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264节
他不知道江夏的身体情况,要是没事的话,儿子不会弄个轮椅。
毕竟怀孕又不是生病,不至于走几步路都怕累。
周父是几个孩子的父亲,又是几个孙子的爷爷,见过女人怀孕的情况多了,不至于啥也不知道。
所以估计身体还是出了点问题,儿子才这么紧张。
只是因为是儿媳,他不好多问而已。
周承磊:“不去了,夏夏想回家,我已经打电话告诉妈了。”
他确实是很想带江夏去xsqd看看珊瑚礁,现在天气好,天空蓝得一丝云絮都没有,那里的海就美得像嵌了一块玻璃一样。
总之很美,但他不会形容,就想带她去看看。
有些珊瑚礁是在水面也能看到的,就是不够在海底看更漂亮。
昨晚和江夏商量过后,江夏决定不去,以后再去。
在船上不干活,累不着,江夏想坐着也行,想躺着也行,他问过医生,不怕的。
坐船比坐车更安全,汽车还会巔,船只是浪大时会晃。
但接下来的日子风和日丽,他查过了。
“行,那就回家,你妈指定高兴。”出来二十多天,个个都归家心切了。
“行。爸,今晚你和姜杨他们开船,我看着点小夏。”
“行,我来开,你照顾好小夏。”周父高兴的道。
周父兴奋的跑去开船。
今天好日子,就不拖网了,加快速度,回家让老伴高兴高兴。
她盼抱孙盼得可久了。
周承磊就扶江夏回船舱。
之前周承磊将被铺什么的都收好,方便周父睡。
现在又拿出来铺好。
“你躺着休息下。”床铺有点高,他直接将江夏打横抱了上去。
然后他再去收拾行李。
全都先放床下的柜子,到时候下船再拿出来,不然站的地方都没有。
江夏躺着看他收拾,指着其中三个袋子道:“那三袋不用收,我给梅姐她们买的,你拿去给她们分了吧,都是一样的,每人一份。”
江夏给他们准备了一些穗城的特产,穗交会买的各地零食,进口的巧克力,曲奇,还有一黑一白两件羊绒毛衣和一套进口护肤品。羊绒衫江夏考虑到白色虽然不耐脏,但百搭,就挑了白色。
姜杨他们几人以前是周承磊出生入死的战友,未来在海上是出生入死的兄弟。
大船能赚这么多钱,都是靠他们,所以江夏准备的礼就比较厚。
人家是放下家庭,冒着生命危险,陪周承磊在海上飘泊。。
“好。”周承磊就先放到了一边。
江夏看着看着,听着大船发动机的“突突”声,觉得分外安心,然后就睡着了。
周承磊见她不说话,抬头一看,果然睡着了。
他给她盖好被子,将东西都归置好后,将那三袋东西拿去给姜杨,让他媳妇分了,每个人都有份。
杨梅几人看着拿到手上的礼物都不好意思了。
“这太贵重了!加起来得好几百块吧?”杨梅道。
“对啊,这大白兔奶糖我平时都不舍得买给孩子吃,更不要说这些写满鸡肠的东西,一看就很贵。”
“这羊绒衫我在商场见过,要一百多一件。”
“这护肤品我也听一个在百货商场做的邻居说过,要一百多一套。”
几人看过礼物后,都看向姜杨:“太贵重了,我们怎好意思拿?你还给小夏吧!”
姜杨摆手:“嫂子准备的,你们就收下吧!她现在大着肚子,你们回家看看地里有什么熟了的,或者你们会做什么好吃的,做一些,下次出海带给嫂子吃,团长就很高兴了。”
几人一听都在想家里有什么可以拿出手的。
**
船顺风顺水的行了一晚,第二天,天蒙蒙亮先在市码头放下姜杨等人,方便他们坐车回家,然后再回村里的码头。
清晨,太阳刚升起,大船靠岸。
终于回到小渔村啦!
