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满朝人目瞪口呆。
生猛啊,一人擒住两位将军。
霍彦面色不太好,刘彻只叫人议事,下了朝就拉着霍彦看他的两个宝贝。
霍彦跟着他,骂骂咧咧坐在天子驾上抱怨了一路。
刘彻听着也气不打一处来,两人一块儿杀进卫府,然后就看平阳公主在盯着卫青喝药,一时间也不好发脾气。霍彦给卫青施完针,又是好一番叮嘱。
他将方子写好,亲自交到平阳公主手上后,长身一拜,“朝中事多,我还要看顾我那个不省心的兄长,一切拜托舅母。”
平阳公主就笑,他这句舅母出口,笑容更真挚了些,“哎,你去吧,若是不方便,你只管要你兄长搬回来。家里也不差他一屋。”
霍彦礼貌言谢,语气热络。“阿兄都是小伤,过些日子就不打紧了,重要的是舅舅,他身上暗伤多,我每三天来施针一次,平日里倒是舅母需多费心了。”
平阳满口应下。
她很满意霍彦对卫青的关心。
刘彻的笑也更深,拍他大将军的手,有种跟孩子爹分享孩子长大喜悦的感觉。
唯有卫青木木的,袒开自己的衣衬,指着纵横着伤疤的前胸及后背,道,“可我没伤,以前的伤,早已经好了。”
作为一个家庭医生,霍彦现在一听到早就好了这几个字,头就疼,他的面容狰狞一瞬,然后考虑到平阳公主还在,硬生生把火气压下去了,柔声道,“舅舅的外伤好了,可心脉处暗伤也是要人命的。舅舅还是要将养的。”
所有人都满意这舅慈甥孝的场面,唯有卫青被他这个调子搞得浑身不自在。
“阿言,你好好说话,怪吓人的。”
霍彦把狼皮褥子给卫青掩好,在他耳边用两人可以听见的声音,骂道,“舅舅,你就给我整霍去病那死出!”
卫青一下子笑起来,在刘氏姐弟的疑惑注视下,缓缓饮下汤药,道,“阿言乱说,我不怕喝药。”
刘彻的笑容满面,平阳公主也笑。
霍彦给他塞了包奶糖,得了卫青一个赞许眼神。
“羊乳的?”
他嚼嚼嚼,“嗯,羊乳的。”
他不怕喝药,但他爱吃糖。
霍彦想到这就叹气。
阿兄就是太随舅舅了。
元狩元年,秋,霍府。
西墙根新移栽的二十株棠梨已结了青果,霍彦特意让那潘黄门的侄儿做了引水竹渠。晨露顺着竹节滴在树根,惊起在旁边打磕睡的小漂亮,小漂亮嗷了一嗓子,扑进霍彦怀里。
酒业改革大成,为防豪族诸侯们报复,霍彦跟汲黯前后脚辞官,不同的是汲黯被彻底放弃,而霍彦只是被刘彻安排着回去做侍中。
他这侍中也就名义上的,真正干的是医官兼卫青的政务代办,以及卫青分出来的霍去病军务代办。
霍彦不代办不知道,一代办才知道他舅舅多累,朝廷跟刘彻像吃干饭的,啥都要他舅舅处理,这不累死!
刘彻这是找到一个,猛猛用,是吧。
霍彦想的没错,刘彻就是好用,库库用,霍彦现在都没心思想他阿兄怎么死的了,他现在就觉得大家都是被累死的。
什么破制度,朝廷人才多,但基础性官吏在哪里,公务员不够,你倒是招啊!
太学吃干饭的啊!董仲舒搞的什么玩意儿!不行就换人!
