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既能帮四阿哥解忧,微臣这就回去准备!”
“麻烦宋状元!我让人送你!”
这样车来车往,直达目的地,他就能更快见到日思夜想的高产作物番薯了!
苏培盛陪着宋状元到了宫门口,果然见皇帝安排的人和车早就等着了。
宋状元毫无怀疑,端着纯粹的笑容上了马车,往家里赶。
胤禛一会儿左手捏右手,一会儿右手捏左手,心情激荡可见一斑。
袁嬷嬷过来递话:“小格格似乎有话要跟爷说!”
胤禛立即起身。
甜甜终于准备好给便宜四儿爹的礼物了!
胤禛满心欢喜进屋。
小家伙也满心欢喜将藏在小小身后的东西拿了出来。
胤禛还来不及做出反应……
宋氏见到礼物,先上前:“爷,田田她还小……这是她今天最喜欢的泥娃娃,一直咿咿呀呀指着您书房的方向……”
“可能真的知道今儿是您的生辰,特地准备献礼!”
方才宋氏听见女儿心声,就知道大事不妙。
女儿想送泥娃娃给四阿哥当生辰礼,还是四阿哥刚拿回来的东西里,最不起眼的一个……
这左手倒右手,主子爷能高兴才怪……她这不得赶紧打个幌子。
焦虑的宋氏说着,就见到主子爷……他笑了。
胤禛越过宋氏,大步跨进屋子,一把直接将女儿连泥娃娃一同抱起,温柔放进怀中:“田田,你已经送了最好的礼物给我了!”
【我就知道我选对了!】
【这泥娃娃捏得不错!】
【希望阿玛好好学习!将来甜甜就能拥有来自雍正的独家款式了!】
宋氏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一看都很高兴的父女俩了。
只是拿出自己绣好的月色寝衣:“妾身亲自缝的,还望爷不嫌弃才好。”
胤禛看向她,宋氏为他带来了仙女田田,亦是大功臣,他笑着道:“你的手艺,我向来知道。有心了!”
宋氏低下了头,寝衣这般亲近之物,她一开始做的时候还有些忐忑,这会儿才真的放松下来。
【娘亲好像完成任务的npc……】
父母都在心里嘀咕,摁什么西?
短暂的温馨过后,胤禛用了一盏八宝参汤,就到前院接待为他庆生的诸位兄弟。
太子和大阿哥只是在大殿之上,说得客气,人压根就没有出现,礼物也是命小太监们送来的。
倒是三阿哥过来露了脸,也很快就走了。
剩下的弟弟们,分两桌闹成了一块,五阿哥代替宜妃在骂九阿哥吃相没个样子,八阿哥和十阿哥在帮腔。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还是你争我夺,唇枪舌剑。
最安静的七阿哥和十二阿哥,只是埋头吃东西。
十一阿哥既不搭理两个亲哥哥,旁若无人般,挑挑拣拣用了几口。
在场四阿哥最大,只是不时抿一口弟弟们敬的酒,目光都在东南方向的小门。
不出意外的话,苏培盛会带着宋远疆从此门入。
宋远疆这会儿已经到了外头,正苦着脸在劝一位中年青袍男子:“老舅,你就别难为我了。今天是我第一次上朝,你可不能害我丢了差事。”
“我知道,你很急……但能不能好歹等我熟一点之后再提。我保证一定会跟户部上峰提你的事。”
“你怎么就不信我呢?”
老舅陈世元双手揣在前头,伸着脖子往里看,敷衍道:“我知道。老舅怎么能害你了。你别怕。我只是过来帮忙送甘薯的仆人。”
“好歹是江南名门宋家的少爷,你带着仆人怎么了?”
他还拉着苏培盛帮腔:“苏公公你说对吧?”
苏培盛猜到了主子的意图,其实很乐意带老舅进门,但多的话他不能暴露,只是笑道:“宋状元做主便是。今儿个主子爷生辰,多个人热闹不是什么大事。”
宋远疆听出了意思,作揖行礼:“劳烦苏公公了。”
苏培盛心里偷笑,这哪里是劳烦他!
简直是在给四阿哥和他送大功劳!
