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庶女后宅苟命日常 第15节
早膳过后,她将丫鬟遣出去,拿着书随意仰倒在床上,先是默背了一会儿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循环路径、主治功能,然后又翻看起外祖留下的《四方针灸》,拿出一块棉垫,反复练习进针、提插和捻转的动作。
这副身子没经过系统性训练,手指指力和稳定性都不够,现在只能说是勉强够用,仍需继续努力。
到了下午时分,她摊开写了一小半的《军医指南》,咬着笔杆新添了两个才想到的药方上去,刚写完墨还未干时,忽听蓝珠来禀,说表姑娘过来了。
她急忙将书放到身侧博古架上,刚放好,陆嘉安便叩门进来了,携着满身寒气,嘴唇紧抿,看向她的眼神有些忐忑。
第21章
陆嘉安进到屋里,肩膀微塌,一副泄气模样:“二妹妹,我好像给你惹麻烦了。”
“怎么?”听到她的话,楚钰芙有些不明白。
冬日微光自二人身畔的菱格窗撒进来,落在少女纯然干净的侧脸上,看着一脸茫然的乖巧妹妹,陆嘉安更加愧疚,上前一步拉住她的手,语气沮丧:“说来话长……”
二人坐到炭炉跟前,陆嘉安将事情一一道来。
她进京时遭遇匪贼被赵淳衡携护卫所救,后来两人在京中再相遇,又有几次交集,她便有些心动,得知这次消寒会里赵淳衡也在,特意好好打扮了一番。
会中赏梅时,楚锦荷一首赏雪诗引众人夸赞,耀眼夺目,连赵世子都多看了她几眼。赏梅过后,赵世子邀请陆嘉安去赏冰灯,楚锦荷硬是横插一脚,变成了三人行,期间她引经据典同赵世子聊起冰灯典故,气氛极其和谐。
一路上陆嘉安半句话都接不上,她想岔开话题,一时间却又没别的新鲜事可说,想到先前赵世子曾提过他祖母腰疼的厉害,便冒冒失失说起了自家二表妹医术厉害,自己先前重病,便是二表妹治的,想问问老人家是什么症状,她回去可以问问二妹妹,兴许她有法子能治。
赵世子闻言有了兴趣,不再聊劳什子冰灯,转而说起祖母的病症,最后希望改日能邀请楚二姑娘亲自登门,瞧瞧祖母的身子。陆嘉安不好拒绝,只能答应。
“怪我太马虎,说话不走心,没个分寸……”陆嘉安垂头丧气地低头拧帕子。
进京这么久,她第一次感觉后悔,后悔自己为何没好好念书,以至于在表妹和赵大哥聊文墨时插不进嘴,只能像木头桩子一样竖在旁边发怔。
她不傻,能看出来楚锦荷同自己一样对赵世子有心,真要论起来,赵大哥是满腹经纶的翩翩公子,大表妹是京中有名的清冷才女,两人站在一起言笑晏晏的画面看起来甚是般配——至少比自己这个肚子里没几两墨水的京外姑娘合宜。
当时楚锦荷聊冰灯,却也不止聊冰灯,说到兴头处时,还非要讲话头往她身上抛,她接不上话,自觉在赵公子面前丢脸,分外难堪,两三次下来后有些急了,方才慌里慌张将二妹妹给自己治病的事搬了出来。
若二妹妹上门给赵家老夫人看病,看好了那自然是千般好、万般好,若看不好,或者老夫人忽然病重了,这责任怎担得起?
她咬咬唇,道:“要不然,等侯府的人上门时,你就推说你病了,或者、或者你就随便去看看,然后说那病你治不了。”
楚钰芙看着她那副紧张兮兮的样子,倏地就笑了,露出一排雪亮的小白牙。
谁说这是坏事了?这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前几天她还犯愁,她一个闺阁女子,如何才能在京中闯出名声入镇北大将军的眼,表姐这一出去便给自己揽了个好差事,若能把明宣侯家的老祖宗治好,何愁无名呐?
“表姐你先别急,你再跟我详细说说老夫人的病症,我听着似乎有些熟悉。”
“赵大哥说,她祖母这病已有好些年,说严重也不严重,就是难受得厉害,久坐、久站都会腰痛,只有躺着时才好些,若是受凉疼痛加剧,最近这段时日愈发严重,不止腰疼,连右侧臀腿也跟着麻痛……”
陆嘉安瞧她大眼睛一眨一眨地听得认真,忍不住问道:“二妹妹,难不成你真有法子?”
