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他爱过吗。爱情不是他的课题,“幸福”也从来不是他的目标。
星空无限,宇宙无垠,而他曾有雄心,想在这无穷无限中留下一个他的小小脚印。
如果这种相信也算一种爱的话。
他苦笑了一下,想抖个机灵——被学术梦想甩了算不算。
大卫开口说道:“要是在谷歌学术上搜索我的名字,除掉重名的之外,我的谷歌引用有三百多。那篇文章是我们实验室两年的成果,我数过,我的名字在作者列表第二页,排第五十九个,我分析的数据支撑了两行半论文。”
“所以退学了?”
大卫陷入沉默。
为什么放弃呢,因为连导师也不看好这个方向。因为学姐学长做完几轮博士后仍找不到工作。因为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但大卫也知道,这些只是糊弄别人的理由。
事实是,他害怕极了。
大卫脑子里闪过那个黑色的、椭圆的洞。
那个洞大小不一、时而圆时而扁,每当他失控的时候就会出现。好像黑洞,整个人失重跌进去,又好像铁饼,压在他身上有千斤重。
他动不了,只能等待它过去。
“大概是我发现自己能力有限……”大卫自嘲地笑了笑,“研究暗物质这事儿也跟暗物质似的,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太虚无了。”
大卫谈起学术往事,眼神闪烁,有点天真,又有种近乡情怯的羞赧,珍妮看得入了神。
大卫见珍妮不做声,侧过头:“嗯?”
珍妮早已微醺,双手捧着酒杯,看着大卫的眼睛:“很厉害呢。梦想什么的,努力过就有意义,就算失败了,也很帅气。”
帅气?大卫笑容中带着几分苦涩。
他转头看向珍妮。她脸颊泛红,鼻尖微微翘起,脖子往前倾,仿佛快要支撑不住脑袋的重量。
一缕头发从马尾跑出来,连发梢都透着倦意。
大卫眼看珍妮的脸越来越贴近吧台。在就要倒向吧台的那一刻,他伸出双臂,扶住她的肩,说:“走吧,回家。”
珍妮摇晃着从出租车下来。
她平日不过一杯啤酒的量,今天猛地灌下四杯,此刻只觉头晕目眩。
还没走两步,一个踉跄,向旁边连退几步,扶住一旁的行道树才刹住车。
迷糊中她看到大卫靠近她、摇了摇头,然后转过身,蹲下去。
“上来,我背你。”
珍妮低头看过去,大卫蹲在地上,修长脖颈连接着宽阔肩膀,黑衣黑裤融化在黑夜的背景。
“是天使吧。”珍妮嘟囔着,伸手搭了上去。
他背着她,在暗夜里前行。
夜色渐浓、晚风习习,吹拂在脸上,是温柔的凉意。
珍妮突然地,为这一刻心动不已。
她无意辨析这心动来自月光、晚风、酒精,还是她正用双手牢牢勾住的天使。
只愿沉醉其中。
“david。”
“嗯?”
“大卫。”
“嗯……”
“王、大、卫。”
珍妮的头耷拉在大卫颈边。
“你好香啊。”珍妮突然蹦出来一句。
她的气息萦绕,碎发拂过大卫的脖子,令他心神不宁。
珍妮又说:“要是我年轻五岁、哦不、三岁,肯定会喜欢你。”
她的声音软绵绵、慢吞吞。
听到这句话的大卫一时身体僵住,不知如何是好。
从小到大,他不缺少被表白的经验,可是被趴在背上的女孩用虚拟语气表白,这还是平生第一次。
正在他思索如何应对时,背上的珍妮突然长长地、沉沉地叹一口气。
“可是我怕了,不敢再来一次……”她凑近了一点,在大卫耳边,声音微微颤抖,像独白又像梦呓,“大卫你知道吗,失恋真的好痛哦,我的心,这里好痛。”
大卫没接话。
突然地,很多情绪涌上来,几乎将他淹没。
好像那种痛苦透过她的胸膛进入他的脊背,在他的心脏钻了一个孔。
好像他完完全全明白那种心痛,并为她的痛苦而感到痛苦。
大卫不作声,背着珍妮继续往公寓走去,内心却仿佛经历过一场地震。
然后他听到珍妮说:“大卫,我们当朋友吧,很好很好的朋友。”
没想到,醉鬼小姐一句话一个拐弯,山路十八弯,把他这位自封的情场老手耍得团团转。
大卫哭笑不得,也学珍妮叹了口气。
第10章 (十)桂花拿铁
「爱码字的珍珠大大,继续写,不要停。」路曼宁
?
“请问,你是爱码字的珍珠吗?”