走在前头的苏培盛嘴角比什么都难压下去。
胤禛看到了人,立刻起身到书房亲自接待。
宋远疆在一旁捂着脸,心想他今儿可真是一波三折,多灾多难。
老舅一进门,和四皇子对上了眼,就开始不停介绍甘薯的各色菜肴,还有如何种植,方便快捷,高产有效,喂饱了多少老百姓。
这推广种植的话术一套套都是从老陈祖上传下来了,都历经两个朝代了。
宋状元从指缝里看着四皇子居然没有半点不耐,满脸十分感兴趣:“这么说,陈家祖上自前朝就从吕宋带回了此等神物?”(见注。)
“不敢不敢!草民家高祖陈振龙思及福建多山,耕田有限,见番薯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便想尽办法从吕宋偷偷带到家乡。”
“陈家五代以来,都致力于推广番薯种植,家父如今就在浙江等地加以种植。草民则是刚从直隶过来,河南、河北还有山东的地都比福建的土地更加适宜。”
“奈何家族能力有限,至今知道番薯的人还是不多。今日有幸得见四皇子,承蒙不弃!”
“高祖和家父*都曾在当地用番薯救得不少灾民,四皇子尽可查验。远疆他正好入得户部,草民斗胆,敢问如果可以,能不能对番薯加以推广一二?”
胤禛面色平静,内心实则翻涌。
尚未正面回答,梁九功过来传皇帝口谕,请他们和田田小格格都过去武英殿一趟。
老康实在有些坐不住了……
皇庄偏偏送给对家福气
第33章 偏偏送给对家福气
天底下有这样提高粮食产量,喂饱百姓的好东西。
朝臣上千,竟无一人得识。
还是靠着田田,康熙才能提前见到。
可见天下信息闭塞,并不利于民生国力发展。
胤禛先带着一筐的番薯进殿拜见汗阿玛。
掀开上头的白布,康熙伸长脖子一看,又小又白,还带着土块的疙瘩,形状也不规整。
比不得玉米那般,齐整明亮。
难怪陈家穷尽几代人的努力,推广起来依旧如此困难。
原本准备午休的甜甜被抱了过来,一下就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嚯!甜番薯!甜甜要吃!】
【蒸得粉粉糯糯的番薯,水煮的也行,汤也是甜的,番薯粥的话更好。】
康熙命人拿着一部分番薯,还有陈世元提供的膳方,让御膳房赶制。
半个时辰后,一桌子的番薯美食呈现在祖孙三代的面前。
验毒试膳后,甜甜吃到了第一口的烤番薯。
御厨在上头抹了一层蜜,烤出来色泽金黄,口感软糯,香气扑鼻。
搭配和白米完美融合的番薯粥,甜而不腻,浓而不稠。
以后她就有甜味的主食了!
康熙第一个尝试的也是地瓜粥,第一口入喉,缓缓回甘。
没回过神,一小黄地彩碗的粥已然通通下腹。
胤禛最为谨慎,吃的是原型完整的水煮地瓜,皮都是亲手剥的,再喝了一口颜色清澈微黄的汤汁。
细嚼慢咽了一小块地瓜后,他确定,这是他会喜欢的食物。
既不过分甜腻,也不会喧宾夺主。
中庸之道竟被眼前小小的作物,完美呈现了出来。
只吃了三小口烤地瓜,还有一小碗地瓜粥的甜甜,就被停止了投喂。
甜甜开始在脑海里幻想。
【虽然地瓜干也是很不错的零食,但要说最好的搭子,还得是脆脆、滋味无穷的薯片。】
【没有番茄酱,就先不吃薯条了。】
【我的土豆,洋芋,你现在在哪里?】
番茄是什么?薯片薯条又是何物?
康熙和胤禛又对视了一眼,放缓了进食的举止。
果然,甜甜过了一会,拍起了小手掌。
【原来四面八方都有了!光是荷兰人就从天津、宝岛两条路径运进来过,鲜花菌子的地方也有。】
【祖国之大,粮食遍布天下!】
【可惜甜甜太小,不能让土豆洋芋、香蕉芭乐统统到我的嘴里来。】
!
很好,这次得到了更具体的信息,香蕉芭乐先不管。
现在就让人去天津、宝岛找荷兰人,还有云南滇西去翻土豆种子过来。
在殿外等候许久的陈世元和宋远疆,终于得诏入殿。
这一回帝王的问题更加细致详尽。
陈世元像说故事一般:“最初草民之高祖父陈振龙将薯种藏匿于铜鼓,带回来,但并不知道该如何种植,只是将其埋在花坛之中。”
“后来薯种长出了藤蔓,被家中仆人不小心折断,怕被受罚,偷偷插回了土里。”
“没想到藤蔓之后又长出了新芽,高祖父十分惊喜,仆人这才坦白。由此,发现薯种正是通过剪蔓扦插播种,四季之中尤属秋季收获最丰。”
“麻烦宋状元!我让人送你!”
