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是,郡王妃不放心,命奴婢暗中保护。”刚刚若不是千钧一发之际,青黛也不会轻易暴露,她手下这些人是她家郡王妃最后的底牌,若不是为了保护郡王,才不会轻易暴露在他人眼前。
裴永昭原先是以为会有同党半路来救周知府,正好一网打尽,所以他们早有准备。他们想要杀人灭口倒是让他没有想到。
有了这次风波,他们的速度便加快了许多。临近京城时,已经有护卫来迎,毕竟携带如此多的粮食,目标太大。
一直到粮食成功运进京仓暂储,都没有再发生什么异样。周知然也交由刑部看管,查案之事便不是裴永昭需要管的了。
这些日子奔波劳碌,裴永昭已经很久没有回府,临回府之前他并没有派人回去提前通禀。不知为何,他十分想要看看沈云漪突然看见自己出现在她眼前,会是何种反应。
对于她派青黛一路暗中保护这件事,他说心中没有触动肯定是假的。但是就像那股奇怪的感觉一样,他就算察觉了,也一直压制着,但是殊不知,有些东西,压抑的越狠,反扑时的力道也会更强。
这些日子沈云漪一直在为捐粮施粥的事情忙活,宗室里面几位德高望重的夫人商议着共同捐金建佛塔求雨,已经明里暗里提点过她多次,建佛塔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皇后娘娘就是笃信佛法,所以福泽深厚,舒郡王府也应该随大流。
但是被沈云漪以舒郡王府复爵时日尚短,府中开支大,银钱不凑手为由推拒了。这边拒了那些宗室夫人捐金,她后脚就在城南挨着朝廷施粥的地方搭建起一座粥棚,开始日日施粥。此举让那几位宗室夫人们甚是不屑,认为她是在故意博人眼球。
内院静悄悄的,裴永昭踏进院内,只有在院内洒扫的婆子听见动静,见是他回来了,赶忙过来行礼问安。
“郡王妃呢?”裴永昭嘴角扬起笑,一只手背在身后,手里提着几样她爱吃的玩意儿。他们两个口味差不多,都嗜甜,尤其钟爱街市上各种各样的甜食小吃。
他发现了,只有在吃这些小玩意儿时,那丫头脸上才能有些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小姑娘样子。
“郡王妃……郡王妃在休息。”
这个时辰休息?又见那婆子期期艾艾的,裴永昭立即敛起脸上的笑,“郡王妃怎么了?”
“郡王妃吩咐过,不让说啊。”那婆子看裴永昭表情有些吓人,扑腾跪下。“前两日皇后娘娘宣郡王妃进宫,郡王妃回来后双膝便肿的吓人。”
多余的话那婆子没敢说,如今只要是在内院伺候的,都是经过沈云漪挑选过的,这说话上,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自然是最明白的。
推门进了内室,静悄悄的,房内一个伺候的丫鬟都没有,里面传来浅浅的呼吸声。
裴永昭屏住呼吸,掀开层层帷幔,床榻上,沈云漪脸色略显苍白,应该是刚刚服了药睡下。
想起那婆子说是膝上受伤,他便悄悄掀开那薄锦被。果然,那膝头上包裹严实,散发着阵阵药味。
将手中的东西放在桌上,裴永昭准备转身离开,忽然看见床旁的笸箩里放着一对还未完成的箭袖。上一次收到她做的箭袖,还是出征之前。他们见最后一面时,她将那对做工略显粗糙的箭袖塞进他怀里,转身就走。
思及此,他轻手轻脚坐在床榻旁,拿起那副箭袖,扬着嘴角在自己手臂上比划了几下,正合适!
将箭袖放下,他一侧身,沈云漪的睡颜正好映入眼帘,乌黑的秀发在脸颊旁随意勾勒,明明素面朝天,却比浓妆艳抹更美得动人心魄。指尖划过缕缕发丝,脸颊,最后停留在那微微翕动的粉唇上,裴永昭鬼使神差的俯下身。
他承认,在看见那张唇的刹那,先前的景象瞬间冲入脑海,他不知怎么了,疯了似的回味贪恋那柔软的触感。
“郡……郡王回来了。”端着水的绛珠一进来,映入眼帘的便是裴永昭正在俯身吻着沈云漪的情景,她继续往里走也不是,退出去也不是。
“呃,那个本王……本王看你家郡王妃脸上趴了个小虫……对了,本王不来还不知道,郡王妃伤得如此严重,你们还独留她自己在房内,伺候的人呢?”
