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美人捡到香江大佬[八零] 第18节
陈爸注意到来人是村里的,也没吱声,只埋头继续捞鱼。现在捞到就是赚到。
宝茵见来的渔船越来越多,也就打消了继续放水精华出来的想法。跟大家一样,埋头捞鱼。
——
没了水精华的吸引,加上来的渔船越来越多。很快这一片海域的大黄鱼就被捞完。大家这才有心思聊天。
“大强,你这是开门红啊!”
宝茵家的渔船整个甲板都被大黄鱼给铺满了。底下的鱼舱同样如此。打眼一看,金灿灿一片。看得周围渔船的人眼睛酸溜溜的。
“这是捅了大黄鱼的窝了。这么多大黄鱼怕不得上千斤。大强,有想好要卖哪里不?”
这么多的大黄鱼,一般收购商是吃不下的,估计得去市里卖才成。
“怎么?你有路子?”
那人嘿嘿笑:“你忘了我家大儿子之前就是渔场的收购员啊!”
陈爸一听也没二话:“那你让你家大小子来收就是了。”
宝茵听着也没说什么。为了这一船大黄鱼跑市里卖有点费劲。因为市里码头是周边所有渔船都会停靠的点。这就让市里码头进出大量的海鲜。
他们这种生面孔过去卖大批量的普通鱼,可能会被人压价。而且来回跑一趟市里也废油。所以一般都是往镇上卖。镇上有专门的收购商。
像眼前这中年男人叫李金,是隔壁村的。之前也在国营渔场上班。跟陈爸关系挺不错的。李金的大儿子之前就在渔场当海产收购员。渔场宣布改制后,这小伙子就干脆在镇上搞了个收海鲜摊子。
“那成,你这批大黄鱼质量好,我家大小子保证给个公道价格。”
“好好好,那咱现在就走。”
于是,两条小渔船脱离了这个还热闹着的区域,齐齐往镇上码头去。
——
来镇上码头的都是周边渔村的船,大家都是熟面孔。看到陈爸那满满一船大黄鱼,一个个都发出惊叹声。有那胆子大的,等陈爸的船快要靠岸的时候,居然直接就从岸边跳上了他们的船。
这骚操作吓了宝茵一跳。而来人却一副自来熟的模样,拉着陈爸就套近乎:“哎哟,大强。你这是要发啦!这么多的大黄鱼,卖给我怎样?”
这话一出,宝茵就知道这是海产收购商了。
这人一出现,负责带路的李金就急了。连忙从自己的船也跳了过来,大喊道:“兄弟兄弟,这可不成。大强家的鱼说好了给我家收的。”
说着,李金就想找人去喊自己大儿子。结果对方早就已经过来看热闹了。看到自家亲爹,这人十分机灵。直接招呼手下人,两人一起背着几十个箩筐就上了船。
“大强叔,我来我来。你跟我爸聊天等着就是了。”
说完,两个人就埋头开始把鱼一条条捡到箩筐里面。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让人想拒绝都不成。当然,陈爸也没想拒绝就是了。
这让第一个跳上船的人很不高兴。但他还是忍住了,只拉着陈爸说:“大强兄弟,我是你们陈家村隔壁的徐家村徐老九。下次有好货记得留给我,包给你个好价格。”
徐老九说着指了指他的档口:“就在那很近的。我们档口不止收海鲜,还卖各种鱼苗,鱼饲料。听说老兄你不止买了渔船还承包了渔场。到时候要鱼苗,我这里一定给你优惠价。”
这人十分会做生意。虽然一直在推销,但也不让人烦。宝茵认真听着,见这鱼一时半会儿没那么快弄完,干脆跟她妈说一声,直接下船去徐老九的店看看。
陈妈没有阻止,就问:“有带钱不?”
宝茵挥挥手:“带了,我就看看。晚点要开船我还没回来就去档口喊我。”
徐老九见生意没做成,但宝茵要去自己的档口看看。虽然有点高兴,但也不觉得一个姑娘能做成什么事情。
于是也没管宝茵,继续跟陈大强拉关系。
——
这头宝茵开始在码头逛了起来。发现这里除了卖海鲜的档口,就是各种维修船只、渔网的店铺。地上到处都是水跟海沙,空气中都是鱼腥味。说实在话,环境挺差的。但人/流可不老少。这一片要是以后搞个海鲜批发市场什么的,再搞个档口可就要发财了!
