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653节
阮棠醒来同样只看见床头柜的纸条,龙飞凤舞的写着:我去上班了,早餐在锅里。中午下班就回家,不用等我吃饭。
今天星期六,只需上半天班,他下午休息。
阮棠嘴角微扬,笑容甜美的将纸条收进抽屉里,夹在她的日记本里,最新一页,然后下了床,刷牙洗脸,吃爱心早餐,带上昨天和周承森一起买的喜糖上班。
她特意提早了十五分钟上班,派喜糖。
同事们拿到喜糖,都替她高兴。
阮棠算是他们医院的大龄剩女
有同事笑问:“什么时候请喝喜酒?”
阮棠笑道:“明天晚上请大家去聚福楼吃饭。”
有人听了立马道:“啊,明天晚上我夜班!参加不了!”
阮棠笑道:“没关系,明天参加不了,还有机会。我爸妈不是在京市吗?然后我又在市里工作,我对象家在村里,所以我们打算办几场婚宴,方便各自的亲戚和朋友,不用大家跑来跑去。”
“婚宴到时候会在京市办一场,也会在村里办一场,明天参加不了的,到时候谁有空可以去村里参加,或者跟我回京市参加也行。都没空也没关系,回门宴肯定在市里再办一场,你们就是我的娘家人。”
派喜糖还是江夏问她领证了是不是要请吃喜糖,阮棠才想到提前派喜糖给大家。
一般来说喜糖是请喝喜酒的时候派发的,但是提前分享喜悦也不是不行。
然后周承森又想到还有几个月才办酒席,领证和喜酒的时间相距太远了。
以后他来市里看她,肯定是住她那里的。
虽然领证了但是还没办喜酒,大家就不知道他们已经结婚了。
他进进出出,被同事看见他在她家里过夜,怕对她的影响不好。
还以为他们乱搞男女关系。
所以周承森就说早上先派喜糖,明天晚上请她医院的同事吃饭,正好明天是年初十,家里人也从京市回来,就先小办一场婚宴,庆祝一下领证,让大家知道他们结婚了。
同事们听了都羡慕道:“哗,你对象太贴心了!”
……
和同事聊了几句,就到上班时间了。
今天,来看病的小朋友都看出阮棠心情特别好。
“医生姐姐,你今天很开心呀!”
阮棠高兴的拿出喜糖分享给她:“对啊!”
小朋友的妈妈笑问:“阮医生,这是喜糖吗?”
阮棠大方承认:“对啊!”
“恭喜,恭喜。”
……
于是中午,阮棠去医院饭堂打些饭菜回家,整个医院的人都知道她结婚了,连饭堂阿姨都知道了,都找她要喜糖。
太多人要了,阮棠带来的喜糖派完了:“先欠着,下午再给你们,明天晚上请你们喝喜酒。”
她和同事寒暄一番,用饭盒打了两个菜,就匆匆骑自行车回家做饭。
两个菜肯定不够,家里冰箱还有昨天周承森多备的食材。
周承森差不多一点才到家,一开门就闻到满屋饭菜香,还带点烧焦的味道。
阮棠扑到他怀里,踮脚亲了亲:“回来啦,可以吃饭了。就是有个你爱吃的鱼煎得太糊了。”
阮棠擅长的几样菜里没有鱼。
但周承森最爱吃鱼。
“没关系,鱼煎糊了我也爱吃,煎糊了更香。”周承森伸搂住她,接她满怀,低头给她深吻。
原来幸福的味道是这样的。
不是因为菜做得好不好,而是因为有心。
第784章 结婚照
下午周承森不用上班,阮棠要上班。
他就去商场给阮棠买了些衣服,又买了些喜糖,喜饼回来,然后在家里分装喜糖,喜饼和红包。
明天请阮棠的同事吃饭都要每个人派一份喜糖。
分装完所有喜糖喜饼已经差不多五点了,他又开始煮饭。
阮棠回来的时候,他还在厨房里忙着。