第321章 不公平
清晨和傍晚的码头,都是忙碌的。
今天正好是星期天,许多附近的村民,甚至连镇上都有许多人来买鱼。
大船靠岸,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周母知道他们今天会回来,一大早就等在码头了,看见大船靠岸,眼睛都亮了。
不仅是周母,田采花,周承森,李秀娴和几个孩子都过来了。
只有周承鑫照常出海了,不在。
周承森和李秀娴昨晚正好带孩子回家看看父母,听说周父和周承磊今天早上的船靠岸,就过来看看有没有鱼货要搬的。
相熟的村民看见周母一家在等大船羡慕的道:“阿磊真是有本事,转业回来才多久啊!这么大的船,说买就买了。那么大的房子说盖就盖。”
周母谦虚的道:“哪有什么本事?买这船是捡到了大便宜,小夏所有的嫁妆都贴进去了,也是小夏海运好,每次带她出海赚得都比较多,不然这船也赚不下来。”
每次大船靠岸,都会有人来找周母说类似的话,平日周母听了也是很高兴的。
可是,今天另外两个儿媳都在呢!
昨晚,老二媳妇回来看见那三层高的房子,吃饭都没怎么说话了。
周母很怕两个儿媳妇以为是他们两老偷偷补贴了老四,可是说事实没人相信。
江夏有多好运,田采花是深有感受,听了忍不住道:“小夏的运气是真好!”
出去差不多一个月,可算回来了!
这个月没有江夏在,收入锐减!
最想江夏的就是田采花了!
李秀娴没有说话。
两老肯定有补贴的,不过自家婆婆不敢承认罢了。
村里的人又说:“我听说你家那三层半的房子,站在楼顶都可以看见镇子了,是不是还在楼顶那半层砌了个储水池,到时候从水井里抽水上去,就可以像市里的房子一样,拧开水龙头就有水,是不是真的?”
周母笑道:“阿磊好像是这样设计的,我也不懂。”
房子已经全部盖好了,水刷石外墙也做好了,现在正在给屋檐等边缘地方贴外墙砖。
也快贴完了,明天下午就可以拆棚栅。
然后轮到里面的装修,太爷爷说再弄一个月左右完工。
过年前正好可以搬进去。
日子她都找好了。
“听说每层楼都有卫生间,以后晚上上厕所都不用出去外面的茅房,就像镇上和市里头的套间一样盖的,对不对?”
“和市里的套间不一样,市里个套间屋里厨房,卫生间都有,我们的没有,灶房盖在外面,屋里只是有个洗手间,方便洗澡上厕所。”
“那和市里的也差不多了,住着可真舒服!”
周母笑着回了句:“我也不知道舒不舒服,反正孩子们喜欢就行,以后都是他们住的,我这老婆子能住几年。”
船停好了,周母道:“我先去忙了!下回再聊!”
“好。”
孩子们已经围在大船下面,欢呼的喊:“爷爷,小婶婶!小叔!”
江夏笑着应了声:“小婶婶给你们买了好吃的,一会儿到老宅,我给你们吃。”
然后江夏又和周父,周承森,田采花和李秀娴打招呼。
船有点高,这个码头也不是什么正规的码头,只不过是船停得多了,成了码头而已。
不像在穗市那个码头正规。
周承磊先跳下船,让侄子侄女离远点,免得他们冲撞到江夏,然后他再伸手去抱江夏。
周父叮嘱道:“小心点,你抱稳一点。”
周承磊没有说话,他哪次没有抱稳?
他比他爸更紧张。
江夏扶着船沿往下跳。
周承磊稳稳的接住了她,这次是公主抱的形式去接。
周承磊将江夏放下,一边回头寻找摩托车,一边问周母:“妈,有开摩托车过来吗?”
他看见摩托车后,就道:“钥匙给我,我先送小夏回家。”
江夏:“不用,我自己慢慢开回家就行。”
周母将摩托车钥匙给了他,诧异道:“怎么了?”
