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38节
不过当地是没的。
沈宁的借口就是小时候桃源县来往客商多,听说的。
大家也习惯她这个借口了,如今也不去多想。
高里正想象一番:“肉龙是主食,这个却是菜,还是一道大菜,年夜饭要安排。”
沈宁:“里正伯再去县里,可以教给靳老板他们。”
高里正:“不卖几两银子?”
一个菜方卖二两银子还是可以的,他总是为沈宁惋惜。
沈宁笑道:“里正伯,咱不靠这个赚钱。食谱是一样的,但是厨师做出的味道不一样,各有千秋,是好事儿。”
高里正:“阿宁你就是大方,成,他们指定会感激的。”
说到这里,他想起一事儿,就把闺女当初请谭秀试菜,教她做那几道菜的事儿说了。
“我寻思着你住着谭家的屋子,人家不收钱你总觉得欠人家什么,就让闺女教她了,也算给个人情。好像那几道菜帮了她大忙,后来她高高兴兴地又去谢我闺女,还跟咱订了不少货,说是陈宅要的。这里外里,她又把人情还了,倒是咱又欠她一点。”
沈宁之前不知道这事儿,只知道县里和镇上陈记粮店都订了不少素鸡啥的。
她笑道:“里正伯,咱就平常心好了,咱豆制品好,很多酒楼饭馆老板都订,他们陈家早晚也会订的。”
有没有谭秀,陈家都会吃素鸡的。
当然,他们也承这份人情,“里正伯,那你再把这个肉签子教给她。”
她又把酱肉丝和烤豆腐卷教给他,再说一下原理。
豆腐皮单吃不好吃,但是它可以当皮包馅儿。
除了这三道,还有豆腐皮包的福袋也很好吃。
肉馅儿加虾仁、香菇碎、胡萝卜碎之类的,用豆腐皮包起来,再用烫软的蒜薹或者细豆腐皮丝扎起来,还可以装饰上萝卜、胡萝卜雕的小花儿,蒸熟。
这可是颜值与味道双在线的一道菜,寓意也好,老人孩子都喜欢。
她用脚指头也知道高氏教谭秀做菜是干啥了,肯定是讨好老头子,要点好处给她和孩子傍身。
若是她没有财富傍身,老头子一死,她的下场就凄惨了。
即便有孩子,但是孩子没长大,不能自立,老太太也能发卖了她。
甚至老头子成年的儿子们都能吃了她。
若是她有财富和人脉傍身,老头子死了,陈家人也不能随意发落她。
沈宁从来不在古代这种环境讨论什么三不三的。
因为在古代这种女人不自由,美貌、子宫都是男人财富的环境里,一个漂亮女人她是没有自主权的。
潘金莲也不是自己想那样的。
就原主和裴云不也是如此么?
只不过裴云命好,碰上一个品性不恶劣的纨绔,但凡宋福瑞是个标准的顽劣子弟,那她就不会好过。
谭秀生得美貌,即便谭婆子不拿她换好日子,她也没可能踏踏实实跟一个普通男人过到老。
美貌是一种藏不住的财富,早晚会招来强横的觊觎者。
只要谭秀不害人,她便不会反感,正常人情往来即可。
对她来说,谭秀和谭婆子甚至比宋家观感好一些。
不管别人说谭婆子和谭秀如何,在他们两家的交际中,人家是首先示好给出善意的。
她自然也回报善意。
【作者有话说】
今天还有二更。
第89章 福字席火爆 宋福瑞送钱来
高里正竖起大拇指,“阿宁,我现在呀就佩服你和二郎。”
沈宁笑道:“里正伯你可别夸我了,咱是自己人,实在点就行。”
珍珠给沈宁夹了一块肉签子,“娘,我可实在了吧?”
