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这婚事便废了罢。”
皇帝的声音并无笼盖四野的气势, 细听之下还有些虚弱, “至于太子妃,夜袭长公主, 便废了身份,押入大理寺审讯。”
陆怀归身躯一僵, 垂在身侧的手缓缓拢紧。
大理寺。
那儿是关押刑犯的地方,饶是你能活着出来,也生生没了半条命。
他侧头看了一眼顾衿, 顾衿神色冷漠,似乎看不出什么表情。
“父皇,”顾衿语气平静, “此事尚未查明,我们不能轻易下定论。”
“这是自然,”皇帝轻咳一声,目光却很是不悦,“朕并非颠倒黑白之辈,但总要给众臣一个交代,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这道理你不懂么?”
“可真凶并非是……”
顾衿话未说完,便被皇帝打断,“你二人婚约作废,他如何已经和你没关系了,朕已经为你选好一刘家女子,你们择日完婚罢。”
陆怀归垂着头,眸光幽暗,一语未发。
周遭骤然又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少顷,皇帝又开口道:“来人,将太子妃押下去,送入大理寺审——”
“父皇恕罪,儿臣不愿。”
陆怀归一怔,皇帝也愣住,不可置信地看着顾衿,他当皇帝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敢抗旨和忤逆之人:“你再说一遍?”
大理寺的人早早就在外候着,听到皇帝的“来人”,便踏进殿内欲将陆怀归捉拿。
岂料顾衿紧攥着陆怀归的手,把人护在身侧。
他们一根毫毛都没碰到。
“儿臣不愿,”顾衿抬起头,冷冷盯着皇帝,刀刃般要戳进皇帝眼底,“还望父皇收回成命,长公主的事,儿臣自会查明,给众臣一个交代。”
皇帝看了顾衿很久,他从一开始的疑惑诧异,逐渐变得震惊愤怒。
这已经不是忤逆了,这是大逆不道。
此子不仅抗旨不遵,还包庇嫌犯。
皇帝气急,胸口剧烈起伏,又侧身咳嗽起来,“你这逆子……咳咳……看朕不把你……”
一侧的熙公公见了,忙伸手抚着皇帝的后背顺气,“陛下,陛下莫气坏了身子。”
皇帝咳了许久,面色潮红,却依旧怒目瞪向顾衿。
顾衿神色依旧,见皇帝咳得实在厉害,便上前给皇帝把脉,重新配置了方子。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虚虚靠在锦枕上,他缓缓合眼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朕并非无情无义之人,既然你执意要保下太子妃,那便打他二十廷杖罢。”
这其实和打死并无什么区别,偏生皇帝要把这事说得像个赏赐一般,像是他能做出的最大妥协一样。
皇帝看来是想要他死的,这样一来,不仅能给朝臣一个交代,了结此事,还能顺理成章让顾衿另娶刘家女子。
一石二鸟。
陆怀归在心底冷笑,前世这皇帝死得不冤啊,当初一剑砍下皇帝的脑袋,着实是太便宜了他。
几名侍卫上前,要押着陆怀归的臂膀往下带。
顾衿却道:“我妻无罪,父皇若要罚,儿臣代受。”
陆怀归抬起头,目光怔然地望向顾衿。
顾衿也回望他,旋即又敛眸道:“还望父皇成全。”
不是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吗?
那为何薄情寡恩的皇帝,会生出这样一位痴情种?
不对。
有情之人是顾衿,非是太子。
陆怀归久久无法回神,就那样一瞬不瞬地瞧着顾衿。
直到皇帝又开口:“也罢也罢,朕便成全你,熙公公。”
“老奴在。”
“便依太子所言,押去午门,廷杖二十,由你掌刑。”皇帝道,“还有,通知文武百官来观刑,以示见证。”
熙公公应声称是,躬身退下。
在与陆怀归擦肩而过时,陆怀归瞥见了熙公公蓦然弯起的眼尾。
*
午门外。
元宵已过,袭来的风依旧是冷的,如刀似刃地刮过脸颊。
顾衿身上的衣物已经褪去,只剩一件里衣。他直挺挺跪在砖石上,身形瘦削,目光平静。
跸道两侧,站着文武百官。
熙公公站在顾衿面前,脚尖张开,居高临下地俯视,“太子殿下,老奴再问您最后一遍,您可真的想好了?您真要代太子妃受二十廷杖?”
