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别梦(重生) 第4节
  一时间无言,只有脚踩在鹅卵小径上发出的阵阵声响。
  早早守在殿门前的成柯听见雪地中传来的脚步声,连忙迎了上去。刚好看见驸马对着公主弯了眼睛,气氛一派和睦,成柯霎时笑的眉毛眼睛都皱了起来。
  “见过公主、驸马,陛下已经在正殿等着了。”
  “中贵人安。”越承昀认出了来人,朝他拱手。
  成柯微微侧身:“驸马客气了,陛下听闻驸马一同来了,很是高兴。”
  “父皇身体可大好了?”薛蕴容念着此事,步调颇急。
  “陛下已大安,公主瞧瞧便知道了。”
  成柯笑着推开了殿门。
  清安宫内炭盆烧的正旺,景元帝正侧头吩咐着内侍什么,见人来了,笑道:“可算来了,我刚令他们去准备你最爱吃的冰酪。只是天寒,只准吃一碗。”
  薛蕴容提裙入殿,向皇帝跑去,越承昀则是遥遥一拜。
  看着周遭熟悉的摆设,听着皇帝熟悉的关切之意,薛蕴容眼眶一热,嘀咕着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见皇帝语调平稳,料想是好全了,但还是问道,“父皇身体真的全好了吗?我还带了梨膏来,冲水喝对嗓子有益处。”
  “只是年纪大了偶犯咳疾,早就好了,不用担心。倒是你这孩子,再不脱去大氅,小心伤寒。”景元帝拍了拍薛蕴容的手,关切道。
  被皇帝一提醒,薛蕴容才感觉到热意,忙将大氅脱下。正欲交给一旁的女使,越承昀却垂眸接过,十分自然地拢在怀中。
  薛蕴容瞥了他一眼,抿了抿唇,没说话。
  景元帝将二人的动作神情尽收眼底,视线扫过越承昀:“想必都饿了,入座吧。”
  内侍端着菜肴入席,几乎都是家常小菜,唯有一道蒜蓉蒸蟹十分显眼。
  不是螃蟹的时令季节,想必是暖房养的。
  果然,景元帝指着盘中的蒸蟹道:“暖房呈上来的新蟹,权当尝鲜了。”
  橙红的蟹壳在青瓷盘中格外醒目,薛蕴容默默喝着鲈鱼莼菜羹,刻意没管蒸蟹。
  她最爱蟹肉鲜美,只是蟹壳坚硬,剥壳费时,她习惯留在最后。
  待喝完最后一口汤羹,指尖还没碰到青盘,侧边一只骨节分明的手突然挡了过来。
  越承昀将去壳的雪白蟹肉装在碟中,放在了薛蕴容面前,将她未动的蒸蟹换了过来。看架势,还有埋头继续的意思。
  桌案间隔得不远,景元帝一直悄悄留意着他们的动静,看到这一幕,有些欣慰:“承昀你说说,从建康到吴州,世情如何?”
  从进殿后,越承昀便一直寡言,只一味听着。此刻被皇帝点到,他停下剥壳的手。
  不得不承认,这一路南下,百姓生活有序。
  有水流的地方就有渔船,有渔船的地方便有藕农,白鹭在芦苇丛中静立,孩童趴在木盆沿上剥着新鲜的莲蓬。夏时河风裹着荷香,秋时河风裹着果香,冬时炊烟挟着稻香,生机勃勃,安居乐业。
  “海清河晏,时和岁稔。”
  景元帝点点头:“但还不够。”
  殿内静了一瞬,成柯知晓皇帝心事,连忙递上湿帕:“陛下心急不得,得徐徐图之。”
  景元帝接过帕子,擦了擦手,转而问向薛蕴容:“先前朝中有人推举各地官声颇显的才子,你可有听说可用之人。”
  想到让秋眠探查越州一事,薛蕴容犹豫了一息,对越承昀道:“我与父皇有事要商,你先……”
  越承昀一愣。
  景元帝却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承昀一道听吧,总是要听的。”
  薛蕴容整理了思绪,将秋眠探查到的说了一遍。
  “陈岩此人,文才不显,为人浮夸。已证实那些读来满口生花的文章不是本人所作,那么为官也未必有传闻中的清正。秋眠只是见过几面便觉不对,那他身边的同僚呢,他的好名声是怎么传出来的?”
  山阴县主簿陈岩,越承昀自然听说过。
  怀正十三年科考入仕,同为寒门出身,虽然科考排名落后,但为官后官声卓越,好友还曾写信夸赞过他的才能。
  怎么事实并非如此?
