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贵价的水果除了直接送进有钱人的家里,还可以在高档酒楼里面出售。赵安拿出一颗草莓开道,很快就见到了如意楼的掌柜。
  掌柜居然认得赵安,见面就叫他赵公子,还对他拱手作揖,赵安回礼之后,问了掌柜的姓名,得知他姓冯。
  “本地的县令老父母也姓冯,不知冯掌柜可认得。”赵安问道。
  冯掌柜有些得意的点头说,“正是本家堂兄。”
  赵安早就猜到了这样的结果,“难怪如意楼的生意能做这么大。”
  在古代倚靠亲族关系,属于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赵安这样说,冯掌柜只会认为是夸奖,并不会感觉不快,还会很高兴。
  经过几句寒暄过后,终于说到了正式话题。“听说赵公子要卖果子给我们如意楼,而且还是长期供应。”
  冯掌柜这样一问,赵安连忙拿出一颗草莓放到他面前说,“这是我发现的一种新品种果子,我叫它草莓。看起来是不是跟野莓子差不多,不过植株就完全不像了,味道也要好的多。”
  其实冯掌柜早就已经尝过刚才赵安让人送进去的果子,现在看到是这种又甜又香又好看的果子,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可爱。
  但是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很急切,冯掌柜只能压抑住还想要再吃一颗草莓的想法。赵安为了卖出一个好价钱,也要跟冯掌柜周旋,两人你来我往了几番,终于将价格定在了三文钱一颗草莓的价格,当场数了琴童背来的草莓,除去送给冯掌柜品尝的两个以外,一共是八十二颗,二百四十六文当场结清。
  跟掌柜的约定好,隔天送一次货,每次必须现钱现货之后,赵安就带着琴童离开了如意楼。
  两吊半铜钱放进背篓里,感觉比草莓还重,琴童背上背篓,肩膀都被压沉了几分,只是脸上红彤彤的带着笑意,等到走出如意楼之后就小声的对赵安说,“早知道我就不该吃那些草莓的,我今天早上一共吃了五个草莓,相当于十五文钱呢,鸡蛋就可以买十五个了。”
  “你说的对,我们回去就找人多买些鸡蛋,到时候煮来吃,煎来吃,蒸来吃都可以。”赵安笑起来的时候,桃花眼微微眯起,显然也很高兴的样子。
  虽然二百四十文钱换算成银子也就三钱多一点,最近银价比较便宜,一两只能换到八百文左右。可是隔天就能赚到三钱银子,一个月就是十五两,在乡下地方已经尽够生活了。
  正当赵安计划着这些钱应该怎么花,琴童想象着可以吃到的各种鸡蛋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位身着锦衣的公子。
  锦衣公子的视线落在赵安的身上仔细的打量了几眼,赵安不知对方是谁,只能礼貌的点头。
  然而这人十分无礼,直接转头就向如意楼的方向走去。走到门口却不进去,反而纵身一跃,从门口跳上了二楼的窗户。
  直到那人影消失,赵安这才合上了惊讶的下巴,这就是传说中的轻功吗,竟然可以直接跳上四米多高的二楼窗台。至于刚才那人莫名其妙的打量,都被他抛诸脑后了。
  那锦衣公子用轻功踏入的酒楼包厢里还坐着一个黑衣劲装男子,他的头发乌黑,斜眉如鬓,唯有那双眼睛是一种一眼望不见底的灰蓝色。
  锦衣公子对那灰蓝眸子的人拱手道,“让胡兄久等了。”
  “冯兄不必客气,”他懒洋洋的靠在窗边,看着渐渐远去的赵安的背影说,“那位就是冯兄提过的赵公子吗。”
  “你怎么知道。”冯少平好奇的问道。
  胡笙抿了一口淡酒说,“这样细皮细肉容貌绝尘的年轻公子出现在常溪城,只能联想到丽妃娘娘的弟弟了。”
  冯少平更惊讶了,“你竟然也会夸人好看,你怎么没夸过我呢。”
  胡笙只能撇过脸,不跟这人说话,却听到门外小二敲门说,“店里新得了一样好果子,掌柜让拿来给四少爷下酒。”
  【作者有话要说】
  猜猜谁是攻,好啦不用猜,答案很明显了。╮(╯▽╰)╭
  第五章 采购物资
  赚到了钱之后,赵安便开始在常溪县大肆采购起来,经历过一场灵气复苏的大灾变,赵安身上多少染上了一些囤积癖,对于金钱的看重远远比不上实实在在的物资。
  他第一站去杂货铺买了许多调料,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吃着没滋没味的食物,早就让他嘴馋各种各样重口味的食物了,火锅,烧烤,螺蛳粉,在他成为异能者之后依旧能够时常享受得到。所以他不仅买了许多酱油醋糖等调料,还买了一些花椒大料打算回去卤肉,又买了一些孜然打算有机会用来烤鱼。