楚钰芙抿唇笑道:“有几分眉目,不过具体的还得看了才知道。”
消寒会上这事瞒不过祖母,陆嘉安是藏不住话的性子,也没想瞒,隔日楚钰芙便被祖母叫去了慈寿堂,同时在场的还有楚老爷。
魏老太太手捻蜜蜡念珠倚在榻上,父女俩坐在下首位置。
清静檀香中,老太太缓缓开口:“昨日的事,的确是嘉安莽撞了,但也未尝是坏事。”
楚老爷放下茶杯,沉声回道:“儿子明白。”
当今圣上春秋已高,近年来群臣就立储一事争论不休。
圣上有三子,分别是吴皇后所出的大皇子,文贵妃所出的二皇子,以及芸贵妃所出的三皇子。大皇子与二皇子仅相差一岁,身后分别站着晋国公与平津侯,而三皇子年纪尚幼,暂不参与立储之争。
他为官向来谨小慎微,从不轻易站队,对立储之事甚少发言,但随着事情进展,似乎已避无可避。
他自认没有尚书之姿,有生之年能坐上工部侍郎一位便心满意足,不求在未来太子麾下一飞冲天,却也不想因一招棋错而生事端。三皇子生母芸贵妃乃明宣侯府嫡女,其在宫中与皇后交往甚密,算作大皇子一党。若挨上明宣侯府,既算站队大皇子,且在明面上又不容易搅入是非,思来想去算是最好的选择。
楚家本与明宣侯府没有交集,昨日外甥女一朝开口,却是搭了张好梯子。
二人所想楚钰芙并不清楚,《侯夫人》毕竟只是本言情小说,朝堂局势只被当作背景草草几笔带过,其中种种还是身为局中人的楚父更清楚,她正襟危坐,听楚父道。
“你此番前去侯府问诊,当谨记‘医者医心’四个字,为父不指望你真能医好老夫人的病,只要你礼数周全,将心意尽到即可。”
魏老太太笑着对她道:“侯府蒋老夫人的病是陈年旧疾,这些年来时好时坏。你爹爹的意思是:施针用药宁可守三分拙,勿要逞七分能,诊治时不可托大,哪怕过去仅诊诊脉,也使得。治不了不算什么,但治出岔子那就麻烦了,咱们家要的只是情分。”
昨日下晌知道这事后,她便让杨妈妈出去打探了一番,得知蒋老夫人的腰疾已有近十年,不但宫外圣手有治过,就连宫内太医也来瞧过,都未曾彻底将老夫人治愈,只能慢慢温养着。
如此怪疾,芙丫头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又能起多大作用?虽说她断出了嘉安的药疹,但那病张大夫来了,不也瞧出来了?与蒋老夫人的情况大有不同。
楚钰芙本还有些迷糊,但经过祖母解释,她听明白了,二人压根没觉得她真能治什么大病,到时候去侯府转悠一圈,在侯府老太太、夫人面前混个脸熟,然后诊完脉直接说自己治不了就行,这样既显了心意又不会惹祸上身,倒是高明,可如此一来自己计划岂不落空了?
‘没准我能治’五个字在她舌尖转了一圈,又被吞回去,抖抖睫毛,乖巧应声:“芙儿明白,请祖母和爹爹放心。”
楚父满意地嗯了一声,魏老太太道:“你听话懂事,做事也规矩,我没什么不放心的。”说着招手让杨妈妈捧上一木匣子交给她。
楚钰芙打开匣子,见里面躺着一支水头极好的海棠玉簪,只听老太太笑呵呵道:“赶明儿梳个同心髻,戴上这玉簪,利落大方的去,你也勿要紧张,蒋老夫人我是见过的,并非严苛之人。”
“是。”楚钰芙微微点头,鬓角碎发微动。
又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后,魏老太太没再多留父女俩,楚钰芙跟在楚父身后,往慈寿堂外走。
原身与爹爹并不亲厚,父女之间恭谨有余,亲昵不足。穿过来这些日子,她还未曾单独和这个便宜爹爹相处过,二人沉默不语一前一后往外走,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
穿过垂花门,楚父脚步忽然慢下来,似是有话要说,而楚钰芙嘴比脑子反应更快,下意识蹙起眉头,开口便道:“听说爹爹近日公务繁忙早出晚归,今日一见竟发现您瘦了许多……晚些时候女儿炖些滋补的汤水给您送去吧?”
