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赵安放下粗瓷茶碗,郑重的对海伯说,“我们势单力孤,软弱只会被欺负的更狠。我以后见他一次打一次,看他还敢不敢往我身边凑。”
赵通明他爹原先就是仗着赵安他爹丞相的名义收受贿赂,最后卷进了一场贪污大案,才被砍头的。赵安他爹发现的时候已经到了审查的阶段,为了保住自己,他选择了大义灭亲。可是赵安的父亲保住了赵通明和他娘,还把老家的土地全都给了他们。
所以赵通明是个直系子孙都不能参加科考的罪人之子,虽然有点小钱,常溪县官面上的人物应该都不会搭理他。
其他一些同族的亲戚就隔得很远了,赵安觉得只要把赵通明打服了,其他人也不敢跑到他家里来登堂入室。
赵安现在手脚发虚,还需要重新躺回床上继续休息,就看到琴童提着一袋粮食走进来哭丧着脸说,“最后一袋粮食都弄脏了,少爷今天晚上吃什么呀?”
海伯不悦的瞪了不懂事的琴童,这才转过身对赵安歉意的说,“这粮食虽然弄脏了,洗一洗也还能吃。少爷,您身体也好了,明天我就带着琴童出去找活干,挣点粮食回来。”
除了这一处祖上留下来的破房子,其他的产业都在赵通明手里,海伯也只能想着自己去做工赚钱了,他年轻的时候跟着老爷住在常溪城,知道那里能找到短工。
赵安看着才还不满十三岁的琴童,还有明明才五十岁,却已经满头白发的海伯,可不忍欺压童工和老年人。
他对海伯说,“做工的事情先不急,等我身体好全了,去给人代写书信或者教人读书,岂不比你们卖力气赚的多。这两天我在家门口看了,春天正是野菜冒头的时候,不如我们明天去后山采一些野菜,度过眼前的饥荒再说。”
写信教书他都不会,但不妨碍作为话头来稳住海伯,他想上山,除了找野菜之外,更想要凭借木系异能找到一些药材,这段时间他生病以来,大部分的钱可都是买药吃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文大吉。希望这篇文小天使们能够喜欢,记得收藏哦~
第二章 上山挖野菜
海伯担心山路难行,又担心山上会有野物伤到赵安,百般劝说不想让赵安上山。
但是在赵安的坚持下,作为仆人的海伯最终只能退让,琴童也是小孩子心性,听海伯说山上有危险就跟着海伯一起来劝赵安,听说山上可以采到好吃的野菜,脸上又兴奋的不得了,最终也只能是赵安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既然无法阻止赵安上山的举动,海伯就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忙了。临出发前,海伯让琴童煮了一大锅饭,然后拿出三只大海碗,一人打了一大碗,配着最后一点腌萝卜吃了。
琴童已经好久没吃过饱饭了,看见赵安开始吃饭之后,立刻捧起碗大口开嚼,作为前丞相府的小厮,其实他也没怎么吃过苦头。海伯虽然也在大口吃饭,可是心里已经有了破釜沉舟的打算,因为吃完了这一顿就没有存粮了,还好他在老宅的杂物间里发现了一张破渔网,他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就用这张渔网到山上的小溪里去捞过鱼,如今老胳膊老腿儿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成功捞到鱼。
赵安将海伯的愁绪和小琴童的希望都看在眼里,他感觉自己体内的木系异能已经恢复到了一阶的水准,至少可以在一天内催熟三株植物,有这个能力作为保底,此次上山的收获,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赵家的祖宅就在一座小山坡底下,山上是一片竹林,这时候正是春笋冒伢的季节。琴童每天从这里经过都会忍不住冒口水,可惜这片竹林属于赵通明,他派了一个长工守在竹林里,每天负责捡竹叶当柴烧还要挖竹笋回去做笋干,顺便监视赵安家。
当赵安带着海伯和琴童上山路过竹林边上,赵通明手下的长工阿五就放下了挖笋的锄头,警惕的盯着他们三人看,尤其是看向琴童背后的那个破背篓,似乎生怕他们一起来抢他挖好的竹笋。
被一个面黄肌瘦穿着破烂衣裳的长工用看小偷的目光看着,赵安也不能像对待赵通明那样直接上手打人。只能背着手,目不斜视的直径往前走,仿佛是一个出门踏青的公子哥。
赵安也知道自己这样子显得有点蠢,可就算被人认为是假清高,也比被人认为是小偷要强啊。
走过了竹林是一片乱石坡,这里不属于任何人,赵家村所有人要修房子,都可以来这里搬石头。说起来赵家村虽然以赵姓命名,其实村中姓赵的人只有十几户,另外百来户人都姓刘。然而赵家却占了村里近一半的土地,这其中的原因嘛,当然是因为赵安的父亲考上了进士,甚至当上了丞相。
这一次如果不是皇帝派了精兵押送着赵安回乡,凭借着父亲和姐姐的名号,他就可以在乡下过得不错了。幸好现在的赵安不是原来的那一个,没有对姐姐的期待和怨恨,他在爬山的时候脚掌上磨出了水泡,汗水浸透了整个后背,也依旧坚持的走了一个时辰,来到了海伯说的那条小溪边上。