裴永昭掸了掸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站起身,余光瞥向沈云漪见她未醒,狂跳的心才稍定,质问时的语气多少带了些底气不足。
第52章
傍晚,沈云漪听说裴永昭回府了,派人过去请他来内院用晚饭,书铭说郡王又去了衙署。
“不是从蓟州将粮食运回来了吗,怎么还如此繁忙?”沈云漪眉头微蹙,拿着素瓷汤匙搅动着碗里提前放凉的绿豆粥,因为出资建粥棚,最近府里开销紧缩了许多,饭食上的花样她也命大厨房跟着减少了。左右天热不思饮食,还不如少做些,能省一些是一些。
“郡王没说。”去请郡王的丫鬟小心回话。
“你笑什么?”一旁的绛珠捂嘴偷笑,沈云漪不明所以。
“没有,郡王妃,奴婢没笑。”绛珠赶忙放下手,嘴角是压住了,但是眼中的笑意可藏不住。
狐疑地看了看青黛,青黛也一副明了的表情。
因为这几日她膝盖受伤未能亲自去粥棚巡视,她命人将每日的开支登记造册,好供她每日查看对账。
此次粥棚刚开始只是由她们舒郡王府一家出资捐赠,后来又有几家曾经与舒郡王府交好的宗室也陆续捐了些银两共同施粥,既然已经不单单是舒郡王府出资,那这账目便要梳理清楚。因着待会还有一堆账本要看,沈云漪没有空跟她们俩打哑谜,低头喝起粥来。
“郡王妃,您膝盖上的伤还未痊愈,要不然再等两日再看?郡王也吩咐了,让您多休息。”青黛帮忙夹了角胡糖甜饼放在沈云漪跟前的碟中。
“无碍了,只是肿了两日而已,就是绛珠大惊小怪,包扎的活像是腿断了似得。”夹起饼咬了口,酥脆甜香。就着粥,沈云漪很快便将这一角饼吃完。
“这是郡王今日晌午买了亲自送来的,您刚好服了药睡下,郡王来看了看,也没有让奴婢将您叫醒。”绛珠见沈云漪爱吃,眼中的笑意更甚。
“他?”瞄了眼盘中剩下的糖饼,还有其他各色小点,沈云漪察觉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赶忙舀起口粥掩饰,“算他有心。”
青黛与绛珠对视一眼,默契地偷偷抿起嘴。
这时,在门口伺候的辛夷掀开门帘进来,手里还捧着个不大不小的木头匣子。“郡王妃,刚才门房送进来一个木头匣子,说是给您的。”
“没说是谁送来的?”绛珠上前接过,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又递给青黛查看了下,也不像是有什么机关的样子,就是个普通模样的木头匣子,甚至这木料都不是用的什么好木料。
辛夷摇摇头,“没说,门房说那人将东西塞到他手上,只说了句是给府上郡王妃的,便匆匆离开了。”
“让那门房进来回话。”沈云漪从青黛手中接过那匣子,匣子上还落了把生了锈的小铜锁,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匣子上没有雕刻花纹,样式也是最普通的样式,看不出什么来。
门房进来回话,回话的内容跟辛夷所说无二,问及那送东西来的人是何样貌,门房回答是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个头不高不爱,不胖不瘦,身上着灰褐色短打,是那种放在人群中不怎么起眼的人,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若不是他走在路上突然变道过来将东西递给门房,门房都不会多关注那人一眼。
让人都退下,只留下青黛与绛珠在房内,沈云漪将那匣子递给青黛,青黛从头上随手拔了根银钗,对准那枚小铜锁,轻轻一撬便开了。
匣子中躺着对黄金臂钏,臂钏下放着封信。
这对臂钏做工极为精致,上面的绞丝花纹繁复,不像是大齐传统的纹样。而且受服饰影响,大齐女子更爱在腕上戴手镯,显得手腕纤细。这臂钏在大齐女子的妆奁盒子中并不常见,倒是比较受番邦女子的喜爱。
将臂钏放下,沈云漪拿起那封信,信封里面只有薄薄的一页纸,但是纸上面的字却让沈云漪脸色巨变。
“郡王妃,怎么了?”看出沈云漪脸色有变,绛珠忙上前询问。
“……没事。”将手中的信重新折起放进信封,沈云漪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好让自己看起来没什么异样。