楚父闻言一愣,脸色倏地缓和下来,平日里常常绷紧的面皮难得挂上几分柔色。
这段时间部里官员接连告假,他绷成一根弦硬挺到现在,哪怕风寒咳嗽也未敢歇息,常常伏案熬至深夜,天晚时便直接歇在书房。家中四个孩子,论起来他最疼三儿子、大女儿,然后才是二女儿、四女儿,如今看出他身子不适,第一个来关心他的,没想到却是平日里最不打眼的二女儿。
再想到*她前段日子为老太太侍疾,也是因为她,楚家才有机会与明宣侯府搭上话头,楚父不禁越看二女儿越顺眼,他怎么早前没发现,芙儿是如此懂事孝顺的孩子?看着她那双充满忧色的黑眸,心头微暖。
他拍拍女儿窄削肩头,缓声道:“你有这份孝心为父就满意了,你身子骨弱,自己多休息便是。”接着顿了顿,继续道,“到时去了侯府,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楚家,要记住:多听少言,稳妥行事。”
楚钰芙垂下眼帘,柔声应是。
回到竹玉院,她坐在书案边思考片刻,拿起昨晚看了一半的医书,翻到讲解“痹症”那页继续认真看起来。
【作者有话说】
今天晚了半天更新,但是应该无人在意吧[化了]好孤独ing默默更新,哈喽我的小读者们,你们有在看咩!明天还有一更!
第22章
两日后,明宣侯府来了信儿,与赵世子无关,是以五姑娘赵含蕴的名义发了请帖来,邀楚钰芙和陆嘉安入府围炉赏雪。
第二天楚钰芙起了个大早,用过早膳后,换上藕荷色夹袄并烟灰色长裙,坐在镜边由云穗挽了个漂亮的同心髻,最后从木匣里取出老太太送的玉簪,装点在鬓上。
等梳妆好,约莫着时辰差不多了,她带上蓝珠和云穗起身往外走,刚踏出门,便被迎面而来的北风吹的嘶了一声,将斗篷拢的更紧了些。
蓝珠抬头望望铅灰色天空,道:“我瞧着这天儿像是要下雪呢。”
云穗则道:“姑娘,那你且往外走着,我去瞧瞧表姑娘那儿好了没。”
楚钰芙缩着脖子点点头,走到二门外,坐上早已备在那儿的马车,又过了约莫半刻钟,车门上的棉帘子掀开,陆表姐捧着暖手炉钻了进来,坐到她对面:“妹妹久等。”
陆表姐今日穿了身茶白袄裙,袖口裙边皆用金线绣着菊纹,一头黑发梳成螺髻,点缀着两支金镶玉簪,一看就是精心打扮过的,楚钰芙移开眼,吩咐车夫启程,然后才笑盈盈摇摇头:“没多久。”
车马行进,马蹄嗒嗒叩在石板路上,陆嘉安的心也随着马蹄声一颤一颤,她理理袖口,复去理襟口,最后又忍不住去摸鬓角碎发,等做完这一串动作,抬眼正瞧见二妹妹含笑望着自己,她忍不住脸色微红:“妹妹不紧张?”
楚钰芙想了想,点点头,紧接着又摇了摇头:“有一点,不过蒋老夫人那边祖母和爹爹也说了,我大抵只是去看看。”
陆嘉安闻言轻轻颔首,说的也是,这话前几日她便从祖母处听到过,那么多大夫都没能治好蒋夫人,二妹妹才多大,多半也是白跑一趟,不过说到底还是因为她……
陆嘉安小小叹了口气,拉起她的手握紧:“辛苦你跑一趟了。”
一炷香后,马车停到明宣侯府门口,二人一前一后走下车,立时便有两位小厮迎上来,一人引车马到侧门歇息,一人接过蓝珠手中的拜帖,引着她们往府里走,说五姑娘已在正院等她们了。
楚家、李家都不算小,可到了侯府楚钰芙才知道什么算大,走了好一会儿才走到正院,遥遥看见屋中一抹湖蓝身影,正是同她在李家有过一面之缘的赵含蕴。
她看见赵含蕴,赵含蕴也看见了她,待楚钰芙走近,她不禁眼前一亮。
今日楚二姑娘一改李家宴上的红粉妆扮,鬓上钗环也不再塞的满满当当,整个人打扮得既素雅又大方,配上那双含笑的眼睛,款款走来便让人心生好感。
她站起身,笑着迎道:“冬日没趣儿,整天闷在房里不是绣花就是看书,今日总算有人来陪我了!”
