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美人捡到香江大佬[八零] 第9节
叫傻强的也是个中年男人,这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三角眼,同样眼神让人不爽。
宝茵是知道这两个人的,算下来跟她爸算是“哎呀哎呀”的亲戚。也就是几百年一个祖宗,现在就同个姓氏的“亲戚”。
两人早年是村里的二流子。改革开放后,这两人时不时就去外头晃荡一圈。听说是去外头发财。但消息灵通点的都知道这两在外头给私人赌场看场子呢。
这种无赖外面的人怕,但村里人还真不怕。反正陈爸是一点都不怕的。因为这两人又不是光棍一条。家里也有妻儿老小,不敢真干出什么杀人放火的事情来。
果然,见陈爸这样强硬。这两人立马露出笑脸。
“大强啊!咱哥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爱开玩笑你还不知道吗?”
陈爸见好就收:“成,不过这种玩笑下次别开了。”
被人维护的感觉十分好,宝茵笑眯眯地不说话。不过还是把这两人给记了下来。
村长这时候出来打圆场:“行了行了。你们这些当人叔伯的,别什么都不清楚就瞎叨叨。大强家女儿好歹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呢!肯定比你们这些文盲懂得多。”
忽然被抬高了,宝茵也没假客气。只是挑挑眉:“村长,我爸说你叫我过来问贷款的事情是吗?”
这话是向那些有意见的人表示,她不是自己想来的,是村长请她来的。
村长见宝茵说话这样硬气,心想外头的人真是乱传。说大强家女儿是个闷罐子。现在看看人家,哪里是什么闷罐子。这话一出,没看这些个粗汉一个个都收起脸上轻视的表情。
三叔公这时候也出来打圆场了。
“对对对,你爸说的那什么助农贷款的。这东西我们没听过,就想喊你过来问问。”
镇上的银行根本就没开办私人贷款业务。三叔公两个儿子都在深城那边混,是知道私人可以贷款。但也没听说什么助农贷款。
宝茵也没拿乔。把自己了解的贷款政策大概说了一下。
也多亏了在学校的时候,她经常跟着人去听各种讲座。虽然一个学美术的,听经济专业的讲座听不太懂。但那会子的宝茵,就觉得好不容易来上大学,能多学一点就一点。
没想到这些现在都能用得上。
“那就是说,如果有人牵头,我们这贷款是能办下来的?”
宝茵肯定点头。整个渔场的承包费用不超过一百万。听着是很大一笔钱。毕竟大家连两万块都掏不出来。但对银行来说这一百万并不多。
“但这直接用承包合同去贷款,渔场能乐意啊!怎么听着不怎么靠谱?”
一直听着的人纷纷开口。大家都觉得这种空手套白狼的事情,不可能成功。
宝茵:“所以要有渔场牵头啊!反正渔场就在那,我们也拿不走。用来抵押再适合不过了。”
但如果集体贷款真成功的话,就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人人都觉得自己能贷款了,人人就想承包渔场。渔场的面积是大,但也就能分割成十多个大大小小不同面积的小渔场。除了渔场之外,剩下的十多艘大小渔船,就是另外的价格。这才是渔场大头的资产。
但资产再多,想承包的人也多啊!到时候僧多粥少,又是一桩官司。
想到这里,宝茵叹气。
脑子灵光的人也立马想到了这一点,纷纷开口让村长拿主意。
也有人拉着陈爸感叹这读书多了果然有用。对他们来说这么难的事情,到了大学生嘴里,却变得简单了不少。
宝茵不管这些人的夸赞。反正见这里没自己的事了。就跟村长他们说一声,先往家里走。留她爸在那等着看结果。
家里那一竹筐的大海螺还是赶紧开出来好!
这承包渔场、购买渔船的,有现钱总比贷款要好。渔场铁定也不想搞什么贷款,到时候各种手续办下来,肯定周期很长。渔场经理是个嫌麻烦的。不然也不会一开始就想着直接把整个渔场打包给外地大老板了。
所以,宝茵觉得还是要赶紧搞钱才成。
趁着村里人走贷款手续,先一步把渔场、渔船给弄到手。先买的人还能先选呢!