  唯一的遗憾是没看到有辣椒,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做点卤肉来吃,他记得看过的许多小说里都有做卤肉的情节,虽然这个世界早就有了卤肉这样的东西,他靠这种手艺也不可能像小说里记载的那样去发财,可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却是足够了。
  所有的东西加起来需要一百零二文,老板笑眯眯的说,“给你抹了一个零头,给我一百文就行了。”
  赵安爽快的拿出一吊钱给了杂货铺的老板,琴童却很心痛,“那两个装酱油和醋的小陶罐做工那么粗糙,肯定是土窑里出来的根本花不了多少钱,那老板竟然也给算了五文钱,就算最后抹零了,也是我们吃亏。”
  赵安只跟杂货铺的老板笑了笑,就拉着琴童走出了店铺,这才对翘着嘴巴生气的琴童说,“我们去买肉来做卤肉吧,想想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卤得又软又香。”
  琴童以前在丞相府的时候也吃过卤肉,而且还是牛肉羊肉这样上档次的肉类,可是最近都没吃上好东西,听到油汪汪的五花肉就忍不住流口水,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少爷我们快去买肉吧。”说完便奔向了肉摊。
  之前他们在城里闲逛的时候,早就已经瞅准了卖肉的地方。琴童背着许多东西,竟也跑得飞快,等到赵安追上去的时候,他早就在肉摊边上望着那几块油汪汪的肥肉不眨眼了。
  赵安过去问了价格之后,就知道这个时代果然还是肥肉的价格比较贵。
  猪板油最贵需要二十五文钱一斤,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便宜点也要二十三文一斤,纯瘦肉却只需要十八文。骨头的价格也比较便宜,除了味道很好的排骨同样需要十八文之外,筒骨五文钱就能买上一整根,只是上面的肉剔得很干净。
  这个时代的柴火也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就算是乡下也不能随意的炖煮东西,所以筒骨这种东西,就算乡下人买回去炖汤也觉得太麻烦,城里人烧的柴火又需要花钱买,所以即便筒骨价格最便宜,也不怎么卖得出去,当肉摊老板听说赵安要买两根筒骨之后,干脆还送了他一根。
  赵安也很领情,他不仅买了那三根筒骨,让老板劈开外,又一口气买了两斤板油,两斤五花肉,一百多文又花了出去,最后就只剩下不到四十文。
  即便还有许多想买的东西,赵安也只能打住了,因为这些钱还要带回去买粮食来吃,乡下的粮食比城里稍微便宜一点,这些钱能买到二十多斤大米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他出城以后还是在城门边上找到了赵家村拉人出来赶集的牛车,给了车夫两文钱,带着琴童一起坐车回去的。
  这辆牛车上除了他们主仆二人之外,还有几个刘姓的村民,他们看到赵安都是一种非常感兴趣,又很害怕他的古怪表情。
  他这段时间最多也就在房前屋后走走,对于这些村民也不怎么熟悉,认识这辆牛车,还是因为早上跟琴童一起上城来的时候,刚好在村口见到他们的原因。那时候赵安就想要搭车了,可是车夫却说车上村民拉到城里面去卖的东西太多,根本拉不下人了,让他回去的时候再搭车,到时候村民们大多把东西卖了,哪怕要买一点东西也不会带太多,所以答应他们回城的时候可以坐车。
  那些即便上城也不得不穿着打补丁衣服的村民,不敢跟光鲜漂亮的赵安说话,可是他们对琴童却有些熟悉,其中有个精神气很足的小伙子等到牛车走起来之后,就开始跟琴童说话。
  那小伙子先是跟琴童两个讨论那里的柴比较好打,那里的猪草比较旺盛。虽然琴童并不负责打猪草,但是他依旧跟人讨论的十分认真,还跟人讲了自己观察出来的几个草多的好地方。
  等到气氛热络起来之后,那人又问他昨天是不是到山上去了,问他山上现在有没有蘑菇,琴童都跟他说了,还说到昨天抓到鱼的事情,只是草莓的事情他一口也没提。
  村民们其实对山上的野味都很感兴趣,可是他们更在乎自己家里的田地收成,因为上山之后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需要吃掉更多的东西补充营养,村里除了几个专业的猎户之外,其他村民都不怎么上山的。
  除了有专业打猎手艺的人,大部分人上山之后的收获根本抵消不了消耗。所以他们只会在秋收之后的空闲时间,才会大规模的人组织上山去采摘一些蘑菇和松子之类的东西山货,当做是秋收之后另类的补充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