沿途他看到有新鲜的蕨菜和荠菜,也跟着采了一些新鲜的嫩叶,春天果然是一个吃野菜的季节,野菜都长得十分水灵。可惜并没有看到能够换钱的草药,只有些不值钱的蒲公英,车前草,金钱草这三种,但他也没有放过,虽然不值钱多少是个进项。
终于走到小溪边上,可以休息的时候,刚在石头上坐下来,一口气泄了的赵安就听到自己的肚子咕噜噜直叫,果然只吃大米饭没有蛋白质也没有油脂,就会很容易饿。
海伯听见了赵安肚子叫的声音,从怀里拿出一个用剩锅巴做的饭团,“少爷饿了的话就吃个饭团吧。”
赵安盯着饭团看了两眼,分明听到了咽口水的声音,迟疑了半秒回过头去,果然看到琴童在吧唧嘴。想要伸出去的手又安分了下来,总共只有三个小饭团,他如果现在就吃掉的话,可能就没力气走回去了,难道还要去分老人孩子的口粮吗。
其实赵安曾经也挨过饿,在灵气复苏刚开始的时候社会急剧动荡,他也才小琴童这么大,又刚好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只能吃到新城基地发的营养剂吊命,经常体会到那种刚吃完就饿的感觉。
赵安拒绝了海伯给他的饭团,撑着路上捡的木棍闭目养神,顺便思考应该怎么捕鱼。
按照他小时候的经验,刚开始饿的时候不管是身体还是头脑都是最亢奋的时候,对于寻找食物的积极性很有帮助。他只休息了不到半刻钟就重新站起来,让琴童去挖蚯蚓,他自己拿着背篓里的渔网向小溪边走去。
海伯看到他拿起渔网,连忙跟上来抢渔网,“少爷,你别去水边,太危险了。你不是来采野菜的吗,你看这水边有许多的鱼腥草,你去采一些也够我们今天吃了。”
鱼腥草不管是烫火锅还是凉拌都很不错,但没有调料的话,就跟吃药差不多了。他们在路上采摘的那些蕨菜和荠菜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赵安对它们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现在他要去抓鱼,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可以去溪水边拔几颗水草用异能催熟,他记得食草动物对他用异能催生出来的植物好像都很感兴趣,也许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抓一些食草鱼类,实在不行的话还有琴童挖的蚯蚓可以用。
所以他对拉住渔网的海伯说,“你不要扯,昨晚我们花了好长时间才补好渔网的,我不下水,就在岸边上撒网试一试。”
海伯想到捕鱼网时就用掉了少爷脱下来的一件里衣,果然就不敢用力了,只是殷切的叮嘱道,“可千万别下水,现在才刚开春,冻着了很容易得风寒。”
感情您也知道这一点啊。赵安内心吐槽着海伯那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可不敢放下手中的渔网,快步来到小溪边看也没看就把它甩了出去。
因为他抓鱼的重点不在于下网的位置,所以也就显得有些随便了。海伯有些着急的走过来,想要教他撒网,赵安却指着另外一边生长旺盛的鱼腥草说,“你去采一点鱼腥草吧。”
习惯于听从命令的海伯去了,赵安这才在水边精挑细选了一株翠嫩的水草,背对着海泊的位置使用木系异能将这株水草催熟,让它从一根指头长的小草变成了一根长藤。然后他再把这根长藤随便胡乱的扯断,扔进了撒网的地方。
大部分的草叶浮在水面上,小部分缓慢的沉下水底,藤蔓断裂的地方流出鲜美的汁液,吸引了方圆几百米范围之内的食草或杂食性鱼类。
原本海伯对于赵安捕鱼的行动持怀疑态度,认为他就是在浪费时间,正在为明天的早饭感到担忧的时候,突然看见一群鱼翻着水花向着渔网的方向游过来,仿佛相爷家的后花园里那些看见有人喂食就跳起来争抢的锦鲤一样。
当然并没有经历那么夸张,毕竟是野生的环境里,鱼群的密度并不高,即便是被美味的食物所吸引,真正游到渔网这边来的鱼也只有十多条。赵安也没有耐心再等待了,握紧手中渔网的绳头猛然向后一拉。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游在后面的鱼或者特别警惕的鱼飞一般的逃出了网,最后拉到岸上来的收获只有六条大小不一的鱼。
赵通明他爹原先就是仗着赵安他爹丞相的名义收受贿赂,最后卷进了一场贪污大案,才被砍头的。赵安他爹发现的时候已经到了审查的阶段,为了保住自己,他选择了大义灭亲。可是赵安的父亲保住了赵通明和他娘,还把老家的土地全都给了他们。
所以赵通明是个直系子孙都不能参加科考的罪人之子,虽然有点小钱,常溪县官面上的人物应该都不会搭理他。
其他一些同族的亲戚就隔得很远了,赵安觉得只要把赵通明打服了,其他人也不敢跑到他家里来登堂入室。
赵安现在手脚发虚,还需要重新躺回床上继续休息,就看到琴童提着一袋粮食走进来哭丧着脸说,“最后一袋粮食都弄脏了,少爷今天晚上吃什么呀?”