楚钰芙身形微顿,行了个平辈礼,笑答道:“我们也一样,若不是赵姑娘邀我们来玩,现下也憋在屋里数棋子呢。”
陆嘉安同样行了礼,同赵含蕴打招呼:“赵姑娘。”
赵含蕴笑着回礼,让二人落座品茶,几人从今日天气寒暄到京内的疫病,最后又说回前段时间李家宴上那一撞,询问楚钰芙伤势如何。
在此期间,赵含蕴的目光时不时便借着喝茶的动作落在陆嘉安身上。
她与楚二姑娘不熟,与才到京城不久的陆嘉安便更不熟,前几日忽然被嫡亲哥哥拜托,说要她借着赏雪的名义,邀二人到府上为祖母看病,她便觉得莫名其妙,毕竟在此之前她可从未听说楚二姑娘会医术,且就算她会,祖母的病多少名医都治不好,她一个年纪轻轻的官家小姐,难不成比太医还厉害?
她追问,哥哥却不肯说了,再后来她派喜儿去同哥哥的长随打听,才知道原来哥哥大抵是对陆家姑娘有意,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二人在罗家消寒会上话赶话,一个那么一说,一个那么一应……
此时陆大姑娘坐到眼前,她便忍不住多看几眼。
半盏茶下肚,三个年龄相差无几的人便熟悉许多,赵含蕴望望天色,开口提议带二人去后院阁楼,下人已在那置好茶炉与点心,坐在阁楼处正好能尽览小花园中的红梅,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后院走去,临到一处牌匾为林涛院的院子处,她脚步慢下来,对二人道。
“我祖母今年六十有二,腰部有旧疾,畏寒得厉害,最怕见风,秋冬时节十分难熬。林涛院里有一暖阁,祖母每到冬日便会搬来住上一段时间。”接着她话音微顿,抛出此次邀约的重点,“听闻楚姑娘擅医,若晚些时候方便,能否烦请来为她老人家瞧瞧,看看有没有缓解的法子?”
楚钰芙望了一眼门扉紧闭的朱红院门,侧头抿唇笑应道:“自然方便。”
她这边话音刚落,就听身侧大门后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随后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小丫鬟匆匆走出来,见到门口一行人愣了一下,弯下膝盖行礼:“五姑娘。”
赵含蕴往她身后看去,只见小院里来往的丫鬟们个个脚步急促,有的手里捧着布巾,有的捧着热水,还有的捧着银丝炭,正往暖阁里送。
她秀气的眉毛微微拧紧,问道:“可是祖母身子又不适了?”
“是。”丫鬟道,“今日天色不好,老夫人一早起来便唤腰痛,派人请了百草堂的袁大夫来,此刻正在里头看诊,院里备着的炭不多了,便让奴婢去库房领。”
赵含蕴挥挥手,示意丫鬟去忙,她没了煮茶赏雪的兴致,干脆对着楚钰芙道:“不如我们先去看看祖母?”