二十廷仗,不死也残。
寻常大人都受不住,更何况是个十五岁的少年。
若是下些狠劲儿,便是被打死了。
顾衿遥遥望了人群中的陆怀归一眼,旋即收回目光,“是,想好了。”
“您现下后悔还来得及。”
“不悔,”顾衿道,“行刑罢,熙公公。”
熙公公便不再废话,与顾衿四周站着的四个侍卫使了个眼色,脚尖微微收拢,扬声道:“行刑。”
那四名侍卫闻言,相互交换一下眼神后,便扬起廷杖,往顾衿的后背和腰臀间打去。
顷刻间,顾衿的衣衫便被染红,不过是一杖,他便感到有血气直冲肺腑,唇角渗出了血。
可他依旧跪得笔直,纹丝未动。
陆怀归死死盯着熙公公,像是要从对方身剜下一块肉。
熙公公这是在公报私仇。
皇帝并未让熙公公下死手。
可方才熙公公给那四个侍卫的暗示却是,用力打,别打死了就成。
陆怀归深吸了一口气,无名的怒火猛地自胸膛燃起。
他穿过群臣,来到熙公公面前,唇角稍弯道:“熙公公。”
“太子妃,您还是站远些罢,”熙公公道,“当心脏了您的衣袍。”
陆怀归唇角弧度愈大,余光瞥向顾衿。
十杖过去,顾衿的里衣被浸染成深红,腰背翻起血肉,鲜血淋漓。
陆怀归猛地拔剑,熙公公被吓得后退,却又被陆怀归拽住了手臂。
他微微倾身,凑近熙公公的耳边,语气很轻:“熙公公,你也不想我把你夜会刘贵妃的事告诉陛下吧?”
熙公公瞳孔骤缩,脸色煞白,“太、太子妃说笑了……”
“哦?”陆怀归笑得愈发灿烂,眸间却是汹涌的杀意,“那为何熙公公衣袍上的香气,与刘贵妃宫中的熏香一模一样呢?”
未给熙公公反应的机会,陆怀归便转身站到不远处。
熙公公又狠瞪了四名侍卫一眼,四人立刻会意,后十杖的力道放轻了不少。
二十下打完,顾衿已经直不起身,腰背都是血,那廷杖挂着倒勾,后背早已是血肉翻飞。
陆怀归眼眶微红,匆匆上前要去扶顾衿的手臂,顾衿却摇摇头。
他膝行着向前,对着大殿叩首,清冷的声音微颤,挟着丝丝哑意,“儿臣,谢……父皇隆恩。”
言罢,他又转头,对着文武百官行礼,“谢过诸卿见证,我妻无罪,万望诸位大人莫再为难……”
顾衿到底是在求,还是在谢?
陆怀归已经分不清,只觉心口似被一只手攥着,让他有些呼吸不过来。
这世上,从未有人为他舍身过。
他一生都在经历欺骗和背叛。
只有顾衿。
待百官散去后,陆怀归将顾衿架在肩头,正欲离开午门。
却见不远处,户部侍郎带着几个太医急匆匆向这里走来。
“快,将太子殿下抬上来,”户部侍郎道,“小心些小心些,当心殿下的伤口。”
*
顾衿不多时便被送到了东宫。
他被抬到了榻上,俯卧在锦枕,后背衣衫血红一片。
陆怀归就那么一瞬不瞬地瞧着,看着。
顾衿眼眸半阖,唇色苍白,但意识还很清醒。
太医们忙忙碌碌,将顾衿的里衣脱去后,便给人上药,顾衿受伤的部位不止腰背,还有臀部。
顾衿平日里习惯了隐忍,在太医给他上药的瞬间,他蹙着眉心,猛然攥紧了手下的锦被。
陆怀归看出顾衿的不自在,眼眸暗沉,他一把夺过太医手里的绷带与药粉,笑道:“殿下这里,我来就好,谢过各位太医。”
待太医们离去后,陆怀归才给顾衿处理臀部的伤口。
“殿下,”陆怀归将金疮药轻轻洒在顾衿臀腿处,轻声道,“疼你便告诉我,我轻些。”
顾衿合着眼,喉间轻嗯。
陆怀归动作轻缓,那伤口实在太触目惊心,不忍直视。
就算他动作再如何慢,再怎么轻,总归还是痛的。
可顾衿只是趴着,连个痛哼声都没有。
“殿下,那杖刑……”
“我没事,你别担心。”顾衿声音依旧很哑,他有些疲惫,但还是强撑着,“你也累了吧,去休息,嗯?”
