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殿下。”
陆怀归坐在榻侧,抬指拂过顾衿的侧脸。
顾衿并未应他,似是又睡着了。
他的手指,缓缓下移至顾衿的唇瓣,喉结。
“若我有一日,也同刘贵妃那般,”他紧凝着顾衿睡颜,语气极轻地道,“做了十恶不赦的事,你还会……”
陆怀归又顿住,收回手指哑然笑了一下,“罢了。”
他竟也生出了贪念。
像那件还不回去的大氅,覆水难收。
他本意是不想惊醒顾衿,可顾衿还是睁眼了,在他愣神的时候开口:“找到答案了么?”
陆怀归微怔,低头瞧着顾衿,唇角微弯,“我把殿下吵醒了?”
顾衿沉默片刻,握住了他搭在膝头的手,“可是腿疼?”
陆怀归摇头,心中只觉着顾衿傻,自己的伤还没好,反倒又关心起他来了。
他缓缓俯身,额头抵着顾衿的颈窝,深深吸了一口气,半开玩笑地讲:“夫君给我揉揉就不疼了。”
顾衿见状,真以为他腿疾又犯了,探出手就要掀他衣袍,却蓦地被陆怀归握住了手腕。
又听得陆怀归贴在耳畔的一声轻笑,语气狎昵,“夫君这是在疼我?”
顾衿沉默不语,他脸上并无表情,看不出他是恼怒还是羞愤。
对于如何与伴侣亲昵这件事,陆怀归似乎无师自通,顾衿却像个差劲的初学者。
陆怀归瞧着顾衿泛着薄红的耳垂,忽地恶劣心起,凑近轻咬一下后,又很快退开。
“你……”
顾衿偏过头,与陆怀归对视。
陆怀归无辜地眨眼,“我不是故意的,殿下。”
顾衿向来拿这样的他没办法,片刻后又问:“刘贵妃她如何了?”
陆怀归缓缓开口:“她死了。”
顾衿轻嗯一声,又不作声了。
陆怀归弯眸笑了一下,眸光晦暗,“殿下觉得是我杀的。”
他最有动机了不是吗?
可顾衿却道:“她是自戕。”
陆怀归挑眉,“哦?殿下如何得知啊?”
“方才中书舍人来过,”顾衿阖眸,目光落在案几上摆着的一道敕书,“说刘贵妃自戕,陛下盛怒,连写几道诏书要诛刘贵妃九族,后来被几位大臣劝下了。”
陆怀归愣了半晌,也顺着顾衿的目光望过去,有些奇道:“怎么只有一道敕书?”
若是皇帝要封赏二人,便应草拟两道敕书才是。
总不至于抠门至此。
“一道便一道。”顾衿徐徐开口,语气有些疲倦,似是又累了,“我用他的封赏换了别的。”
陆怀归正要问换了什么时,转头却见顾衿阖了眼,呼吸沉沉,又昏睡过去。
*
数日后,正是清明时节。
陆怀归回府祭拜父母。
他先是给父母的牌位上了几炷香,又陪着说了会儿话。
天气渐暖,他的腿疾也快痊愈,跪在蒲团上半个时辰都未觉痛。
“阿爹阿娘,孩儿定会砍下周澄的脑袋,来告慰您们的在天之灵。”他俯首磕了三个响头,沉声道,“愿阿爹阿娘保佑。”
说罢他便站起身,抬脚踏出了将军府。
只是刚出将军府,他便远远地瞧见一大群人,有说有笑地朝他走来。
他一怔,下意识把手按在剑鞘处。
可那群人却越过了他,在尽头处拐弯。
他心生疑惑,又见走来两个挽着发髻的少女从他身边经过。
“二位姐姐,”陆怀归蓦地喊住两人,眼眸微弯,“你们这是要去何处啊?”
两人顿住,停下来看他,其中一位道:“自然是去将军庙啊。”
“不知这将军庙供奉的是哪位将军?”陆怀归道,“我怎的从未听说过?”
“自然是陆将军啊,”少女回答道,“镇远将军,你不知晓也正常,毕竟这庙是新建起来的,小郎君要一起去吗?听说求姻缘和求子都可灵了。”
陆怀归怔忪片刻,微微颔首,同二人一齐去将军庙。
将军庙前,来往香客络绎不绝。
殿内矗立着一尊金身铜像,左手持刀,右手执剑,再往上看,便是将军英挺的眉眼,炯炯有神的目光直射前方。
而将军身侧立着的,便是将军夫人的铜像,她身姿窈窕,面容清秀温婉,一只手轻搭在将军臂弯,眼神却是微微向下的。
像是在注视被将军护佑的百姓。
两名少女屈膝跪在软垫之上,焚香祈愿后,又磕了几个头。
再回首时,身后的陆怀归却不见了踪影。
同伴戳戳她的手臂,“哎,你不要觉得,刚刚那小郎君与这将军眉眼很像吗?”