本来此番做客也不是为了吃茶玩闹,听她这样说,楚钰芙和陆嘉安同时点头说好。
赵含蕴在前,姐妹俩在后,跨进院门后往里走了几步,来到一座不大的阁楼前,随着阁楼门打开,楚钰芙知道了为何这里会被称为暖阁。
房间内里宽不过十米,地上铺着青黑色石砖,脚踩上去居然有温热之感,房间中央向下凹出一块四方池子,里头炭火正熊熊燃着,热气蒸腾,在屋中服侍的丫鬟婆子都只着了薄薄单衣。
房间东侧置有一张雕花青幔大床,床上侧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
床边站着两个男子,中年男人做大夫打扮,双手放在老妇人腰侧,看样子似乎是在做推拿,另一个年轻男子侧身立于他身后,露出半张俊朗侧颜,正是赵世子。
三人轻悄悄走过去,停在轩窗旁,安安静静看着大夫动作。
老妇人身上穿着两层衣裳,衣裳之上垫着白色绸布,袁大夫的手在绸布上轻轻按动,动作虽轻,但老妇人依旧发出轻轻呻吟,半阖着眼,眉宇间泄出一丝痛苦神色。
片刻之后,中年男人收手抬头,冲着赵世子微微拱手:“老夫人的方子还是照以前一样,没有变动,稍后世子直接叫人去百草堂拿药即可。”
这副身子没经过系统性训练,手指指力和稳定性都不够,现在只能说是勉强够用,仍需继续努力。
到了下午时分,她摊开写了一小半的《军医指南》,咬着笔杆新添了两个才想到的药方上去,刚写完墨还未干时,忽听蓝珠来禀,说表姑娘过来了。
她急忙将书放到身侧博古架上,刚放好,陆嘉安便叩门进来了,携着满身寒气,嘴唇紧抿,看向她的眼神有些忐忑。
第21章
陆嘉安进到屋里,肩膀微塌,一副泄气模样:“二妹妹,我好像给你惹麻烦了。”
“怎么?”听到她的话,楚钰芙有些不明白。
冬日微光自二人身畔的菱格窗撒进来,落在少女纯然干净的侧脸上,看着一脸茫然的乖巧妹妹,陆嘉安更加愧疚,上前一步拉住她的手,语气沮丧:“说来话长……”
二人坐到炭炉跟前,陆嘉安将事情一一道来。
她进京时遭遇匪贼被赵淳衡携护卫所救,后来两人在京中再相遇,又有几次交集,她便有些心动,得知这次消寒会里赵淳衡也在,特意好好打扮了一番。
会中赏梅时,楚锦荷一首赏雪诗引众人夸赞,耀眼夺目,连赵世子都多看了她几眼。赏梅过后,赵世子邀请陆嘉安去赏冰灯,楚锦荷硬是横插一脚,变成了三人行,期间她引经据典同赵世子聊起冰灯典故,气氛极其和谐。
一路上陆嘉安半句话都接不上,她想岔开话题,一时间却又没别的新鲜事可说,想到先前赵世子曾提过他祖母腰疼的厉害,便冒冒失失说起了自家二表妹医术厉害,自己先前重病,便是二表妹治的,想问问老人家是什么症状,她回去可以问问二妹妹,兴许她有法子能治。
赵世子闻言有了兴趣,不再聊劳什子冰灯,转而说起祖母的病症,最后希望改日能邀请楚二姑娘亲自登门,瞧瞧祖母的身子。陆嘉安不好拒绝,只能答应。
“怪我太马虎,说话不走心,没个分寸……”陆嘉安垂头丧气地低头拧帕子。
进京这么久,她第一次感觉后悔,后悔自己为何没好好念书,以至于在表妹和赵大哥聊文墨时插不进嘴,只能像木头桩子一样竖在旁边发怔。
她不傻,能看出来楚锦荷同自己一样对赵世子有心,真要论起来,赵大哥是满腹经纶的翩翩公子,大表妹是京中有名的清冷才女,两人站在一起言笑晏晏的画面看起来甚是般配——至少比自己这个肚子里没几两墨水的京外姑娘合宜。
当时楚锦荷聊冰灯,却也不止聊冰灯,说到兴头处时,还非要讲话头往她身上抛,她接不上话,自觉在赵公子面前丢脸,分外难堪,两三次下来后有些急了,方才慌里慌张将二妹妹给自己治病的事搬了出来。
若二妹妹上门给赵家老夫人看病,看好了那自然是千般好、万般好,若看不好,或者老夫人忽然病重了,这责任怎担得起?
她咬咬唇,道:“要不然,等侯府的人上门时,你就推说你病了,或者、或者你就随便去看看,然后说那病你治不了。”
楚钰芙看着她那副紧张兮兮的样子,倏地就笑了,露出一排雪亮的小白牙。
谁说这是坏事了?这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前几天她还犯愁,她一个闺阁女子,如何才能在京中闯出名声入镇北大将军的眼,表姐这一出去便给自己揽了个好差事,若能把明宣侯家的老祖宗治好,何愁无名呐?
“表姐你先别急,你再跟我详细说说老夫人的病症,我听着似乎有些熟悉。”
“赵大哥说,她祖母这病已有好些年,说严重也不严重,就是难受得厉害,久坐、久站都会腰痛,只有躺着时才好些,若是受凉疼痛加剧,最近这段时日愈发严重,不止腰疼,连右侧臀腿也跟着麻痛……”
陆嘉安瞧她大眼睛一眨一眨地听得认真,忍不住问道:“二妹妹,难不成你真有法子?”
