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朝堂上的大臣们都纷纷下跪,低着头求情。
“陛下息怒。”
霍彦在侍中们后面,困得晕乎,但一听刘彻说自裁两字,直起身子,打了个寒战,感觉自己醒了,他左右一望,就只剩他跟霍去病跟个葱似的笔挺站着,他往上偷窥了一眼,就看见刘彻堪称核爆的眼神,立马拽着霍去病也跟着跪在末席。霍去病也在打磕睡,被他拽着跪下了,半醒半睡,睡眼惺忪,他掀起了眼皮,左右环视,小声问霍彦,“姨父要杀人啊。”
霍彦不知道,但他想应该是吧。
他俩跟学渣对听力答案似的边听着刘彻骂人边连蒙带猜。
终于前面的侍中忍不住了,偷偷回头,一脸不忍心,小小声道,“李广将军都输了,你们俩舅舅还没消息,还傻乐啥呢。”
霍去病一脸的懵,姨父都帮李广的马全身装备了,他还能输啊。
跟霍彦那想捏死李广的冲动不同,他仔细分析李广输的可能,但他左想右想都不知道怎么输。
匈奴人进化了?那舅舅还能赢吗?
他难得惴惴,开始在心中拉高匈奴战斗力,盘算卫青赢的可能性。
霍彦彻底笑不出来了,他的脸色有点僵。
老李带着备全马具的骑兵还输了!人怎么能菜成这样!他是特能输吗?那还能包围吗?那不就剩我舅一万人了,这能杀啥匈奴啊!
他现在莫名和刘彻共情,要不是现在无官无职,他一定要大声跟他姨父讲把李广鲨了,豆沙了!妈的,废物!
[没事的,舅舅可以!]
霍彦现在听有人给李广求情就想骂人,霍去病也死死盯着那几个乞求宽恕李广的朝臣。
去你的,不是你舅舅,你不心疼是吧!
眼看着要李广以金赎人的呼声越来越高,霍去病终于绷不住了,若以后打了败仗只用偿金,那谁愿意好好打仗,长此以往,军纪何明。
他在侍中的末尾站起身,忍不住反驳道,“这万名士卒的性命,家国重任,李广对得起谁,军令如山,令行禁止,应处李将军军法,需处重刑。”
刘彻做了一件错事,若是几年后的霍去病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定会思虑周全再开口,可偏偏刘彻找不到赏赐,又急于求成,要他俩稚龄为侍中,偏生霍去病爱憎分明,现在也还没学会收敛锋芒,他满心都是对军纪的维护。要打胜仗,需明军纪,他瞧不上所谓折中之法。
朝堂上瞬间安静得可怕,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霍去病。那些原本叫嚷着让李广以金赎人的朝臣们,他们没想到这个小孩子竟敢如此公然地反驳他们,其中还有不少熟人,脸上露出了几分尴尬的神色。桑弘羊给霍彦使眼色,让他给霍去病拉下去。
又一次处于满朝的目光中心,霍彦叹了口气,霍去病,你又整这死出儿。
你忘了舅舅也在战场上了,而且那两位战败的公孙将军与咱们皆关系匪浅。这tm是自灭族人啊。
可是真你妈解气,就这拖后腿的劲儿,不如鲨喽,豆沙了。
于是他无视桑弘羊的提醒,慢吞吞的直起身子,举起握紧的拳头,高呼道,“他赎身的钱还不够这次打仗供牲口吃花的钱呢!为强我军,应杀李广!”
桑弘羊假发下的头发又掉了几根,主夫偃在他旁边嘿嘿笑道,“桑大人,你今天头发似乎稠了些。”
桑弘羊狠狠瞪了主父偃一眼,心中暗恼这主父偃还在这时候调侃自己,可又不好发作,只能把目光重新投向朝堂中央。
刘彻眉头微微皱起,他没想到霍彦也会跟着起哄,但是唇角的弧度怎么也掩不住。
真tm解气。李广那老废虫,就该杀!杀不掉也该过过嘴瘾!
张汤要求情的话咽了下去。
霍去病早知道自己的幼弟肯定会支持自己,心中更是充满了斗志。他的头颅高高昂起,跟只斗胜的小雀似的。
霍彦死猪肉不怕开水烫,横得不行,他垂首又添一把火,幽幽道,“若是今日饶了李广,日后再有将领战败,是否都可以效仿?那我大汉的军队岂不是成了一盘散沙。妄图为他辩者,皆是误国。”
主父偃的眼睛一亮,老头胡子乱颤,大赞霍彦,“他们就是装清高误国!”