这样车来车往,直达目的地,他就能更快见到日思夜想的高产作物番薯了!
苏培盛陪着宋状元到了宫门口,果然见皇帝安排的人和车早就等着了。
宋状元毫无怀疑,端着纯粹的笑容上了马车,往家里赶。
胤禛一会儿左手捏右手,一会儿右手捏左手,心情激荡可见一斑。
袁嬷嬷过来递话:“小格格似乎有话要跟爷说!”
胤禛立即起身。
甜甜终于准备好给便宜四儿爹的礼物了!
胤禛满心欢喜进屋。
小家伙也满心欢喜将藏在小小身后的东西拿了出来。
胤禛还来不及做出反应……
宋氏见到礼物,先上前:“爷,田田她还小……这是她今天最喜欢的泥娃娃,一直咿咿呀呀指着您书房的方向……”
“可能真的知道今儿是您的生辰,特地准备献礼!”
方才宋氏听见女儿心声,就知道大事不妙。
女儿想送泥娃娃给四阿哥当生辰礼,还是四阿哥刚拿回来的东西里,最不起眼的一个……
这左手倒右手,主子爷能高兴才怪……她这不得赶紧打个幌子。
焦虑的宋氏说着,就见到主子爷……他笑了。
胤禛越过宋氏,大步跨进屋子,一把直接将女儿连泥娃娃一同抱起,温柔放进怀中:“田田,你已经送了最好的礼物给我了!”
【我就知道我选对了!】
【这泥娃娃捏得不错!】
【希望阿玛好好学习!将来甜甜就能拥有来自雍正的独家款式了!】
宋氏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一看都很高兴的父女俩了。
只是拿出自己绣好的月色寝衣:“妾身亲自缝的,还望爷不嫌弃才好。”
胤禛看向她,宋氏为他带来了仙女田田,亦是大功臣,他笑着道:“你的手艺,我向来知道。有心了!”
宋氏低下了头,寝衣这般亲近之物,她一开始做的时候还有些忐忑,这会儿才真的放松下来。
【娘亲好像完成任务的npc……】
父母都在心里嘀咕,摁什么西?
短暂的温馨过后,胤禛用了一盏八宝参汤,就到前院接待为他庆生的诸位兄弟。
太子和大阿哥只是在大殿之上,说得客气,人压根就没有出现,礼物也是命小太监们送来的。
倒是三阿哥过来露了脸,也很快就走了。
剩下的弟弟们,分两桌闹成了一块,五阿哥代替宜妃在骂九阿哥吃相没个样子,八阿哥和十阿哥在帮腔。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还是你争我夺,唇枪舌剑。
最安静的七阿哥和十二阿哥,只是埋头吃东西。
十一阿哥既不搭理两个亲哥哥,旁若无人般,挑挑拣拣用了几口。
在场四阿哥最大,只是不时抿一口弟弟们敬的酒,目光都在东南方向的小门。
不出意外的话,苏培盛会带着宋远疆从此门入。
宋远疆这会儿已经到了外头,正苦着脸在劝一位中年青袍男子:“老舅,你就别难为我了。今天是我第一次上朝,你可不能害我丢了差事。”
“我知道,你很急……但能不能好歹等我熟一点之后再提。我保证一定会跟户部上峰提你的事。”
“你怎么就不信我呢?”
老舅陈世元双手揣在前头,伸着脖子往里看,敷衍道:“我知道。老舅怎么能害你了。你别怕。我只是过来帮忙送甘薯的仆人。”
“好歹是江南名门宋家的少爷,你带着仆人怎么了?”
他还拉着苏培盛帮腔:“苏公公你说对吧?”
苏培盛猜到了主子的意图,其实很乐意带老舅进门,但多的话他不能暴露,只是笑道:“宋状元做主便是。今儿个主子爷生辰,多个人热闹不是什么大事。”
宋远疆听出了意思,作揖行礼:“劳烦苏公公了。”
苏培盛心里偷笑,这哪里是劳烦他!
简直是在给四阿哥和他送大功劳!