海伯不悦的瞪了不懂事的琴童,这才转过身对赵安歉意的说,“这粮食虽然弄脏了,洗一洗也还能吃。少爷,您身体也好了,明天我就带着琴童出去找活干,挣点粮食回来。”
除了这一处祖上留下来的破房子,其他的产业都在赵通明手里,海伯也只能想着自己去做工赚钱了,他年轻的时候跟着老爷住在常溪城,知道那里能找到短工。
赵安看着才还不满十三岁的琴童,还有明明才五十岁,却已经满头白发的海伯,可不忍欺压童工和老年人。
他对海伯说,“做工的事情先不急,等我身体好全了,去给人代写书信或者教人读书,岂不比你们卖力气赚的多。这两天我在家门口看了,春天正是野菜冒头的时候,不如我们明天去后山采一些野菜,度过眼前的饥荒再说。”
写信教书他都不会,但不妨碍作为话头来稳住海伯,他想上山,除了找野菜之外,更想要凭借木系异能找到一些药材,这段时间他生病以来,大部分的钱可都是买药吃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文大吉。希望这篇文小天使们能够喜欢,记得收藏哦~
第二章 上山挖野菜
海伯担心山路难行,又担心山上会有野物伤到赵安,百般劝说不想让赵安上山。
但是在赵安的坚持下,作为仆人的海伯最终只能退让,琴童也是小孩子心性,听海伯说山上有危险就跟着海伯一起来劝赵安,听说山上可以采到好吃的野菜,脸上又兴奋的不得了,最终也只能是赵安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既然无法阻止赵安上山的举动,海伯就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忙了。临出发前,海伯让琴童煮了一大锅饭,然后拿出三只大海碗,一人打了一大碗,配着最后一点腌萝卜吃了。
琴童已经好久没吃过饱饭了,看见赵安开始吃饭之后,立刻捧起碗大口开嚼,作为前丞相府的小厮,其实他也没怎么吃过苦头。海伯虽然也在大口吃饭,可是心里已经有了破釜沉舟的打算,因为吃完了这一顿就没有存粮了,还好他在老宅的杂物间里发现了一张破渔网,他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就用这张渔网到山上的小溪里去捞过鱼,如今老胳膊老腿儿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成功捞到鱼。
赵安将海伯的愁绪和小琴童的希望都看在眼里,他感觉自己体内的木系异能已经恢复到了一阶的水准,至少可以在一天内催熟三株植物,有这个能力作为保底,此次上山的收获,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赵家的祖宅就在一座小山坡底下,山上是一片竹林,这时候正是春笋冒伢的季节。琴童每天从这里经过都会忍不住冒口水,可惜这片竹林属于赵通明,他派了一个长工守在竹林里,每天负责捡竹叶当柴烧还要挖竹笋回去做笋干,顺便监视赵安家。
当赵安带着海伯和琴童上山路过竹林边上,赵通明手下的长工阿五就放下了挖笋的锄头,警惕的盯着他们三人看,尤其是看向琴童背后的那个破背篓,似乎生怕他们一起来抢他挖好的竹笋。
被一个面黄肌瘦穿着破烂衣裳的长工用看小偷的目光看着,赵安也不能像对待赵通明那样直接上手打人。只能背着手,目不斜视的直径往前走,仿佛是一个出门踏青的公子哥。
赵安也知道自己这样子显得有点蠢,可就算被人认为是假清高,也比被人认为是小偷要强啊。
走过了竹林是一片乱石坡,这里不属于任何人,赵家村所有人要修房子,都可以来这里搬石头。说起来赵家村虽然以赵姓命名,其实村中姓赵的人只有十几户,另外百来户人都姓刘。然而赵家却占了村里近一半的土地,这其中的原因嘛,当然是因为赵安的父亲考上了进士,甚至当上了丞相。
这一次如果不是皇帝派了精兵押送着赵安回乡,凭借着父亲和姐姐的名号,他就可以在乡下过得不错了。幸好现在的赵安不是原来的那一个,没有对姐姐的期待和怨恨,他在爬山的时候脚掌上磨出了水泡,汗水浸透了整个后背,也依旧坚持的走了一个时辰,来到了海伯说的那条小溪边上。