周承磊没有直接回答:“妈,你不是会炖安胎的汤?回头给江夏做。”
周承磊说完就拉着江夏往摩托车走,只提了装着钱和证件的那袋行李,其它啥也不管。
待周母反应过来安胎汤是啥意思,想问清楚,周承磊已经拉着江夏走远了。
毕竟怀孕又不是生病,不至于走几步路都怕累。
周父是几个孩子的父亲,又是几个孙子的爷爷,见过女人怀孕的情况多了,不至于啥也不知道。
所以估计身体还是出了点问题,儿子才这么紧张。
只是因为是儿媳,他不好多问而已。
周承磊:“不去了,夏夏想回家,我已经打电话告诉妈了。”
他确实是很想带江夏去xsqd看看珊瑚礁,现在天气好,天空蓝得一丝云絮都没有,那里的海就美得像嵌了一块玻璃一样。
总之很美,但他不会形容,就想带她去看看。
有些珊瑚礁是在水面也能看到的,就是不够在海底看更漂亮。
昨晚和江夏商量过后,江夏决定不去,以后再去。
在船上不干活,累不着,江夏想坐着也行,想躺着也行,他问过医生,不怕的。
坐船比坐车更安全,汽车还会巔,船只是浪大时会晃。
但接下来的日子风和日丽,他查过了。
“行,那就回家,你妈指定高兴。”出来二十多天,个个都归家心切了。
“行。爸,今晚你和姜杨他们开船,我看着点小夏。”
“行,我来开,你照顾好小夏。”周父高兴的道。
周父兴奋的跑去开船。
今天好日子,就不拖网了,加快速度,回家让老伴高兴高兴。
她盼抱孙盼得可久了。
周承磊就扶江夏回船舱。
之前周承磊将被铺什么的都收好,方便周父睡。
现在又拿出来铺好。
“你躺着休息下。”床铺有点高,他直接将江夏打横抱了上去。
然后他再去收拾行李。
全都先放床下的柜子,到时候下船再拿出来,不然站的地方都没有。
江夏躺着看他收拾,指着其中三个袋子道:“那三袋不用收,我给梅姐她们买的,你拿去给她们分了吧,都是一样的,每人一份。”
江夏给他们准备了一些穗城的特产,穗交会买的各地零食,进口的巧克力,曲奇,还有一黑一白两件羊绒毛衣和一套进口护肤品。羊绒衫江夏考虑到白色虽然不耐脏,但百搭,就挑了白色。
姜杨他们几人以前是周承磊出生入死的战友,未来在海上是出生入死的兄弟。
大船能赚这么多钱,都是靠他们,所以江夏准备的礼就比较厚。
人家是放下家庭,冒着生命危险,陪周承磊在海上飘泊。。
“好。”周承磊就先放到了一边。
江夏看着看着,听着大船发动机的“突突”声,觉得分外安心,然后就睡着了。
周承磊见她不说话,抬头一看,果然睡着了。
他给她盖好被子,将东西都归置好后,将那三袋东西拿去给姜杨,让他媳妇分了,每个人都有份。
杨梅几人看着拿到手上的礼物都不好意思了。
“这太贵重了!加起来得好几百块吧?”杨梅道。
“对啊,这大白兔奶糖我平时都不舍得买给孩子吃,更不要说这些写满鸡肠的东西,一看就很贵。”
“这羊绒衫我在商场见过,要一百多一件。”
“这护肤品我也听一个在百货商场做的邻居说过,要一百多一套。”
几人看过礼物后,都看向姜杨:“太贵重了,我们怎好意思拿?你还给小夏吧!”
姜杨摆手:“嫂子准备的,你们就收下吧!她现在大着肚子,你们回家看看地里有什么熟了的,或者你们会做什么好吃的,做一些,下次出海带给嫂子吃,团长就很高兴了。”
几人一听都在想家里有什么可以拿出手的。
**
船顺风顺水的行了一晚,第二天,天蒙蒙亮先在市码头放下姜杨等人,方便他们坐车回家,然后再回村里的码头。
清晨,太阳刚升起,大船靠岸。
终于回到小渔村啦!
