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117节
  最后还是老张说要不来跟我学车吧?路上开来开去的,没点身手也不行,于是没两年就变成了厂里最年轻的驾驶员。
  其实也不是没有人给齐进舟介绍过对象,然而,齐进舟每次看见人姑娘第一句话就是,你能接受我爹是杀人犯的事情吗?
  你说这孩子是不是脑子有泡?这谁家姑娘能当着你面点头说我不介意?
  可齐进舟说,媒婆介绍信息的时候难道没告诉女方家我家的事情?既然告诉了,那为什么不能问?
  与其处着处着拿这事儿出来吵架,不如最开始的时候就说清楚。
  可说句难听的真话,城里有点条件的家里,谁会乐意把女孩这么嫁出去?家长乐意女孩也不乐意啊!
  再说了,那小子也不是你塞给他个女的他就要的啊!
  这好好的男青年,就逐渐变成大龄了。
  ————————————
  排除自己不愿意结婚的,大龄单身,自身条件又没问题的,八成是个毒头。
  【第222章第222章两头点蜡烛】
  “但我跟你说啊!这孩子除了这事儿轴了点,其他人品什么的都是好的!”
  “我们这辈儿的弟兄里,谁家有个事儿,他都会伸手!有时候比儿子还给力!
  他师傅,老张,半夜突然浑身发烫,儿子出差去了,他媳妇儿只能去敲进舟的门,他二话不说就出门带人去医院了,住院期间也是他每天上下忙活。
  还有我们车间的老金,被钢管砸到了脚,瘸了三个月,他家六楼!全是这小子背上背下的!”
  “他记恩!你给他块糖他都会记得你的好!就算是跟他同辈那群小子,现在长大了,他也不会老惦记着小时候的事情,有时候提起来还会说,反正当年没打过我,出过血了就算是报过仇了。
  这小子,拎得清!气量也大着呢!跟他爹不一样……”
  老石的语调里有一些哽咽,但又硬生生的被他憋了回去,重重的叹了口气,
  “就是一想到他每天在外面嬉皮笑脸的,回到家就面对着冷锅冷灶,大家都愁。谁都盼着能他能赶紧成家,家里有了老婆孩子,就有了念想……”
  老石不会说他跟着齐进舟出过一次车,是趟长途,路上被劫道的拦了好几次,那小子打起架来依旧不要命,只不过小时候只有拳头,长大了能挥起砍刀了。
  那会儿,老石总有种感觉,齐进舟不怕死,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怕死。或许哪天死在路上了,他有可能还会觉得是解脱。
  为什么老石会这么想,因为那副样子太像当初的自己了。他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反正光棍一条,死哪儿都无所谓。
  然而在他被厂长压着相亲处对象结婚又有了女儿后,却什么都变了,最主要的是心态,他起码得活到闺女结婚生娃,到时候领着外孙或外孙女在厂院里转悠,羡慕死那帮龟孙!
  所以回来就赶紧跟兄弟们商量给齐进舟介绍对象的事情,就是谁也没想到那小子浑成那样,开口就是爹妈的事儿。他自己说着不难受,他们听得都揪心。
  林国庆手指在膝盖上一个劲的摩擦,结合三妮提供的齐进舟自述来看,他算是大致了解了这个人,
  有家底,有学历,有良心,吃苦肯干,有事真上。
  也不是真的没脑子的冲动青年,人不犯他,他不犯人。
  唯一的黑点大概就是他父母遗留下来的案底。
  出狱的犯人都得重新给机会呢,更何况是无辜的孩子。
  林国庆深呼吸一口气,那就还剩最后一个问题,
  “石哥,我刚也说了,我姐夫家9个姑娘,想留个在家。三妮那丫头孝顺,打定主意是要把自己留在家给父母养老的那个。所以,你看这进舟,他是真愿意让以后他俩的孩子姓马吗?”
  这个老石还真不能完全打包票,毕竟万一齐进舟现在是这么想的,等孩子出生了,又后悔了咋办?多的是上门女婿干这种事的。
  不过,“进舟那孩子,做不到的事情不会随便同意,答应人了的拼了命也会做到。而且……你们那儿还没通知吗?”
  “什么?”林国庆一脸问号。
  老石啧了一声,大概是嫌弃林国庆消息落后,
  “我媳妇儿大嫂家就是郊区农村的,他们那儿今年开年就有说法了,好像第一胎是女儿的话,过个五年还能允许生第二胎。”
  “真的假的?”林国庆瞪大了眼睛,“我们那儿没通知啊,我姐夫就是村支书,要有通知他肯定第一个知道啊!”