“若是郡王今晚回来,让他来内院一趟,若是太晚了,也务必让他明日去衙署前来一趟。”沈云漪突然想起什么,冲青黛吩咐道。
“是。”青黛也看出自家郡王妃有些奇怪,但是郡王妃既然不愿意主动提,她们自然也不会多嘴问。
快要宵禁前,裴永昭才匆匆回府。
他傍晚又去衙署,还真不是全是为了逃避什么,是真有大事。魏叔的信鸽带回来了好消息,他在南方沿海的福安县见到了裴永昭信中说的红薯,不过在他去之前,已经有一伙人提前将所有的红薯买走。好在当地人还留有一些育种的种薯,魏叔磨破口舌,愿意出高价,那些当地人才愿意卖给他一些。
裴永昭原先是以为会有同党半路来救周知府,正好一网打尽,所以他们早有准备。他们想要杀人灭口倒是让他没有想到。
有了这次风波,他们的速度便加快了许多。临近京城时,已经有护卫来迎,毕竟携带如此多的粮食,目标太大。
一直到粮食成功运进京仓暂储,都没有再发生什么异样。周知然也交由刑部看管,查案之事便不是裴永昭需要管的了。
这些日子奔波劳碌,裴永昭已经很久没有回府,临回府之前他并没有派人回去提前通禀。不知为何,他十分想要看看沈云漪突然看见自己出现在她眼前,会是何种反应。
对于她派青黛一路暗中保护这件事,他说心中没有触动肯定是假的。但是就像那股奇怪的感觉一样,他就算察觉了,也一直压制着,但是殊不知,有些东西,压抑的越狠,反扑时的力道也会更强。
这些日子沈云漪一直在为捐粮施粥的事情忙活,宗室里面几位德高望重的夫人商议着共同捐金建佛塔求雨,已经明里暗里提点过她多次,建佛塔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皇后娘娘就是笃信佛法,所以福泽深厚,舒郡王府也应该随大流。
但是被沈云漪以舒郡王府复爵时日尚短,府中开支大,银钱不凑手为由推拒了。这边拒了那些宗室夫人捐金,她后脚就在城南挨着朝廷施粥的地方搭建起一座粥棚,开始日日施粥。此举让那几位宗室夫人们甚是不屑,认为她是在故意博人眼球。
内院静悄悄的,裴永昭踏进院内,只有在院内洒扫的婆子听见动静,见是他回来了,赶忙过来行礼问安。
“郡王妃呢?”裴永昭嘴角扬起笑,一只手背在身后,手里提着几样她爱吃的玩意儿。他们两个口味差不多,都嗜甜,尤其钟爱街市上各种各样的甜食小吃。
他发现了,只有在吃这些小玩意儿时,那丫头脸上才能有些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小姑娘样子。
“郡王妃……郡王妃在休息。”
这个时辰休息?又见那婆子期期艾艾的,裴永昭立即敛起脸上的笑,“郡王妃怎么了?”
“郡王妃吩咐过,不让说啊。”那婆子看裴永昭表情有些吓人,扑腾跪下。“前两日皇后娘娘宣郡王妃进宫,郡王妃回来后双膝便肿的吓人。”
多余的话那婆子没敢说,如今只要是在内院伺候的,都是经过沈云漪挑选过的,这说话上,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自然是最明白的。
推门进了内室,静悄悄的,房内一个伺候的丫鬟都没有,里面传来浅浅的呼吸声。
裴永昭屏住呼吸,掀开层层帷幔,床榻上,沈云漪脸色略显苍白,应该是刚刚服了药睡下。
想起那婆子说是膝上受伤,他便悄悄掀开那薄锦被。果然,那膝头上包裹严实,散发着阵阵药味。
将手中的东西放在桌上,裴永昭准备转身离开,忽然看见床旁的笸箩里放着一对还未完成的箭袖。上一次收到她做的箭袖,还是出征之前。他们见最后一面时,她将那对做工略显粗糙的箭袖塞进他怀里,转身就走。
思及此,他轻手轻脚坐在床榻旁,拿起那副箭袖,扬着嘴角在自己手臂上比划了几下,正合适!
将箭袖放下,他一侧身,沈云漪的睡颜正好映入眼帘,乌黑的秀发在脸颊旁随意勾勒,明明素面朝天,却比浓妆艳抹更美得动人心魄。指尖划过缕缕发丝,脸颊,最后停留在那微微翕动的粉唇上,裴永昭鬼使神差的俯下身。
他承认,在看见那张唇的刹那,先前的景象瞬间冲入脑海,他不知怎么了,疯了似的回味贪恋那柔软的触感。
“郡……郡王回来了。”端着水的绛珠一进来,映入眼帘的便是裴永昭正在俯身吻着沈云漪的情景,她继续往里走也不是,退出去也不是。
“呃,那个本王……本王看你家郡王妃脸上趴了个小虫……对了,本王不来还不知道,郡王妃伤得如此严重,你们还独留她自己在房内,伺候的人呢?”