第321章 不公平
清晨和傍晚的码头,都是忙碌的。
今天正好是星期天,许多附近的村民,甚至连镇上都有许多人来买鱼。
大船靠岸,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周母知道他们今天会回来,一大早就等在码头了,看见大船靠岸,眼睛都亮了。
不仅是周母,田采花,周承森,李秀娴和几个孩子都过来了。
只有周承鑫照常出海了,不在。
周承森和李秀娴昨晚正好带孩子回家看看父母,听说周父和周承磊今天早上的船靠岸,就过来看看有没有鱼货要搬的。
相熟的村民看见周母一家在等大船羡慕的道:“阿磊真是有本事,转业回来才多久啊!这么大的船,说买就买了。那么大的房子说盖就盖。”
周母谦虚的道:“哪有什么本事?买这船是捡到了大便宜,小夏所有的嫁妆都贴进去了,也是小夏海运好,每次带她出海赚得都比较多,不然这船也赚不下来。”
每次大船靠岸,都会有人来找周母说类似的话,平日周母听了也是很高兴的。
可是,今天另外两个儿媳都在呢!
昨晚,老二媳妇回来看见那三层高的房子,吃饭都没怎么说话了。
周母很怕两个儿媳妇以为是他们两老偷偷补贴了老四,可是说事实没人相信。
江夏有多好运,田采花是深有感受,听了忍不住道:“小夏的运气是真好!”
出去差不多一个月,可算回来了!
这个月没有江夏在,收入锐减!
最想江夏的就是田采花了!
李秀娴没有说话。
两老肯定有补贴的,不过自家婆婆不敢承认罢了。
村里的人又说:“我听说你家那三层半的房子,站在楼顶都可以看见镇子了,是不是还在楼顶那半层砌了个储水池,到时候从水井里抽水上去,就可以像市里的房子一样,拧开水龙头就有水,是不是真的?”
周母笑道:“阿磊好像是这样设计的,我也不懂。”
房子已经全部盖好了,水刷石外墙也做好了,现在正在给屋檐等边缘地方贴外墙砖。
也快贴完了,明天下午就可以拆棚栅。
然后轮到里面的装修,太爷爷说再弄一个月左右完工。
过年前正好可以搬进去。
日子她都找好了。
“听说每层楼都有卫生间,以后晚上上厕所都不用出去外面的茅房,就像镇上和市里头的套间一样盖的,对不对?”
“和市里的套间不一样,市里个套间屋里厨房,卫生间都有,我们的没有,灶房盖在外面,屋里只是有个洗手间,方便洗澡上厕所。”
“那和市里的也差不多了,住着可真舒服!”
周母笑着回了句:“我也不知道舒不舒服,反正孩子们喜欢就行,以后都是他们住的,我这老婆子能住几年。”
船停好了,周母道:“我先去忙了!下回再聊!”
“好。”
孩子们已经围在大船下面,欢呼的喊:“爷爷,小婶婶!小叔!”
江夏笑着应了声:“小婶婶给你们买了好吃的,一会儿到老宅,我给你们吃。”
然后江夏又和周父,周承森,田采花和李秀娴打招呼。
船有点高,这个码头也不是什么正规的码头,只不过是船停得多了,成了码头而已。
不像在穗市那个码头正规。
周承磊先跳下船,让侄子侄女离远点,免得他们冲撞到江夏,然后他再伸手去抱江夏。
周父叮嘱道:“小心点,你抱稳一点。”
周承磊没有说话,他哪次没有抱稳?
他比他爸更紧张。
江夏扶着船沿往下跳。
周承磊稳稳的接住了她,这次是公主抱的形式去接。
周承磊将江夏放下,一边回头寻找摩托车,一边问周母:“妈,有开摩托车过来吗?”
他看见摩托车后,就道:“钥匙给我,我先送小夏回家。”
江夏:“不用,我自己慢慢开回家就行。”
周母将摩托车钥匙给了他,诧异道:“怎么了?”
周承磊没有直接回答:“妈,你不是会炖安胎的汤?回头给江夏做。”
周承磊说完就拉着江夏往摩托车走,只提了装着钱和证件的那袋行李,其它啥也不管。
待周母反应过来安胎汤是啥意思,想问清楚,周承磊已经拉着江夏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