他边骂边干,跟着卫青和霍去病库库干,干得刘彻眼越来越亮。
新的牛马,还是纯血的家生马崽,刘彻高兴坏了。
但霍彦提出的军队素养问题,要求百人小队配备一名政委负责生活的奏折,被否了。
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的兵役制度,男子年满二十三岁,就开始承担服兵役的义务,直至五十五岁。在这期间,每年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正式在军队中服役的时间为两年。其中一年在本郡服役,另一年调守京师或是戍守边疆,要素养干什么,那跟酸文人似的,战斗力都不怎么样。
霍彦就与刘彻说,说他厂里的那些工人家生活好了,孩子就多,其中不少孩子还读了书,他养不起,打算把这些人往军队里送,要他们吃些沙子锻炼锻炼。
刘彻心道不就是征几个有文化的兵吗,阿言把人送去就送了,反正谁嫌兵多。
然后霍去病就收到了他幼弟给他的一万精骑配的一百督导员和人手一本霍彦根据弹幕提示编的《如何做好一个政委,从入门到精通》。
刘彻美其名曰,锻炼就到最好的地方。
为首的被霍彦叫带队老师的人笑得人畜无害。
“君侯,这些孩子有什么事直接找我就行。”霍去病点头,对霍彦安排表示满意,然后就听见夏侯始昌大着胆子道,“霍大人叫我跟着您。”
霍去病无言,这是派人来看着他了。
他把夏侯始昌安排在离自己最远的营帐,然后霍去病喜提霍彦亲自出马特殊待遇。
霍去病这半年上不了马,打不了马球,踢鞠球都不是第一了。
他不开心,但他发现这些督导员好像真的有用。
晨雾未散时,督导队的铜铃已响彻辕门。百名青衫少年带着人列队校场,席地而坐。
霍去病掀开帐帘时,正撞见夏侯始昌在教士卒认字。细沙垒成的阴山模型上插满小旗,每面旗都系着每一个将士的姓名木牌。最年轻的督导员跪坐在沙盘旁,用特制的炭笔记录着,“戍卒李二郎,父殁元光五年马邑之围,母织葛布供弟读书......世系忠良之士。”
一个士卒大喊,“李二郎!我是李二郎!”
士卒们笑成一团。
“这是什么?”霍去病挑眉。
霍彦跟在他后头,“早课。顺便做个思想摸底,知兵如知医,须先望闻问切。”
他顿了顿,又道,“你手下就连收的匈奴人都挺正的。”
正的发邪,全tm为了砍匈奴人发财升官,购田娶媳妇的,还有单纯觉得霍去病牛逼的,就乐意跟他。
霍去病偏头,“没有匈奴人,入汉军,就是我的兵。”
霍彦轻笑,“再好的东西都是锦上添花,唯统帅的个人魅力才是队伍的灵魂,兄长的队伍灵魂很强大。”
霍去病接了他那句夸。
霍去病治军严明,军纪如山,说白了,他养的就是狼,而他做的就是狼王,他这是刺头的窝。
可那些督导员就像清油一样,迅速融了进去。
在他看不见的角度,他的狼们好像更听话了,使着更应手了。
具体的就是一日演练,校场上骑兵突然骚乱,原是两匹敌对的战马因抢水厮打,连带撞翻了刚筑好的箭垛,若照平日,他的那群凶狼崽不打得头破血流,可是今天就出现了两个青衣少年,分别给这两匹马公平分了水,然后又不知说了啥,他那些兵们就眉开眼笑了,演练结束后顺带着把箭垛累好了。
赵破奴都咂舌,“这是我的兵?这群小子啥时候这么听话了!”
霍去病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他的兵听话更好,他指哪打哪,就能赢。另外他更高兴的是,这群人再也不会用打仗斗殴的事来烦他了。
“阿言,你手上还有多少这些督导员,全给我。”
经过近一年的强制性休养,霍去病和卫青的身体已经好了个七七八八。
卫青送来的西域葡萄藤攀着青竹架,霍彦正看着葡萄藤跟着卫青发愁,“怎么不结果呢?”
霍去病舞剑舞得虎虎生风,他特意换上窄袖胡服,鹿皮护腕紧裹着愈合的箭伤,腾挪间仍见漠北风沙的凌厉。
“不用,你那边效果不错,我问阿言把人都要走了。”卫青笑起来,帮着霍彦给葡萄苗扦插,“一百人配一个还多呢。”
霍去病收剑,利落得挽了个剑花,顺带用剑锋挑起漆盒盖。盒中蜜饯应入眼帘,他反手捏住最圆润的那颗青梅,眉宇间尽是少年意气,然后酸得捂牙。
“好酸!”
霍彦把食盒盖上,“卫长有孕了,喜酸。曹襄求到我这里,这些是我给卫长挑的。”
霍去病哦了一声,语气中全是对曹襄的嫌弃。
“他就会找你。”
卫青转过来,给了他脑袋一下。
“一天到晚的,连妹妹的东西都要抢。”
“我吃一颗梅,赔她颗梨。”霍去病没躲,笑起来,然后用剑锋忽指梨树最高处的青果,惊起宿鸟扑棱。霍彦继续看葡萄苗,然后就看霍去病如鹤掠空,他正疑惑呢,就被兜了一身梨叶,“霍去病!”