珍妮从别人口中听到自己高三时取的网名,一脸汗颜,只好尴尬笑笑:“呃……我叫李珍妮,叫我珍妮就好。”
“珍妮你好,我叫路曼宁,是小猫网的文学编辑。”
珍妮见那路曼宁个子高挑,及肩头发梳低马尾,戴细框眼镜,白色衬衫外头罩一件卡其色羊毛背心,搭配水洗直筒牛仔裤,宽松俏丽,像时尚杂志里的知识分子。
“就像我在邮件里说的,这个比赛的目的是挖掘新的作者。我看过你的小说,写的不多,但很有自己的文字风格。如果你能把这个中篇改写成长篇参加比赛的话,我们这边可以帮忙推荐。当然,这是一个比赛,有时间限制和字数要求。”
路曼宁语速微快,表达精准从容,和她的打扮一样,有种恰如其分的自信。
珍妮双手捧住桂花拿铁,不知说什么好。
三天前,珍妮久违地登陆了小猫网账号,看到路编辑半个月前发来的私信,问她是否有兴趣将三万字的《达西先生,你在想什么》改写成长篇,参加网站的连载比赛。
那是珍妮大四上完英文小说精读课后一时兴起写的同人文。
多年后点开重读,珍妮惊诧于当时那文绉绉的天真: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聚会上,母亲看周达西的眼神殷切、近乎谄媚,令叶伊莎想起简奥斯汀两百多年前的箴言。」
「伊莎喜欢达西有一百个理由,伊莎需要婚姻,在所有可能的选择里,达西是最好的。达西喜欢伊莎必须排除万难,她的家人难以忍受,她的财产微乎其微。」
「达西不爱说话,总是安静地望着伊莎。伊莎常常想问:达西先生,你在想什么?」
珍妮的声音小小的:“这是很多年前写着玩的。”
曼宁点点头:“你想重新写别的也没问题。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但又好像还缺点什么,从头到尾仍是伊莎的视角,达西先生到底在想什么呢。如果能加入达西的平行视角,甚至加上一点悬疑的元素,我想会是非常精彩的长篇。”
珍妮啜一口咖啡,抬头看曼宁,犹豫着说:“那个,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没什么粉丝。”
曼宁笑,抬了抬眉毛:“给你看身份证?我们办公室在楼上,最近装修,所以约在这家咖啡店。”
珍妮也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没料到会来找我。”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每天要读大量的网络小说。大部分小说很雷同,换一下场景、设定。但人物关系情感结构,都是一样的。仔细读的话,连吻戏和床戏用的都是同一套词汇。偶尔看到新鲜的文字,就会留下印象。”
她顿了顿,说:“十年前的言情小说是清一色霸总文、<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uijian/gaoganwen/ target=_blank >高干文。可是这些年,人们看到,真实世界的霸道总裁京城高干只会出现在性丑闻报道里。”
珍妮联想到最近的新闻,和曼宁交换一个无奈的眼神,并在这个眼神中迅速结成同盟。
曼宁继续说道:“和严肃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对当下社会的反应更迅速更直观。我的观察是,这几年来读者更爱看那种旗鼓相当的浪漫故事,职场的比重更大,女性不仅渴望爱情,也努力实现自我。比起霸道多金,温柔体贴的男主角变得更受欢迎。”
“我们做这个比赛,也是想知道,网络小说在快速消费品之外,还有什么可能性。你的语言有都市味道,又有种狡黠机灵的气质,我很看好你。”
曼宁讲话有点学院气,条理清晰,语气里有种超越她年纪的确凿,令人很想相信她。
听她这样讲,珍妮感到欣喜,更觉得不安。除了高中语文老师,没有人这样肯定过她,她写的东西真的有任何超过自娱自乐以外的价值吗。
珍妮张口,仿佛自问自答:“我,真的可以吗。”
曼宁突然咧开嘴笑,她笑起来显得稚气了不少:“其实我们很少约作者见面。网络作者大多不爱见人,都靠网络沟通。我约你出来,的确带一点私心。”
“我看过你写的东西,好几年前。”
珍妮听到她说的话,猛地抬头。
曼宁收敛起职业的微笑,抬了下眼镜,脸上闪过近乎害羞的神情:“几年前我在纽约州郊区的文理学院念本科,英语不好,念得吃力,也没交到朋友,成天躲在宿舍里看网络小说。有次点到你写的,一篇接着一篇,一晚上全看完了。那篇《法拉盛爱情故事》,我翻来覆去读过许多遍,说不上好在哪里,只是觉得亲切。噢,在某个时空有人经历过类似的事、发过相同的感慨,好像就没那么寂寞了。”
星空无限,宇宙无垠,而他曾有雄心,想在这无穷无限中留下一个他的小小脚印。
如果这种相信也算一种爱的话。
他苦笑了一下,想抖个机灵——被学术梦想甩了算不算。
大卫开口说道:“要是在谷歌学术上搜索我的名字,除掉重名的之外,我的谷歌引用有三百多。那篇文章是我们实验室两年的成果,我数过,我的名字在作者列表第二页,排第五十九个,我分析的数据支撑了两行半论文。”
“所以退学了?”