哪里是像,分明是一模一样。
走出将军庙,陆怀归心中无味杂陈。
这便是顾衿所说的,用封赏换了一座……将军庙?
他的父亲生前护佑万民,死后自然应受得万民敬仰,香火供奉。
而不是提起来就让人讳莫如深,避之不及。
今日因着是将军庙建成的第一日,街道上也颇为热闹,有卜卦的,卖茶水的,还有卖花的。
陆怀归刚走出庙门,就瞧见一个站在摊位前的身影。
是顾衿。
顾衿站在卖花姑娘的摊位前,那姑娘便热情上来推销。
“客官,这是新种的芍药,”姑娘一边抚摸怀里的玄猫,一边笑眯眯道,“是很好养活的品种呢,只卖五个铜板。”
顾衿一动不动,只目不转睛地盯着她怀里的猫,一言不发。
卖花姑娘嘁了一声:“客官,您到底买不买啊。”
她本以为能狠狠宰一顿,不料这人只是穿的光鲜亮丽,手里一个子儿都没有。
就在她要不耐烦赶客时,一枚银元宝被丢到了摊位上。
陆怀归轻飘飘看了对方一眼,轻声道:“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殿下。”
顾衿似乎又沉在了自己的情绪中,耳畔似有潮水嗡鸣,目光还紧凝在那姑娘怀里的玄猫身上。
“姐姐,我再出十两银子,”陆怀归笑着开口,“可以买你的猫吗?”
卖花姑娘还没开口,便先被顾衿打断:“不必。”
陆怀归一顿,轻握住顾衿垂在身侧发颤的指尖。
卖花姑娘平白拿了这么多银子,自然也过意不去,轻咳一声道:“呐,客官,这花都给你们好了。”
顾衿不知在想什么,随意选了个枯枝便和陆怀归一同离开。
卖花姑娘看着两人走远的身影,一边收摊一边道:“有钱人就是不一样。”
那枯枝是她去山上无意间寻到的,听坊间的老人说,这枯枝还是什么先太子宫中的一株梅树,后来被一场火给烧毁了,根本开不出花。
*
回宫后,陆怀归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把枯枝洗净,往案几上的白玉瓷瓶里灌入清水,最后小心翼翼将枯枝插进去。
顾衿被皇帝喊去商讨江南郦都水患的事宜,不过这次倒只用了小半个时辰就结束讨论。
陆怀归将瓷瓶摆好放在案几时,身后便传来顾衿冷淡的声音:“在做什么?”
他转过头,轻笑一下,“殿下。”
顾衿走近了去看,只见方才还布满棘刺的枯枝,被修剪得光滑平整,与那白玉瓷瓶相映成趣。
他有片刻的怔忪后,轻蹙起眉心,似乎有些难以理解。
“摆在这里做什么?”
“因为殿下喜欢。”陆怀归轻声道,“一抬头就能看到。”
顾衿久久不语,他别开眼,父亲那句冷冰冰的“玩物丧志”犹言在耳。
他抬起手,本想将那瓷瓶扔掉,案几上不应该出现办公以外的东西。
可对上陆怀归漆黑的眼瞳时,手指又轻颤一下,指尖轻碰了碰枯枝。
“把东西收拾一下,”顾衿抬指捏了捏眉心,转身欲走,“我们去郦都。”
陆怀归却陡地一怔,僵在了原地。
他一把拉住顾衿的手腕,微微张唇,“郦都?”
顾衿轻嗯一声,“怎么了?”
陆怀归摇摇头,缓缓松了手,唇角弯了弯,“没事,我们现在就走吗?”