——
回到家里,宝茵大概把事情一说,就拉着她大哥跟老妈一起开海螺去了。
说是一竹筐的海螺,但海螺个头大,算下来一共也就二十多个。
忙忙活活两个多小时,总算是把所有海螺都开了。
结果当然是喜人的。
宝茵真觉得自己是走狗屎运了。也可能是穿越者的福利。不然怎么这二十多个大海螺,居然开出了六个海螺珠。这种概率,真是说出去都没人信啊!
当然,他们也不会说出去就是了。
但这会儿她老妈跟大哥都激动得手抖。
“这……这真是老天爷保佑啊!”陈妈徐阿妹激动地语无伦次,盯着鸡公碗里放着的六颗大小不一的海螺珠。掰着手指算起能换多少钱。
陈大哥同样激动,激动到抱着阿旺这傻狗揉搓起来。
宝茵也乐开了花,没有一点遮掩地笑出八颗大白牙。顺道说道:“加上昨天那颗,一共七颗海螺珠。我想着明天就去阳城一趟,先把这些珠子找门路卖了。这些钱家里先用来承包渔场跟买渔船。”
这是最为紧迫的事情。
之前听宝茵回来说了贷款的事情后,陈妈跟陈大哥也不跟宝茵客气了。
“行,等渔场到手后,再攒钱慢慢把你这窟窿填上。”
宝茵一听哭笑不得:“这珠子也不都是我一个人的。卖的钱给三分之一家里。到时候要还我,也就还三分之二的钱就可以了。”
这话让陈妈跟陈大哥心里暖呼呼的。陈妈更是想着等赚到钱了,要给女儿准备厚厚的嫁妆。大金镯子一定要买上几对。
陈大哥不愧是陈妈的儿子。在这时候跟亲妈的脑回路对上了。
宝茵不知道这两人脑洞大开。这会儿见家人没有推拒自己的好意。就蹲下来准备把一直留着的大海蚌给开了。
没错,就是那个把阿旺嘴巴堵住的大海蚌。
——
这东西拿回家后,就被阿旺踩在脚下,当成皮球用脚踩,用鼻子拱。反正,阿旺一副要收拾大海蚌的架势。
不过这大海蚌应该活了不少年头,面对阿旺的挑衅无动于衷。一直缩在蚌壳里面不动弹。
这会儿宝茵拿到手里,大海蚌一样没有反应。开海蚌的步骤跟海螺不太一样。需要直接用薄薄的小刀片,直接把紧闭的海蚌壳撬开,然后把包裹在海蚌肉的珍珠拿出来。
过程听着很简单,但是撬开海蚌壳也是个技术活。像手里这个大海蚌,活得久了,蚌壳就又厚又大。
陈大哥开口说自己来开。但被宝茵拒绝了。
宝茵想着难得见到这么有年头的大海蚌,直接杀了不好。所以小心地用一颗水精华吸引大海蚌张开蚌壳。然后趁着大海蚌被水精华吸引的功夫,眼明手快地用水鞭子把蚌肉里面包裹的珍珠给卷了出来。
当然,同一时刻,她把那颗水精华丢进了原来珍珠所在的地方。
这个动作一完成,刚刚还在蚌壳大张的大海蚌,发出吧嗒一声脆响,直接把蚌壳给关闭了。
果然,她就觉得这大海蚌估计活得年岁久了,有了些微灵性。这才舍不得把这东西给杀了。
现在用一颗水精华跟大海蚌交换珍珠。宝茵就觉得这买卖很划算。
整个取珍珠的过程听着很麻烦,但事实上仅仅过了一分钟而已。
对陈妈跟陈大哥而言,他们不过是闪了一下神,一转眼宝茵手上就多了一颗跟荔枝差不多大的珍珠。
白色的珍珠圆乎乎的,在阳光下反射出一股温润的光泽。
陈妈读书少,不懂得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只觉得这颗珍珠看着十分好看,让人想要拥有。
而陈大哥觉得自己一个粗人,根本不喜欢什么金银珠宝。这会儿看到这么好看的珍珠,心中也有一种想要认真看看的冲动。
