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639节
  他们也要去。
  江母惊讶的道:“这三个娃,该不会还记得前天的事吧?”
  这么小的娃就会记事了?
  这比江冬小时候的记忆力还要好!
  第767章 你怎么来了
  周承磊:“他们记性很好。”
  麦老问怀里的大曾孙:“大宝是不是想去滑滑梯?”
  团年饭那天江家三父子就带着三胞胎、周舟、周莹和光宗耀祖几兄弟去滑滑梯,三胞胎玩得乐不思蜀,回家的时候,妹妹还哭了。
  哥哥点了点脑袋。
  江母笑了:“还真的是记得!”
  于是江父和麦老笑呵呵的抱着两兄弟站起来:“走!外公和曾外公带你们去滑滑梯!舟舟,莹莹你们也一起,来!”
  于是江家父子三人带着三胞胎和周舟,周莹去滑滑梯。
  周舟和周莹也很喜欢滑滑梯呢。
  妹妹下楼了,又指着家属院的院门处。
  江冬带她走到院门,又等着她指路。
  结果,她真的一路“咿咿呀呀”的指着路,来到了目的地,看着那滑梯身体扑向前!
  这认路的本事真的是太利害了!
  *
  家里只剩下了江夏和江母,还有冯姨。
  周承磊去机场接人了,张锐过来了,他去接张锐。
  江夏在厨房帮忙做饭,顺便提醒江母制衣厂的事:“妈,你们制衣厂过完年后,要不改革一下,以生产皮衣为主?我发现皮衣出口俄那边很畅销。”
  未来许多年,靠皮衣出口俄发达的人有不少。
  江母:“我知道,我也有打算改变一下,我和厂里的同志商量下。”
  再不改变一下,工厂可能就转型,工人就要下岗了。
  去年要不是江夏帮忙清理了所有的库存扭亏为盈,又有老江在,估计他们工厂就会出现在今年这一批转型的名单里。
  毕竟他们市是改革春风的先锋,而且他们市也不以服装业发展为主。
  老江也提醒她要转变一下了,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固步自封只会走向灭亡。
  但是厂里的老人不喜欢皮衣,工厂又不是她的一言堂,副厂长也有很大话语权的。
  不过现在他们也知道再不改变下岗的就是他们了。
  江夏没有多说,江母不是一个喜欢听孩子说教的人,她给点意见就算了,说多了她就不喜了。
  *
  午饭前,周承磊从机场接到了张锐,顺便带着他上门拜访。
  要不是家里没有多一个女儿,给张锐一百个胆也不敢撬周承磊的墙角,江父都怀疑他看上自己的女儿了。
  江父虽然意外,但是也不太意外,因为他每年都会在过年期间抽空去京市探望张老和其他老领导,还有老师。
  直到吃完饭,张锐对江冬道:“江冬,你的车借我开,我开车送你姐夫一家去探望外公外婆。”
  张嵘也回来了,过年期间他也要用车去拜访一些关系,这就导致张锐没有车用。
  江夏一家下午要去探望外公外婆一家,初四再回来,然后去趟舅公家,初五就带孩子去京市玩。
  江冬知道他的目的点了点头,将车匙递给他:“行。”
  于是张锐开着江冬的车跟着江夏两夫妻回家。
  麦老过年这几天一直住在江家,今天他也要回港岛。
  港岛那边也有很多关系需要他去走动。
  送走女儿和父亲后,江父才问江冬:“小锐那小子什么情况?”
  江冬:“他应该是看中了姐夫的小表妹了。”
  江父就明白了:“难怪。”
  这下张老爷子该放心了。
  *
  下午一点两辆车一起离开村子,直奔外公外婆家。
  这次江夏没有大着肚子,车子可以开得快一些,到达外公外婆家才五点半。
  张锐提着大包小包热情的打招呼:“外公,外婆,大舅,二舅,……”
  反正周承磊怎么喊,他就怎么喊。
  最后,他来到李秋凤身边,笑眯眯:“小表妹!”
  李秋凤瞪大眼睛:“你怎么来了?”
  李秋颖看着张锐那张阳光帅气的脸,脸发烫:“小凤,这位同志是谁啊?你认识?”
  第768章 他是上门提亲的
  张锐没看李秋颖,只问李秋凤:“小表妹,这位同志是你姐?”
  李秋凤点头:“对,我堂姐。”
  张锐知道李秋凤有两个堂姐,一个堂姐已经嫁人,另一个还没嫁,他礼节性的看了一眼李秋颖:“堂姐,你好。我是张锐,周承磊是我四哥。”
  李秋颖心怦怦跳:“你,你好。”
  张锐打完招呼就没看她,低头看向李秋凤,笑问:“小表妹,你不是说你们老家的山上很多竹笋和蘑菇?什么时候带我上山挖竹笋,采蘑菇?”
  李秋凤:“你来就是为了挖竹笋,采蘑菇?大过年的,你不用走亲戚吗?”
  张锐看着李秋凤清丽如花的脸:“不是,我是来采花,采凤凰花。”
  李秋凤:“……”
  李秋凤和他说过自己出生在凤凰花开的季节,所以取名秋凤。
  李秋凤脸又不争气的红了:“凤凰花不是这个时候开的,要等到五月才开花。”
  张锐看着她害羞的脸笑了:“是么?那等到花开我再来也行。你们山上有没有野鸡野兔,小鸟打的?”
  他这次是来确定关系的。
  只是确定关系,至于娶她回家,她说她想读书不想这么早嫁人,他可以等。
  他只是觉得不能没名没分下去啊!
  李秋颖抢着道:“有,张锐同志,我明天带你去,我家就有风枪。”
  这年代还没有禁止打鸟也还没禁枪,有些村民家里有风枪,就会上山打些猎物,打得最多的是小鸟。
  风枪即气枪,在一些国营商店也能买到。
  张锐:“不麻烦堂姐了,小表妹带我去就行,我和小表妹很熟。”
  李秋凤:“……”
  二舅妈这时笑着从厨房里出来:“吃饭了,可以吃饭了!”
  她看见张锐,笑得更灿烂了:“哎呦,小锐,你怎么来了?”
  “来拜访一下您和二舅,还有外公外婆。”
  二舅妈笑得愈发灿烂了:“快进去坐着吃饭,尝尝咱们这里的家乡菜。来,快跟二舅妈进去坐下。”
  “好。”张锐笑着应了声。
  张锐前几天,天天接送她们两母女下夜班,他的心思二舅妈懂。
  而且他也向女儿表白了,女儿没答应,说要考虑。
  张锐家世太好了,女儿觉得配不上他,要考虑很正常。
  二舅妈也有点担心张锐家世太好了。
  但是作为母亲,她心里当然更盼着女儿能嫁得好。
  所以她心里高兴是真的,担心也有,毕竟门不当,户不对,高嫁过的日子,个中的委屈也是不好受的。
  不对等的关系,委屈求全永远都是较弱势的一方。
  但是穷的日子更多烦恼和痛苦。
  而且二舅妈问过周承磊。
  周承磊只说:人值得托付,直系三代亲属都不错,张家家族很大。
  二舅妈知道他没说出口的意思就是家族大,家庭关系很复杂,难以应付。
  不过结婚后可以随军,在军营里就只有两口子过日子,日子简单,只需放假时回家应付下就行。
  没有假时,过年都不能回家。
  再看周承磊当兵多年只有一年是过年能回家的。
  这就说明这段婚姻没有婆媳矛盾,没有妯娌关系,男的又前途无量,简直完美!
  作为母亲,女儿有这样的造化,她不想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