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94节
还真是一个人啊?怎么这么不像呢?
农机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琢磨半天,还是把驾驶证递给了杜思苦。
“我就是剪了头发。”杜思苦把额头前的碎发一下子全扒拉上去了,“你再仔细瞧瞧。”是不是这张脸。
“噢,是你,对!”这下,彻底认出来了。
杜思苦拿到了正式的驾驶证,就把临时拖拉机驾驶证给还了回去。
“同志,这边有去市里的公交车吗?”
“有个小巴,在叉路口那边,五点钟最后一班。”
“谢谢同志。”
杜思苦跟农机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告别后,背着大行李,加快速度往叉路口那边走。这趟小巴要是赶不上,那她只能用两只脚走到机修厂也。
杜思苦都不敢想。
万幸。
刚到叉路口就看到小巴过来了,杜思苦招手,小巴车停下了。
最后一班车,人挺多的。
杜思苦是硬挤上去的,车票五毛钱。
杜思苦是在最后一站下的车。
从车上下来后,人像是活过来了,在车上是真挤啊。
这边离机修厂还有一段距离。
得走个二十分钟吧。
才二十分钟。
这对杜思苦来说小意思。
“老板,来碗炒饭。”杜思苦找了个国营小馆子,叫了个炒饭,加鸡蛋的。
饿,得吃点东西补充能量。
她不忘说:“要大碗的。”
杜思苦回到机修厂的时候,保卫科的同志都没认出她,还要她把进出证拿出来。
等看到进出证上面的名字。
保卫科的同志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杜思苦?
小杜?
眼前这短头发的是小杜?
这个头不对啊。
杜思苦熟练的把挡在脑门前的碎发撩起来,“看看,像不像。”
保卫科的同志傻眼了,像,不对,那就是杜思苦啊。
“你怎么把头发给剪了?”
他进出证还给了杜思苦。
“卖了五块钱。”杜思苦接过进出证,从小门走了进去。
五块钱。
这头发还能卖钱啊。
保卫科的同志摸了摸自己的短头发,这年头头发都有人要啊?
“长头发才有人收。”杜思苦往里面走。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把刘芸送走,正准备去冰棒厂那边的宿舍把老三找回来。
于月莺就找过来了。
“姨妈,我想跟你聊聊。”于月莺眼睛直视着杜母。
她在杜家呆了二十多天了,姨妈压根就没有把她妈的话放在心上,帮她找对象这事,也是敷衍得很。
之前,于月莺还对隔壁家的沈洋有点好感。
可是这段时间看到沈洋那不上进的样子,于月莺觉得这样的人男人……没什么用。
不去工作,不赚钱,还受了处分。
现在饭都不吃,只怕再这样下去,得饿死。
于月莺现在想换个目标了。
还有冰棒厂的工作,杜爷爷答应过给她的,可这段时间一直没动静。
于月莺决定晚上再跟杜爷爷提一提这事。
可能是老人家忘了。
“月莺,这对象的事不是这么好找的,周围的我都去看过了,”杜母也是为难,“你也知道你这户口的事挺难办的。”
“姨妈,我就想跟你说这户口的事,这暂住证又延期了一次,要不这样,你把我户口寄挂在这边,这样就能一直住了。”于月莺说,“您放心,我不是要一直住在这,,只要我接了冰棒厂的工作,我就搬到那边去。”
让杜家老三把房子让出来。
杜母:“寄挂的事不成。”
没得商量。
于家那边什么情况,有什么亲戚她根本摸不清楚,不敢堵。
机修厂。
女工宿舍。
余凤敏拿着杜思苦的拖拉机驾驶证翻来覆去的看,这红皮的壳子真好看啊。
“思苦,这才半个月,你就把证拿到了!”余凤敏太羡慕了。
“不难,买三本书,全部背下来,再把开车的技术学会,就能去考了。”杜思苦在床边整理行李。
“背书太难了 。”余凤敏嘟嚷着。
旁边,袁秀红说:“思苦,你给你哥的信我送过去了。”
事办了。
第42章 042
工厂福利品
信是半个月前送的。
送完信之后袁秀红就一直在机修厂, 没出去过了。