阮棠换了鞋子,看见茶几上摆满了他分装好的喜糖,还有衣服。
她走进厨房,从后面抱着他,探头看向锅里他煎的金线鱼。
色泽金黄,看着就很有食欲。
是她最喜欢吃的鱼之一。
“比我煎的要好多了。”
“我从小就吃鱼,熟能生巧而已。小心油溅到脸上,洗手吃饭。”周承森还在煎鱼,没手回她一个拥抱。
“好。”阮棠放开他,在旁边的洗手盆里洗干净手,又去洗碗筷,然后帮忙将饭菜搬到客厅。
周承森做了三菜一汤。
一个是阮棠爱吃的他做的白切鸭,一个煎鱼,一个青菜,还有一个鸭肉淮山汤。
吃饭的时候,阮棠问:“明天爸妈他们几点下飞机。”
周承森闻言,看了她一眼,“中午十一点。”
无需他多说,她就主动改口了。
而且是爸妈,不是你爸,你妈。
阮棠:“那我到时候和你一起去接人。本来应该接他们来家里吃饭的,不过这房子太小了。”
“不急一时,等回村里再请也一样,村里的家比较大。”周承森挟了一筷子鱼肉放她碗里。
“嗯。”阮棠就将刚挟起来的鸭肉放他碗里。
两人相视一笑。
周承森又道:“给你买了些衣服,你一会儿试试。”
阮棠:“又买?之前在京市逛街不是买了好几套。”
“收拾一些衣服回村里的家放着,不用每次都带衣服回去。”
“好。”阮棠笑着应下。
周承森也带了不少衣服过来,现在衣柜里两个的衣服挨在一起。
吃完饭,阮棠收拾碗筷,周承森道:“我来,你去试试衣服合不合身。我和售货员说好了,不合身可以拿去换码数。”
“竟然还可以换?我去买衣服从来没有这待遇!买了就不能退不能换,服务态度又差!那售货员是不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你们很谈得来?”
阮棠一边开玩笑,一边进房间里试衣服。
周承森笑道:“是个阿姨,我说买给媳妇的,怕买的不合身被媳妇骂。她就笑着说不合身给我换。”
“……”
阮棠回头瞪他一眼:一会儿再找他算帐!
周承森笑着将碗筷收进厨房清洗。
*
第二天,周承森和阮棠去接人前先去照相馆拿了照片。
照片拍得太好,太漂亮了,老板问他们可不可以拿一张放大摆在照相馆做宣传。
要是同意,这次的照片不收钱,并且送他们一张16英寸的照片和40*50规格的帆布油画像。
“16寸这可是全国的照相馆能冲洗出来最大的尺寸了,是技术上限尺寸了,再大就靠拼了。之前只有直辖市那些特级店可以制作。现在全市也只有我们店能做到!16寸,一张照片就要25块以上!而且比你们放大的12英寸要大很多。拍得这么好看,当然要放大一些。”
周承森问他:“我们不能直接出钱,然后你帮我们冲洗一张16英寸和画一幅油画吗?”
老板这次学聪明了:“不能。全部照片加起来一百多块,差不多两百块,我只是放你们一张照片,就给你们省下两百块,这多好啊!你还嫌钱烫手吗?!”
周承森不习惯照片被大众欣赏,他看向阮棠:“你想不想要16英寸的照片和油画?”
油画挂在书房挺合适的。
阮棠觉得这间照相馆的油画师画得栩栩如生。
她有两张照片想画成油画,就和老板道:“可以帮我们画两张油画吗?”
老板:“可以,但另一张要你们自己出钱。那画师画一幅画也要五十块。”
阮棠:“那算了!”
阮棠拉着周承森就走。
老板:“……”
还讲不讲武德了!
那位同志明显就想花钱买的。
“算了,算了,我多送你一张!”
反正是他自己画的。
阮棠就笑了:“谢谢老板!”