皇帝的声音并无笼盖四野的气势, 细听之下还有些虚弱, “至于太子妃,夜袭长公主, 便废了身份,押入大理寺审讯。”
陆怀归身躯一僵, 垂在身侧的手缓缓拢紧。
大理寺。
那儿是关押刑犯的地方,饶是你能活着出来,也生生没了半条命。
他侧头看了一眼顾衿, 顾衿神色冷漠,似乎看不出什么表情。
“父皇,”顾衿语气平静, “此事尚未查明,我们不能轻易下定论。”
“这是自然,”皇帝轻咳一声,目光却很是不悦,“朕并非颠倒黑白之辈,但总要给众臣一个交代,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这道理你不懂么?”
“可真凶并非是……”
顾衿话未说完,便被皇帝打断,“你二人婚约作废,他如何已经和你没关系了,朕已经为你选好一刘家女子,你们择日完婚罢。”
陆怀归垂着头,眸光幽暗,一语未发。
周遭骤然又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少顷,皇帝又开口道:“来人,将太子妃押下去,送入大理寺审——”
“父皇恕罪,儿臣不愿。”
陆怀归一怔,皇帝也愣住,不可置信地看着顾衿,他当皇帝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敢抗旨和忤逆之人:“你再说一遍?”
大理寺的人早早就在外候着,听到皇帝的“来人”,便踏进殿内欲将陆怀归捉拿。
岂料顾衿紧攥着陆怀归的手,把人护在身侧。
他们一根毫毛都没碰到。
“儿臣不愿,”顾衿抬起头,冷冷盯着皇帝,刀刃般要戳进皇帝眼底,“还望父皇收回成命,长公主的事,儿臣自会查明,给众臣一个交代。”
皇帝看了顾衿很久,他从一开始的疑惑诧异,逐渐变得震惊愤怒。
这已经不是忤逆了,这是大逆不道。
此子不仅抗旨不遵,还包庇嫌犯。
皇帝气急,胸口剧烈起伏,又侧身咳嗽起来,“你这逆子……咳咳……看朕不把你……”
一侧的熙公公见了,忙伸手抚着皇帝的后背顺气,“陛下,陛下莫气坏了身子。”
皇帝咳了许久,面色潮红,却依旧怒目瞪向顾衿。
顾衿神色依旧,见皇帝咳得实在厉害,便上前给皇帝把脉,重新配置了方子。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虚虚靠在锦枕上,他缓缓合眼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朕并非无情无义之人,既然你执意要保下太子妃,那便打他二十廷杖罢。”
这其实和打死并无什么区别,偏生皇帝要把这事说得像个赏赐一般,像是他能做出的最大妥协一样。
皇帝看来是想要他死的,这样一来,不仅能给朝臣一个交代,了结此事,还能顺理成章让顾衿另娶刘家女子。
一石二鸟。
陆怀归在心底冷笑,前世这皇帝死得不冤啊,当初一剑砍下皇帝的脑袋,着实是太便宜了他。
几名侍卫上前,要押着陆怀归的臂膀往下带。
顾衿却道:“我妻无罪,父皇若要罚,儿臣代受。”
陆怀归抬起头,目光怔然地望向顾衿。
顾衿也回望他,旋即又敛眸道:“还望父皇成全。”
不是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吗?
那为何薄情寡恩的皇帝,会生出这样一位痴情种?
不对。
有情之人是顾衿,非是太子。
陆怀归久久无法回神,就那样一瞬不瞬地瞧着顾衿。
直到皇帝又开口:“也罢也罢,朕便成全你,熙公公。”
“老奴在。”
“便依太子所言,押去午门,廷杖二十,由你掌刑。”皇帝道,“还有,通知文武百官来观刑,以示见证。”
熙公公应声称是,躬身退下。
在与陆怀归擦肩而过时,陆怀归瞥见了熙公公蓦然弯起的眼尾。
*
午门外。
元宵已过,袭来的风依旧是冷的,如刀似刃地刮过脸颊。
顾衿身上的衣物已经褪去,只剩一件里衣。他直挺挺跪在砖石上,身形瘦削,目光平静。
跸道两侧,站着文武百官。
熙公公站在顾衿面前,脚尖张开,居高临下地俯视,“太子殿下,老奴再问您最后一遍,您可真的想好了?您真要代太子妃受二十廷杖?”