大卫陷入沉默。
为什么放弃呢,因为连导师也不看好这个方向。因为学姐学长做完几轮博士后仍找不到工作。因为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但大卫也知道,这些只是糊弄别人的理由。
事实是,他害怕极了。
大卫脑子里闪过那个黑色的、椭圆的洞。
那个洞大小不一、时而圆时而扁,每当他失控的时候就会出现。好像黑洞,整个人失重跌进去,又好像铁饼,压在他身上有千斤重。
他动不了,只能等待它过去。
“大概是我发现自己能力有限……”大卫自嘲地笑了笑,“研究暗物质这事儿也跟暗物质似的,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太虚无了。”
大卫谈起学术往事,眼神闪烁,有点天真,又有种近乡情怯的羞赧,珍妮看得入了神。
大卫见珍妮不做声,侧过头:“嗯?”
珍妮早已微醺,双手捧着酒杯,看着大卫的眼睛:“很厉害呢。梦想什么的,努力过就有意义,就算失败了,也很帅气。”
帅气?大卫笑容中带着几分苦涩。
他转头看向珍妮。她脸颊泛红,鼻尖微微翘起,脖子往前倾,仿佛快要支撑不住脑袋的重量。
一缕头发从马尾跑出来,连发梢都透着倦意。
大卫眼看珍妮的脸越来越贴近吧台。在就要倒向吧台的那一刻,他伸出双臂,扶住她的肩,说:“走吧,回家。”
珍妮摇晃着从出租车下来。
她平日不过一杯啤酒的量,今天猛地灌下四杯,此刻只觉头晕目眩。
还没走两步,一个踉跄,向旁边连退几步,扶住一旁的行道树才刹住车。
迷糊中她看到大卫靠近她、摇了摇头,然后转过身,蹲下去。
“上来,我背你。”
珍妮低头看过去,大卫蹲在地上,修长脖颈连接着宽阔肩膀,黑衣黑裤融化在黑夜的背景。
“是天使吧。”珍妮嘟囔着,伸手搭了上去。
他背着她,在暗夜里前行。
夜色渐浓、晚风习习,吹拂在脸上,是温柔的凉意。
珍妮突然地,为这一刻心动不已。
她无意辨析这心动来自月光、晚风、酒精,还是她正用双手牢牢勾住的天使。
只愿沉醉其中。
“david。”
“嗯?”
“大卫。”
“嗯……”
“王、大、卫。”
珍妮的头耷拉在大卫颈边。
“你好香啊。”珍妮突然蹦出来一句。
她的气息萦绕,碎发拂过大卫的脖子,令他心神不宁。
珍妮又说:“要是我年轻五岁、哦不、三岁,肯定会喜欢你。”
她的声音软绵绵、慢吞吞。
听到这句话的大卫一时身体僵住,不知如何是好。
从小到大,他不缺少被表白的经验,可是被趴在背上的女孩用虚拟语气表白,这还是平生第一次。
正在他思索如何应对时,背上的珍妮突然长长地、沉沉地叹一口气。
“可是我怕了,不敢再来一次……”她凑近了一点,在大卫耳边,声音微微颤抖,像独白又像梦呓,“大卫你知道吗,失恋真的好痛哦,我的心,这里好痛。”
大卫没接话。
突然地,很多情绪涌上来,几乎将他淹没。
好像那种痛苦透过她的胸膛进入他的脊背,在他的心脏钻了一个孔。
好像他完完全全明白那种心痛,并为她的痛苦而感到痛苦。
大卫不作声,背着珍妮继续往公寓走去,内心却仿佛经历过一场地震。
然后他听到珍妮说:“大卫,我们当朋友吧,很好很好的朋友。”
没想到,醉鬼小姐一句话一个拐弯,山路十八弯,把他这位自封的情场老手耍得团团转。
大卫哭笑不得,也学珍妮叹了口气。
第10章 (十)桂花拿铁
「爱码字的珍珠大大,继续写,不要停。」路曼宁
?
“请问,你是爱码字的珍珠吗?”