霍彦点头,“李广耗废钱财无数,身为宿将,却寸功未建,凡谈救李广皆是误国。”
他俩接着开始引经据典的骂咧,刘彻的唇角高高扬起,怎么都压不住,就这个骂,爽!
那些为李广求情的朝臣们此时也回过神来,其中一位资历较老的大臣站了出来,他看向霍去病和霍彦,缓缓说道,“小子无状!李广将军征战多年,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此次虽有战败之过,但也不可如此草率地就要取其性命。若是如此,恐寒了众将士的心啊。”
霍去病冷笑一声,姿态傲慢,朗声道:“大人此言差矣。李广将军的将士都死了,哪里来的心。”
若是战败可以轻易用金钱赎命,那军纪何在?又如何让众将士在战场上拼死杀敌。
他话没说完,就被霍彦轻轻拉住了衣角,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霍彦轻笑,目光对上刘彻,他轻揖一礼,拜道,“我阿兄说杀他了吗?若依军法,需重打百军棍,而几位将军皮糙肉厚,想来很快就会恢复了,不足以平民愤。不若这样,要他们献上全部身家,为战死的将士家眷添置几块薄田。”
霍去病不满,但被霍彦紧紧拽住手。
刘彻将目光落在了张汤身上,一直未说话的张汤果断站了出来,他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可从长计议。李广将军的罪责不可不罚,但也不必急于一时就论死罪。不如先将其官职削去,剩下的按着霍小侍中说得来吧。”
所有人都喜欢折中,当霍去病松口不杀人时,他们觉得霍彦说的打几十棍,捐份家财听起来也不错。
刘彻听了张汤的话,微微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他看向霍去病和霍彦,说道,“张汤的话你们可听明白了?若满意了,且先下去。”
霍去病心中虽有些不甘,但他也知道这已经是刘彻最大的让步和他与霍彦能拿到的最大胜利了。
霍彦直接向刘彻行了一礼,拽着他离开。
走到东阁,霍彦才道,“阿兄,你我给大姨父废了,一会儿阿母得锤我俩。”
霍去病皱眉,“我忘了大姨父和公孙伯父了。”
霍彦给了他一拳,“别tm跟老子说你后悔了。”
霍去病摇头,“不悔。”
霍彦笑起来。
“不悔就行,至于要不要被锤就看我的舌头了。”
第59章 玉面杀神
霍彦是个聪明崽,霍去病更是心长八个窃,谁都知道他们俩现在不能进去,他们贸然插话,哪怕是让刘彻也出了口气,但也是没规矩,刘彻最后说的那句话要他俩给外面站站,好醒醒脑子。所以他俩就搁阶上像两个木桩子似的站着,天本就冷,站在高地,更冷,长安的风跟刮刀子似的,但霍彦穿得厚,跟只小胖雀似的揣手手。
霍去病伸出手指,感受高处风向,带他避开风口。他这个天还穿着他那身玄色箭袖冬衣,他常年这么穿,自己跟没事人似的,但有种冷叫你弟觉得你冷。
霍彦跺了一下脚,跑进风里,虽然矮些,但给霍去病遮了大半的风,一口冷气盈在喉头,他似是苦笑又似是感慨。
“天凉好个冬,好个冬。冷点好。”
冷得透了骨,他才能时刻清醒。
霍去病的面部线条紧绷,眸色沉沉。
“阿言,你不该搭话的。你和我不一样。”
你那般小,该与姨父想的那样,不沾匈奴地的风沙,在长安做主持天下事的大官。
他可以看出来汲先生这老豪族和桑弘羊他们对阿言的青睐。而今阿言搭了他的话,便一只脚站在那些世家贵族的对立面了,甚至这次连姨父的亲信可能都对他不满了。
他们的出身,阿言若无人相护,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若是舅舅再失败,连累家中旁人被抄没家财,注定在长安的阿言就更一无所有了。
霍去病向来心有成算,哪怕意气上头,他也很快知道代价是什么。
可他们那些人的想法重要吗?
