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75节
  但是梁生娣摇摇头,不是很想要沈春花口里,之前的钱。
  “那都是小钱,几分钱一斤的笋,几毛钱一斤的鱼,加起来也没多少。再说了,我知道,我吃的多。”
  梁老太太以前摆烂的时候懒得算,一旦干起活来,还是能算个七七八八的。
  她要吃肉要吃蛋,还要吃大米饭,这些不是钱吗?儿媳妇儿这几年,一年四季起码要给她做四套衣服,这不是钱吗?
  她的棉被都完整的换过两床了,前年冬天给她换的新被子足足有六斤重,盖的她一个冬天都不冷,这不是钱吗?
  国庆说过,她们是一家人,那什么东西是紧密连接的,哦,利益,就是钱,反正是分不开的。
  那玉兰和国庆虽然是亲姐弟,但两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总归是两家人。她吃着儿子家的饭,总不能还要拿儿子家的钱补贴女儿吧?
  这还不是直接补贴女儿,是补贴外孙女。
  一次两次或许还行,次数多了,就算春花没意见,国庆都不会高兴的。他们那个养殖场已经帮了五妮她们很多了,不能再让他们割肉了。
  所以她想再另外找个挣钱的营生,就算现在一下子补贴不了大妮,那以后呢?
  以后不管是外孙女还是孙子孙女有事情,只要她自己兜里有钱,只要她想,不就可以跳过几个中登,直接掏出来救急?那能省去多少麻烦啊!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就是这个意思。
  沈春花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事儿吧,其实挺尴尬的。
  她也知道种地不赚钱,也不能说种地不赚钱,主要是她们这儿种地不赚钱。
  不像北方幅员辽阔,分田一家就能分好几十几百亩地,甚至几公顷。她们这儿就那么点地方,大型农用机也用不了,种的那点粮食就够家里吃的,全家都种地的话,也就真只能填饱个肚子。
  其实她很想把田租出去,甚至租金多少无所谓,只要人家把自家的公粮交了就行。她们赚的钱完全可以买粮吃。田租出去,她还能多点心思去想想看干点别的生意。
  但关键在于,现在买粮还是要粮票的,她们是农村户口,不是城里那些吃公粮的可以比的。
  哪怕是几家村办企业发票子,那也多是其他一些票,肉票、糖票都有,就是粮票少,因为家里都有地种着能吃。
  粮票除了要外出公干的人,比如林国庆出差的时候,会给几张,其他基本没有。林国庆再怎么攒,都攒不出7个人的粮票来。
  所以没办法,这地,还是得种。
  起码要再种2年,她们这儿才会慢慢放开粮价,取消粮票,不然你攥着钱都得饿死。
  沈春花和梁生娣把话掰碎了说,然后叹了口气,
  “妈,我也想能不种地就不种地,但关键要是现在不种地,家里就没饭吃啊……您也别担心大妮,等国庆回来了,我们再商量商量,借点钱出去怎么了?
  大妮她们是正经盖房子用的,那是大事,借钱很正常,谁家盖房子的时候不得欠一屁股债的?”
  沈春花说的理所当然,全然没想起来,她和林国庆就是盘算着“全款付清”来着。
  梁生娣还是有点纠结,又想起三妮忙里偷闲到处打散工,给她激发了一点灵感,
  “我那天看人摇着船来村里收鸡毛鸭毛甲鱼壳,诶你说我不忙的时候要不再去摸个鱼抓个虾?你拿去卖也能换不少钱吧?不过我不想走着去了,太麻烦了,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她还惦记着自己踩着三轮去山上挖笋的事情,那一车笋能顶她走路好几趟呢!东西能载得多,来回还省时省力,交通工具很重要啊!
  “诶,春花,打一艘船要多少钱?要不你们给我买条船吧?”
  ——————————
  种地不赚钱,写小说也不赚钱,嘤嘤嘤,月底了有没有好心人施舍点电费给我
  【第142章第142章要船干嘛】
  林国庆回来的时候就听媳妇儿说家里老太太要买船,一脸问号,
  “要船干嘛?您还会划船?”
