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76节
  “就是,这么点东西都舍不得,二郎家房子猴年马月才能盖起来?”
  人家要凑材料盖房子,你们耍这个心眼子让人家凑不齐盖房子的材料,那人家就不能开工,不能开工就不教点豆腐呀。
  这不是连累他们不能尽早学做豆腐吗?
  沈宁闻讯也赶过来,连声跟大家伙儿致谢,“多亏了你们,要不是你们俺夫妻俩保管让人骗成傻驴子。”
  众人的情绪越发高涨了,感觉他们团结一致保护了自己的利益。
  就,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呢。
  手里的大镢头挥舞得更有力气了。
  沈宁继续回去搭搞两捆,裴长青给其他人记录完,又打听一下石灰的事儿。
  “几位大哥大叔,你们可有生石灰?或者其他人家有没有?可以拿石灰来换。”
  地基刨得差不多了,他得开始准备三七土。
  三七土就是三分石灰七分土,混合夯实,地面会非常坚硬,而且能防潮,防止地下水渗上来。
  古代宫殿庙宇、城墙、陵寝、防御工事以及大户人家的宅子都用这个。
  如果石灰不够,院子可以不要,三间正房却必须用。
  有个四十来岁的汉子抹抹刚才甩膀子跟俩人理论出来的汗珠子,他平时也给村里人盖房子,略懂一些,“裴二郎,你要石灰干啥?你又不盖砖瓦房,不用石灰和泥抹墙的。”
  普通人家都是夯土、土坯砖、黄泥,哪里需要石灰?
  只有大户人家才用那玩意儿。
  裴长青笑了笑,“要的,有石灰砌墙更结实。”
  众人纷纷道:“那俺们回去给你说说,就是估摸着够呛,你要买石灰不如去镇上杂货铺子问问。”
  裴长青见他们也不知道更多信息,也只得回头去镇上杂货铺问问,高里正那里也可以打听打听。
  等众人走后,他略盘算一下,目前需要大量石灰,这个普通农户家没有,没法用豆腐方子换,必须花钱买。
  石灰应该不贵,但是石灰重,这年代运输脚力就是很大的费用。
  想到要预备好几两银子裴长青原本微扬的嘴角瞬间压下去。
  多少年不曾为钱发过愁的裴总又双叒叕品尝到了穷的滋味儿。
  另外木头也得提前备好。
  木头不是锯开就能用,还得根据需要进行处理,比如两头要搁在山墙上就不能圆溜溜的,要把圆面修平。
  椽子不是直接搭在檩木上,还得做椽花,搭头等。
  他需要童家早一些帮忙把木头锯好送过来。
  童家有牛车,送木头方便,他可以付脚力……嗯,最好先赊着。
  木头到位就得请木匠,先请专门盖房子的大木匠,这是粗作木匠,乡下一天三十文左右。
  回头再请专做门窗、家具的小木匠,这是细作木匠,乡下一天得四五十文。
  实际他也能干粗作木匠的活儿,但是他没有工具。
  去借木匠工具是不可能的,木匠轻易不外借自己的工具,尤其趁手的斧头、锯子、刨子。
  租也不现实,便宜了人家不肯,贵了和请木匠差不多,他可舍不得。
  等他有钱了,一定要置办全套木匠工具,到时候给阿宁做炕寝、衣柜、梳妆台。
  很快裴大伯、三叔几个过来帮忙。
  裴长青跟三叔说明儿一早去一趟小童庄,他亲自看看木头,没问题的话就先付一半银钱,然后告诉童舅兄尺寸。
  童家愿意帮忙锯木头,裴长青挺感激的,毕竟请锯匠也要花钱呢。
  裴三叔犹豫了一下,“二郎,你自己能去不?我得过来帮你夯地基,咱不能耽误活儿。”
  他也怕去了大舅兄又留他干活儿,他家里的活儿还没干完呢。
  裴长青笑道:“可以的。”
  三叔打过招呼,他不算贸然上门,没什么。
  请大伯他们帮忙盯着干活儿,裴长青去找高里正咨询买生石灰的事儿。
  高里正这会儿正在家训孙子们,“你瞅瞅你们一个个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柳家、霍家、陈家的公子哥儿呢。咱啥家庭呀,啥条件儿啊,你们没个数儿是怎的?一天到晚不知道好好读书,整天给我弄幺蛾子。有这么好的读书条件不珍惜,你们瞅瞅人家裴鹤年,没机会读书人家偷偷跟着大伯学,学得也比你们强百倍!”
