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战争根本不是当英雄啊!”
躺在床上的年轻人,箭头卡到骨头里去了,箭头拔不出来,虽然伤的是腿,但是人迟早也会因为伤口化脓等等原因死去。而他被救回来时,伤口发青,已经开始有化脓的迹象,少年人看着这个小巫医,年轻的眼里写满了绝望和痛苦。
“让我死吧!”
霍彦闻言几乎拿不动自己给病人刮腐肉的小刀,他想起在行游路上遇到的等儿归家的老夫妇,心中一黯,道,“我将你中箭的腿截掉,可以吗?”
年轻人眼中升起一丝恐惧,艰难的想要摇头,但是腿上传来的痛楚却让他说不出半句话来。
霍彦看着他,道,“你家中阿翁阿母还在不在?他们都想你回去的。”
年轻人眼神有些恍惚,似乎想起了什么,眼睛微弯,慢慢的生起一丝希望和生气,然后只剩下一片死寂。
“回去了,我连地都种不了,我阿母怎么办呢,倒不如死了。”他强撑着问霍彦,“将军赢了,我若死了,天子能给我阿母赏赐吗,能不要她交粮吗?”
霍彦的唇无力的张合,他像是被剥去了一层骨,只能将膝盖微屈,然后他不顾年轻人的意愿,直接掐着年轻人的下巴,给他灌了制好的麻沸散。
“准备止血的药粉,热水,酒还有干净的布巾和火。”
他冲其他的两位医生喊道,这时的军队中也有“军医”。只是这些人大多只是了解基本的草药知识和外伤处理方法,只会包扎伤口和拿简单的草药来止血、镇痛,像用马勃来止血就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所以上一次见霍彦缝人胳膊,他们都快吓死了,但霍彦的方法确实是好,加上身份在这儿,他们也不愿反抗,连忙按照霍彦的吩咐去准备东西了,只是在心中想着竟有人心狠如厮。
等到需要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霍彦取出一柄没有用过的薄刃短刀,用酒擦拭过后又放在灯上燎了一下,才站到床边的年轻人身边,对着那腿上的某处一刀切了下去。
站在一边打下手的两名大夫睁大了眼睛盯着霍彦的动作。只见她下刀利落却有十分的有分寸,没有一点生疏,两三下以后就找到了感觉,下刀干净利落。
床上的人脸上出现了汗珠,隐隐有要醒的迹象。
“再给他喂。”
旁边的两个军医忙舀旁边一锅的麻沸散,给人塞进口里。
霍彦终于停下手中的刀,利落的挑起一边用热水煮过的线缝合伤药,然后包扎起来。做完了这一切,才抬起头来轻轻吁了一口气。旁边站着的两个大夫早已经看的有些出神了,见霍彦抬起头来望着自己,这才回过神来道:“郎君,这……。”
霍彦放下手中的东西,在一边的水盆里洗了手,“麻烦两位多照看他。他的伤口也不能见水,若是这几天没事,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另外。”他顿了一下道,“他若醒了寻死,你便与他说,我乃天子近臣,卫将军的外甥,此战若胜,天子有赏。天子无赏,我赏!”
“只管要他们好好活着,我会安置他们。”
他说完之后,就往下一个伤员那里去。
“死什么死,我好不容易救的,都给我活着!”
这世道无他们的立锥之地,我就想办法帮他们撕开呗。
活人总比死人重。
[汉武帝时期,朝廷会给予阵亡士兵家属一定的抚恤金,主要是金钱和粮食。这些财物可以帮助家属维持基本的生活,缓解家中失去主要劳动力后的经济困境。同时,在徭役赋税上会有所减免。比如减免家中的田赋,减少家庭成员服劳役的时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属的负担。对于一些表现特别英勇的阵亡士兵,朝廷可能还会对其家属进行额外的赏赐,赐予布帛等物资。]
[可是政策是这样的,实施起来又是一回事了,落到他阿母手里又有几分呢。]
[世道如此。]
[言哥,顶天立地!]
[哥,你是我唯一的哥!]
[我哥说管就一定管,你不要寻死啦!]
[谁比我问心无愧。]
……
这场战争以汉军收下河西之地为结局。
汉军拨营,霍彦跟着卫青一起离开。
他骑着马,骑着骑着,就跑了神。
“阿言,要不要和你兄长一起去射飞鸟?”