  “我会啊!”梁生娣认真的点头,“我还会用脚摇桨,你想学的话我可以教你。”
  林国庆表示谢谢,他不想,他连游泳都不会,还用脚划船,纯粹去喂鱼的。
  梁生娣想要条船,就心心念念惦记上船了,掰着指头给她们算,这买船不亏。
  “三轮春花要用,给我打条船,我到时候闲了摇着去网鱼,再摇着沿河去卖了,不刚好?”
  “等天冷了,我再去挖个笋,和菌子一起,全堆船上,一路摇过去卖过去,这不比三轮装的多啊?”
  “其实咱们家去省城和去市里,应该是摇船去更快吧?我摇着船还能送大囡去上学呢!春花你不是前两天还想着再扩大一下养殖场的鸡鸭?就怕三轮一趟装不下?”
  “装不下就放船上啊,我摇着你去啊!”
  林国庆;沈春花:……
  其实她们这儿的确是水系更发达,当初抱着林淑英去省城看病的时候就是坐船,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只不过去医院下了船还得再盘公交,时间就都过去了。
  但如果是按着梁生娣的话说,没有具体目的地的去卖菜……那还真得是船。哪怕建国后为了发展,填了十几条河来造路,那也挡不住它几千条河道的畅通无阻。
  沈春花和林国庆之前为什么会惦记买三轮而不是船,一个是因为她俩是水乡少见的旱鸭子,不会摇船。
  还有一个是,比起三轮,她们这儿船的目标更大。地上的稽查队的还不如水上的多。
  那会儿干的都是背地里的买卖,你摇着桨在河上晃悠,晃着晃着给你晃来一个大手电,问你去干吗?不管你答不答,我都要跳到你船上来检查一下。
  要是在地上,还有个地方能躲一下,刚看见光的时候,说不定就能找个转角跑了。在河上,就只能跳船了,毕竟都是手摇的船,跑不掉的。
  但现在梁生娣说要摇船去卖东西,还真可以。
  千百条大大小小的河道都是直接从人家屋子前后穿过的,开门就是河,摇着船在河上叫卖,谁家要买,直接开窗喊人停船就行。
  网上找的明清时期绍兴府城区路图,就都是河全是河,大河中河和小河。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家都是这么干的了,摇着船去摆摊,县里甚至专门有条河,已经形成了个小市场,卖布卖菜卖竹筐的,什么都有。
  “那……地里咋办呀?”林国庆咂吧了一下嘴,其实他都有点心动了,要是他妈赚的比他在厂里多,那他去给老太太打工都行。
  但关键是地里,现在停不了。政策放宽以后,庄志杰他们食品站收蛋也没有粮票补贴了,做禽蛋类生意的人多了,根本不用什么奖励了。
  梁生娣:“我就农闲的时候去,这两天地里不就没什么的大事嘛,春花上午转悠一上午也累了,下午看着点咱家的田,我出去转悠一下也好呀。”
  老实说,她还是喜欢上山下河那会儿,自由多了。这几年种田种得她腰酸背痛的,主要还没钱,她就是想出去逛逛也好。
  “再说了,春花不是说,再种两年田,就能不用票花钱买粮吃了吗?那到时候我就能天天摇着船出去了,这船买的不亏!”
  “啊?再两年不用粮票了吗?你咋知道的?”林国庆一脸震惊,厂里也算天天在那里宣传最新政策了吧?他咋不知道这回事。
  “哎呀!妈!你瞎说啥呢!我不是这个意思!”
  沈春花刚才就说句可能不用票了,就给老太太惦记上了,现在直接把可能两个字给划了,坐实了她要当半仙的身份。
  其实真正全国取消粮票还要再过个10年,但过两年,统购统销就要取消了,她们这儿,去粮油站买粮还是要票,但也能去个人粮油店里买不要票的米了,就是贵了点。
  “我的意思是,现在大家不是都自家种自家的田了吗?这两年每年都说粮多了,又多了……那以后,总有一天,这粮食就不紧张了嘛!”
  “你上次回来不还说,特区那边已经能吃到不要票的饭了嘛!那不就是一种征兆,说不定哪天,咱们这也不要票了呢!”