“这珍珠可真大真圆啊!”陈妈愣了好一会儿,最后蹦出这么一句话来。
宝茵乐了:“是啊,真是又大又圆。”
海水珍珠大多数都是规整的形状,色泽会比淡水珍珠要好。加上比淡水珍珠要稀罕。这东西可比淡水珍珠要值钱。
宝茵心里十分满意。
有了那七颗海螺珠,加上这颗海水珍珠,可以去阳城一趟了。正好,到了阳城也能看看,能不能触发自己丢失的一些记忆。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阳城走起![加油]
第11章
从颠簸的客车下来的时候,宝茵还觉得有点晕乎乎。没想到这年代的客车居然超载这样严重。核载20人的小型客车,最后装了50个人都不止。
即使车窗能打开,但七月的天,车里又没有空调。那味道就别提了。一下车,宝茵觉得自己身上还飘着一股股汗臭味。
不过这样不好的体验,在看到眼前热闹无比的阳城汽运站,宝茵又觉得这个世界挺好的。最起码生机勃勃,到处都是满脸生气的人。不像末世那样,大家都是有一天算一天的过日子,一个个满脸都是绝望。
深吸一口气,宝茵找了汽运站的洗手间,先把自己打理妥当。顺便把身上这一身腌入味的衣服换下来。换上干净的白t+蓝色西裤。简简单单,但前往珠宝商行足够了。
路过车站边的报亭时,宝茵本来准备问个路的。她虽然在阳城读了四年大学。但那会真是囊中羞涩,还真没去过距离学校远点的地方。这珠宝商行还是因为参加珠宝设计大赛才听说过的。知道大致位置,但真没去过。
只是路还没问到呢,就看到报亭上摆放的报纸里头,有几份的头版头条都是关于珠宝设计大赛。
这个珠宝设计大赛面向全国征集设计稿。主办方是来自香江的唐氏集团,办公地点就在阳城。据说这个比赛是唐氏集团旗下某个公司搞的比赛。为了打入内地市场,提高知名度特意举办的。
因着国内并没有专门的珠宝设计专业。所以投稿的人来自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宝茵就是曾经参与的一份子。
当然,结局大家都知道。宝茵灰溜溜地回到了老家。而现在,这个比赛的结果已经出来了。
——
得到一等奖的人果然就是刘素珍。就连她的设计稿也被刊登在报纸上。
看着这个十分熟悉的设计,宝茵心中莫名泛起一股酸涩。等到看到刘素珍的个人采访时,心头的火蹭蹭起来!
这种强烈的愤怒情绪,并不属于她自己。而是来自原身的愤怒。宝茵忍不住小声道:“放心,属于你的公道,迟早我会讨回来的。”
这话说完,体内最后一点陌生情绪这才缓缓消散。宝茵叹气,觉得原身真是个苦命的娃。
以为自己认识了人生中最好的朋友。最后才发现自己成了人家扬名的耗材。这种事情,搁谁身上都不可能就这样过去。
“哎,靓妹。你长得跟这报纸上的靓妹有点像呢!”
报亭的老板是个中年女人,这会子就站在宝茵边上整理报刊。见宝茵买了报纸站在那看,就走过来瞧两眼。结果正好看到了报纸上面刘素珍个人专访贴的照片。
照片中的刘素珍皮肤白皙,双眼皮大杏眼,挺1翘的鼻子,微笑的唇角,脸颊两边的小酒窝,形状好看的耳朵。这种五官组合到一起,给人一种十分漂亮耐看的感觉。
对比一下刘素珍的五官,宝茵发现确实很眼熟。眼熟到她马上想到了自己的脸。可不就跟自己有五六分像吗?