所以他直言。
可阿言重要。
冷风卷了过来,刮得人脸皮肉生疼。
霍彦想说话,结果一口风呛在了嗓子里,剧烈地咳嗽起来,他一边咳一边笑,“咳,咳,不愧是我,一下子能把这群人都给得罪了,哈哈哈,咳。”
霍去病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后背,“你以后是要入内朝为中枢的,姨父说阿言是王佐器。以后不要再干了。”
霍彦闻言却乐得不行,他在风中笑得前仰后合,一只鸡爪子抓住了霍去病的手,霍去病低眉,就看见他扬起的唇角,欢喜的不似假的,他是真觉得跟这些人找不痛快快活。
“于我而言,做大官,王佐器,不如去为百姓疏通一道水渠。”
“陛下息怒。”
霍彦在侍中们后面,困得晕乎,但一听刘彻说自裁两字,直起身子,打了个寒战,感觉自己醒了,他左右一望,就只剩他跟霍去病跟个葱似的笔挺站着,他往上偷窥了一眼,就看见刘彻堪称核爆的眼神,立马拽着霍去病也跟着跪在末席。霍去病也在打磕睡,被他拽着跪下了,半醒半睡,睡眼惺忪,他掀起了眼皮,左右环视,小声问霍彦,“姨父要杀人啊。”
霍彦不知道,但他想应该是吧。
他俩跟学渣对听力答案似的边听着刘彻骂人边连蒙带猜。
终于前面的侍中忍不住了,偷偷回头,一脸不忍心,小小声道,“李广将军都输了,你们俩舅舅还没消息,还傻乐啥呢。”
霍去病一脸的懵,姨父都帮李广的马全身装备了,他还能输啊。
跟霍彦那想捏死李广的冲动不同,他仔细分析李广输的可能,但他左想右想都不知道怎么输。
匈奴人进化了?那舅舅还能赢吗?
他难得惴惴,开始在心中拉高匈奴战斗力,盘算卫青赢的可能性。
霍彦彻底笑不出来了,他的脸色有点僵。
老李带着备全马具的骑兵还输了!人怎么能菜成这样!他是特能输吗?那还能包围吗?那不就剩我舅一万人了,这能杀啥匈奴啊!
他现在莫名和刘彻共情,要不是现在无官无职,他一定要大声跟他姨父讲把李广鲨了,豆沙了!妈的,废物!
[没事的,舅舅可以!]
霍彦现在听有人给李广求情就想骂人,霍去病也死死盯着那几个乞求宽恕李广的朝臣。
去你的,不是你舅舅,你不心疼是吧!
眼看着要李广以金赎人的呼声越来越高,霍去病终于绷不住了,若以后打了败仗只用偿金,那谁愿意好好打仗,长此以往,军纪何明。
他在侍中的末尾站起身,忍不住反驳道,“这万名士卒的性命,家国重任,李广对得起谁,军令如山,令行禁止,应处李将军军法,需处重刑。”
刘彻做了一件错事,若是几年后的霍去病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定会思虑周全再开口,可偏偏刘彻找不到赏赐,又急于求成,要他俩稚龄为侍中,偏生霍去病爱憎分明,现在也还没学会收敛锋芒,他满心都是对军纪的维护。要打胜仗,需明军纪,他瞧不上所谓折中之法。
朝堂上瞬间安静得可怕,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霍去病。那些原本叫嚷着让李广以金赎人的朝臣们,他们没想到这个小孩子竟敢如此公然地反驳他们,其中还有不少熟人,脸上露出了几分尴尬的神色。桑弘羊给霍彦使眼色,让他给霍去病拉下去。
又一次处于满朝的目光中心,霍彦叹了口气,霍去病,你又整这死出儿。
你忘了舅舅也在战场上了,而且那两位战败的公孙将军与咱们皆关系匪浅。这tm是自灭族人啊。
可是真你妈解气,就这拖后腿的劲儿,不如鲨喽,豆沙了。
于是他无视桑弘羊的提醒,慢吞吞的直起身子,举起握紧的拳头,高呼道,“他赎身的钱还不够这次打仗供牲口吃花的钱呢!为强我军,应杀李广!”
桑弘羊假发下的头发又掉了几根,主夫偃在他旁边嘿嘿笑道,“桑大人,你今天头发似乎稠了些。”
桑弘羊狠狠瞪了主父偃一眼,心中暗恼这主父偃还在这时候调侃自己,可又不好发作,只能把目光重新投向朝堂中央。
刘彻眉头微微皱起,他没想到霍彦也会跟着起哄,但是唇角的弧度怎么也掩不住。
真tm解气。李广那老废虫,就该杀!杀不掉也该过过嘴瘾!
张汤要求情的话咽了下去。
霍去病早知道自己的幼弟肯定会支持自己,心中更是充满了斗志。他的头颅高高昂起,跟只斗胜的小雀似的。
霍彦死猪肉不怕开水烫,横得不行,他垂首又添一把火,幽幽道,“若是今日饶了李广,日后再有将领战败,是否都可以效仿?那我大汉的军队岂不是成了一盘散沙。妄图为他辩者,皆是误国。”
主父偃的眼睛一亮,老头胡子乱颤,大赞霍彦,“他们就是装清高误国!”