直到卫青喊他,他才恍若梦醒,轻轻的摇了摇头。
“阿兄去吧,我不善此道,就不去了。”
旁边的霍去病一脸担忧,也放下了步子,扭转马头,与霍彦并驾,他伸手,勾霍彦的小指。
“我真后悔带你过来了,阿言。”
霍彦如何,没有谁比霍去病更清楚了。
因为他的幼弟总在深夜,带着一身血腥气,到他的床前跟鬼一样坐着,总是在他半睡半醒时,幽幽的对他来了一句,“阿兄,又有人死了。我睡不着,你给我想个办法。”
霍去病觉得要不是他胆子大,他真当不了霍彦的兄长。
“这是河南,不是长安,死人是常事。”
少年和他一样的脸,就幽幽看着他。
但他能怎么办,他直接给人敲晕,塞进床里。
别多想,睡觉!不然你阿兄困得明天的太阳都看不见。
霍彦轻笑,显得想到折腾霍去病的晚上,整个人泛着活气儿。
他盯着霍去病,而后沉吟片刻,忽然又笑了。
“你说什么?阿兄。不带我!你敢不带我!你现在对我来说是吊死鬼不穿衣裤。”
霍去病平常山崩不动的脸色微微变了。
又是阿言这独特的话术!
李息倒是好奇问霍彦什么意思。
霍彦笑得温柔,“死鬼不要脸。”
众人一起尬笑起来。
大家都尴尬,霍去病反而不尬了,他驭马不紧不慢地迈着四方步,好像午后陪刘彻在花园里遛食,听刘彻悲春伤秋念诗。
阿言跟姨父生的似的,都属夏天的。
一会儿热得人睡不着觉,然后突然一场疾风骤雨就变了天。但总归打雷也打不死他。
“你还想回家吃饭吗?所以另一个别念了。阿兄嫌恶心。”
霍去病跟卫青一脉相承的心宽,卫青听着他俩说话,也道,“吃饭重要。”
霍彦的疯劲儿莫名其妙被他俩嘎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气鼓鼓的脑袋,“扫兴,太扫兴了。不懂我,都不懂我!”
[你这个歇后语是有水平的。]
[阿言上次骂王温舒是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
[阿言的精神状态好像好多了。]
[他是想搞大事。]
……
第69章 祸水东引
霍彦回到了他的长安,他来回走风沙里滚了一趟,被人看到与卫青一道回来后,就知道大事不妙。他是想跑的,但在卫青温温柔柔的眼神下,霍去病都服帖的,别说他了。
温柔刀,刀刀割人性命。
霍彦已经堆起了二皮脸开始接受自己被批斗的旅程,可是卫青这次没直接带他俩去认接受三方会审,只关了他俩各自禁足。
“不是,为啥啊!这样不好吧,舅舅不让我们去见姨父吗?姨父也不生气吗?我俩偷渡啊!”
霍彦像只蛆一样在自己的大床上拱来拱去,嘴里念念叨叨,“太狠了,破我心防啊!”
卫府因为卫青的功劳越来越大也变得越来越大,卫青疼爱这两个小子,给他们俩留了府中东西最大的两个房间,就处在对面。
屋中十分干净,带着一种行伍之人特有的利落和整齐,并没有多余的摆饰,只有一张案,一个书架,并着放武器的架子,案头放着几本书,一盏油灯,墙上挂着几十幅白纸绘的地型图,上面的匈奴两个字,刚劲有力,气透纸背。床头还挂着几件单衣,除了那张价千金的玳瑁床,利落到得几乎像个雪洞。
霍彦顶着一头乱毛,蹭地起身,翻滚下床,一路不忍直视,阴暗爬行到窗户边,然后扒拉着窗棂,骚扰对门的霍去病。
“霍去病,你理理我,都没人理我!我孤单啊!我要出去!阿兄,阿兄,阿兄~”
卫府的侍从不多,不少是卫青的旧部因受伤无法上战场的军汉和其父母。霍彦和霍去病关禁闭是常有的事,他们平时就照着卫青的意思,按时送饭,跟这两孩子说会话,出来溜达时就看看那个门锁有没有被撬开就是。所以今日霍彦往外面嚷,检查门锁他的老仆早已习惯了,这个小主子只要被关烦了,就要烦他阿兄。
老仆也不拦霍彦,耸拉着他松垮的眼皮,溜溜达达地就走了。
霍彦巴着窗户,见到他也一乐,漂亮的面容在阳光下发着光似的,开朗得不行,大声冲他喊,“翁翁,一会儿能给我和阿兄捎个梨干炖汤吗!就是那个不要蜜加枣的和那个加蜜的!”
老仆唉了一声,揉了揉自己的耳朵。
“小郎君,老夫不是那姓陈的,老夫耳朵好使着呢!”