走在前头的苏培盛嘴角比什么都难压下去。
胤禛看到了人,立刻起身到书房亲自接待。
宋远疆在一旁捂着脸,心想他今儿可真是一波三折,多灾多难。
老舅一进门,和四皇子对上了眼,就开始不停介绍甘薯的各色菜肴,还有如何种植,方便快捷,高产有效,喂饱了多少老百姓。
这推广种植的话术一套套都是从老陈祖上传下来了,都历经两个朝代了。
宋状元从指缝里看着四皇子居然没有半点不耐,满脸十分感兴趣:“这么说,陈家祖上自前朝就从吕宋带回了此等神物?”(见注。)
“不敢不敢!草民家高祖陈振龙思及福建多山,耕田有限,见番薯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便想尽办法从吕宋偷偷带到家乡。”
“陈家五代以来,都致力于推广番薯种植,家父如今就在浙江等地加以种植。草民则是刚从直隶过来,河南、河北还有山东的地都比福建的土地更加适宜。”
“奈何家族能力有限,至今知道番薯的人还是不多。今日有幸得见四皇子,承蒙不弃!”
“高祖和家父*都曾在当地用番薯救得不少灾民,四皇子尽可查验。远疆他正好入得户部,草民斗胆,敢问如果可以,能不能对番薯加以推广一二?”
胤禛面色平静,内心实则翻涌。
尚未正面回答,梁九功过来传皇帝口谕,请他们和田田小格格都过去武英殿一趟。
老康实在有些坐不住了……
皇庄偏偏送给对家福气
第33章 偏偏送给对家福气
天底下有这样提高粮食产量,喂饱百姓的好东西。
朝臣上千,竟无一人得识。
还是靠着田田,康熙才能提前见到。
可见天下信息闭塞,并不利于民生国力发展。
胤禛先带着一筐的番薯进殿拜见汗阿玛。
掀开上头的白布,康熙伸长脖子一看,又小又白,还带着土块的疙瘩,形状也不规整。
比不得玉米那般,齐整明亮。
难怪陈家穷尽几代人的努力,推广起来依旧如此困难。
原本准备午休的甜甜被抱了过来,一下就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嚯!甜番薯!甜甜要吃!】
【蒸得粉粉糯糯的番薯,水煮的也行,汤也是甜的,番薯粥的话更好。】
康熙命人拿着一部分番薯,还有陈世元提供的膳方,让御膳房赶制。
半个时辰后,一桌子的番薯美食呈现在祖孙三代的面前。
验毒试膳后,甜甜吃到了第一口的烤番薯。
御厨在上头抹了一层蜜,烤出来色泽金黄,口感软糯,香气扑鼻。
搭配和白米完美融合的番薯粥,甜而不腻,浓而不稠。
以后她就有甜味的主食了!
康熙第一个尝试的也是地瓜粥,第一口入喉,缓缓回甘。
没回过神,一小黄地彩碗的粥已然通通下腹。
胤禛最为谨慎,吃的是原型完整的水煮地瓜,皮都是亲手剥的,再喝了一口颜色清澈微黄的汤汁。
细嚼慢咽了一小块地瓜后,他确定,这是他会喜欢的食物。
既不过分甜腻,也不会喧宾夺主。
中庸之道竟被眼前小小的作物,完美呈现了出来。
只吃了三小口烤地瓜,还有一小碗地瓜粥的甜甜,就被停止了投喂。
甜甜开始在脑海里幻想。
【虽然地瓜干也是很不错的零食,但要说最好的搭子,还得是脆脆、滋味无穷的薯片。】
【没有番茄酱,就先不吃薯条了。】
【我的土豆,洋芋,你现在在哪里?】
番茄是什么?薯片薯条又是何物?
康熙和胤禛又对视了一眼,放缓了进食的举止。
果然,甜甜过了一会,拍起了小手掌。
【原来四面八方都有了!光是荷兰人就从天津、宝岛两条路径运进来过,鲜花菌子的地方也有。】
【祖国之大,粮食遍布天下!】
【可惜甜甜太小,不能让土豆洋芋、香蕉芭乐统统到我的嘴里来。】
!
很好,这次得到了更具体的信息,香蕉芭乐先不管。
现在就让人去天津、宝岛找荷兰人,还有云南滇西去翻土豆种子过来。
在殿外等候许久的陈世元和宋远疆,终于得诏入殿。
这一回帝王的问题更加细致详尽。
陈世元像说故事一般:“最初草民之高祖父陈振龙将薯种藏匿于铜鼓,带回来,但并不知道该如何种植,只是将其埋在花坛之中。”
“后来薯种长出了藤蔓,被家中仆人不小心折断,怕被受罚,偷偷插回了土里。”
“没想到藤蔓之后又长出了新芽,高祖父十分惊喜,仆人这才坦白。由此,发现薯种正是通过剪蔓扦插播种,四季之中尤属秋季收获最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