、电脑和专家,好像学生进到了教室。
江远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屏幕,并没有注意到朱焕光。
朱焕光也没有急着打招呼,坐定以后,先听接待的民警给自己讲基本的情况,同时开始熟悉配发给自己的这台电脑。
接待民警先讲了基础的部分,最后道:“咱们这次比较特殊的地方,指纹涉及的案件不一定是重案大案,也有一些小案子,由各地自己决定报哪些案子,整理哪些案子出来。指纹涉案的情况,我们也都附了资料在旁边。”
指纹会战通常都是大案重案,本身也是为了平衡各地的技术差。可以说,命案才是起步。
这样的案子,指纹自然都是被各地仔细揣摩过的,揣摩不透的再送上来,再由各地的指纹专家殚精竭虑的思考方案……
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指纹会战中剃光头都是正常的,真正能够完成多个案件的指纹比对的都是强人,如朱焕光上一次参战,就拿到了一个三等功。
而江远等人这次搞的安湾指纹会战,级别本来就不高,各方准备的也不充分,也不好像是正常的会战那样,积累和准备大量的关联指纹———不是涉案的指纹就拿来参战的,得是关键性的指纹,一旦比中了能破案的,起码能有强力线索的指纹,才被允许拿来参战。
这部分的整理工作,本身也是要消耗警力的。
另一方面,江远也是想要多办一点平洲的案子,就当是给祛除后顾之忧了。
朱焕光于是见到了大排的普通级指纹———以他lv3大圆满的境界来看,有些指纹瞅着就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朱焕光不觉一哂,随手点开一个指纹,开始标记特征点。
他也不追求多大多难的案子,这次过来,主要就是看在江远的面子上,这种情况下,倒是真不如多捡几个小案子,数量上首先就让人快乐。
抱着这样的想法,朱焕光的比对指纹就有了一些轻松写意,在外人看来,竟是颇有些大师风度。
朱焕光很快完成了三次指纹的标记,就成功的比中了一次,虽然只是起盗窃的小案子,朱焕光也是不由振奋了一下。
前科犯的数据库里比中的指纹,再判必然是实刑了,大概率能判到三年以上。
朱焕光满意的抬起头来,顺势看向江远的屏幕。
他对江远做指纹鉴定一向是好奇的。事实上,好奇的人不止朱焕光一个人,许多人坐到江远后排,都是为了能全程窥屏。
江远似乎不受影响的样子,后背靠着椅子,一只手操纵鼠标,一只手操作键盘,动作不是很快,却是一刻不停的样子。
朱焕光了然,这就跟他刚刚标特征点一样,平洲的本地罪犯,留痕确实是多了点,指纹标的就没什么挑战性。
朱焕光调整了一下眼镜,让自己能看的清楚些。
然后,朱焕光就清楚的发现,江远标记的竟是一枚残指。
还是有点发糊的残指。
朱焕光瞬间回忆起了上一次的指纹会战,上一次,江远也标记了一枚残糊指纹,只是……即使是当日的江远,也远没有今日的得心应手。
“他也顿悟了?”朱焕光太熟悉这种提升了,曾经的江远,绝对没有这般的游刃有余,至少在比对残糊指纹上,达不到这种夸张的程度。
朱焕光不由起身,穿过旁边的办公桌,走近江远的电脑,想看的清楚些。
他这么一动,在场的好几个人都起身走了过来。
几个人互相看看,都是认识的指纹专家,于是都默契的站开,自己观察起来。
江远标记特征点,交给系统比对,再在候选指纹中重新核对……
一系列的操作下来,一个名字就被吐了出来。
江远将之稍作整理,发邮件给了刘壮誓,接着又开一枚新指纹。
后方的人看了一会,默默散开了。
不一会儿,又有新专家被安排了进来,一番纠结后,也站到了江远身后,在默看30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里,新来的专家总是变得谦逊起来。
有点和谐又古怪的气氛,持续到了晚餐时间。
来自省厅的张立民,亲自端了个大盆子前来劳军,并特意向江远展示道:“我特意让人去买了你喜欢的牛眼睛,新鲜的牛眼睛还挺不好找的,你尝尝我做的菜!”
第1333章 新技术
眼睛是动物身上顶好吃的部位,但更适合当地人。
就好像在西北,很多人觉得鱼眼睛恶心,又觉得煮出来的羊眼鲜美无比一样,在东南地区,很多人都觉得鱼眼别有滋味,但完全无法接受羊眼。
类似的还有猪眼和牛眼,它们跟鱼眼和羊眼又不同,都有爆浆感,都是烤了更好吃。
尤其是牛眼,体积是猪眼的四倍,经常是煮熟了再烤。而且,比起猪眼,牛眼反而要更肥,烤熟了吃就很像中式的肥胼,或者西式的牛排西冷边上的一排肥肉。
如果要用商家常用的“这是牛身上活动最多的一块肉”的格式来评价,牛眼四周的肉才是牛身上活动最多的一块肉——没肉比我更懂活动!
不过,张立民烤的牛眼睛,或者说,他找来的平洲厨子烤的牛眼睛,在江远吃来,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江远也不用特意说明;只吃了几口就停下筷子,已经能说明了。
张立民是带着省厅旨意来支前的,见状不由问道:“味道不合您口味?”