宝茵努力翻看记忆,试图想要回忆刚上大学的刘素珍到底长什么样子。结果发现那些记忆里的刘素珍,她的脸好像被ps高斯模糊了,朦朦胧胧的看得不太清楚。
宝茵是知道这两个人的,算下来跟她爸算是“哎呀哎呀”的亲戚。也就是几百年一个祖宗,现在就同个姓氏的“亲戚”。
两人早年是村里的二流子。改革开放后,这两人时不时就去外头晃荡一圈。听说是去外头发财。但消息灵通点的都知道这两在外头给私人赌场看场子呢。
这种无赖外面的人怕,但村里人还真不怕。反正陈爸是一点都不怕的。因为这两人又不是光棍一条。家里也有妻儿老小,不敢真干出什么杀人放火的事情来。
果然,见陈爸这样强硬。这两人立马露出笑脸。
“大强啊!咱哥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爱开玩笑你还不知道吗?”
陈爸见好就收:“成,不过这种玩笑下次别开了。”
被人维护的感觉十分好,宝茵笑眯眯地不说话。不过还是把这两人给记了下来。
村长这时候出来打圆场:“行了行了。你们这些当人叔伯的,别什么都不清楚就瞎叨叨。大强家女儿好歹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呢!肯定比你们这些文盲懂得多。”
忽然被抬高了,宝茵也没假客气。只是挑挑眉:“村长,我爸说你叫我过来问贷款的事情是吗?”
这话是向那些有意见的人表示,她不是自己想来的,是村长请她来的。
村长见宝茵说话这样硬气,心想外头的人真是乱传。说大强家女儿是个闷罐子。现在看看人家,哪里是什么闷罐子。这话一出,没看这些个粗汉一个个都收起脸上轻视的表情。
三叔公这时候也出来打圆场了。
“对对对,你爸说的那什么助农贷款的。这东西我们没听过,就想喊你过来问问。”
镇上的银行根本就没开办私人贷款业务。三叔公两个儿子都在深城那边混,是知道私人可以贷款。但也没听说什么助农贷款。
宝茵也没拿乔。把自己了解的贷款政策大概说了一下。
也多亏了在学校的时候,她经常跟着人去听各种讲座。虽然一个学美术的,听经济专业的讲座听不太懂。但那会子的宝茵,就觉得好不容易来上大学,能多学一点就一点。
没想到这些现在都能用得上。
“那就是说,如果有人牵头,我们这贷款是能办下来的?”
宝茵肯定点头。整个渔场的承包费用不超过一百万。听着是很大一笔钱。毕竟大家连两万块都掏不出来。但对银行来说这一百万并不多。
“但这直接用承包合同去贷款,渔场能乐意啊!怎么听着不怎么靠谱?”
一直听着的人纷纷开口。大家都觉得这种空手套白狼的事情,不可能成功。
宝茵:“所以要有渔场牵头啊!反正渔场就在那,我们也拿不走。用来抵押再适合不过了。”
但如果集体贷款真成功的话,就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人人都觉得自己能贷款了,人人就想承包渔场。渔场的面积是大,但也就能分割成十多个大大小小不同面积的小渔场。除了渔场之外,剩下的十多艘大小渔船,就是另外的价格。这才是渔场大头的资产。
但资产再多,想承包的人也多啊!到时候僧多粥少,又是一桩官司。
想到这里,宝茵叹气。
脑子灵光的人也立马想到了这一点,纷纷开口让村长拿主意。
也有人拉着陈爸感叹这读书多了果然有用。对他们来说这么难的事情,到了大学生嘴里,却变得简单了不少。
宝茵不管这些人的夸赞。反正见这里没自己的事了。就跟村长他们说一声,先往家里走。留她爸在那等着看结果。
家里那一竹筐的大海螺还是赶紧开出来好!
这承包渔场、购买渔船的,有现钱总比贷款要好。渔场铁定也不想搞什么贷款,到时候各种手续办下来,肯定周期很长。渔场经理是个嫌麻烦的。不然也不会一开始就想着直接把整个渔场打包给外地大老板了。
所以,宝茵觉得还是要赶紧搞钱才成。
趁着村里人走贷款手续,先一步把渔场、渔船给弄到手。先买的人还能先选呢!