躺在床上的年轻人,箭头卡到骨头里去了,箭头拔不出来,虽然伤的是腿,但是人迟早也会因为伤口化脓等等原因死去。而他被救回来时,伤口发青,已经开始有化脓的迹象,少年人看着这个小巫医,年轻的眼里写满了绝望和痛苦。
“让我死吧!”
霍彦闻言几乎拿不动自己给病人刮腐肉的小刀,他想起在行游路上遇到的等儿归家的老夫妇,心中一黯,道,“我将你中箭的腿截掉,可以吗?”
年轻人眼中升起一丝恐惧,艰难的想要摇头,但是腿上传来的痛楚却让他说不出半句话来。
霍彦看着他,道,“你家中阿翁阿母还在不在?他们都想你回去的。”
年轻人眼神有些恍惚,似乎想起了什么,眼睛微弯,慢慢的生起一丝希望和生气,然后只剩下一片死寂。
“回去了,我连地都种不了,我阿母怎么办呢,倒不如死了。”他强撑着问霍彦,“将军赢了,我若死了,天子能给我阿母赏赐吗,能不要她交粮吗?”
霍彦的唇无力的张合,他像是被剥去了一层骨,只能将膝盖微屈,然后他不顾年轻人的意愿,直接掐着年轻人的下巴,给他灌了制好的麻沸散。
“准备止血的药粉,热水,酒还有干净的布巾和火。”
他冲其他的两位医生喊道,这时的军队中也有“军医”。只是这些人大多只是了解基本的草药知识和外伤处理方法,只会包扎伤口和拿简单的草药来止血、镇痛,像用马勃来止血就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所以上一次见霍彦缝人胳膊,他们都快吓死了,但霍彦的方法确实是好,加上身份在这儿,他们也不愿反抗,连忙按照霍彦的吩咐去准备东西了,只是在心中想着竟有人心狠如厮。
等到需要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霍彦取出一柄没有用过的薄刃短刀,用酒擦拭过后又放在灯上燎了一下,才站到床边的年轻人身边,对着那腿上的某处一刀切了下去。
站在一边打下手的两名大夫睁大了眼睛盯着霍彦的动作。只见她下刀利落却有十分的有分寸,没有一点生疏,两三下以后就找到了感觉,下刀干净利落。
床上的人脸上出现了汗珠,隐隐有要醒的迹象。
“再给他喂。”
旁边的两个军医忙舀旁边一锅的麻沸散,给人塞进口里。
霍彦终于停下手中的刀,利落的挑起一边用热水煮过的线缝合伤药,然后包扎起来。做完了这一切,才抬起头来轻轻吁了一口气。旁边站着的两个大夫早已经看的有些出神了,见霍彦抬起头来望着自己,这才回过神来道:“郎君,这……。”
霍彦放下手中的东西,在一边的水盆里洗了手,“麻烦两位多照看他。他的伤口也不能见水,若是这几天没事,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另外。”他顿了一下道,“他若醒了寻死,你便与他说,我乃天子近臣,卫将军的外甥,此战若胜,天子有赏。天子无赏,我赏!”
“只管要他们好好活着,我会安置他们。”
他说完之后,就往下一个伤员那里去。
“死什么死,我好不容易救的,都给我活着!”
这世道无他们的立锥之地,我就想办法帮他们撕开呗。
活人总比死人重。
[汉武帝时期,朝廷会给予阵亡士兵家属一定的抚恤金,主要是金钱和粮食。这些财物可以帮助家属维持基本的生活,缓解家中失去主要劳动力后的经济困境。同时,在徭役赋税上会有所减免。比如减免家中的田赋,减少家庭成员服劳役的时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属的负担。对于一些表现特别英勇的阵亡士兵,朝廷可能还会对其家属进行额外的赏赐,赐予布帛等物资。]
[可是政策是这样的,实施起来又是一回事了,落到他阿母手里又有几分呢。]
[世道如此。]
[言哥,顶天立地!]
[哥,你是我唯一的哥!]
[我哥说管就一定管,你不要寻死啦!]
[谁比我问心无愧。]
……
这场战争以汉军收下河西之地为结局。
汉军拨营,霍彦跟着卫青一起离开。
他骑着马,骑着骑着,就跑了神。
“阿言,要不要和你兄长一起去射飞鸟?”