只见杜思苦从行李里头拿出一袋子晒干的笋子,又拿出了自己的铝饭盒,里面装的是长和大队姜婶子做的豆腐乳, 这个菜配粥特别好。
“秀红,你吃这个吗?”杜思苦拿着铝饭盒走到袁秀红床边, “信的事谢谢了。”
袁秀红早上爱喝粥,看到豆腐乳眼睛一亮, “分我一点吧。”
她就不跟杜思苦客气了。
至于余凤敏, 在尝了一点点豆腐乳的味道后,直点头, 她也要了。
这个东西下饭。
她这里有装罐头的空瓶子,足足有四瓶,还有两瓶没开的桔子罐头, 还没来得及吃。
这些都是余凤敏从家里带过来的。
杜思苦收拾行李都收了半个小时。
东西太多。
“凤敏,你的手电筒。”杜思苦把余凤敏的手电筒递了过去, “回发了工业劵, 我给你买两卷电池。”
她现在手里有钱,但是没有劵, 有些东西买不了。
“用上了吗?”余凤敏问。
“你给我买的东西都用上了,大队那边就长和大队有电, 其他村都没通电,晚上只能用蜡烛。”杜苦思叹道, “还是咱们厂里好,连宿舍这边都有电灯。”
不下乡是不知道那边的苦。
不说通电,日常物资都挺紧缺的。
像这些食粮大丰收, 村民们上交公粮之后, 再卖上一些, 剩下的也就是今年的口粮。
都不富裕。
“思苦,乡下的大队连电都没有?那不是连电话都没有。”袁秀红忽然问。
“没通电的大队肯定没有电话,”杜思苦顺手把干笋放到了桌上,回头看着袁秀红,“有广播站的都是少数,我去的那些大队,据鲁队长说,已经算是好一点的生产队了。”更穷的也有不少,拖拉机都租不起呢。
袁秀红开始为袁爷爷担心。
她爷爷年纪大了,去了下头小县的一个偏远大队避难,这要是有什么事,那都联系不上她。
亏她还把要机修厂传达室的电话告诉爷爷了。
袁秀红满脸愁容。
余凤敏看杜思苦收拾完东西,就挨着杜思苦坐下,她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跟杜思苦说呢。
“思苦,你知不知道,庞月虹走了。”
杜思苦半个月没回机修厂,当然不知道。
农机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琢磨半天,还是把驾驶证递给了杜思苦。
“我就是剪了头发。”杜思苦把额头前的碎发一下子全扒拉上去了,“你再仔细瞧瞧。”是不是这张脸。
“噢,是你,对!”这下,彻底认出来了。
杜思苦拿到了正式的驾驶证,就把临时拖拉机驾驶证给还了回去。
“同志,这边有去市里的公交车吗?”
“有个小巴,在叉路口那边,五点钟最后一班。”
“谢谢同志。”
杜思苦跟农机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告别后,背着大行李,加快速度往叉路口那边走。这趟小巴要是赶不上,那她只能用两只脚走到机修厂也。
杜思苦都不敢想。
万幸。
刚到叉路口就看到小巴过来了,杜思苦招手,小巴车停下了。
最后一班车,人挺多的。
杜思苦是硬挤上去的,车票五毛钱。
杜思苦是在最后一站下的车。
从车上下来后,人像是活过来了,在车上是真挤啊。
这边离机修厂还有一段距离。
得走个二十分钟吧。
才二十分钟。
这对杜思苦来说小意思。
“老板,来碗炒饭。”杜思苦找了个国营小馆子,叫了个炒饭,加鸡蛋的。
饿,得吃点东西补充能量。
她不忘说:“要大碗的。”
杜思苦回到机修厂的时候,保卫科的同志都没认出她,还要她把进出证拿出来。
等看到进出证上面的名字。
保卫科的同志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杜思苦?
小杜?
眼前这短头发的是小杜?
这个头不对啊。
杜思苦熟练的把挡在脑门前的碎发撩起来,“看看,像不像。”
保卫科的同志傻眼了,像,不对,那就是杜思苦啊。
“你怎么把头发给剪了?”
他进出证还给了杜思苦。
“卖了五块钱。”杜思苦接过进出证,从小门走了进去。
五块钱。
这头发还能卖钱啊。
保卫科的同志摸了摸自己的短头发,这年头头发都有人要啊?