——
回到家里,宝茵大概把事情一说,就拉着她大哥跟老妈一起开海螺去了。
说是一竹筐的海螺,但海螺个头大,算下来一共也就二十多个。
忙忙活活两个多小时,总算是把所有海螺都开了。
结果当然是喜人的。
宝茵真觉得自己是走狗屎运了。也可能是穿越者的福利。不然怎么这二十多个大海螺,居然开出了六个海螺珠。这种概率,真是说出去都没人信啊!
当然,他们也不会说出去就是了。
但这会儿她老妈跟大哥都激动得手抖。
“这……这真是老天爷保佑啊!”陈妈徐阿妹激动地语无伦次,盯着鸡公碗里放着的六颗大小不一的海螺珠。掰着手指算起能换多少钱。
陈大哥同样激动,激动到抱着阿旺这傻狗揉搓起来。
宝茵也乐开了花,没有一点遮掩地笑出八颗大白牙。顺道说道:“加上昨天那颗,一共七颗海螺珠。我想着明天就去阳城一趟,先把这些珠子找门路卖了。这些钱家里先用来承包渔场跟买渔船。”
这是最为紧迫的事情。
之前听宝茵回来说了贷款的事情后,陈妈跟陈大哥也不跟宝茵客气了。
“行,等渔场到手后,再攒钱慢慢把你这窟窿填上。”
宝茵一听哭笑不得:“这珠子也不都是我一个人的。卖的钱给三分之一家里。到时候要还我,也就还三分之二的钱就可以了。”
这话让陈妈跟陈大哥心里暖呼呼的。陈妈更是想着等赚到钱了,要给女儿准备厚厚的嫁妆。大金镯子一定要买上几对。
陈大哥不愧是陈妈的儿子。在这时候跟亲妈的脑回路对上了。
宝茵不知道这两人脑洞大开。这会儿见家人没有推拒自己的好意。就蹲下来准备把一直留着的大海蚌给开了。
没错,就是那个把阿旺嘴巴堵住的大海蚌。
——
这东西拿回家后,就被阿旺踩在脚下,当成皮球用脚踩,用鼻子拱。反正,阿旺一副要收拾大海蚌的架势。
不过这大海蚌应该活了不少年头,面对阿旺的挑衅无动于衷。一直缩在蚌壳里面不动弹。
这会儿宝茵拿到手里,大海蚌一样没有反应。开海蚌的步骤跟海螺不太一样。需要直接用薄薄的小刀片,直接把紧闭的海蚌壳撬开,然后把包裹在海蚌肉的珍珠拿出来。
过程听着很简单,但是撬开海蚌壳也是个技术活。像手里这个大海蚌,活得久了,蚌壳就又厚又大。
陈大哥开口说自己来开。但被宝茵拒绝了。
宝茵想着难得见到这么有年头的大海蚌,直接杀了不好。所以小心地用一颗水精华吸引大海蚌张开蚌壳。然后趁着大海蚌被水精华吸引的功夫,眼明手快地用水鞭子把蚌肉里面包裹的珍珠给卷了出来。
当然,同一时刻,她把那颗水精华丢进了原来珍珠所在的地方。
这个动作一完成,刚刚还在蚌壳大张的大海蚌,发出吧嗒一声脆响,直接把蚌壳给关闭了。
果然,她就觉得这大海蚌估计活得年岁久了,有了些微灵性。这才舍不得把这东西给杀了。
现在用一颗水精华跟大海蚌交换珍珠。宝茵就觉得这买卖很划算。
整个取珍珠的过程听着很麻烦,但事实上仅仅过了一分钟而已。
对陈妈跟陈大哥而言,他们不过是闪了一下神,一转眼宝茵手上就多了一颗跟荔枝差不多大的珍珠。
白色的珍珠圆乎乎的,在阳光下反射出一股温润的光泽。
陈妈读书少,不懂得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只觉得这颗珍珠看着十分好看,让人想要拥有。
而陈大哥觉得自己一个粗人,根本不喜欢什么金银珠宝。这会儿看到这么好看的珍珠,心中也有一种想要认真看看的冲动。
“这珍珠可真大真圆啊!”陈妈愣了好一会儿,最后蹦出这么一句话来。
宝茵乐了:“是啊,真是又大又圆。”