二十廷仗,不死也残。
寻常大人都受不住,更何况是个十五岁的少年。
若是下些狠劲儿,便是被打死了。
顾衿遥遥望了人群中的陆怀归一眼,旋即收回目光,“是,想好了。”
“您现下后悔还来得及。”
“不悔,”顾衿道,“行刑罢,熙公公。”
熙公公便不再废话,与顾衿四周站着的四个侍卫使了个眼色,脚尖微微收拢,扬声道:“行刑。”
那四名侍卫闻言,相互交换一下眼神后,便扬起廷杖,往顾衿的后背和腰臀间打去。
顷刻间,顾衿的衣衫便被染红,不过是一杖,他便感到有血气直冲肺腑,唇角渗出了血。
可他依旧跪得笔直,纹丝未动。
陆怀归死死盯着熙公公,像是要从对方身剜下一块肉。
熙公公这是在公报私仇。
皇帝并未让熙公公下死手。
可方才熙公公给那四个侍卫的暗示却是,用力打,别打死了就成。
陆怀归深吸了一口气,无名的怒火猛地自胸膛燃起。
他穿过群臣,来到熙公公面前,唇角稍弯道:“熙公公。”
“太子妃,您还是站远些罢,”熙公公道,“当心脏了您的衣袍。”
陆怀归唇角弧度愈大,余光瞥向顾衿。
十杖过去,顾衿的里衣被浸染成深红,腰背翻起血肉,鲜血淋漓。
陆怀归猛地拔剑,熙公公被吓得后退,却又被陆怀归拽住了手臂。
他微微倾身,凑近熙公公的耳边,语气很轻:“熙公公,你也不想我把你夜会刘贵妃的事告诉陛下吧?”
熙公公瞳孔骤缩,脸色煞白,“太、太子妃说笑了……”
“哦?”陆怀归笑得愈发灿烂,眸间却是汹涌的杀意,“那为何熙公公衣袍上的香气,与刘贵妃宫中的熏香一模一样呢?”
未给熙公公反应的机会,陆怀归便转身站到不远处。
熙公公又狠瞪了四名侍卫一眼,四人立刻会意,后十杖的力道放轻了不少。
二十下打完,顾衿已经直不起身,腰背都是血,那廷杖挂着倒勾,后背早已是血肉翻飞。
陆怀归眼眶微红,匆匆上前要去扶顾衿的手臂,顾衿却摇摇头。
他膝行着向前,对着大殿叩首,清冷的声音微颤,挟着丝丝哑意,“儿臣,谢……父皇隆恩。”
言罢,他又转头,对着文武百官行礼,“谢过诸卿见证,我妻无罪,万望诸位大人莫再为难……”
顾衿到底是在求,还是在谢?
陆怀归已经分不清,只觉心口似被一只手攥着,让他有些呼吸不过来。
这世上,从未有人为他舍身过。
他一生都在经历欺骗和背叛。
只有顾衿。
待百官散去后,陆怀归将顾衿架在肩头,正欲离开午门。
却见不远处,户部侍郎带着几个太医急匆匆向这里走来。
“快,将太子殿下抬上来,”户部侍郎道,“小心些小心些,当心殿下的伤口。”
*
顾衿不多时便被送到了东宫。
他被抬到了榻上,俯卧在锦枕,后背衣衫血红一片。
陆怀归就那么一瞬不瞬地瞧着,看着。
顾衿眼眸半阖,唇色苍白,但意识还很清醒。
太医们忙忙碌碌,将顾衿的里衣脱去后,便给人上药,顾衿受伤的部位不止腰背,还有臀部。
顾衿平日里习惯了隐忍,在太医给他上药的瞬间,他蹙着眉心,猛然攥紧了手下的锦被。
陆怀归看出顾衿的不自在,眼眸暗沉,他一把夺过太医手里的绷带与药粉,笑道:“殿下这里,我来就好,谢过各位太医。”
待太医们离去后,陆怀归才给顾衿处理臀部的伤口。
“殿下,”陆怀归将金疮药轻轻洒在顾衿臀腿处,轻声道,“疼你便告诉我,我轻些。”
顾衿合着眼,喉间轻嗯。
陆怀归动作轻缓,那伤口实在太触目惊心,不忍直视。
就算他动作再如何慢,再怎么轻,总归还是痛的。
可顾衿只是趴着,连个痛哼声都没有。
“殿下,那杖刑……”
“我没事,你别担心。”顾衿声音依旧很哑,他有些疲惫,但还是强撑着,“你也累了吧,去休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