沈宁就笑,一高兴就给闺女画饼,“回头奶去镇上买布,再买袋子面粉,回来给你们蒸糖馒头吃,还可以做枣山饽饽。”
小珍珠:“还要全家福煎饼果子。”
高里正:“嗨,去什么镇上啊,咱家有面。”
沈宁笑道:“里正伯,你家麦子也有限,还是留着自己吃吧。”
现在田氏忙得够呛,又是收豆子又是收白菜的,还得负责家里磨坊呢。
如今高里正家磨坊不为赚钱,主要是自家用。
再让田氏知道还得推麦子给她家,那不得气冒烟儿啊?
现在一个田氏一个赵氏,可被沈宁给治着了。
赵氏原本做豆腐还有大丫二丫帮忙,现在大伯娘发话让大丫二丫来豆腐坊帮忙顺便学识字。
赵氏以为要自己推磨做豆腐,她不干了!
不是种完麦子了么?
大伯娘就让俩小子虎头铁头给她帮忙,小子力气还大呢。
可小子也皮啊,还粗心,点豆腐、压豆皮、揭油皮啥的都不行,还得她来。
反正这俩人都不能去跟吴秀娥嚼舌头了。
高里正也想到这茬儿,寻思现在赚钱也不差这点儿。
大家吃饱了,高里正喝水漱口,开始放大招。
“阿宁,这一次有52两的盈余。”
刨除了成本的。
沈宁还好点,毕竟现代人对两概念不深,还得换算一下52两对等多少劳动价值,跟现代比比是多少钱,然后慢慢地瞪圆眼睛。
裴父裴母却是倒抽一口气,裴母都捂住了嘴巴。
裴端一年30两就拽上天了!
阿年也不能淡定了,神情大写一个惊讶。
小珍珠第一反应是捂着宝儿的耳朵,免得他听见出去乱说。
宝儿注意力压根儿没在这上面,小孩子嘛,对钱还没概念,他还要夹腐乳吃呢。
腐乳咸,姥儿不给他多吃,就尝尝。
尝尝哪够啊,他要吃一块!
被捂住耳朵他还纳闷呢,“嘿嘿,干嘛?”
小珍珠:“宝儿,你再偷吃腐乳,我打你屁屁。”
宝儿立刻夹白菜,“我没吃腐乳,我吃白菜呢,嘎吱嘎吱,真好吃。”
珍珠就领着宝儿去一边儿玩九连环了。
高里正对沈宁道:“阿宁,上一次货款都重新投进去了,这一次咱多分点?”
二十两足够下一次再投入的。
而且隔两天他就去收款,一直这样往复的。
沈宁眼睛亮亮的,点头,“好呀。”
她把账册拿出来,让阿年帮她和高里正一起对账。
除了帮高里正对这一趟交付的账目,还要理一理新的订单多少货款,需要预先投入多少等等。
算着二十两绰绰有余,他们就把另外32两分掉。
沈宁这里还有镇上收的6两。
也送了腐乳和腌白菜以及其他豆制品,刨除了成本,还有6两。
他们每一次分钱都这样商量,如果需要投入成本多,就暂时不分,下一次不用投入那么多,那就多分点。
大家都很努力,也很辛苦,互相体谅对方,也不会不平衡。
38两,一人分了19两!
多半是银子,还有几吊钱。
在乡下铜钱方便,主要是给大家发工钱用的。
银两可以去城里花,以及结大笔账目。
沈宁:“里正伯,我家还欠你9.3两的木头钱,我先……”
高里正摆手:“不急不急,我家不急,你先管别的欠账好了。”
沈宁一算,艾玛,刚高兴没两秒钟呢,算算欠账,童大久那边还有12两呢,村里欠的各家的木头钱拉拉杂杂也有6两多呢。
这这这……
还没焐热呢。
没事儿,咱慢慢还,不用一笔都给出去。
算完账,高里正就告辞回家,一个劲儿地叮嘱沈宁,“我家的钱不急啊,以后再说。”
送走高里正,沈宁站在夜幕下舒了口气,下一次就没这么多分红了,因为刚发了一大批腐乳,再发得过阵子了。
不过曹家这一次好像没发货?
下一次要给曹家发货,他要代理成安县,哈哈,那又不少货呢!