海水珍珠大多数都是规整的形状,色泽会比淡水珍珠要好。加上比淡水珍珠要稀罕。这东西可比淡水珍珠要值钱。
宝茵心里十分满意。
有了那七颗海螺珠,加上这颗海水珍珠,可以去阳城一趟了。正好,到了阳城也能看看,能不能触发自己丢失的一些记忆。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阳城走起![加油]
第11章
从颠簸的客车下来的时候,宝茵还觉得有点晕乎乎。没想到这年代的客车居然超载这样严重。核载20人的小型客车,最后装了50个人都不止。
即使车窗能打开,但七月的天,车里又没有空调。那味道就别提了。一下车,宝茵觉得自己身上还飘着一股股汗臭味。
不过这样不好的体验,在看到眼前热闹无比的阳城汽运站,宝茵又觉得这个世界挺好的。最起码生机勃勃,到处都是满脸生气的人。不像末世那样,大家都是有一天算一天的过日子,一个个满脸都是绝望。
深吸一口气,宝茵找了汽运站的洗手间,先把自己打理妥当。顺便把身上这一身腌入味的衣服换下来。换上干净的白t+蓝色西裤。简简单单,但前往珠宝商行足够了。
路过车站边的报亭时,宝茵本来准备问个路的。她虽然在阳城读了四年大学。但那会真是囊中羞涩,还真没去过距离学校远点的地方。这珠宝商行还是因为参加珠宝设计大赛才听说过的。知道大致位置,但真没去过。
只是路还没问到呢,就看到报亭上摆放的报纸里头,有几份的头版头条都是关于珠宝设计大赛。
这个珠宝设计大赛面向全国征集设计稿。主办方是来自香江的唐氏集团,办公地点就在阳城。据说这个比赛是唐氏集团旗下某个公司搞的比赛。为了打入内地市场,提高知名度特意举办的。
因着国内并没有专门的珠宝设计专业。所以投稿的人来自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宝茵就是曾经参与的一份子。
当然,结局大家都知道。宝茵灰溜溜地回到了老家。而现在,这个比赛的结果已经出来了。
——
得到一等奖的人果然就是刘素珍。就连她的设计稿也被刊登在报纸上。
看着这个十分熟悉的设计,宝茵心中莫名泛起一股酸涩。等到看到刘素珍的个人采访时,心头的火蹭蹭起来!
这种强烈的愤怒情绪,并不属于她自己。而是来自原身的愤怒。宝茵忍不住小声道:“放心,属于你的公道,迟早我会讨回来的。”
这话说完,体内最后一点陌生情绪这才缓缓消散。宝茵叹气,觉得原身真是个苦命的娃。
以为自己认识了人生中最好的朋友。最后才发现自己成了人家扬名的耗材。这种事情,搁谁身上都不可能就这样过去。
“哎,靓妹。你长得跟这报纸上的靓妹有点像呢!”
报亭的老板是个中年女人,这会子就站在宝茵边上整理报刊。见宝茵买了报纸站在那看,就走过来瞧两眼。结果正好看到了报纸上面刘素珍个人专访贴的照片。
照片中的刘素珍皮肤白皙,双眼皮大杏眼,挺1翘的鼻子,微笑的唇角,脸颊两边的小酒窝,形状好看的耳朵。这种五官组合到一起,给人一种十分漂亮耐看的感觉。
对比一下刘素珍的五官,宝茵发现确实很眼熟。眼熟到她马上想到了自己的脸。可不就跟自己有五六分像吗?
宝茵努力翻看记忆,试图想要回忆刚上大学的刘素珍到底长什么样子。结果发现那些记忆里的刘素珍,她的脸好像被ps高斯模糊了,朦朦胧胧的看得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