很快她就来到了徐老九的档口。
门口摆着个落地秤,不少人在那交易海产。宝茵越过这些人走到店里,直接去看他们做样品的鱼苗。
常见的鱼苗都有卖。不过宝茵过来是想看看有没有卖贝苗。准备来说,这个贝苗也是限定品种的。大珠母贝、白蝶珍珠母贝这样种类的贝苗,才能出产海水珍珠。
是的,宝茵准备养殖海水珍珠。而现在国内并没有专门的养殖海水珍珠技术。淡水珍珠倒是有不少。
这意味着如果她要养,就要自己摸索各种技术。这听着很难,但宝茵相信水精华能解决所有困难。
她要做的就是准备养殖珍珠母贝需要的所有东西。
“靓仔,你们这里能联系到贝苗不?”
虽然不太可能,但宝茵来都来了,还是决定问问。
“贝苗?没有没有。要那东西能做什么?鱼苗、蟹苗有不少,你要看看不?”
宝茵叹气,摆摆手:“不用,我再看看。”
周围也有人在看鱼苗,听到宝茵的话愣了愣。随即好心地说道:“你这是要蚬苗、鲍鱼苗吧!别搞错了,要买这些还是问过你家里的长辈。”
宝茵摇头,也没说自己问的贝苗是用来养殖珍珠的。
她转身想从档口出来,结果就看到个熟人。居然是隔壁邻居小秋。对方正在跟个眼熟的男青年凑得很近,一起站在卖鱼饲料的地方。举手投足一看就是在谈对象。
宝茵见状还是不过去打扰人家小情侣了。
之后她又在周围逛了逛,发现没有一个档口有卖贝苗的。
等往回走的时候,再次碰上小秋跟那男青年,而且是面对面碰上的那种。两人这次有了社交距离,但一看就是一起出来的。这下不打招呼都不成。
但小秋看到她后,表情有点慌张。
“宝茵,这……你来镇上啊!”
宝茵很有眼色,立马笑笑:“对,跟我爸妈他们一起来的。我先过去,马上就要走了。”
说着,挥挥手就往自家渔船走去。
她一走,小秋紧张地看向男青年:“豪哥,被宝茵看到了怎么办?”
“别怕,咱两光明正大的谈对象,不怕的。等回去如果你爸妈知道了,就告诉我。我去你家跟你爸说。”
小秋见状松了口气。但还是希望宝茵不要说出去。
宝茵还真没那么多嘴。
——
回到自己船那边,刚好看到李金领着他儿子正往岸上运一筐筐大黄鱼。
岸上不少人围观,一筐筐地数着数目。等上秤一称,好家伙,加起来居然有一千四百多斤,比一开始预估的上千斤要多不少。
顿时,全场开始沸腾了。
大家一个个又拉着陈爸,重新问起到底是哪里捞到的鱼。李金是跟着陈爸一起开船过来的,也被人围着问。
宝茵见到这个情形,心想以后卖鱼可能都要低调点。这一下子弄到一千多斤大黄鱼,就一个拖网船是有点点夸张。
那头陈妈见状,直接跟李金的儿子结算货款。然后拉着陈爸上船赶紧走人。再被人拉着,怕不得一天都要耽搁在这里。
陈爸一走,李金也立马跟着儿子一起运货回他们的档口。
留在原地的人一合计,有船的开船,没船就搭人家的船,一窝蜂朝捞到大黄鱼的地方开过去。
虽然鱼是不在了,但这些人都要出海的。不如过去碰碰运气。
宝茵还不知道自家走了后还有这一出。船一离开码头,一家人都凑一起在看刚刚拿到的货款。
“加起来一共一千四百八十二斤,抹掉领头,一斤一块一,一共卖了一千六百三十块。”
一趟就得了一千多,这钱就跟水一样哗啦啦涌来。
这让陈爸、陈妈、陈大哥都有点回不过神来。
怎么就一趟出海,就下了一网,居然能赚那么多钱!
宝茵心想以后要是网到经济价值更高的鱼,那不得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啊!