青梨轻巧坠入漆盒时,霍去病跳下了树,迅捷得像只黑豹,他浑不在意地甩甩手,剑柄挑起霍彦腰间玉珏,“这般丑的玉,哪来的,莫不是陛下新赐的?姨父眼光不好。”
卫青也点头。
“比起去病上次拿的,差远了,陛下就喜欢素净的。”
霍彦把着这块上好的水苍玉,叹了口气。
“是阿襄的谢礼。”
霍去病挑眉,卫青也嫌弃不已。
生猛啊,一人擒住两位将军。
霍彦面色不太好,刘彻只叫人议事,下了朝就拉着霍彦看他的两个宝贝。
霍彦跟着他,骂骂咧咧坐在天子驾上抱怨了一路。
刘彻听着也气不打一处来,两人一块儿杀进卫府,然后就看平阳公主在盯着卫青喝药,一时间也不好发脾气。霍彦给卫青施完针,又是好一番叮嘱。
他将方子写好,亲自交到平阳公主手上后,长身一拜,“朝中事多,我还要看顾我那个不省心的兄长,一切拜托舅母。”
平阳公主就笑,他这句舅母出口,笑容更真挚了些,“哎,你去吧,若是不方便,你只管要你兄长搬回来。家里也不差他一屋。”
霍彦礼貌言谢,语气热络。“阿兄都是小伤,过些日子就不打紧了,重要的是舅舅,他身上暗伤多,我每三天来施针一次,平日里倒是舅母需多费心了。”
平阳满口应下。
她很满意霍彦对卫青的关心。
刘彻的笑也更深,拍他大将军的手,有种跟孩子爹分享孩子长大喜悦的感觉。
唯有卫青木木的,袒开自己的衣衬,指着纵横着伤疤的前胸及后背,道,“可我没伤,以前的伤,早已经好了。”
作为一个家庭医生,霍彦现在一听到早就好了这几个字,头就疼,他的面容狰狞一瞬,然后考虑到平阳公主还在,硬生生把火气压下去了,柔声道,“舅舅的外伤好了,可心脉处暗伤也是要人命的。舅舅还是要将养的。”
所有人都满意这舅慈甥孝的场面,唯有卫青被他这个调子搞得浑身不自在。
“阿言,你好好说话,怪吓人的。”
霍彦把狼皮褥子给卫青掩好,在他耳边用两人可以听见的声音,骂道,“舅舅,你就给我整霍去病那死出!”
卫青一下子笑起来,在刘氏姐弟的疑惑注视下,缓缓饮下汤药,道,“阿言乱说,我不怕喝药。”
刘彻的笑容满面,平阳公主也笑。
霍彦给他塞了包奶糖,得了卫青一个赞许眼神。
“羊乳的?”
他嚼嚼嚼,“嗯,羊乳的。”
他不怕喝药,但他爱吃糖。
霍彦想到这就叹气。
阿兄就是太随舅舅了。
元狩元年,秋,霍府。
西墙根新移栽的二十株棠梨已结了青果,霍彦特意让那潘黄门的侄儿做了引水竹渠。晨露顺着竹节滴在树根,惊起在旁边打磕睡的小漂亮,小漂亮嗷了一嗓子,扑进霍彦怀里。
酒业改革大成,为防豪族诸侯们报复,霍彦跟汲黯前后脚辞官,不同的是汲黯被彻底放弃,而霍彦只是被刘彻安排着回去做侍中。
他这侍中也就名义上的,真正干的是医官兼卫青的政务代办,以及卫青分出来的霍去病军务代办。
霍彦不代办不知道,一代办才知道他舅舅多累,朝廷跟刘彻像吃干饭的,啥都要他舅舅处理,这不累死!
刘彻这是找到一个,猛猛用,是吧。
霍彦想的没错,刘彻就是好用,库库用,霍彦现在都没心思想他阿兄怎么死的了,他现在就觉得大家都是被累死的。
什么破制度,朝廷人才多,但基础性官吏在哪里,公务员不够,你倒是招啊!
太学吃干饭的啊!董仲舒搞的什么玩意儿!不行就换人!