楚钰芙抿唇笑道:“有几分眉目,不过具体的还得看了才知道。”
消寒会上这事瞒不过祖母,陆嘉安是藏不住话的性子,也没想瞒,隔日楚钰芙便被祖母叫去了慈寿堂,同时在场的还有楚老爷。
魏老太太手捻蜜蜡念珠倚在榻上,父女俩坐在下首位置。
清静檀香中,老太太缓缓开口:“昨日的事,的确是嘉安莽撞了,但也未尝是坏事。”
楚老爷放下茶杯,沉声回道:“儿子明白。”
当今圣上春秋已高,近年来群臣就立储一事争论不休。
圣上有三子,分别是吴皇后所出的大皇子,文贵妃所出的二皇子,以及芸贵妃所出的三皇子。大皇子与二皇子仅相差一岁,身后分别站着晋国公与平津侯,而三皇子年纪尚幼,暂不参与立储之争。
他为官向来谨小慎微,从不轻易站队,对立储之事甚少发言,但随着事情进展,似乎已避无可避。
他自认没有尚书之姿,有生之年能坐上工部侍郎一位便心满意足,不求在未来太子麾下一飞冲天,却也不想因一招棋错而生事端。三皇子生母芸贵妃乃明宣侯府嫡女,其在宫中与皇后交往甚密,算作大皇子一党。若挨上明宣侯府,既算站队大皇子,且在明面上又不容易搅入是非,思来想去算是最好的选择。
楚家本与明宣侯府没有交集,昨日外甥女一朝开口,却是搭了张好梯子。
二人所想楚钰芙并不清楚,《侯夫人》毕竟只是本言情小说,朝堂局势只被当作背景草草几笔带过,其中种种还是身为局中人的楚父更清楚,她正襟危坐,听楚父道。
“你此番前去侯府问诊,当谨记‘医者医心’四个字,为父不指望你真能医好老夫人的病,只要你礼数周全,将心意尽到即可。”
魏老太太笑着对她道:“侯府蒋老夫人的病是陈年旧疾,这些年来时好时坏。你爹爹的意思是:施针用药宁可守三分拙,勿要逞七分能,诊治时不可托大,哪怕过去仅诊诊脉,也使得。治不了不算什么,但治出岔子那就麻烦了,咱们家要的只是情分。”
昨日下晌知道这事后,她便让杨妈妈出去打探了一番,得知蒋老夫人的腰疾已有近十年,不但宫外圣手有治过,就连宫内太医也来瞧过,都未曾彻底将老夫人治愈,只能慢慢温养着。
如此怪疾,芙丫头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又能起多大作用?虽说她断出了嘉安的药疹,但那病张大夫来了,不也瞧出来了?与蒋老夫人的情况大有不同。
楚钰芙本还有些迷糊,但经过祖母解释,她听明白了,二人压根没觉得她真能治什么大病,到时候去侯府转悠一圈,在侯府老太太、夫人面前混个脸熟,然后诊完脉直接说自己治不了就行,这样既显了心意又不会惹祸上身,倒是高明,可如此一来自己计划岂不落空了?
‘没准我能治’五个字在她舌尖转了一圈,又被吞回去,抖抖睫毛,乖巧应声:“芙儿明白,请祖母和爹爹放心。”
楚父满意地嗯了一声,魏老太太道:“你听话懂事,做事也规矩,我没什么不放心的。”说着招手让杨妈妈捧上一木匣子交给她。
楚钰芙打开匣子,见里面躺着一支水头极好的海棠玉簪,只听老太太笑呵呵道:“赶明儿梳个同心髻,戴上这玉簪,利落大方的去,你也勿要紧张,蒋老夫人我是见过的,并非严苛之人。”
“是。”楚钰芙微微点头,鬓角碎发微动。
又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后,魏老太太没再多留父女俩,楚钰芙跟在楚父身后,往慈寿堂外走。
原身与爹爹并不亲厚,父女之间恭谨有余,亲昵不足。穿过来这些日子,她还未曾单独和这个便宜爹爹相处过,二人沉默不语一前一后往外走,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
穿过垂花门,楚父脚步忽然慢下来,似是有话要说,而楚钰芙嘴比脑子反应更快,下意识蹙起眉头,开口便道:“听说爹爹近日公务繁忙早出晚归,今日一见竟发现您瘦了许多……晚些时候女儿炖些滋补的汤水给您送去吧?”
