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发现我妈是大绿茶 第182节
  肖琳琅那原本还略带期待与羞涩的俏脸,瞬间变得毫无血色,苍白如纸。
  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男子,心中满是震惊和失落。
  赵东东怎么可以这样?
  他忘记自己以前对她是多么的爱了吗?
  他忘记他们曾经的美好了吗?
  他忘记自己说过:“哪怕你穿着最普通的学生装,依旧是我心目中最漂亮的。”
  要知道。
  为了这次见面,她可是精心打扮了许久。
  肖琳琅的脸色瞬间惨白。
  她是没想到自己都穿成赵东东最喜欢的样子来找他了。
  然而现实却是这般残酷无情,赵东东依旧不为所动,甚至毫不留情面地拒绝了她。
  肖琳琅紧紧咬唇。
  其实她都气的想直接转身离开了。
  可一想到赵东东以及赵家那高不可攀的地位。
  肖琳琅心中纵然有着万般委屈与不甘,但也明白自己此刻受点气实在算不得什么。
  于是乎她努力地挤出一丝笑容。
  尽管这笑比哭还难看。
  肖琳琅却还是故作轻松地说道:“老同学一场,你难道就不打算邀请我进去坐坐么?”
  赵东东一脸冷漠,面无表情地回应道:“不好意思,我老婆跟我妈这会儿都不在家,不太方便让你进来。”
  他的语气平淡得仿佛肖琳琅只是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听到这话。
  小琳琅不禁有些气恼,略带嗔怒地反问道:“怎么?难不成你还害怕我会把你给生吞活剥了不成?”
  说话间。
  她的眼眶渐渐泛红,晶莹的泪珠在眼中打转,似乎下一秒便要滚落下来。
  要是以往肖琳琅这般姿态。
  赵东东可能早就把她给抱进怀里安慰了。
  但肖琳琅错就错在把自己看的太高。
  她在赵东东心中早就没地位了!
  见赵东东不为自己的眼泪所动。
  她又带着几分哀怨与决绝继续说道:“再说了,如果咱俩之间真的发生点儿什么,最后吃亏的那个人肯定是我呀,难道不是吗?”
  话说到这里。
  肖琳琅已经把她的目的表达清楚,甚至跟彻底挑明没两样:“那就是……我心甘情愿与你产生一些暧昧不清的关系,哪怕最终你无法给予我一个正式的名分!”
  可赵东东依旧摇头。
  他现在真的对肖琳琅没有想法。
  因为就算那个人不是许静。
  也会是京都里的人!
  知道京大的女学生,都是一些什么人吗?
  要么真正的书香门第。
  要么就是那种家境优渥,从小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真正善良和傻白甜。
  最不济,也是和赵东东旗鼓相当,有真才实学的人!
  所以肖琳琅在她们面前,根本不够看的。
  以前赵东东喜欢肖琳琅。
  主要是在小小的乡下。
  觉得她是个高中生,那就算是和自己学问旗鼓相当。
  其次就是她处处打抱不平,整天仁义道德,让人很是着迷。
  因为赵东东生活在老钱家那样的家庭,从小就会算计。
  人往往越是没有什么。
  就希望得到什么?
  赵东东觉得自己心思多,算计深,所以就想找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但这些在她举报赵母,以及给自己下药的那一刻,被打破。
  至于样貌?
  京都那些真正的大小姐,不更有气质,更漂亮时髦吗?
  其实。
  肖琳琅如果真的想要追回赵东东。
  她早一点下手。
  趁着赵东东刚考上大学,还没见识到京都的花花世界时,还是有机会的!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从赵家离开后。
  原本以为肖琳琅会死心。
  可肖琳琅可不是肯认输的主。
  她这种人向来有一种执念:“那就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肖琳琅为了再次得到赵东东的欢心,竟然想要把自己的工作给卖了,然后去京都陪读。
  腊月二十九。
  今天曾诚的部队放假了。
  而赵浅浅也早就准备好了行李。
  等他一放探亲假,他们就立即赶往京都。
  毕竟探亲假的时间不长。
  但一来一回的时间却挺长的。
  他们要抓紧时间。
  也不知道能不能在除夕夜的晚上回到家里?
  第166章 赵楠楠被老婆扇了两个耳光!
  腊月二十九。
  沪市。
  繁华喧嚣的沪市街头。
  处处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人们纷纷忙碌地筹备着迎接新年的到来。
  然而在这条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上,有一家小小的服装店却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赵楠楠因为很想成功,或者说很想把生意做大。
  所以二十九号的下午,依然在卖衣服。
  此时店里的其他店员都放假了。
  只有他这个老板,以及一位很需要钱的女店员。
  这位女店员说实话,都不能算正式的员工。
  那天她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衣服,以及露脚趾的鞋子来到这一条商业街询问有没有可以收她当帮工或者店员的时候。
  没一个人愿意要她。
  后来路过赵楠楠家衣服店的时候,
  赵楠楠多问了几句。
  经过一番交流。
  他才了解到这个女孩背后令人心酸的故事。
  原来她之所以如此拼命地想要赚钱,是为了给身患重病的父亲治病。
  命运似乎对她格外残酷,她的母亲在前些年因难产不幸离世,留下了她和三个年幼的弟弟妹妹需要照顾抚养。
  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她瘦弱的肩膀上,但她并没有被击垮。
  改革开放之后。
  各种消息传到了她们那个偏远的乡村。
  听闻只要能吃苦耐劳,在繁华的沪市就能够赚到可观的财富。
  她们村里有一个来沪市打工的。
  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在农村给爹娘盖了三间大瓦房。
  怀揣着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
  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沪市的艰难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