顾衿微微颔首,应声道:“我已通知鸣柳和春庭,她们二人已经先出发了,我们也早些走罢。”
二人收拾好包裹后,甫一踏出宫门,便有车马在等候。
马夫是个眼生的,人倒是恭敬,谄笑着接过两人的包袱,“太子殿下,太子妃请。”
陆怀归简单瞥一眼马夫,便和顾衿一齐上了马车。
京都到郦都距离稍远,马车约莫要走个三天两夜。
陆怀归坐在榻侧,抬指拂过顾衿的侧脸。
顾衿并未应他,似是又睡着了。
他的手指,缓缓下移至顾衿的唇瓣,喉结。
“若我有一日,也同刘贵妃那般,”他紧凝着顾衿睡颜,语气极轻地道,“做了十恶不赦的事,你还会……”
陆怀归又顿住,收回手指哑然笑了一下,“罢了。”
他竟也生出了贪念。
像那件还不回去的大氅,覆水难收。
他本意是不想惊醒顾衿,可顾衿还是睁眼了,在他愣神的时候开口:“找到答案了么?”
陆怀归微怔,低头瞧着顾衿,唇角微弯,“我把殿下吵醒了?”
顾衿沉默片刻,握住了他搭在膝头的手,“可是腿疼?”
陆怀归摇头,心中只觉着顾衿傻,自己的伤还没好,反倒又关心起他来了。
他缓缓俯身,额头抵着顾衿的颈窝,深深吸了一口气,半开玩笑地讲:“夫君给我揉揉就不疼了。”
顾衿见状,真以为他腿疾又犯了,探出手就要掀他衣袍,却蓦地被陆怀归握住了手腕。
又听得陆怀归贴在耳畔的一声轻笑,语气狎昵,“夫君这是在疼我?”
顾衿沉默不语,他脸上并无表情,看不出他是恼怒还是羞愤。
对于如何与伴侣亲昵这件事,陆怀归似乎无师自通,顾衿却像个差劲的初学者。
陆怀归瞧着顾衿泛着薄红的耳垂,忽地恶劣心起,凑近轻咬一下后,又很快退开。
“你……”
顾衿偏过头,与陆怀归对视。
陆怀归无辜地眨眼,“我不是故意的,殿下。”
顾衿向来拿这样的他没办法,片刻后又问:“刘贵妃她如何了?”
陆怀归缓缓开口:“她死了。”
顾衿轻嗯一声,又不作声了。
陆怀归弯眸笑了一下,眸光晦暗,“殿下觉得是我杀的。”
他最有动机了不是吗?
可顾衿却道:“她是自戕。”
陆怀归挑眉,“哦?殿下如何得知啊?”
“方才中书舍人来过,”顾衿阖眸,目光落在案几上摆着的一道敕书,“说刘贵妃自戕,陛下盛怒,连写几道诏书要诛刘贵妃九族,后来被几位大臣劝下了。”
陆怀归愣了半晌,也顺着顾衿的目光望过去,有些奇道:“怎么只有一道敕书?”
若是皇帝要封赏二人,便应草拟两道敕书才是。
总不至于抠门至此。
“一道便一道。”顾衿徐徐开口,语气有些疲倦,似是又累了,“我用他的封赏换了别的。”
陆怀归正要问换了什么时,转头却见顾衿阖了眼,呼吸沉沉,又昏睡过去。
*
数日后,正是清明时节。
陆怀归回府祭拜父母。
他先是给父母的牌位上了几炷香,又陪着说了会儿话。
天气渐暖,他的腿疾也快痊愈,跪在蒲团上半个时辰都未觉痛。
“阿爹阿娘,孩儿定会砍下周澄的脑袋,来告慰您们的在天之灵。”他俯首磕了三个响头,沉声道,“愿阿爹阿娘保佑。”
说罢他便站起身,抬脚踏出了将军府。
只是刚出将军府,他便远远地瞧见一大群人,有说有笑地朝他走来。
他一怔,下意识把手按在剑鞘处。
可那群人却越过了他,在尽头处拐弯。
他心生疑惑,又见走来两个挽着发髻的少女从他身边经过。
“二位姐姐,”陆怀归蓦地喊住两人,眼眸微弯,“你们这是要去何处啊?”
两人顿住,停下来看他,其中一位道:“自然是去将军庙啊。”
“不知这将军庙供奉的是哪位将军?”陆怀归道,“我怎的从未听说过?”
“自然是陆将军啊,”少女回答道,“镇远将军,你不知晓也正常,毕竟这庙是新建起来的,小郎君要一起去吗?听说求姻缘和求子都可灵了。”
陆怀归怔忪片刻,微微颔首,同二人一齐去将军庙。
将军庙前,来往香客络绎不绝。
殿内矗立着一尊金身铜像,左手持刀,右手执剑,再往上看,便是将军英挺的眉眼,炯炯有神的目光直射前方。
而将军身侧立着的,便是将军夫人的铜像,她身姿窈窕,面容清秀温婉,一只手轻搭在将军臂弯,眼神却是微微向下的。
像是在注视被将军护佑的百姓。
两名少女屈膝跪在软垫之上,焚香祈愿后,又磕了几个头。
再回首时,身后的陆怀归却不见了踪影。
同伴戳戳她的手臂,“哎,你不要觉得,刚刚那小郎君与这将军眉眼很像吗?”
