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外祖母虽然疼爱母亲和自己,却只沉浸在贾氏自己的喜怒哀乐之中,怕是早就忘了这些“礼”了。
  前一世,这种不能言的委屈,她受得太多。只是托庇于贾氏,日常其他时候又受尽了外祖母的疼爱,这些事,她实在是计较不起,罢了。
  可是今世却不同了……
  黛玉看着外头缓缓驶过的一艘官船,想着心事,脸上露出一丝极淡极淡的笑容,垂下眼帘,放下窗槅。
  她却不知道,官船的二层窗边,正有一个三旬左右的男子,拿着新到手的千里镜看向自己这处,顿了好一会儿,才把千里镜递给旁边的人:
  “这次的千里镜不错,比年前那一批瞧东西更清楚些。吩咐他们照这个做上二百个,给边军发下去。”
  旁边站着的,赫然正是那位面白无须的殿中监,也穿着便服,青衣小帽,躬身答应,接过那千里镜,却对那男子道:
  “我原以为如海临终心疼女儿,所以危言耸听了些,如今看来,这贾氏竟真的越发不像话了。”
  那男子看着窗外码头上忙忙碌碌的车船人等,出神半晌,回头问道:“朕听说,新报上来推荐去做江南粮道的那个贾化,正是这小姑娘的老师?”
  “如海也提到了,说只教了姑娘一年,为了谢师恩才让他依附着进京去见了见贾政,谁知道竟被他巴结到了应天知府这样的肥差。”
  殿中监冷笑了一声,还想说什么,看看那人淡漠的脸色,忙又咽了回去,低头不再说话。
  “既然这孩子跟朕求照看,那朕就,照看着她些。
  “你去凤藻宫对面传旨,让贾氏管管她那一家子不要脸皮的东西!
  “顺便,再去皇后那里要一柄如意,让贾氏转送给那孩子。”
  第4章
  这一等,就过了午时。
  青布小车终于驶来,跟着十个素衣小帽的小厮,领头的正是林之孝家的。
  黛玉这才缓缓地登了岸、上了车,一路慢行。
  “我住哪里?”路上,黛玉问林之孝家的。
  林家的笑答:“前儿薛姨妈她们挪出了梨香院。太太原早就说那处清净,又是老国公爷晚年僻静的地方,不然先让姐儿住那边。
  “奈何老太太舍不得,迁延着不让收拾。非要在自己院中腾了一间屋子给姑娘。
  “太太提了两三回说只怕住不开,老太太也不听。刚才旺儿回来传话,老太太听了,这才转了念头,说还是太太的主意妥当。
  “这会子他们正抓紧收拾梨香院。姑娘回来了,怎也要先去拜见老太太,等用了晚饭,那边也就收拾好了。
  “姑娘看呢?”
  林黛玉声色不动:“甚好。”
  青布小车轮毂碌碌,从正门进了荣国府。
  林黛玉一路行车换轿,慢慢地往里行。
  林之孝家的却觑了个空子,离开了半刻。待林黛玉到了二门外下轿时,林之孝家的又赶了回来,额上带着汗,喘着粗气,陪笑着站在旁边,令紫鹃:
  “我今儿穿得多了,走几步竟出了汗,莫熏着姑娘。你快扶好了姑娘,老太太等急了呢!”
  林黛玉目光扫过她身上的夹衣,下意识地伸手拽了拽自己的青毡斗篷,没有作声,只抬手搭住了紫鹃伸过来的胳膊,裙角款款往里走。
  顺着她的目光,林之孝家的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明显比众人轻薄的衣衫,心里暗悔这个借口寻得太敷衍仓促,咬了咬牙,还是端起大管家娘子的笑脸,跟了进去。
  贾母正房内,众太太姑娘正眼巴巴地等着林黛玉,各自都有些不安。
  鬓发如银的贾母有些恹恹的,满面宽厚的王夫人有些淡淡的,一脸愚顽的邢夫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目光在贾母和王夫人的脸上转来转去。
  一众姑娘媳妇们都屏息等着,并不敢多话。
  脚步作响,林之孝家的当先走了进来,满面堆着笑,又带了三分悲戚:“给老太太交差,老奴终于把林姑娘接回来了。只是姑娘身子弱,又思念亡父亡母,一路上泪珠儿都不干,老太太快心疼心疼罢!”
  林黛玉在她身后慢慢走着,当地站下,目光扫过众人,低头看向自己的脚尖,看着跟前被立即放好的蒲团,恭敬跪拜:
  “外祖母,我回来了。”
  原本还有一丝不悦的贾母一眼看见外孙女儿越发瘦得可怜,顿时把自己的那点子情绪抛到了九霄云外,只剩了心疼,双手张开:
  “快过来!我的玉儿啊!想死我了!”