裴永昭掸了掸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站起身,余光瞥向沈云漪见她未醒,狂跳的心才稍定,质问时的语气多少带了些底气不足。
第52章
傍晚,沈云漪听说裴永昭回府了,派人过去请他来内院用晚饭,书铭说郡王又去了衙署。
“不是从蓟州将粮食运回来了吗,怎么还如此繁忙?”沈云漪眉头微蹙,拿着素瓷汤匙搅动着碗里提前放凉的绿豆粥,因为出资建粥棚,最近府里开销紧缩了许多,饭食上的花样她也命大厨房跟着减少了。左右天热不思饮食,还不如少做些,能省一些是一些。
“郡王没说。”去请郡王的丫鬟小心回话。
“你笑什么?”一旁的绛珠捂嘴偷笑,沈云漪不明所以。
“没有,郡王妃,奴婢没笑。”绛珠赶忙放下手,嘴角是压住了,但是眼中的笑意可藏不住。
狐疑地看了看青黛,青黛也一副明了的表情。
因为这几日她膝盖受伤未能亲自去粥棚巡视,她命人将每日的开支登记造册,好供她每日查看对账。
此次粥棚刚开始只是由她们舒郡王府一家出资捐赠,后来又有几家曾经与舒郡王府交好的宗室也陆续捐了些银两共同施粥,既然已经不单单是舒郡王府出资,那这账目便要梳理清楚。因着待会还有一堆账本要看,沈云漪没有空跟她们俩打哑谜,低头喝起粥来。
“郡王妃,您膝盖上的伤还未痊愈,要不然再等两日再看?郡王也吩咐了,让您多休息。”青黛帮忙夹了角胡糖甜饼放在沈云漪跟前的碟中。
“无碍了,只是肿了两日而已,就是绛珠大惊小怪,包扎的活像是腿断了似得。”夹起饼咬了口,酥脆甜香。就着粥,沈云漪很快便将这一角饼吃完。
“这是郡王今日晌午买了亲自送来的,您刚好服了药睡下,郡王来看了看,也没有让奴婢将您叫醒。”绛珠见沈云漪爱吃,眼中的笑意更甚。
“他?”瞄了眼盘中剩下的糖饼,还有其他各色小点,沈云漪察觉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赶忙舀起口粥掩饰,“算他有心。”
青黛与绛珠对视一眼,默契地偷偷抿起嘴。
这时,在门口伺候的辛夷掀开门帘进来,手里还捧着个不大不小的木头匣子。“郡王妃,刚才门房送进来一个木头匣子,说是给您的。”
“没说是谁送来的?”绛珠上前接过,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又递给青黛查看了下,也不像是有什么机关的样子,就是个普通模样的木头匣子,甚至这木料都不是用的什么好木料。
辛夷摇摇头,“没说,门房说那人将东西塞到他手上,只说了句是给府上郡王妃的,便匆匆离开了。”
“让那门房进来回话。”沈云漪从青黛手中接过那匣子,匣子上还落了把生了锈的小铜锁,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匣子上没有雕刻花纹,样式也是最普通的样式,看不出什么来。
门房进来回话,回话的内容跟辛夷所说无二,问及那送东西来的人是何样貌,门房回答是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个头不高不爱,不胖不瘦,身上着灰褐色短打,是那种放在人群中不怎么起眼的人,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若不是他走在路上突然变道过来将东西递给门房,门房都不会多关注那人一眼。
让人都退下,只留下青黛与绛珠在房内,沈云漪将那匣子递给青黛,青黛从头上随手拔了根银钗,对准那枚小铜锁,轻轻一撬便开了。
匣子中躺着对黄金臂钏,臂钏下放着封信。
这对臂钏做工极为精致,上面的绞丝花纹繁复,不像是大齐传统的纹样。而且受服饰影响,大齐女子更爱在腕上戴手镯,显得手腕纤细。这臂钏在大齐女子的妆奁盒子中并不常见,倒是比较受番邦女子的喜爱。
将臂钏放下,沈云漪拿起那封信,信封里面只有薄薄的一页纸,但是纸上面的字却让沈云漪脸色巨变。
“郡王妃,怎么了?”看出沈云漪脸色有变,绛珠忙上前询问。
“……没事。”将手中的信重新折起放进信封,沈云漪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好让自己看起来没什么异样。
“若是郡王今晚回来,让他来内院一趟,若是太晚了,也务必让他明日去衙署前来一趟。”沈云漪突然想起什么,冲青黛吩咐道。
“是。”青黛也看出自家郡王妃有些奇怪,但是郡王妃既然不愿意主动提,她们自然也不会多嘴问。
快要宵禁前,裴永昭才匆匆回府。
他傍晚又去衙署,还真不是全是为了逃避什么,是真有大事。魏叔的信鸽带回来了好消息,他在南方沿海的福安县见到了裴永昭信中说的红薯,不过在他去之前,已经有一伙人提前将所有的红薯买走。好在当地人还留有一些育种的种薯,魏叔磨破口舌,愿意出高价,那些当地人才愿意卖给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