  老石摸摸脑袋,“那可能,你们那儿远了点,我们这毕竟离上面的办公大楼更近点。估计过段时间就会发下去。”
  “不过这只有农村允许,最多也就是两个,第一个是儿子的话,就不允许生了。”说着他又凑近了一点小声道,
  “听说是因为外面莫名其妙没了女婴太多了,咱们这儿概率虽然没那么高,但多少也有。所以上面怕那群重男轻女的为了生儿子不给那些丫头活路,才松开的口子……唉!真是造孽啊!”
  林国庆听得也直皱眉,“丫头咋啦,我家那几个丫头各个都出息,没一个比小子差的,怎么就不能给养老送终了,这些人脑子都有病吧!”
  “谁说不是呢!我就觉得我家一个丫头挺好的。”老石也很赞同林国庆的说法,不过他要说的重点不是这个,
  “我的意思呢,就是如果到时候三妮第一胎是个丫头,那到时候应该还能生第二个。要是进舟真想……你们要不随个跟他姓。如果你姐夫家就想要儿子,那就让丫头随进舟,好歹也给他老齐家留个苗不是!”
  “你是说……两头点蜡烛啊?”
  香火,实体化就是蜡烛,传统风俗里,结婚蜡烛“只能点一边,只能点一次”,蜡烛点在哪家就是哪家的人。女嫁男,点的就是男方的蜡烛,男上门,点的就是女方的蜡烛。
  两头点蜡烛,就是两头婚了,不娶不嫁,生的孩子对半分姓,两边父母都是爷爷奶奶。这种形式的婚礼在后来的水乡挺流行的,因为都是独生子女了。
  但并不是以前就没有,战乱那会儿,死了太多人了,不管男的女的,能活下来的都是运气,很多人家可能就剩了个儿子或者女儿的,尤其是剩下个女儿,又招不到上门女婿的。
  为了不绝户,田地不被抢走,就同意两头婚的,结婚的小两口男方家住一段时间,再回女方家住一段时间,两边父母反正都只剩那么一个孩子了,都是倾其所能的帮助他们。
  但一想到齐进舟已经没有父母了,作为娘家人的林国庆又觉得这算法,三妮吃亏。
  而作为齐进舟这边的,老石又觉得完全上门,齐进舟吃亏,
  “进舟家底可不薄,以前他爹妈留下来的虽然我也说不上具体的数,但一两千肯定有!那孩子平时也不怎么花钱,攒到现在不会是个小数。
  厂里分给他家那套房可有70平呢!三间房间!年前我们这儿有家想换大,把这边的这套卖给了别家,可是按50块钱一平算的!你想想看,他那套房子就值3500!
  这条件!你让他去上门!你良心不会痛吗!”
  ————————————
  这两年两头婚的好多,但前提是女方愿意生两个,以前大家没什么生养要求,感觉一个两个三个都一样。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玩意儿就很扯。
  【第223章第223章实在是忍不了了】
  说一千,道一万,林国庆和石志强都算是外人,真能拿主意的还是她们年轻人自己。
  关于两头婚的事情,齐进舟的意思是,不需要。
  “什么亏都不想吃,什么都要对半分,可我又不能生孩子?那三妮不就亏了?”
  “再说了,明明是兄弟姐妹还要分两个姓氏,出门还以为是两家人,有意思吗?”
  “我奶走的时候说过还不如没有我妈,要是没有我妈就没有我。那我的孩子姓不姓齐还有所谓吗?上门女婿就是上门女婿,到时候我肯定住乡下,安安心心姓马得了。”
  老石被噎的想骂娘,“我他娘的在那儿跟你对象舅舅扯了半天皮,结果你上来就拆老子台,你怎么不早点说啊!兔崽子,浪费我口水!”
  齐进舟嬉皮笑脸的塞给老石一坛黄酒,“石叔,那我不是不知道人家找的是你嘛!要是早知道是你,肯定一早就拉着你去四河村双方会面了不是!”
  “十年陈的花雕!不是特别好的,您拿着晚上随便喝,没了我再给您找。”
  老石睨了他一眼,没好气的哼了一声,
  “老张生日那天你送的那坛三十年陈的,到现在还跟宝贝似的不肯给我们喝一口,果然还得是你师傅,我这小叔叔就没这个脸了。”
  “别呀!”齐进舟哎呀一声,“我师父都多大了!那天也算他五十大寿了,我总得给他整一瓶。关键是我现在手上没了……石叔您放心!等我结婚那天!一定给您整上两坛!我砸锅卖铁都得给您买来!”