“大黄鱼本身就比较贵,卖的价格高很正常啊!”宝茵尽量用平常的语气说道:“要是下次网到一千多斤的多春鱼,那你们就不觉得钱多了。”
多春鱼便宜啊,一斤两三毛。价格跟大黄鱼差的有点多。陈妈一算,立马就回神了。
今天能赚那么多,那是运气好。哪可能每次出海都能赚一千多呢。
饶是这样,等他们回到渔场的码头,人还没下船呢,岸上就有不少人朝他们热情地吆喝起来。
等下船一听,才知道镇上码头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哎呀,大强。你们家真是赚大发了。第一次下网就一千多斤大黄花。听说有好些船跟在你们屁股后头沾光。”
陈爸乐呵呵:“运气好运气好。估计是新渔网下海才有这好事呢!”
新人出海,新船下水,新渔网下网,这些都被他们认为是好兆头。好兆头嘛,就能带来大丰收。
因着宝茵一家的大丰收,好几个买了船的人都信心满满起来。那些承包了渔场,没钱买渔船的人家,都有点心动了。
然后就有人来找陈爸租船。
“大强,下午你们不出海对吧!那船能租给我们用不?”
刚到家还没坐下呢,就有人上门来租船了。
陈妈一听想拒绝,但陈爸摆摆手,示意自己可以的。
“老哥,下午是不出海。但这船太老旧了,上午用了,下午得检修。”
这话一出,人家就知道陈爸不乐意租了。有点不高兴,黑着脸就走了。
陈妈无奈摇头:“这就对了。渔船现在可是自家的。不是熟人可不能借出去。就怕人家不爱惜,把船给弄坏了。”
宝茵也觉得是那样。之前的渔船是公家的,大家伙用起来没多少珍惜的意思。现在船是自家的。估计没几个人舍得借给人,就是租估计也舍不得。
不过,她也没去多想这个。因为她发现自家好像忘了一件事情。
“妈,我们把鱼全都卖了,忘了留几条。中午家里吃什么啊!”
上午一家人都出海了,也没人买菜。家里没冰箱,平时不会存菜的。现在一家子回来,又没有先留出自家要吃的鱼,可不就抓瞎了吗?
“哎哟,还真是。”陈妈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赚钱赚太多了,一下子人就变得傻兮兮的。
“宝茵,我家有杂鱼,你要不?”
这时候,隔着一道木栅栏传来小秋的声音。
宝茵心想对方回来得还挺快的。
“不用了,我大哥说去自家渔场捞两条鱼回来吃。”
宝茵见来的渔船越来越多,也就打消了继续放水精华出来的想法。跟大家一样,埋头捞鱼。
——
没了水精华的吸引,加上来的渔船越来越多。很快这一片海域的大黄鱼就被捞完。大家这才有心思聊天。
“大强,你这是开门红啊!”
宝茵家的渔船整个甲板都被大黄鱼给铺满了。底下的鱼舱同样如此。打眼一看,金灿灿一片。看得周围渔船的人眼睛酸溜溜的。
“这是捅了大黄鱼的窝了。这么多大黄鱼怕不得上千斤。大强,有想好要卖哪里不?”
这么多的大黄鱼,一般收购商是吃不下的,估计得去市里卖才成。
“怎么?你有路子?”
那人嘿嘿笑:“你忘了我家大儿子之前就是渔场的收购员啊!”
陈爸一听也没二话:“那你让你家大小子来收就是了。”
宝茵听着也没说什么。为了这一船大黄鱼跑市里卖有点费劲。因为市里码头是周边所有渔船都会停靠的点。这就让市里码头进出大量的海鲜。
他们这种生面孔过去卖大批量的普通鱼,可能会被人压价。而且来回跑一趟市里也废油。所以一般都是往镇上卖。镇上有专门的收购商。
像眼前这中年男人叫李金,是隔壁村的。之前也在国营渔场上班。跟陈爸关系挺不错的。李金的大儿子之前就在渔场当海产收购员。渔场宣布改制后,这小伙子就干脆在镇上搞了个收海鲜摊子。
“那成,你这批大黄鱼质量好,我家大小子保证给个公道价格。”
“好好好,那咱现在就走。”
于是,两条小渔船脱离了这个还热闹着的区域,齐齐往镇上码头去。
——
来镇上码头的都是周边渔村的船,大家都是熟面孔。看到陈爸那满满一船大黄鱼,一个个都发出惊叹声。有那胆子大的,等陈爸的船快要靠岸的时候,居然直接就从岸边跳上了他们的船。
这骚操作吓了宝茵一跳。而来人却一副自来熟的模样,拉着陈爸就套近乎:“哎哟,大强。你这是要发啦!这么多的大黄鱼,卖给我怎样?”