楚父闻言一愣,脸色倏地缓和下来,平日里常常绷紧的面皮难得挂上几分柔色。
这段时间部里官员接连告假,他绷成一根弦硬挺到现在,哪怕风寒咳嗽也未敢歇息,常常伏案熬至深夜,天晚时便直接歇在书房。家中四个孩子,论起来他最疼三儿子、大女儿,然后才是二女儿、四女儿,如今看出他身子不适,第一个来关心他的,没想到却是平日里最不打眼的二女儿。
再想到*她前段日子为老太太侍疾,也是因为她,楚家才有机会与明宣侯府搭上话头,楚父不禁越看二女儿越顺眼,他怎么早前没发现,芙儿是如此懂事孝顺的孩子?看着她那双充满忧色的黑眸,心头微暖。
他拍拍女儿窄削肩头,缓声道:“你有这份孝心为父就满意了,你身子骨弱,自己多休息便是。”接着顿了顿,继续道,“到时去了侯府,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楚家,要记住:多听少言,稳妥行事。”
楚钰芙垂下眼帘,柔声应是。
回到竹玉院,她坐在书案边思考片刻,拿起昨晚看了一半的医书,翻到讲解“痹症”那页继续认真看起来。
【作者有话说】
今天晚了半天更新,但是应该无人在意吧[化了]好孤独ing默默更新,哈喽我的小读者们,你们有在看咩!明天还有一更!
第22章
两日后,明宣侯府来了信儿,与赵世子无关,是以五姑娘赵含蕴的名义发了请帖来,邀楚钰芙和陆嘉安入府围炉赏雪。
第二天楚钰芙起了个大早,用过早膳后,换上藕荷色夹袄并烟灰色长裙,坐在镜边由云穗挽了个漂亮的同心髻,最后从木匣里取出老太太送的玉簪,装点在鬓上。
等梳妆好,约莫着时辰差不多了,她带上蓝珠和云穗起身往外走,刚踏出门,便被迎面而来的北风吹的嘶了一声,将斗篷拢的更紧了些。
蓝珠抬头望望铅灰色天空,道:“我瞧着这天儿像是要下雪呢。”
云穗则道:“姑娘,那你且往外走着,我去瞧瞧表姑娘那儿好了没。”
楚钰芙缩着脖子点点头,走到二门外,坐上早已备在那儿的马车,又过了约莫半刻钟,车门上的棉帘子掀开,陆表姐捧着暖手炉钻了进来,坐到她对面:“妹妹久等。”
陆表姐今日穿了身茶白袄裙,袖口裙边皆用金线绣着菊纹,一头黑发梳成螺髻,点缀着两支金镶玉簪,一看就是精心打扮过的,楚钰芙移开眼,吩咐车夫启程,然后才笑盈盈摇摇头:“没多久。”
车马行进,马蹄嗒嗒叩在石板路上,陆嘉安的心也随着马蹄声一颤一颤,她理理袖口,复去理襟口,最后又忍不住去摸鬓角碎发,等做完这一串动作,抬眼正瞧见二妹妹含笑望着自己,她忍不住脸色微红:“妹妹不紧张?”
楚钰芙想了想,点点头,紧接着又摇了摇头:“有一点,不过蒋老夫人那边祖母和爹爹也说了,我大抵只是去看看。”
陆嘉安闻言轻轻颔首,说的也是,这话前几日她便从祖母处听到过,那么多大夫都没能治好蒋夫人,二妹妹才多大,多半也是白跑一趟,不过说到底还是因为她……
陆嘉安小小叹了口气,拉起她的手握紧:“辛苦你跑一趟了。”
一炷香后,马车停到明宣侯府门口,二人一前一后走下车,立时便有两位小厮迎上来,一人引车马到侧门歇息,一人接过蓝珠手中的拜帖,引着她们往府里走,说五姑娘已在正院等她们了。
楚家、李家都不算小,可到了侯府楚钰芙才知道什么算大,走了好一会儿才走到正院,遥遥看见屋中一抹湖蓝身影,正是同她在李家有过一面之缘的赵含蕴。
她看见赵含蕴,赵含蕴也看见了她,待楚钰芙走近,她不禁眼前一亮。
今日楚二姑娘一改李家宴上的红粉妆扮,鬓上钗环也不再塞的满满当当,整个人打扮得既素雅又大方,配上那双含笑的眼睛,款款走来便让人心生好感。
她站起身,笑着迎道:“冬日没趣儿,整天闷在房里不是绣花就是看书,今日总算有人来陪我了!”