  越承昀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凝滞。
  薛蕴容自开口后余光就留意着越承昀,见他此刻只是愣神,心下稍安,继续道:“耳听为虚,父皇当留心。”
  “朕知晓了,会让卢鸣更仔细的。”
  殿门打开,一个小内侍走了进来:“陛下、公主,太子殿下做完课业了,正要来呢。”
  景元帝笑了笑,看向神情依旧严肃的二人:“还有一月就到新年了,留在宫里过年吧,阿敏念叨你这个阿姐很久了。等到年后,你再与承昀替朕一同去冀州。”
  宴食接近尾声,内侍开始收拾桌案。
  “去吧,阿敏也快到了。”
  二人一道起身,薛蕴容刻意慢了几步,越承昀察觉到她与皇帝仍有话要说,便自觉先出殿了。
  “父皇何必……”
  景元帝看着欲言又止的女儿,叹了口气:“阿容,父皇老了。”
  “父皇千秋鼎盛。”薛蕴容看着皇帝发间隐隐的银丝,心里发涩,连忙扶住他的手臂。
  “若你此次独自回建康,父皇也不会如此。”景元帝解释道,“太常寺事务不多,缺他一个太常丞一些时日也不要紧。父皇让他去吴州寻你,也是想让他出了建康留意沿途世情,若是看得清,你们或许也能少些争执。”
  回想起在吴州半月便吵了一架的情形,薛蕴容顿了顿:“怕是没什么用。”
  “可你们一道回建康了。既如此,总要试一试,若他能想通,我们的路也更容易走。”景元帝按了按薛蕴容扶住自己的手,顿了顿,语带怀念,“而且父皇也想看你们回到当初啊。”
  “谁要与他回到当初。”恨恨说着,眼眶却红了。
  清安宫外,越承昀望着小径旁的绿萼梅出神。
  陈岩,前世自己并未在朝中见过他。反倒是好友程束,在陈岩屡屡未得升迁后曾在自己面前替他抱不平。
  他说了什么。
  “这次陛下从各地选拔人才入朝,竟然又没有陈岩,我听说灵州的林慎也没选上,真是不知所谓。”
  “晋城郡守竟是太子母族、谢氏子弟,果然,陛下根本不打算用寒门。承昀你说说,陛下是不是太过分了!”
  ……
  程束只是道听途说而愤愤不平,还是……
  “衔青姐姐,我什么时候可以学骑马呢?”
  “公主说了,您要先养好身子。”
  “可是我都等了很久了,而且我现在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鹅卵小径上有零散的对话临近,打断了越承昀的回想。他侧过身,公主府的女使衔青与几个内侍簇拥着一个锦衣蓝袍的男孩站在不远处。
  “太子殿下安。”
  越承昀认出来人,正是景元帝唯一的儿子——太子薛淮敏。
  “大人免礼。”薛淮敏看着面前绿衣鹤氅、发戴玉冠的男子,面露赧意,“阿姐呢?”
  除了年节这种大日子,薛淮敏很少见到这位姐夫,开口竟不知道要说什么,问完阿姐又偷偷打量他。
  唔,个子很高,骑马功夫肯定也不差。五官冷峻却不冷面,看起来挺好说话的样子。
  “大人骑射功夫好不好?”薛淮敏眼珠子转了转,自顾自地讲道,“阿姐骑射可厉害了,可是孤有好一段时日没见过了。你和阿姐比谁更厉害?能不能让孤见识见识。”
  八岁的孩子心里盘算着什么一眼就能被看穿。越承昀看着故作镇定的小太子,想到刚刚他与衔青的对话,心情有些复杂:“殿下想让臣教你骑马?”
  面前的孩子面孔白净秀气,一举一动都十分得体,只是唇色微微发白,有些不足之症。当年先皇后夜夜宴途中不慎摔倒以致早产,太子出生起便是个走几步发喘的药罐子,这么多年一直仔细将养着。如今虽然已经好了很多,但薛蕴容依旧不敢冒险,以至于别的世家子弟早早地就学会了骑射,八岁的小太子却连马背都没上过。
  只是,那个混乱的夜晚,十一岁的太子死于疯马蹄下。
  想到前世那场意外,越承昀话到嘴边又拐了个弯,迎着薛淮敏希冀的眼神:“臣可以教太子殿下。”
  薛淮敏眼睛几乎放着光。
  “但殿下要先让公主同意。”
  玉白的花朵在枝头摇曳,越承昀蹲在地上,单臂揽着薛淮敏,几片花瓣被风吹落,二人不知说了什么,笑得开怀。
  薛蕴容从清安宫出来时,看到的便是这幅场景,一时间恍了神。
  “阿敏,过来。”她开口招了招手。
  薛淮敏扭头看见台阶下的阿姐,迅速侧身从越承昀臂弯下滑了出去,小跑着几步来到薛蕴容跟前。
  “阿姐!衔青姐姐教给我的健体招式我都会了,你看,”薛淮敏一边说着一边挥臂比划了几下,“我现在身体可好多了。”
  见薛蕴容神色松动,又按着刚刚所学到的乘胜追击:“我是不是可以学骑马了?”
  从阿敏努力展示自己的强身成果开始,薛蕴容就猜到他要说什么。此刻凝着他努力的动作,拒绝的话也说不出来。
  她知道,阿敏期待骑马很久了。
  “越大人……姐夫已经答应我了。”薛淮敏见阿姐不说话,以为要被拒绝,情急中脱口而出。
  话音刚落,又觉得不妥,他晃了晃薛蕴容的衣袖,嗫嚅着叫着阿姐。
  听到她轻轻的叹息,越承昀明白此事成了。
  那个小重山下初见的姑娘,最是心软。
  越承昀遥遥看着,笑的酸涩。
  第4章
  一连几日都是大晴天,建康城内积雪已尽数消融。
  薛蕴容拗不住弟弟的央求,虽然仍寒风瑟瑟,但还是允了他这日去跑马场。
  学马要先选马。
  看着不远处马厩下一青一蓝的两道身影,想到薛淮敏先前的拒绝,薛蕴容心有不甘,又追问了一遍:“阿敏真的不要阿姐教?”
  却见那头揪着越承昀衣摆的薛淮敏却头也没回:“阿姐你就看着我学嘛。”
  这小子,竟像被灌了迷魂汤似的,这几日只知道黏越承昀,称谓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