  林国庆一听她说起上次去特区出差的经历,他就心疼得要命,“是能买到,但一碗饭,有粮票的卖五分,没粮票的卖五毛!这么贵的饭,咱还是自己种种算了……”
  沈春花:……倒也不至于那么贵。
  “我又没说现在就不种了,再过两年嘛!你去特区,什么东西不贵!”沈春花撇撇嘴,又不能明说,气得她一时间不想理这山炮。
  不过梁生娣想要赚钱是件好事,林国庆觉得不能打击她的自信心,万一以后家里真不种地了,老太太能找点事情做也是个好事。
  “我过两天去问问,哪里的船匠师傅比较好,去订一艘。你要乌篷船还是石船?”
  “当然是乌篷的!船上要放东西的了呀,石船都没棚顶,下雨天淋湿了咋办?”梁生娣一看儿子松口了,赶紧挑了起来。
  林国庆:“……你不是还想网鱼?乌篷不好撒网吧?”
  “没事,我可以跳下去摸鱼。”
  梁生娣瞬间换了个口风,给林国庆噎了噎,他突然又觉得他妈不靠谱了。
  “你怎么突然就惦记着要赚钱了?”
  这个问题,他到现在还没问清,冷不丁的又想了起来,于是话题又回到了马大妮和王勇要盖房子的事情了。
  “呦,他们已经拿下地了?那不是比我们还快?”林国庆倒是挺高兴的,当时大妮出嫁的时候,春花塞了100给大妮添妆,结果那丫头过节的时候又给塞了回来。
  他知道王家的现状,这俩孩子不容易,能早点出来自己盖房肯定是早点出来的好。至于他们家的钱,都在他媳妇儿手里,媳妇儿说能借,那肯定不会影响自己家的盖房进度。
  “她们还缺多少钱?要不春花你先拿两千过去看看?”
  “现在孩子们都要回来了,我先烧饭吧。今天晚上不是要看电影吗?到时候我问问三妮。”
  ——————————————
  关于一些数据,有好多朋友有异议,这个应该是每个地方都不一样的,我如果资料查不到或者网上资料太笼统就会去问那个年代的老人。
  包括学费、平时物价、工资、还有盖房子的价格,还有村里分地每人多少等,都不敢瞎写。(因为第一本瞎写被人骂了o(╥﹏╥)o)实在查不到或者老人也不知道的,我一般就不写价格了。
  中国那么大,东南西北中肯定是会有区别的,当然,如果是老乡说我瞎写……那我就……精确到村吧!我四河村在狗国狗市狗县狗乡!这就是我老狗家的物价!哼!
  【第143章第143章赤膊佬】
  乡里有个电影院,就一台放映机,每个村轮过来,一个月半大概能看上一次,那绝对是全村上下老老少少最爱的活动。
  林淑美和林书超今天放学都是用跑的,进门书袋子一扔,就拎着板凳出去了,她俩要去晒谷场占位子,不然等林书赶回来一起吃完饭再去晒谷场,他们不想看人头,就只能爬树了。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淑美穿的是沈春花给她新做的裙子,她今天暂时不想爬树。
  沈春花也不拦着他们,就是喊着放完凳子记得回家吃饭。
  林书赶今天其实一放学也赶着出学校来着,打算喊上五妮六妮一起跑回去,早点回去,早点吃饭,早点去蹲电影。
  然后才出校门没多久,就出了点意外。
  五妮的蓝色土裤,黑了。
  五妮捂着小腹,靠着树站着,一动也不敢动。
  她比林淑英还要大一岁,就是可能吃的油水没淑英多,所以到现在才第一次来这事儿。她不是林淑英,家里那么多姐姐呢,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
  就是太尴尬了!为什么偏偏是今天!偏偏在放学后的半路上!她还赶着回去看养殖场呢!还有晚上的电影!她也想看啊啊啊啊!!!
  这场景似曾相识,林书赶比六妮还要先反应过来,
  “五妮姐,你……你……带那……那个条子了吗?”
  林书赶不知道那东西叫什么,但是他姐暑假晒在院子里的时候,他们还是有看到的,老三本来还想上去研究一下,被他爹又是一顿胖揍。所以他也没敢问叫什么。
  马五妮脸涨得通红,摇摇头。谁没事干会二十四小时随身携带月事带的,有病吧。再说了,她带了也没用啊,大路朝天的,她难道还能就地用上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