  老石终于憋不住哈哈笑了出来,“还砸锅卖铁呢!你还是留着处对象,养老婆孩子吧!就算是上门女婿也不是真靠老丈人家活了,听到没!
  处对象的时候,也是该花钱的地方就得花,别跟你自己过日子的时候那么抠,到时候还没等到结婚就被人踹了!”
  “我哪有那么抠!肯定该省省该花花!”齐进舟笑的一脸开心,也知道石志强是为了他好,“那过两天,您和师傅陪我一起去趟四河村呗,您算中间人,到时候红包肯定少不了您的!”
  老石已经拎着那坛子酒转身了,“我还要你的红包?留着当你当结婚红包吧!”
  “一码归一码!”
  按道理来说,应该是马家带人上齐进舟的家门来讨论这件事,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马家那么多人,林国庆一家也想来凑热闹的话,还得拉一辆大巴车来,到时候齐进舟这70平的豪宅也坐不下那么多人啊!
  还是村里好,地方大,还方便。没见的大妮挺着个肚子,二妮抱着个孩子也都坐在了堂屋里,就想看看这个未来要撑起半个马家的妹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人还没到呢,马家已经忙成一团了,屋子本来就不大,所有人都动起来了,显得更挤了。
  “爹,妈,你俩起来一下,我这边地都要扫一扫,凳子也得擦一擦……”
  林玉兰拿着个扫帚抹布到处转悠,连唯二坐着不动的老两口都被拉起来了,气得马老太又是一阵嘀咕,
  “差不多就得了,过年前不是才扫过?就是来想看想看的,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呢!就算成了他也是来上门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要接待菩萨呢!搞得那么干净!”
  “您说什么呢!城里人都爱干净,而且楼房也比我们乡下好打扫,咱们这今天打扫完,大门一开,又是一层灰!”
  林玉兰自从开始在养殖场拿工资,说话做事都利索了很多,以前婆婆说话她都不敢回嘴,现在倒好,已经开始会对着婆婆碎碎念了。
  “再说了,人小伙子是城里人,家庭条件工作背景都好!要不是自己看上了三妮,会愿意上门?”就是那死丫头怎么今天人要来了才说,害的大家手忙脚乱的。
  林玉兰火速扫完擦完,然后再转到下一圈,都没给马老太骂人的机会。
  “妈,你跟爹没事干的话,要不回房间里坐会儿?咱这里实在是有点乱。”马德祥抱着一盆花就进来了,直接放在了中堂贴墙的正中木桌上。
  要是蔡银玲在的话,肯定能认出,这是放在村委办公室的兰花。现在被马支书临时征用来当自家摆设了。
  “反了!反了!都反了!”马老头气得用拐杖直敲地板,“我俩老不死的碍你们眼了是不是!一会儿让我们站起坐下的,一会儿让我们滚回屋里的!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爹了!”
  马德祥真的是心累,什么时候闹脾气不好,偏偏要在最忙的时候,
  “爹呀!您是我爹,就算我俩都下去了您也还是我爹啊!但今天不是未来女婿要上门来相看的日子嘛!您别添乱了行不行!”
  “咱家第一次有女婿吗?第一次有人上门相看吗!之前怎么没见过你们这么热闹?新女婿镶金的啊!那到时候是不是还要再给他盖座新房住啊!”
  “诶,您这话还真没说错。”三妮端着个大盆路过,听见了马老太的话,倒车回来说道,
  “咱家现在就着三间屋,要是结婚,还真不够住,到时候肯定得盖。”说完又端着盆走了,给马老太气的倒仰,指着三妮的背影,对着马德祥就大骂起来。
  “你看见没!你看见没!就这样的死丫头!说话做事眼里哪里还有大人!你让她留在家里!以后我们还有好日子过吗!等你们老了!干不动了!她会给你们好脸色吗!”
  她想煽动儿子站在自己这一边,马老太越来越觉得没有人听自己的话了,以前只是那些丫头。但儿子儿媳还是不敢违抗自己的。
  但后来儿子当了村支书,忙里忙外的,有些人还会带着礼上门求他办事情。时间一长,他好像就学会了怎么敷衍她了。
  儿媳去她娘家弟妹那里上班以后,手上有了钱,也不再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更多的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马老太觉得忍不了了,实在是忍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