江远实实在在的道:“是。我经常吃的是我老爹烤的牛眼,平洲风味可能不太习惯,没关系,不影响,平时我也就是吃肉吃菜的多。”
“是我没想明白。”张立民却是一拍脑袋:“光听平洲的厨子给我讲故事了,那个……伯父的电话能给我一个吗?我跟伯父问一下具体是怎么烤,怎么调味的?”
“这个……不用了吧,太麻烦您了。”江远不好意思。
“没事没事,做什么不是做,当然是要往好里做了。”张立民诚恳的道:“您给我个电话,我组织厨师们共同学习。”
江远推脱两下,推脱不掉,最后只能在张立民如火的热情中,将老爹的手机号码给了出去。
张立民风风火火的出去了。
江远回过头来,再对同桌的几人道:“实在不好意思……
“没事,应该的。”在场的平洲人很自然的摆手:“主要是会战期间不能喝酒,他想表示一下都表示不了,急的要死,你给他们一个事情做,他们就安心了。”
“戒酒综合征一样。”
“本来喝倒了就好了,现在没办法,就只能弄点吃的什么的,你别说,就是有点不够劲。”
几个人说着各自抓起一条肋骨肉,互相碰一碰,大嚼起来。
……
晚间。
与此前的会战类似,想休息的专家就算是下班了,自愿加班的自然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比对指纹。
同时,刑警支队的民警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根据专家们的产出去抓人。
江远也是回到了座位。
人家那么大的处长都上阵烤牛眼了,甭管是不是他亲自烤的,起码装着牛眼的饭盆是人家端进来的,那作为非免费支援的客军,江远感觉少说也得多赔几个罪犯给人家,才算是合理。
趁着晚上安静,江远特意选了个命案,开始细细揣摩起来。
指纹来自于一具三年前发现的半路遗尸,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已经腐败的不成样子了,身上的防风外套倒是质量不错,让办案人员提取了一些指纹。
因为死者上臂有防卫伤,创口集中在胸腹部,均为正面,衣服上还有近距离甩溅血迹的痕迹,因此被当事法医认定有与凶手纠缠的可能,加上死者的身份未能确认,这就使得鉴定死者身上的指纹显得更具性价比。
江远调出卷宗看了,也认可法医报告上的结论。
特别是近距离甩溅血迹的痕迹,它不可能是死者喷在自己身上的,只能是凶手的持刀手沾到了血迹,又在继续挥力的过程中,反向甩到死者身上的。
通过这道血迹也可以看出来,凶手和死者当时的距离很近,也就有着互相纠缠的可能。
虽然因为尸体腐败严重,已经失去了提取dna的可能,但防风外套上的指纹,确实有可能来自于凶手,最起码也是死者自己的,或者近亲属的。
这就让指纹鉴定有了较好的基础。当然,还是比不上标准的指纹会战里的指纹,但也是相当不错了。
江远于是拉回指纹,先试着标了一遍,再跑一遍指纹库,将排名最靠前的20个候选指纹扫了一遍,接着就停了下来。
如果还是第一次参加指纹会战的水平,江远现在就剩下两个选择,且都是笨办法。一个是尽可能的准确标注确定的特征点,能标七个标七个,标不了就六个,五个也行。
接着,就利用确定的特征点跑库,再将候选指纹的列表拉长,尝试比对50个,80个乃至100个指纹,看看反向比对的时候,有没有近似度比较高的,再具体分析筛选犯罪嫌疑人。
第二种笨办法,就是大家最常用的,多次尝试标注特征点,甚至对一些模糊的特征点进行猜测,看看是否能有所得。
当年的江远,掌握的都是lv3和lv4的指纹鉴定技能,手里最厉害的lv5是影像增强的技能,现如今,指纹鉴定整合升级成了lv6,新增的图像识别与分析lv5比影像增强更全面……
于是,江远只是尝试了几次,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确定……此路不通。
最起码,也是异常艰辛的概率路,可能得用两三天的时间,才有机会从笨办法里榨到一点点机会。
略作思量,江远就拿出手机,打给了刘壮誓,道:“我看到一起案件,想提取证物,可以做到吗?”
已经在家泡脚的刘壮誓抬头看了眼窗外黑漆漆的夜色,道:“太可以了,没问题,你把案卷号发给我,我现在就让证物室的人报道。”
证物室的上下班时间是比较固定的,平常朝九晚五什么的也不是问题。但今天江远提出需求了,那就不是平常日子了。
江远琢磨着再道:“我估计还要用一下刑科的实验室,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和理化实验室都需要。”
“没问题,我让刑科的人上班。”刘壮誓毫不怜惜的道。
“那一会见。”江远说完结束了通话。
刘壮誓的脚泡在热水里,稍微有点迟疑,并开始做阅读理解:江远说一会见,按道理说,应该是说一会跟实验室和证物室的人见面,但是,他也有可能是默认一会儿,我也会过去?
刘壮誓再想想:对啊,江远都在加班呢,我竟然在家泡脚,准备睡觉,这种人做的事,说出去肯定会被不当人的。所以,江远其实是默认我应该会做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