哪里是像,分明是一模一样。
走出将军庙,陆怀归心中无味杂陈。
这便是顾衿所说的,用封赏换了一座……将军庙?
他的父亲生前护佑万民,死后自然应受得万民敬仰,香火供奉。
而不是提起来就让人讳莫如深,避之不及。
今日因着是将军庙建成的第一日,街道上也颇为热闹,有卜卦的,卖茶水的,还有卖花的。
陆怀归刚走出庙门,就瞧见一个站在摊位前的身影。
是顾衿。
顾衿站在卖花姑娘的摊位前,那姑娘便热情上来推销。
“客官,这是新种的芍药,”姑娘一边抚摸怀里的玄猫,一边笑眯眯道,“是很好养活的品种呢,只卖五个铜板。”
顾衿一动不动,只目不转睛地盯着她怀里的猫,一言不发。
卖花姑娘嘁了一声:“客官,您到底买不买啊。”
她本以为能狠狠宰一顿,不料这人只是穿的光鲜亮丽,手里一个子儿都没有。
就在她要不耐烦赶客时,一枚银元宝被丢到了摊位上。
陆怀归轻飘飘看了对方一眼,轻声道:“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殿下。”
顾衿似乎又沉在了自己的情绪中,耳畔似有潮水嗡鸣,目光还紧凝在那姑娘怀里的玄猫身上。
“姐姐,我再出十两银子,”陆怀归笑着开口,“可以买你的猫吗?”
卖花姑娘还没开口,便先被顾衿打断:“不必。”
陆怀归一顿,轻握住顾衿垂在身侧发颤的指尖。
卖花姑娘平白拿了这么多银子,自然也过意不去,轻咳一声道:“呐,客官,这花都给你们好了。”
顾衿不知在想什么,随意选了个枯枝便和陆怀归一同离开。
卖花姑娘看着两人走远的身影,一边收摊一边道:“有钱人就是不一样。”
那枯枝是她去山上无意间寻到的,听坊间的老人说,这枯枝还是什么先太子宫中的一株梅树,后来被一场火给烧毁了,根本开不出花。
*
回宫后,陆怀归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把枯枝洗净,往案几上的白玉瓷瓶里灌入清水,最后小心翼翼将枯枝插进去。
顾衿被皇帝喊去商讨江南郦都水患的事宜,不过这次倒只用了小半个时辰就结束讨论。
陆怀归将瓷瓶摆好放在案几时,身后便传来顾衿冷淡的声音:“在做什么?”
他转过头,轻笑一下,“殿下。”
顾衿走近了去看,只见方才还布满棘刺的枯枝,被修剪得光滑平整,与那白玉瓷瓶相映成趣。
他有片刻的怔忪后,轻蹙起眉心,似乎有些难以理解。
“摆在这里做什么?”
“因为殿下喜欢。”陆怀归轻声道,“一抬头就能看到。”
顾衿久久不语,他别开眼,父亲那句冷冰冰的“玩物丧志”犹言在耳。
他抬起手,本想将那瓷瓶扔掉,案几上不应该出现办公以外的东西。
可对上陆怀归漆黑的眼瞳时,手指又轻颤一下,指尖轻碰了碰枯枝。
“把东西收拾一下,”顾衿抬指捏了捏眉心,转身欲走,“我们去郦都。”
陆怀归却陡地一怔,僵在了原地。
他一把拉住顾衿的手腕,微微张唇,“郦都?”
顾衿轻嗯一声,“怎么了?”
陆怀归摇摇头,缓缓松了手,唇角弯了弯,“没事,我们现在就走吗?”
顾衿微微颔首,应声道:“我已通知鸣柳和春庭,她们二人已经先出发了,我们也早些走罢。”
二人收拾好包裹后,甫一踏出宫门,便有车马在等候。
马夫是个眼生的,人倒是恭敬,谄笑着接过两人的包袱,“太子殿下,太子妃请。”
陆怀归简单瞥一眼马夫,便和顾衿一齐上了马车。
京都到郦都距离稍远,马车约莫要走个三天两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