沈宁的借口就是小时候桃源县来往客商多,听说的。
大家也习惯她这个借口了,如今也不去多想。
高里正想象一番:“肉龙是主食,这个却是菜,还是一道大菜,年夜饭要安排。”
沈宁:“里正伯再去县里,可以教给靳老板他们。”
高里正:“不卖几两银子?”
一个菜方卖二两银子还是可以的,他总是为沈宁惋惜。
沈宁笑道:“里正伯,咱不靠这个赚钱。食谱是一样的,但是厨师做出的味道不一样,各有千秋,是好事儿。”
高里正:“阿宁你就是大方,成,他们指定会感激的。”
说到这里,他想起一事儿,就把闺女当初请谭秀试菜,教她做那几道菜的事儿说了。
“我寻思着你住着谭家的屋子,人家不收钱你总觉得欠人家什么,就让闺女教她了,也算给个人情。好像那几道菜帮了她大忙,后来她高高兴兴地又去谢我闺女,还跟咱订了不少货,说是陈宅要的。这里外里,她又把人情还了,倒是咱又欠她一点。”
沈宁之前不知道这事儿,只知道县里和镇上陈记粮店都订了不少素鸡啥的。
她笑道:“里正伯,咱就平常心好了,咱豆制品好,很多酒楼饭馆老板都订,他们陈家早晚也会订的。”
有没有谭秀,陈家都会吃素鸡的。
当然,他们也承这份人情,“里正伯,那你再把这个肉签子教给她。”
她又把酱肉丝和烤豆腐卷教给他,再说一下原理。
豆腐皮单吃不好吃,但是它可以当皮包馅儿。
除了这三道,还有豆腐皮包的福袋也很好吃。
肉馅儿加虾仁、香菇碎、胡萝卜碎之类的,用豆腐皮包起来,再用烫软的蒜薹或者细豆腐皮丝扎起来,还可以装饰上萝卜、胡萝卜雕的小花儿,蒸熟。
这可是颜值与味道双在线的一道菜,寓意也好,老人孩子都喜欢。
她用脚指头也知道高氏教谭秀做菜是干啥了,肯定是讨好老头子,要点好处给她和孩子傍身。
若是她没有财富傍身,老头子一死,她的下场就凄惨了。
即便有孩子,但是孩子没长大,不能自立,老太太也能发卖了她。
甚至老头子成年的儿子们都能吃了她。
若是她有财富和人脉傍身,老头子死了,陈家人也不能随意发落她。
沈宁从来不在古代这种环境讨论什么三不三的。
因为在古代这种女人不自由,美貌、子宫都是男人财富的环境里,一个漂亮女人她是没有自主权的。
潘金莲也不是自己想那样的。
就原主和裴云不也是如此么?
只不过裴云命好,碰上一个品性不恶劣的纨绔,但凡宋福瑞是个标准的顽劣子弟,那她就不会好过。
谭秀生得美貌,即便谭婆子不拿她换好日子,她也没可能踏踏实实跟一个普通男人过到老。
美貌是一种藏不住的财富,早晚会招来强横的觊觎者。
只要谭秀不害人,她便不会反感,正常人情往来即可。
对她来说,谭秀和谭婆子甚至比宋家观感好一些。
不管别人说谭婆子和谭秀如何,在他们两家的交际中,人家是首先示好给出善意的。
她自然也回报善意。
【作者有话说】
今天还有二更。
第89章 福字席火爆 宋福瑞送钱来
高里正竖起大拇指,“阿宁,我现在呀就佩服你和二郎。”
沈宁笑道:“里正伯你可别夸我了,咱是自己人,实在点就行。”
珍珠给沈宁夹了一块肉签子,“娘,我可实在了吧?”