“16英寸的照片和油画得一个月后才能拿。”
“好。”阮棠就告诉老板哪两张照片画成油画。
今天星期六,只需上半天班,他下午休息。
阮棠嘴角微扬,笑容甜美的将纸条收进抽屉里,夹在她的日记本里,最新一页,然后下了床,刷牙洗脸,吃爱心早餐,带上昨天和周承森一起买的喜糖上班。
她特意提早了十五分钟上班,派喜糖。
同事们拿到喜糖,都替她高兴。
阮棠算是他们医院的大龄剩女
有同事笑问:“什么时候请喝喜酒?”
阮棠笑道:“明天晚上请大家去聚福楼吃饭。”
有人听了立马道:“啊,明天晚上我夜班!参加不了!”
阮棠笑道:“没关系,明天参加不了,还有机会。我爸妈不是在京市吗?然后我又在市里工作,我对象家在村里,所以我们打算办几场婚宴,方便各自的亲戚和朋友,不用大家跑来跑去。”
“婚宴到时候会在京市办一场,也会在村里办一场,明天参加不了的,到时候谁有空可以去村里参加,或者跟我回京市参加也行。都没空也没关系,回门宴肯定在市里再办一场,你们就是我的娘家人。”
派喜糖还是江夏问她领证了是不是要请吃喜糖,阮棠才想到提前派喜糖给大家。
一般来说喜糖是请喝喜酒的时候派发的,但是提前分享喜悦也不是不行。
然后周承森又想到还有几个月才办酒席,领证和喜酒的时间相距太远了。
以后他来市里看她,肯定是住她那里的。
虽然领证了但是还没办喜酒,大家就不知道他们已经结婚了。
他进进出出,被同事看见他在她家里过夜,怕对她的影响不好。
还以为他们乱搞男女关系。
所以周承森就说早上先派喜糖,明天晚上请她医院的同事吃饭,正好明天是年初十,家里人也从京市回来,就先小办一场婚宴,庆祝一下领证,让大家知道他们结婚了。
同事们听了都羡慕道:“哗,你对象太贴心了!”
……
和同事聊了几句,就到上班时间了。
今天,来看病的小朋友都看出阮棠心情特别好。
“医生姐姐,你今天很开心呀!”
阮棠高兴的拿出喜糖分享给她:“对啊!”
小朋友的妈妈笑问:“阮医生,这是喜糖吗?”
阮棠大方承认:“对啊!”
“恭喜,恭喜。”
……
于是中午,阮棠去医院饭堂打些饭菜回家,整个医院的人都知道她结婚了,连饭堂阿姨都知道了,都找她要喜糖。
太多人要了,阮棠带来的喜糖派完了:“先欠着,下午再给你们,明天晚上请你们喝喜酒。”
她和同事寒暄一番,用饭盒打了两个菜,就匆匆骑自行车回家做饭。
两个菜肯定不够,家里冰箱还有昨天周承森多备的食材。
周承森差不多一点才到家,一开门就闻到满屋饭菜香,还带点烧焦的味道。
阮棠扑到他怀里,踮脚亲了亲:“回来啦,可以吃饭了。就是有个你爱吃的鱼煎得太糊了。”
阮棠擅长的几样菜里没有鱼。
但周承森最爱吃鱼。
“没关系,鱼煎糊了我也爱吃,煎糊了更香。”周承森伸搂住她,接她满怀,低头给她深吻。
原来幸福的味道是这样的。
不是因为菜做得好不好,而是因为有心。
第784章 结婚照
下午周承森不用上班,阮棠要上班。
他就去商场给阮棠买了些衣服,又买了些喜糖,喜饼回来,然后在家里分装喜糖,喜饼和红包。
明天请阮棠的同事吃饭都要每个人派一份喜糖。
分装完所有喜糖喜饼已经差不多五点了,他又开始煮饭。
阮棠回来的时候,他还在厨房里忙着。
阮棠换了鞋子,看见茶几上摆满了他分装好的喜糖,还有衣服。
她走进厨房,从后面抱着他,探头看向锅里他煎的金线鱼。
色泽金黄,看着就很有食欲。
是她最喜欢吃的鱼之一。