“长头发才有人收。”杜思苦往里面走。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把刘芸送走,正准备去冰棒厂那边的宿舍把老三找回来。
于月莺就找过来了。
“姨妈,我想跟你聊聊。”于月莺眼睛直视着杜母。
她在杜家呆了二十多天了,姨妈压根就没有把她妈的话放在心上,帮她找对象这事,也是敷衍得很。
之前,于月莺还对隔壁家的沈洋有点好感。
可是这段时间看到沈洋那不上进的样子,于月莺觉得这样的人男人……没什么用。
不去工作,不赚钱,还受了处分。
现在饭都不吃,只怕再这样下去,得饿死。
于月莺现在想换个目标了。
还有冰棒厂的工作,杜爷爷答应过给她的,可这段时间一直没动静。
于月莺决定晚上再跟杜爷爷提一提这事。
可能是老人家忘了。
“月莺,这对象的事不是这么好找的,周围的我都去看过了,”杜母也是为难,“你也知道你这户口的事挺难办的。”
“姨妈,我就想跟你说这户口的事,这暂住证又延期了一次,要不这样,你把我户口寄挂在这边,这样就能一直住了。”于月莺说,“您放心,我不是要一直住在这,,只要我接了冰棒厂的工作,我就搬到那边去。”
让杜家老三把房子让出来。
杜母:“寄挂的事不成。”
没得商量。
于家那边什么情况,有什么亲戚她根本摸不清楚,不敢堵。
机修厂。
女工宿舍。
余凤敏拿着杜思苦的拖拉机驾驶证翻来覆去的看,这红皮的壳子真好看啊。
“思苦,这才半个月,你就把证拿到了!”余凤敏太羡慕了。
“不难,买三本书,全部背下来,再把开车的技术学会,就能去考了。”杜思苦在床边整理行李。
“背书太难了 。”余凤敏嘟嚷着。
旁边,袁秀红说:“思苦,你给你哥的信我送过去了。”
事办了。
第42章 042
工厂福利品
信是半个月前送的。
送完信之后袁秀红就一直在机修厂, 没出去过了。
只见杜思苦从行李里头拿出一袋子晒干的笋子,又拿出了自己的铝饭盒,里面装的是长和大队姜婶子做的豆腐乳, 这个菜配粥特别好。
“秀红,你吃这个吗?”杜思苦拿着铝饭盒走到袁秀红床边, “信的事谢谢了。”
袁秀红早上爱喝粥,看到豆腐乳眼睛一亮, “分我一点吧。”
她就不跟杜思苦客气了。
至于余凤敏, 在尝了一点点豆腐乳的味道后,直点头, 她也要了。
这个东西下饭。
她这里有装罐头的空瓶子,足足有四瓶,还有两瓶没开的桔子罐头, 还没来得及吃。
这些都是余凤敏从家里带过来的。
杜思苦收拾行李都收了半个小时。
东西太多。
“凤敏,你的手电筒。”杜思苦把余凤敏的手电筒递了过去, “回发了工业劵, 我给你买两卷电池。”
她现在手里有钱,但是没有劵, 有些东西买不了。
“用上了吗?”余凤敏问。
“你给我买的东西都用上了,大队那边就长和大队有电, 其他村都没通电,晚上只能用蜡烛。”杜苦思叹道, “还是咱们厂里好,连宿舍这边都有电灯。”
不下乡是不知道那边的苦。
不说通电,日常物资都挺紧缺的。
像这些食粮大丰收, 村民们上交公粮之后, 再卖上一些, 剩下的也就是今年的口粮。
都不富裕。
“思苦,乡下的大队连电都没有?那不是连电话都没有。”袁秀红忽然问。
“没通电的大队肯定没有电话,”杜思苦顺手把干笋放到了桌上,回头看着袁秀红,“有广播站的都是少数,我去的那些大队,据鲁队长说,已经算是好一点的生产队了。”更穷的也有不少,拖拉机都租不起呢。
袁秀红开始为袁爷爷担心。
她爷爷年纪大了,去了下头小县的一个偏远大队避难,这要是有什么事,那都联系不上她。
亏她还把要机修厂传达室的电话告诉爷爷了。
袁秀红满脸愁容。
余凤敏看杜思苦收拾完东西,就挨着杜思苦坐下,她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跟杜思苦说呢。
“思苦,你知不知道,庞月虹走了。”
杜思苦半个月没回机修厂,当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