这话一出,宝茵就知道这是海产收购商了。
这人一出现,负责带路的李金就急了。连忙从自己的船也跳了过来,大喊道:“兄弟兄弟,这可不成。大强家的鱼说好了给我家收的。”
说着,李金就想找人去喊自己大儿子。结果对方早就已经过来看热闹了。看到自家亲爹,这人十分机灵。直接招呼手下人,两人一起背着几十个箩筐就上了船。
“大强叔,我来我来。你跟我爸聊天等着就是了。”
说完,两个人就埋头开始把鱼一条条捡到箩筐里面。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让人想拒绝都不成。当然,陈爸也没想拒绝就是了。
这让第一个跳上船的人很不高兴。但他还是忍住了,只拉着陈爸说:“大强兄弟,我是你们陈家村隔壁的徐家村徐老九。下次有好货记得留给我,包给你个好价格。”
徐老九说着指了指他的档口:“就在那很近的。我们档口不止收海鲜,还卖各种鱼苗,鱼饲料。听说老兄你不止买了渔船还承包了渔场。到时候要鱼苗,我这里一定给你优惠价。”
这人十分会做生意。虽然一直在推销,但也不让人烦。宝茵认真听着,见这鱼一时半会儿没那么快弄完,干脆跟她妈说一声,直接下船去徐老九的店看看。
陈妈没有阻止,就问:“有带钱不?”
宝茵挥挥手:“带了,我就看看。晚点要开船我还没回来就去档口喊我。”
徐老九见生意没做成,但宝茵要去自己的档口看看。虽然有点高兴,但也不觉得一个姑娘能做成什么事情。
于是也没管宝茵,继续跟陈大强拉关系。
——
这头宝茵开始在码头逛了起来。发现这里除了卖海鲜的档口,就是各种维修船只、渔网的店铺。地上到处都是水跟海沙,空气中都是鱼腥味。说实在话,环境挺差的。但人/流可不老少。这一片要是以后搞个海鲜批发市场什么的,再搞个档口可就要发财了!
很快她就来到了徐老九的档口。
门口摆着个落地秤,不少人在那交易海产。宝茵越过这些人走到店里,直接去看他们做样品的鱼苗。
常见的鱼苗都有卖。不过宝茵过来是想看看有没有卖贝苗。准备来说,这个贝苗也是限定品种的。大珠母贝、白蝶珍珠母贝这样种类的贝苗,才能出产海水珍珠。
是的,宝茵准备养殖海水珍珠。而现在国内并没有专门的养殖海水珍珠技术。淡水珍珠倒是有不少。
这意味着如果她要养,就要自己摸索各种技术。这听着很难,但宝茵相信水精华能解决所有困难。
她要做的就是准备养殖珍珠母贝需要的所有东西。
“靓仔,你们这里能联系到贝苗不?”
虽然不太可能,但宝茵来都来了,还是决定问问。
“贝苗?没有没有。要那东西能做什么?鱼苗、蟹苗有不少,你要看看不?”
宝茵叹气,摆摆手:“不用,我再看看。”
周围也有人在看鱼苗,听到宝茵的话愣了愣。随即好心地说道:“你这是要蚬苗、鲍鱼苗吧!别搞错了,要买这些还是问过你家里的长辈。”
宝茵摇头,也没说自己问的贝苗是用来养殖珍珠的。
她转身想从档口出来,结果就看到个熟人。居然是隔壁邻居小秋。对方正在跟个眼熟的男青年凑得很近,一起站在卖鱼饲料的地方。举手投足一看就是在谈对象。
宝茵见状还是不过去打扰人家小情侣了。
之后她又在周围逛了逛,发现没有一个档口有卖贝苗的。
等往回走的时候,再次碰上小秋跟那男青年,而且是面对面碰上的那种。两人这次有了社交距离,但一看就是一起出来的。这下不打招呼都不成。
但小秋看到她后,表情有点慌张。
“宝茵,这……你来镇上啊!”
宝茵很有眼色,立马笑笑:“对,跟我爸妈他们一起来的。我先过去,马上就要走了。”
说着,挥挥手就往自家渔船走去。
她一走,小秋紧张地看向男青年:“豪哥,被宝茵看到了怎么办?”