霍彦点头,“李广耗废钱财无数,身为宿将,却寸功未建,凡谈救李广皆是误国。”
他俩接着开始引经据典的骂咧,刘彻的唇角高高扬起,怎么都压不住,就这个骂,爽!
那些为李广求情的朝臣们此时也回过神来,其中一位资历较老的大臣站了出来,他看向霍去病和霍彦,缓缓说道,“小子无状!李广将军征战多年,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此次虽有战败之过,但也不可如此草率地就要取其性命。若是如此,恐寒了众将士的心啊。”
霍去病冷笑一声,姿态傲慢,朗声道:“大人此言差矣。李广将军的将士都死了,哪里来的心。”
若是战败可以轻易用金钱赎命,那军纪何在?又如何让众将士在战场上拼死杀敌。
他话没说完,就被霍彦轻轻拉住了衣角,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霍彦轻笑,目光对上刘彻,他轻揖一礼,拜道,“我阿兄说杀他了吗?若依军法,需重打百军棍,而几位将军皮糙肉厚,想来很快就会恢复了,不足以平民愤。不若这样,要他们献上全部身家,为战死的将士家眷添置几块薄田。”
霍去病不满,但被霍彦紧紧拽住手。
刘彻将目光落在了张汤身上,一直未说话的张汤果断站了出来,他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可从长计议。李广将军的罪责不可不罚,但也不必急于一时就论死罪。不如先将其官职削去,剩下的按着霍小侍中说得来吧。”
所有人都喜欢折中,当霍去病松口不杀人时,他们觉得霍彦说的打几十棍,捐份家财听起来也不错。
刘彻听了张汤的话,微微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他看向霍去病和霍彦,说道,“张汤的话你们可听明白了?若满意了,且先下去。”
霍去病心中虽有些不甘,但他也知道这已经是刘彻最大的让步和他与霍彦能拿到的最大胜利了。
霍彦直接向刘彻行了一礼,拽着他离开。
走到东阁,霍彦才道,“阿兄,你我给大姨父废了,一会儿阿母得锤我俩。”
霍去病皱眉,“我忘了大姨父和公孙伯父了。”
霍彦给了他一拳,“别tm跟老子说你后悔了。”
霍去病摇头,“不悔。”
霍彦笑起来。
“不悔就行,至于要不要被锤就看我的舌头了。”
第59章 玉面杀神
霍彦是个聪明崽,霍去病更是心长八个窃,谁都知道他们俩现在不能进去,他们贸然插话,哪怕是让刘彻也出了口气,但也是没规矩,刘彻最后说的那句话要他俩给外面站站,好醒醒脑子。所以他俩就搁阶上像两个木桩子似的站着,天本就冷,站在高地,更冷,长安的风跟刮刀子似的,但霍彦穿得厚,跟只小胖雀似的揣手手。
霍去病伸出手指,感受高处风向,带他避开风口。他这个天还穿着他那身玄色箭袖冬衣,他常年这么穿,自己跟没事人似的,但有种冷叫你弟觉得你冷。
霍彦跺了一下脚,跑进风里,虽然矮些,但给霍去病遮了大半的风,一口冷气盈在喉头,他似是苦笑又似是感慨。
“天凉好个冬,好个冬。冷点好。”
冷得透了骨,他才能时刻清醒。
霍去病的面部线条紧绷,眸色沉沉。
“阿言,你不该搭话的。你和我不一样。”
你那般小,该与姨父想的那样,不沾匈奴地的风沙,在长安做主持天下事的大官。
他可以看出来汲先生这老豪族和桑弘羊他们对阿言的青睐。而今阿言搭了他的话,便一只脚站在那些世家贵族的对立面了,甚至这次连姨父的亲信可能都对他不满了。
他们的出身,阿言若无人相护,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若是舅舅再失败,连累家中旁人被抄没家财,注定在长安的阿言就更一无所有了。
霍去病向来心有成算,哪怕意气上头,他也很快知道代价是什么。
可他们那些人的想法重要吗?
所以他直言。
可阿言重要。
冷风卷了过来,刮得人脸皮肉生疼。
霍彦想说话,结果一口风呛在了嗓子里,剧烈地咳嗽起来,他一边咳一边笑,“咳,咳,不愧是我,一下子能把这群人都给得罪了,哈哈哈,咳。”
霍去病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后背,“你以后是要入内朝为中枢的,姨父说阿言是王佐器。以后不要再干了。”
霍彦闻言却乐得不行,他在风中笑得前仰后合,一只鸡爪子抓住了霍去病的手,霍去病低眉,就看见他扬起的唇角,欢喜的不似假的,他是真觉得跟这些人找不痛快快活。
“于我而言,做大官,王佐器,不如去为百姓疏通一道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