“比我煎的要好多了。”
“我从小就吃鱼,熟能生巧而已。小心油溅到脸上,洗手吃饭。”周承森还在煎鱼,没手回她一个拥抱。
“好。”阮棠放开他,在旁边的洗手盆里洗干净手,又去洗碗筷,然后帮忙将饭菜搬到客厅。
周承森做了三菜一汤。
一个是阮棠爱吃的他做的白切鸭,一个煎鱼,一个青菜,还有一个鸭肉淮山汤。
吃饭的时候,阮棠问:“明天爸妈他们几点下飞机。”
周承森闻言,看了她一眼,“中午十一点。”
无需他多说,她就主动改口了。
而且是爸妈,不是你爸,你妈。
阮棠:“那我到时候和你一起去接人。本来应该接他们来家里吃饭的,不过这房子太小了。”
“不急一时,等回村里再请也一样,村里的家比较大。”周承森挟了一筷子鱼肉放她碗里。
“嗯。”阮棠就将刚挟起来的鸭肉放他碗里。
两人相视一笑。
周承森又道:“给你买了些衣服,你一会儿试试。”
阮棠:“又买?之前在京市逛街不是买了好几套。”
“收拾一些衣服回村里的家放着,不用每次都带衣服回去。”
“好。”阮棠笑着应下。
周承森也带了不少衣服过来,现在衣柜里两个的衣服挨在一起。
吃完饭,阮棠收拾碗筷,周承森道:“我来,你去试试衣服合不合身。我和售货员说好了,不合身可以拿去换码数。”
“竟然还可以换?我去买衣服从来没有这待遇!买了就不能退不能换,服务态度又差!那售货员是不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你们很谈得来?”
阮棠一边开玩笑,一边进房间里试衣服。
周承森笑道:“是个阿姨,我说买给媳妇的,怕买的不合身被媳妇骂。她就笑着说不合身给我换。”
“……”
阮棠回头瞪他一眼:一会儿再找他算帐!
周承森笑着将碗筷收进厨房清洗。
*
第二天,周承森和阮棠去接人前先去照相馆拿了照片。
照片拍得太好,太漂亮了,老板问他们可不可以拿一张放大摆在照相馆做宣传。
要是同意,这次的照片不收钱,并且送他们一张16英寸的照片和40*50规格的帆布油画像。
“16寸这可是全国的照相馆能冲洗出来最大的尺寸了,是技术上限尺寸了,再大就靠拼了。之前只有直辖市那些特级店可以制作。现在全市也只有我们店能做到!16寸,一张照片就要25块以上!而且比你们放大的12英寸要大很多。拍得这么好看,当然要放大一些。”
周承森问他:“我们不能直接出钱,然后你帮我们冲洗一张16英寸和画一幅油画吗?”
老板这次学聪明了:“不能。全部照片加起来一百多块,差不多两百块,我只是放你们一张照片,就给你们省下两百块,这多好啊!你还嫌钱烫手吗?!”
周承森不习惯照片被大众欣赏,他看向阮棠:“你想不想要16英寸的照片和油画?”
油画挂在书房挺合适的。
阮棠觉得这间照相馆的油画师画得栩栩如生。
她有两张照片想画成油画,就和老板道:“可以帮我们画两张油画吗?”
老板:“可以,但另一张要你们自己出钱。那画师画一幅画也要五十块。”
阮棠:“那算了!”
阮棠拉着周承森就走。
老板:“……”
还讲不讲武德了!
那位同志明显就想花钱买的。
“算了,算了,我多送你一张!”
反正是他自己画的。
阮棠就笑了:“谢谢老板!”
“16英寸的照片和油画得一个月后才能拿。”
“好。”阮棠就告诉老板哪两张照片画成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