  众人这才哄地一声都站了起来,一拥去扶了林黛玉起身,把她小心翼翼地送到贾母跟前。
  贾母拉着她在身侧坐下,一边掉泪一边握着她的手仔细端详:“怎么瘦成这样了?你身子骨不好,便是给你爹守孝,也要先顾着自己的性命。真有个什么,你爹在下头也不安生的!”
  又叫了紫鹃雪雁上来责备她们“不用心服侍、不劝主子规矩”等语。
  林黛玉目光一闪,软语开口:“外祖母不要怪紫鹃,我们南边的规矩她通不懂,凡事只是依命而行。雪雁却淘气,我正要罚她给我爹娘灵位守夜、添灯油,三个月不许出屋呢!”
  紫鹃是贾氏家生子,雪雁却是林家的人,即便真要惩治,贾母等人明面上也只能对着紫鹃去,杀鸡儆猴,让雪雁知道后果厉害罢了。
  可照林黛玉的说法,紫鹃是不该罚的,可该罚的雪雁,三个月不出屋子,外头人便想要找茬奚落欺负一下,都不可得了。..
  这是从哪里学到的法子,又精细又护短,又全了贾母的面子,又提点到了自己先父母的丧期问题,一举数得——厉害了啊!
  这一下,不仅邢王二夫人,便是底下坐着的姑娘们里唯一反应过来的三姑娘贾探春,都不由得对林黛玉侧目而视!
  贾母这边,仅是摩挲林黛玉的手指微微一顿,便状若无意地含笑道:“罢了,你的丫头,你自己调理罢。我也不跟着瞎操心了。这会子才回来,可饿了不曾?”
  此时正是未时三刻,当不当正不正,午饭已过、晚饭尚早,贾母问林黛玉饿不饿,依着以前林黛玉省事的性子,自然会答“并不算饿,晚上跟外祖母再一起用饭”。
  可今次黛玉却顺着她的话点了点头:“正想禀报外祖母,我守着孝,腥膻五荤都不该碰,所以饿得快。不如我先告辞回住处,吃一碗素面再来伺候。”
  屋里顿时一滞。
  王夫人一双三角眼中寒光闪过,微微一笑,看向贾母:“琏儿先前说,林丫头这一回得了高人指点,颇有些主意了。我还不信。如今这几句话说下来,老太太,您瞧,这是不是个大姑娘的样子了?”
  颇有主意?!
  寄人篱下、在舅母手里讨生活的孤女,可不能有主意啊!这是变相地在敲打她,让她乖顺听话照大人安排行事呢!
  深知嫡母手段的探春不安地看了上头坦然自若的林黛玉一眼,又看看垂眸不语的贾母,心思急转,悄悄伸手,拽了拽旁边寡嫂李纨的衣襟。
  李纨乃是二房病逝长子贾珠的遗孀,平素老实木讷,只守着儿子贾兰关门过小日子,并不参与家族中这些事务。
  但是面对此情此景,倒令她想起贾珠当初过世后,还没满一年,阖府上下便因贾元春入宫和贾宝玉做出了第一首诗,而大排筵宴、载歌载舞了。
  “老祖宗别担忧,林妹妹的起居交给我罢。梨香院那么大,我和兰儿都搬去,想来也住得下。我跟老祖宗保证,必定让林妹妹好好吃饭、好好吃药。如何?”
  李纨离座,仍旧一副老实的模样,却积极地替众人解了围。
  贾母松了一口气,嘴角弯起,便打算点头。
  可是王夫人却并不肯轻轻放过,含笑截断:“这如何使得?你林妹妹守孝,不肯沾荤腥;兰哥儿却正要长身体,顿顿都得吃肉,你难道让你儿子从此茹素不成?
  “何况你的职责是照看众位妹妹。怎么,林妹妹是你妹妹,迎春她们三个,倒不是你妹妹了?你这长嫂,可当得够偏心的!”
  第5章
  贾母沉了脸。
  王夫人满面嘲讽。
  李纨被骂得脸上通红。
  邢夫人和众姑娘一字不发。
  林黛玉心内冷笑,脸上便不觉带出了三分笑影,俏声道:“哎哟哟,就为了我守孝不肯吃肉,舅母和大嫂子竟要婆媳反目了不成?
  “好外祖母,快给她们分解分解!我分例里该吃的肉,我保证不克扣了送给外人,都留给兰哥儿吃,这可行不行呢?
  “或者明儿我就去跟殿中监要我林家的钱来,不,我这就去,先要上五百两银子给厨房里打赏,让她们专门给我和兰哥儿做饭!
  “一个又要素食清淡,又要利我调养的;一个必要大鱼大肉、给小孩子长个头儿心眼儿的。两样儿做得好,我明年还赏这么多,舅母说,这样可行?
  “若是舅母这样还要心疼兰哥儿,那说不得,外甥女儿就只能搬出去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