  几个孙子从高到站成排箫,低头耷脑却很不服气。
  裴鹤年那个傻子怎们能跟我们比!
  这时候外面传来裴长青的声音。
  众孙子们就见他们严肃冷酷的爷爷瞬间笑开花,竟然颠颠地亲自出去应门。
  众孙子:“!!!”
  就夸张。
  他们互相挤咕挤咕眼睛,趁机散了。
  裴长青见高里正亲自应门,还挺意外呢,寒暄两句就说明来意。
  高里正:“二郎,屋里坐。”
  裴长青婉拒了,“里正伯,时候不早了,我就不进去打扰大伯娘歇息。就想问问哪里能买生石灰。”
  高里正一怔,他就说裴二郎胸有丘壑,不同凡响。
  他还知道盖房子要用石灰。
  满村泥腿子,没有一个自家盖房子想用石灰的。
  即便他时常跟人家说打地基和泥砌墙啥的加点石灰,更结实,没人听。
  裴二郎真是有见识有想法啊。
  不愧是裴童生盖章的深沉有城府!
  他笑道:“咱们成阳县东边的连庄就有石灰矿,他们全村以烧石灰为生,去那里买最便宜,一车也就二三十文吧。”
  裴长青问了问连庄距离裴庄多远,竟然要小一百里路!
  比去沈宁娘家那边都远了。
  一来回雇车顾牛加上人牛的嚼用都得一两半银子。
  买不起!
  高里正立刻明白,即便自己肯借牛车给裴二郎,只怕对方也不好意思。
  他道:“要不就去镇上杂货铺看看。杂货铺卖石灰一斗差不多9文钱,买得多8文也是可以的。”
  裴长青:“……”
  单位从一车二三十文,到了一斗九文,这落差忒大。
  无奈只有这俩地方可以,另外就是药铺可以买,但是药铺人家卖药,那石灰也只是少量的,价格更贵,一斗得划12文。
  不但砖瓦买不起,木头买不起,甚至……最便宜的石灰他都买不起呀。
  高里正瞅着裴二郎挺拔的身影,都心生怜爱了,多好的后生啊。
  咋不是他儿呢?
  这要是他儿子,倾家荡产他也得扶持啊。
  哎。
  这时候躲在影壁墙那边探头探脑的田氏撇着嘴直啧啧,本身她就看不上裴二郎和沈宁,现在公爹还拿裴鹤年那个小傻子贬低她儿子,她焉能不气?
  她用自以为别人听不见地小声嘲讽,“穷得叮当响还想盖石灰房?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趁几个钱儿,穷鬼!”
  高里正年纪大略有点耳背,没听见儿媳妇嘟囔什么,裴长青却听得清清楚楚。
  他面色如常地跟高里正告辞。
  离开高家的时候他心绪有点浮动。
  多年不曾为钱犯愁,再度陷入贫困让他有些难受。
  他没有原路返回,而是走到西河边,看看静水流深,卷着落叶载浮载沉。
  生活如这深水,凡人如落叶。
  外公从小就跟他说:生命如过关,关关难过关关过。
  小时候他每天都为钱犯愁,早饭炒面要三块钱,他只有两块。
  外公说他妈就是吃饱了撑的作妖,所以人不能吃饱,饿着才没空想有的没的。
  于是他从小挨饿,一直缺钱。
  是的,生命如过关,从出生起,他就在过关。
  亲爸是个游戏人间的渣滓,尚未成年的妈妈把他生在公厕,扔进垃圾桶,能活下来纯属他命大。
  七岁那年她彻底跟渣男分开,不敢跟渣男决裂的她把所有怨恨发泄在他身上,骂他:“你为什么不去死”。
  那时候他不懂大道理,只有深深地自我怀疑和厌弃。
  十五岁那年没死透他就找到了答案:那么多人渣都活的好好的,我凭什么去死?
  从此他再也不软弱。
  一年又一年,他越来越坚硬,如山石如厚土。
  再大的困难也打不倒他。
  其实他也想要简单快乐的权利,所以当初他对单纯美好的阿宁一见钟情。
  眼下不过是缺钱而已,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他没和阿宁分开,也没有穿成老头子,更没有变成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
  不过是缺钱而已。
  这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