沿途他看到有新鲜的蕨菜和荠菜,也跟着采了一些新鲜的嫩叶,春天果然是一个吃野菜的季节,野菜都长得十分水灵。可惜并没有看到能够换钱的草药,只有些不值钱的蒲公英,车前草,金钱草这三种,但他也没有放过,虽然不值钱多少是个进项。
终于走到小溪边上,可以休息的时候,刚在石头上坐下来,一口气泄了的赵安就听到自己的肚子咕噜噜直叫,果然只吃大米饭没有蛋白质也没有油脂,就会很容易饿。
海伯听见了赵安肚子叫的声音,从怀里拿出一个用剩锅巴做的饭团,“少爷饿了的话就吃个饭团吧。”
赵安盯着饭团看了两眼,分明听到了咽口水的声音,迟疑了半秒回过头去,果然看到琴童在吧唧嘴。想要伸出去的手又安分了下来,总共只有三个小饭团,他如果现在就吃掉的话,可能就没力气走回去了,难道还要去分老人孩子的口粮吗。
其实赵安曾经也挨过饿,在灵气复苏刚开始的时候社会急剧动荡,他也才小琴童这么大,又刚好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只能吃到新城基地发的营养剂吊命,经常体会到那种刚吃完就饿的感觉。
赵安拒绝了海伯给他的饭团,撑着路上捡的木棍闭目养神,顺便思考应该怎么捕鱼。
按照他小时候的经验,刚开始饿的时候不管是身体还是头脑都是最亢奋的时候,对于寻找食物的积极性很有帮助。他只休息了不到半刻钟就重新站起来,让琴童去挖蚯蚓,他自己拿着背篓里的渔网向小溪边走去。
海伯看到他拿起渔网,连忙跟上来抢渔网,“少爷,你别去水边,太危险了。你不是来采野菜的吗,你看这水边有许多的鱼腥草,你去采一些也够我们今天吃了。”
鱼腥草不管是烫火锅还是凉拌都很不错,但没有调料的话,就跟吃药差不多了。他们在路上采摘的那些蕨菜和荠菜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赵安对它们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现在他要去抓鱼,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可以去溪水边拔几颗水草用异能催熟,他记得食草动物对他用异能催生出来的植物好像都很感兴趣,也许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抓一些食草鱼类,实在不行的话还有琴童挖的蚯蚓可以用。
所以他对拉住渔网的海伯说,“你不要扯,昨晚我们花了好长时间才补好渔网的,我不下水,就在岸边上撒网试一试。”
海伯想到捕鱼网时就用掉了少爷脱下来的一件里衣,果然就不敢用力了,只是殷切的叮嘱道,“可千万别下水,现在才刚开春,冻着了很容易得风寒。”
感情您也知道这一点啊。赵安内心吐槽着海伯那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可不敢放下手中的渔网,快步来到小溪边看也没看就把它甩了出去。
因为他抓鱼的重点不在于下网的位置,所以也就显得有些随便了。海伯有些着急的走过来,想要教他撒网,赵安却指着另外一边生长旺盛的鱼腥草说,“你去采一点鱼腥草吧。”
习惯于听从命令的海伯去了,赵安这才在水边精挑细选了一株翠嫩的水草,背对着海泊的位置使用木系异能将这株水草催熟,让它从一根指头长的小草变成了一根长藤。然后他再把这根长藤随便胡乱的扯断,扔进了撒网的地方。
大部分的草叶浮在水面上,小部分缓慢的沉下水底,藤蔓断裂的地方流出鲜美的汁液,吸引了方圆几百米范围之内的食草或杂食性鱼类。
原本海伯对于赵安捕鱼的行动持怀疑态度,认为他就是在浪费时间,正在为明天的早饭感到担忧的时候,突然看见一群鱼翻着水花向着渔网的方向游过来,仿佛相爷家的后花园里那些看见有人喂食就跳起来争抢的锦鲤一样。
当然并没有经历那么夸张,毕竟是野生的环境里,鱼群的密度并不高,即便是被美味的食物所吸引,真正游到渔网这边来的鱼也只有十多条。赵安也没有耐心再等待了,握紧手中渔网的绳头猛然向后一拉。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游在后面的鱼或者特别警惕的鱼飞一般的逃出了网,最后拉到岸上来的收获只有六条大小不一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