楚钰芙身形微顿,行了个平辈礼,笑答道:“我们也一样,若不是赵姑娘邀我们来玩,现下也憋在屋里数棋子呢。”
陆嘉安同样行了礼,同赵含蕴打招呼:“赵姑娘。”
赵含蕴笑着回礼,让二人落座品茶,几人从今日天气寒暄到京内的疫病,最后又说回前段时间李家宴上那一撞,询问楚钰芙伤势如何。
在此期间,赵含蕴的目光时不时便借着喝茶的动作落在陆嘉安身上。
她与楚二姑娘不熟,与才到京城不久的陆嘉安便更不熟,前几日忽然被嫡亲哥哥拜托,说要她借着赏雪的名义,邀二人到府上为祖母看病,她便觉得莫名其妙,毕竟在此之前她可从未听说楚二姑娘会医术,且就算她会,祖母的病多少名医都治不好,她一个年纪轻轻的官家小姐,难不成比太医还厉害?
她追问,哥哥却不肯说了,再后来她派喜儿去同哥哥的长随打听,才知道原来哥哥大抵是对陆家姑娘有意,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二人在罗家消寒会上话赶话,一个那么一说,一个那么一应……
此时陆大姑娘坐到眼前,她便忍不住多看几眼。
半盏茶下肚,三个年龄相差无几的人便熟悉许多,赵含蕴望望天色,开口提议带二人去后院阁楼,下人已在那置好茶炉与点心,坐在阁楼处正好能尽览小花园中的红梅,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后院走去,临到一处牌匾为林涛院的院子处,她脚步慢下来,对二人道。
“我祖母今年六十有二,腰部有旧疾,畏寒得厉害,最怕见风,秋冬时节十分难熬。林涛院里有一暖阁,祖母每到冬日便会搬来住上一段时间。”接着她话音微顿,抛出此次邀约的重点,“听闻楚姑娘擅医,若晚些时候方便,能否烦请来为她老人家瞧瞧,看看有没有缓解的法子?”
楚钰芙望了一眼门扉紧闭的朱红院门,侧头抿唇笑应道:“自然方便。”
她这边话音刚落,就听身侧大门后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随后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小丫鬟匆匆走出来,见到门口一行人愣了一下,弯下膝盖行礼:“五姑娘。”
赵含蕴往她身后看去,只见小院里来往的丫鬟们个个脚步急促,有的手里捧着布巾,有的捧着热水,还有的捧着银丝炭,正往暖阁里送。
她秀气的眉毛微微拧紧,问道:“可是祖母身子又不适了?”
“是。”丫鬟道,“今日天色不好,老夫人一早起来便唤腰痛,派人请了百草堂的袁大夫来,此刻正在里头看诊,院里备着的炭不多了,便让奴婢去库房领。”
赵含蕴挥挥手,示意丫鬟去忙,她没了煮茶赏雪的兴致,干脆对着楚钰芙道:“不如我们先去看看祖母?”
本来此番做客也不是为了吃茶玩闹,听她这样说,楚钰芙和陆嘉安同时点头说好。
赵含蕴在前,姐妹俩在后,跨进院门后往里走了几步,来到一座不大的阁楼前,随着阁楼门打开,楚钰芙知道了为何这里会被称为暖阁。
房间内里宽不过十米,地上铺着青黑色石砖,脚踩上去居然有温热之感,房间中央向下凹出一块四方池子,里头炭火正熊熊燃着,热气蒸腾,在屋中服侍的丫鬟婆子都只着了薄薄单衣。
房间东侧置有一张雕花青幔大床,床上侧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
床边站着两个男子,中年男人做大夫打扮,双手放在老妇人腰侧,看样子似乎是在做推拿,另一个年轻男子侧身立于他身后,露出半张俊朗侧颜,正是赵世子。
三人轻悄悄走过去,停在轩窗旁,安安静静看着大夫动作。
老妇人身上穿着两层衣裳,衣裳之上垫着白色绸布,袁大夫的手在绸布上轻轻按动,动作虽轻,但老妇人依旧发出轻轻呻吟,半阖着眼,眉宇间泄出一丝痛苦神色。
片刻之后,中年男人收手抬头,冲着赵世子微微拱手:“老夫人的方子还是照以前一样,没有变动,稍后世子直接叫人去百草堂拿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