沈宁就笑,一高兴就给闺女画饼,“回头奶去镇上买布,再买袋子面粉,回来给你们蒸糖馒头吃,还可以做枣山饽饽。”
小珍珠:“还要全家福煎饼果子。”
高里正:“嗨,去什么镇上啊,咱家有面。”
沈宁笑道:“里正伯,你家麦子也有限,还是留着自己吃吧。”
现在田氏忙得够呛,又是收豆子又是收白菜的,还得负责家里磨坊呢。
如今高里正家磨坊不为赚钱,主要是自家用。
再让田氏知道还得推麦子给她家,那不得气冒烟儿啊?
现在一个田氏一个赵氏,可被沈宁给治着了。
赵氏原本做豆腐还有大丫二丫帮忙,现在大伯娘发话让大丫二丫来豆腐坊帮忙顺便学识字。
赵氏以为要自己推磨做豆腐,她不干了!
不是种完麦子了么?
大伯娘就让俩小子虎头铁头给她帮忙,小子力气还大呢。
可小子也皮啊,还粗心,点豆腐、压豆皮、揭油皮啥的都不行,还得她来。
反正这俩人都不能去跟吴秀娥嚼舌头了。
高里正也想到这茬儿,寻思现在赚钱也不差这点儿。
大家吃饱了,高里正喝水漱口,开始放大招。
“阿宁,这一次有52两的盈余。”
刨除了成本的。
沈宁还好点,毕竟现代人对两概念不深,还得换算一下52两对等多少劳动价值,跟现代比比是多少钱,然后慢慢地瞪圆眼睛。
裴父裴母却是倒抽一口气,裴母都捂住了嘴巴。
裴端一年30两就拽上天了!
阿年也不能淡定了,神情大写一个惊讶。
小珍珠第一反应是捂着宝儿的耳朵,免得他听见出去乱说。
宝儿注意力压根儿没在这上面,小孩子嘛,对钱还没概念,他还要夹腐乳吃呢。
腐乳咸,姥儿不给他多吃,就尝尝。
尝尝哪够啊,他要吃一块!
被捂住耳朵他还纳闷呢,“嘿嘿,干嘛?”
小珍珠:“宝儿,你再偷吃腐乳,我打你屁屁。”
宝儿立刻夹白菜,“我没吃腐乳,我吃白菜呢,嘎吱嘎吱,真好吃。”
珍珠就领着宝儿去一边儿玩九连环了。
高里正对沈宁道:“阿宁,上一次货款都重新投进去了,这一次咱多分点?”
二十两足够下一次再投入的。
而且隔两天他就去收款,一直这样往复的。
沈宁眼睛亮亮的,点头,“好呀。”
她把账册拿出来,让阿年帮她和高里正一起对账。
除了帮高里正对这一趟交付的账目,还要理一理新的订单多少货款,需要预先投入多少等等。
算着二十两绰绰有余,他们就把另外32两分掉。
沈宁这里还有镇上收的6两。
也送了腐乳和腌白菜以及其他豆制品,刨除了成本,还有6两。
他们每一次分钱都这样商量,如果需要投入成本多,就暂时不分,下一次不用投入那么多,那就多分点。
大家都很努力,也很辛苦,互相体谅对方,也不会不平衡。
38两,一人分了19两!
多半是银子,还有几吊钱。
在乡下铜钱方便,主要是给大家发工钱用的。
银两可以去城里花,以及结大笔账目。
沈宁:“里正伯,我家还欠你9.3两的木头钱,我先……”
高里正摆手:“不急不急,我家不急,你先管别的欠账好了。”
沈宁一算,艾玛,刚高兴没两秒钟呢,算算欠账,童大久那边还有12两呢,村里欠的各家的木头钱拉拉杂杂也有6两多呢。
这这这……
还没焐热呢。
没事儿,咱慢慢还,不用一笔都给出去。
算完账,高里正就告辞回家,一个劲儿地叮嘱沈宁,“我家的钱不急啊,以后再说。”
送走高里正,沈宁站在夜幕下舒了口气,下一次就没这么多分红了,因为刚发了一大批腐乳,再发得过阵子了。
不过曹家这一次好像没发货?
下一次要给曹家发货,他要代理成安县,哈哈,那又不少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