他边骂边干,跟着卫青和霍去病库库干,干得刘彻眼越来越亮。
新的牛马,还是纯血的家生马崽,刘彻高兴坏了。
但霍彦提出的军队素养问题,要求百人小队配备一名政委负责生活的奏折,被否了。
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的兵役制度,男子年满二十三岁,就开始承担服兵役的义务,直至五十五岁。在这期间,每年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正式在军队中服役的时间为两年。其中一年在本郡服役,另一年调守京师或是戍守边疆,要素养干什么,那跟酸文人似的,战斗力都不怎么样。
霍彦就与刘彻说,说他厂里的那些工人家生活好了,孩子就多,其中不少孩子还读了书,他养不起,打算把这些人往军队里送,要他们吃些沙子锻炼锻炼。
刘彻心道不就是征几个有文化的兵吗,阿言把人送去就送了,反正谁嫌兵多。
然后霍去病就收到了他幼弟给他的一万精骑配的一百督导员和人手一本霍彦根据弹幕提示编的《如何做好一个政委,从入门到精通》。
刘彻美其名曰,锻炼就到最好的地方。
为首的被霍彦叫带队老师的人笑得人畜无害。
“君侯,这些孩子有什么事直接找我就行。”霍去病点头,对霍彦安排表示满意,然后就听见夏侯始昌大着胆子道,“霍大人叫我跟着您。”
霍去病无言,这是派人来看着他了。
他把夏侯始昌安排在离自己最远的营帐,然后霍去病喜提霍彦亲自出马特殊待遇。
霍去病这半年上不了马,打不了马球,踢鞠球都不是第一了。
他不开心,但他发现这些督导员好像真的有用。
晨雾未散时,督导队的铜铃已响彻辕门。百名青衫少年带着人列队校场,席地而坐。
霍去病掀开帐帘时,正撞见夏侯始昌在教士卒认字。细沙垒成的阴山模型上插满小旗,每面旗都系着每一个将士的姓名木牌。最年轻的督导员跪坐在沙盘旁,用特制的炭笔记录着,“戍卒李二郎,父殁元光五年马邑之围,母织葛布供弟读书......世系忠良之士。”
一个士卒大喊,“李二郎!我是李二郎!”
士卒们笑成一团。
“这是什么?”霍去病挑眉。
霍彦跟在他后头,“早课。顺便做个思想摸底,知兵如知医,须先望闻问切。”
他顿了顿,又道,“你手下就连收的匈奴人都挺正的。”
正的发邪,全tm为了砍匈奴人发财升官,购田娶媳妇的,还有单纯觉得霍去病牛逼的,就乐意跟他。
霍去病偏头,“没有匈奴人,入汉军,就是我的兵。”
霍彦轻笑,“再好的东西都是锦上添花,唯统帅的个人魅力才是队伍的灵魂,兄长的队伍灵魂很强大。”
霍去病接了他那句夸。
霍去病治军严明,军纪如山,说白了,他养的就是狼,而他做的就是狼王,他这是刺头的窝。
可那些督导员就像清油一样,迅速融了进去。
在他看不见的角度,他的狼们好像更听话了,使着更应手了。
具体的就是一日演练,校场上骑兵突然骚乱,原是两匹敌对的战马因抢水厮打,连带撞翻了刚筑好的箭垛,若照平日,他的那群凶狼崽不打得头破血流,可是今天就出现了两个青衣少年,分别给这两匹马公平分了水,然后又不知说了啥,他那些兵们就眉开眼笑了,演练结束后顺带着把箭垛累好了。
赵破奴都咂舌,“这是我的兵?这群小子啥时候这么听话了!”
霍去病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他的兵听话更好,他指哪打哪,就能赢。另外他更高兴的是,这群人再也不会用打仗斗殴的事来烦他了。
“阿言,你手上还有多少这些督导员,全给我。”
经过近一年的强制性休养,霍去病和卫青的身体已经好了个七七八八。
卫青送来的西域葡萄藤攀着青竹架,霍彦正看着葡萄藤跟着卫青发愁,“怎么不结果呢?”
霍去病舞剑舞得虎虎生风,他特意换上窄袖胡服,鹿皮护腕紧裹着愈合的箭伤,腾挪间仍见漠北风沙的凌厉。
“不用,你那边效果不错,我问阿言把人都要走了。”卫青笑起来,帮着霍彦给葡萄苗扦插,“一百人配一个还多呢。”
霍去病收剑,利落得挽了个剑花,顺带用剑锋挑起漆盒盖。盒中蜜饯应入眼帘,他反手捏住最圆润的那颗青梅,眉宇间尽是少年意气,然后酸得捂牙。
“好酸!”
霍彦把食盒盖上,“卫长有孕了,喜酸。曹襄求到我这里,这些是我给卫长挑的。”
霍去病哦了一声,语气中全是对曹襄的嫌弃。
“他就会找你。”
卫青转过来,给了他脑袋一下。
“一天到晚的,连妹妹的东西都要抢。”
“我吃一颗梅,赔她颗梨。”霍去病没躲,笑起来,然后用剑锋忽指梨树最高处的青果,惊起宿鸟扑棱。霍彦继续看葡萄苗,然后就看霍去病如鹤掠空,他正疑惑呢,就被兜了一身梨叶,“霍去病!”
青梨轻巧坠入漆盒时,霍去病跳下了树,迅捷得像只黑豹,他浑不在意地甩甩手,剑柄挑起霍彦腰间玉珏,“这般丑的玉,哪来的,莫不是陛下新赐的?姨父眼光不好。”
卫青也点头。
“比起去病上次拿的,差远了,陛下就喜欢素净的。”
霍彦把着这块上好的水苍玉,叹了口气。
“是阿襄的谢礼。”
霍去病挑眉,卫青也嫌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