“别怕,咱两光明正大的谈对象,不怕的。等回去如果你爸妈知道了,就告诉我。我去你家跟你爸说。”
小秋见状松了口气。但还是希望宝茵不要说出去。
宝茵还真没那么多嘴。
——
回到自己船那边,刚好看到李金领着他儿子正往岸上运一筐筐大黄鱼。
岸上不少人围观,一筐筐地数着数目。等上秤一称,好家伙,加起来居然有一千四百多斤,比一开始预估的上千斤要多不少。
顿时,全场开始沸腾了。
大家一个个又拉着陈爸,重新问起到底是哪里捞到的鱼。李金是跟着陈爸一起开船过来的,也被人围着问。
宝茵见到这个情形,心想以后卖鱼可能都要低调点。这一下子弄到一千多斤大黄鱼,就一个拖网船是有点点夸张。
那头陈妈见状,直接跟李金的儿子结算货款。然后拉着陈爸上船赶紧走人。再被人拉着,怕不得一天都要耽搁在这里。
陈爸一走,李金也立马跟着儿子一起运货回他们的档口。
留在原地的人一合计,有船的开船,没船就搭人家的船,一窝蜂朝捞到大黄鱼的地方开过去。
虽然鱼是不在了,但这些人都要出海的。不如过去碰碰运气。
宝茵还不知道自家走了后还有这一出。船一离开码头,一家人都凑一起在看刚刚拿到的货款。
“加起来一共一千四百八十二斤,抹掉领头,一斤一块一,一共卖了一千六百三十块。”
一趟就得了一千多,这钱就跟水一样哗啦啦涌来。
这让陈爸、陈妈、陈大哥都有点回不过神来。
怎么就一趟出海,就下了一网,居然能赚那么多钱!
宝茵心想以后要是网到经济价值更高的鱼,那不得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啊!
“大黄鱼本身就比较贵,卖的价格高很正常啊!”宝茵尽量用平常的语气说道:“要是下次网到一千多斤的多春鱼,那你们就不觉得钱多了。”
多春鱼便宜啊,一斤两三毛。价格跟大黄鱼差的有点多。陈妈一算,立马就回神了。
今天能赚那么多,那是运气好。哪可能每次出海都能赚一千多呢。
饶是这样,等他们回到渔场的码头,人还没下船呢,岸上就有不少人朝他们热情地吆喝起来。
等下船一听,才知道镇上码头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哎呀,大强。你们家真是赚大发了。第一次下网就一千多斤大黄花。听说有好些船跟在你们屁股后头沾光。”
陈爸乐呵呵:“运气好运气好。估计是新渔网下海才有这好事呢!”
新人出海,新船下水,新渔网下网,这些都被他们认为是好兆头。好兆头嘛,就能带来大丰收。
因着宝茵一家的大丰收,好几个买了船的人都信心满满起来。那些承包了渔场,没钱买渔船的人家,都有点心动了。
然后就有人来找陈爸租船。
“大强,下午你们不出海对吧!那船能租给我们用不?”
刚到家还没坐下呢,就有人上门来租船了。
陈妈一听想拒绝,但陈爸摆摆手,示意自己可以的。
“老哥,下午是不出海。但这船太老旧了,上午用了,下午得检修。”
这话一出,人家就知道陈爸不乐意租了。有点不高兴,黑着脸就走了。
陈妈无奈摇头:“这就对了。渔船现在可是自家的。不是熟人可不能借出去。就怕人家不爱惜,把船给弄坏了。”
宝茵也觉得是那样。之前的渔船是公家的,大家伙用起来没多少珍惜的意思。现在船是自家的。估计没几个人舍得借给人,就是租估计也舍不得。
不过,她也没去多想这个。因为她发现自家好像忘了一件事情。
“妈,我们把鱼全都卖了,忘了留几条。中午家里吃什么啊!”
上午一家人都出海了,也没人买菜。家里没冰箱,平时不会存菜的。现在一家子回来,又没有先留出自家要吃的鱼,可不就抓瞎了吗?
“哎哟,还真是。”陈妈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赚钱赚太多了,一下子人就变得傻兮兮的。
“宝茵,我家有杂鱼,你要不?”
这时候,隔着一道木栅栏传来小秋的声音。
宝茵心想对方回来得还挺快的。
“不用了,我大哥说去自家渔场捞两条鱼回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