珍妮从别人口中听到自己高三时取的网名,一脸汗颜,只好尴尬笑笑:“呃……我叫李珍妮,叫我珍妮就好。”
“珍妮你好,我叫路曼宁,是小猫网的文学编辑。”
珍妮见那路曼宁个子高挑,及肩头发梳低马尾,戴细框眼镜,白色衬衫外头罩一件卡其色羊毛背心,搭配水洗直筒牛仔裤,宽松俏丽,像时尚杂志里的知识分子。
“就像我在邮件里说的,这个比赛的目的是挖掘新的作者。我看过你的小说,写的不多,但很有自己的文字风格。如果你能把这个中篇改写成长篇参加比赛的话,我们这边可以帮忙推荐。当然,这是一个比赛,有时间限制和字数要求。”
路曼宁语速微快,表达精准从容,和她的打扮一样,有种恰如其分的自信。
珍妮双手捧住桂花拿铁,不知说什么好。
三天前,珍妮久违地登陆了小猫网账号,看到路编辑半个月前发来的私信,问她是否有兴趣将三万字的《达西先生,你在想什么》改写成长篇,参加网站的连载比赛。
那是珍妮大四上完英文小说精读课后一时兴起写的同人文。
多年后点开重读,珍妮惊诧于当时那文绉绉的天真: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聚会上,母亲看周达西的眼神殷切、近乎谄媚,令叶伊莎想起简奥斯汀两百多年前的箴言。」
「伊莎喜欢达西有一百个理由,伊莎需要婚姻,在所有可能的选择里,达西是最好的。达西喜欢伊莎必须排除万难,她的家人难以忍受,她的财产微乎其微。」
「达西不爱说话,总是安静地望着伊莎。伊莎常常想问:达西先生,你在想什么?」
珍妮的声音小小的:“这是很多年前写着玩的。”
曼宁点点头:“你想重新写别的也没问题。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但又好像还缺点什么,从头到尾仍是伊莎的视角,达西先生到底在想什么呢。如果能加入达西的平行视角,甚至加上一点悬疑的元素,我想会是非常精彩的长篇。”
珍妮啜一口咖啡,抬头看曼宁,犹豫着说:“那个,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没什么粉丝。”
曼宁笑,抬了抬眉毛:“给你看身份证?我们办公室在楼上,最近装修,所以约在这家咖啡店。”
珍妮也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没料到会来找我。”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每天要读大量的网络小说。大部分小说很雷同,换一下场景、设定。但人物关系情感结构,都是一样的。仔细读的话,连吻戏和床戏用的都是同一套词汇。偶尔看到新鲜的文字,就会留下印象。”
她顿了顿,说:“十年前的言情小说是清一色霸总文、<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uijian/gaoganwen/ target=_blank >高干文。可是这些年,人们看到,真实世界的霸道总裁京城高干只会出现在性丑闻报道里。”
珍妮联想到最近的新闻,和曼宁交换一个无奈的眼神,并在这个眼神中迅速结成同盟。
曼宁继续说道:“和严肃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对当下社会的反应更迅速更直观。我的观察是,这几年来读者更爱看那种旗鼓相当的浪漫故事,职场的比重更大,女性不仅渴望爱情,也努力实现自我。比起霸道多金,温柔体贴的男主角变得更受欢迎。”
“我们做这个比赛,也是想知道,网络小说在快速消费品之外,还有什么可能性。你的语言有都市味道,又有种狡黠机灵的气质,我很看好你。”
曼宁讲话有点学院气,条理清晰,语气里有种超越她年纪的确凿,令人很想相信她。
听她这样讲,珍妮感到欣喜,更觉得不安。除了高中语文老师,没有人这样肯定过她,她写的东西真的有任何超过自娱自乐以外的价值吗。
珍妮张口,仿佛自问自答:“我,真的可以吗。”
曼宁突然咧开嘴笑,她笑起来显得稚气了不少:“其实我们很少约作者见面。网络作者大多不爱见人,都靠网络沟通。我约你出来,的确带一点私心。”
“我看过你写的东西,好几年前。”
珍妮听到她说的话,猛地抬头。
曼宁收敛起职业的微笑,抬了下眼镜,脸上闪过近乎害羞的神情:“几年前我在纽约州郊区的文理学院念本科,英语不好,念得吃力,也没交到朋友,成天躲在宿舍里看网络小说。有次点到你写的,一篇接着一篇,一晚上全看完了。那篇《法拉盛爱情故事》,我翻来覆去读过许多遍,说不上好在哪里,只是觉得亲切。噢,在某个时空有人经历过类似的事、发过相同的感慨,好像就没那么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