直到卫青喊他,他才恍若梦醒,轻轻的摇了摇头。
“阿兄去吧,我不善此道,就不去了。”
旁边的霍去病一脸担忧,也放下了步子,扭转马头,与霍彦并驾,他伸手,勾霍彦的小指。
“我真后悔带你过来了,阿言。”
霍彦如何,没有谁比霍去病更清楚了。
因为他的幼弟总在深夜,带着一身血腥气,到他的床前跟鬼一样坐着,总是在他半睡半醒时,幽幽的对他来了一句,“阿兄,又有人死了。我睡不着,你给我想个办法。”
霍去病觉得要不是他胆子大,他真当不了霍彦的兄长。
“这是河南,不是长安,死人是常事。”
少年和他一样的脸,就幽幽看着他。
但他能怎么办,他直接给人敲晕,塞进床里。
别多想,睡觉!不然你阿兄困得明天的太阳都看不见。
霍彦轻笑,显得想到折腾霍去病的晚上,整个人泛着活气儿。
他盯着霍去病,而后沉吟片刻,忽然又笑了。
“你说什么?阿兄。不带我!你敢不带我!你现在对我来说是吊死鬼不穿衣裤。”
霍去病平常山崩不动的脸色微微变了。
又是阿言这独特的话术!
李息倒是好奇问霍彦什么意思。
霍彦笑得温柔,“死鬼不要脸。”
众人一起尬笑起来。
大家都尴尬,霍去病反而不尬了,他驭马不紧不慢地迈着四方步,好像午后陪刘彻在花园里遛食,听刘彻悲春伤秋念诗。
阿言跟姨父生的似的,都属夏天的。
一会儿热得人睡不着觉,然后突然一场疾风骤雨就变了天。但总归打雷也打不死他。
“你还想回家吃饭吗?所以另一个别念了。阿兄嫌恶心。”
霍去病跟卫青一脉相承的心宽,卫青听着他俩说话,也道,“吃饭重要。”
霍彦的疯劲儿莫名其妙被他俩嘎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气鼓鼓的脑袋,“扫兴,太扫兴了。不懂我,都不懂我!”
[你这个歇后语是有水平的。]
[阿言上次骂王温舒是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
[阿言的精神状态好像好多了。]
[他是想搞大事。]
……
第69章 祸水东引
霍彦回到了他的长安,他来回走风沙里滚了一趟,被人看到与卫青一道回来后,就知道大事不妙。他是想跑的,但在卫青温温柔柔的眼神下,霍去病都服帖的,别说他了。
温柔刀,刀刀割人性命。
霍彦已经堆起了二皮脸开始接受自己被批斗的旅程,可是卫青这次没直接带他俩去认接受三方会审,只关了他俩各自禁足。
“不是,为啥啊!这样不好吧,舅舅不让我们去见姨父吗?姨父也不生气吗?我俩偷渡啊!”
霍彦像只蛆一样在自己的大床上拱来拱去,嘴里念念叨叨,“太狠了,破我心防啊!”
卫府因为卫青的功劳越来越大也变得越来越大,卫青疼爱这两个小子,给他们俩留了府中东西最大的两个房间,就处在对面。
屋中十分干净,带着一种行伍之人特有的利落和整齐,并没有多余的摆饰,只有一张案,一个书架,并着放武器的架子,案头放着几本书,一盏油灯,墙上挂着几十幅白纸绘的地型图,上面的匈奴两个字,刚劲有力,气透纸背。床头还挂着几件单衣,除了那张价千金的玳瑁床,利落到得几乎像个雪洞。
霍彦顶着一头乱毛,蹭地起身,翻滚下床,一路不忍直视,阴暗爬行到窗户边,然后扒拉着窗棂,骚扰对门的霍去病。
“霍去病,你理理我,都没人理我!我孤单啊!我要出去!阿兄,阿兄,阿兄~”
卫府的侍从不多,不少是卫青的旧部因受伤无法上战场的军汉和其父母。霍彦和霍去病关禁闭是常有的事,他们平时就照着卫青的意思,按时送饭,跟这两孩子说会话,出来溜达时就看看那个门锁有没有被撬开就是。所以今日霍彦往外面嚷,检查门锁他的老仆早已习惯了,这个小主子只要被关烦了,就要烦他阿兄。
老仆也不拦霍彦,耸拉着他松垮的眼皮,溜溜达达地就走了。
霍彦巴着窗户,见到他也一乐,漂亮的面容在阳光下发着光似的,开朗得不行,大声冲他喊,“翁翁,一会儿能给我和阿兄捎个梨干炖汤吗!就是那个不要蜜加枣的和那个加蜜的!”
老仆唉了一声,揉了揉自己的耳朵。
“小郎君,老夫不是那姓陈的,老夫耳朵好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