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69节
“唰唰……”
裴长青身体瞬间紧绷,他将门扇后面的柴刀捏在手上,故意用力开门扇,发出吱呀一声。
瞬间,外面粮食垛处好像有人影动了一下。
裴长青拎着柴刀大步流星地走出去,故意从另一边开始巡逻,还去新宅基地那边看看。
待回来时再往粮食垛那边去,果然原本整理好的粮食垛被弄乱,还有一大捆散在地上。
这是有人想偷,却没来得及偷走?
这人是单纯想偷稻子还是别的?
裴长青心里有数,溜达一圈便回了屋。
裴母也醒了,小声问:“二郎?”
裴长青低声道:“娘,没事,睡吧。”
他自己没睡,而是在堂屋又坐了一会儿,直到启明星闪烁再也没有贼来他才进屋轻手轻脚上床再迷瞪一会儿。
睡得酣沉的沈宁睡梦中摸不到他,还有些不爽,这会儿一翻身正好钻进他怀里,又睡得心满意足。
裴长青抱着爱人,也是心满意足。
第二日一早,裴长青照旧醒来,先去院子里检查一番,灶房一切完好,就粮食垛那里散了一抱,他出现得及时,并没有被偷走。
看来贼人也是等他们睡熟才下手,没想到他会警醒。
他暂时没说什么,而是去宅基地那边。
很快就有男人们扛着大镢头和铁锨过来帮忙。
他们介绍自己身份,免得裴长青忘了。
裴长青笑道:“我都记得呢,咱一个村的,不会忘的。”
虽然是一个村的,但是平时大家各忙各的,很多人是不走动的。
有些人一在村里出生在村里死,到死都没去过某些人的家里,也不熟悉。
裴长青看来了十几个汉子,不让他们扎堆磨洋工,而是单独给安排活儿,这样各干各的还有竞争力。
照这个速度,他觉得不几天就能刨完。
没一会儿沈宁和裴母也起来磨豆浆。
沈宁一开始不习惯如此早睡早起,渐渐地现在也适应了。
主要是秋收农忙加上盖房子、做豆腐,她也不可能心安理得地睡大觉。
尽管裴长青和婆婆无所谓,更乐意她多睡,可他心疼她,难道她就不心疼他和家人了吗?
只要心里想着要做什么,晚上早睡,早上也就起来了。
两人一边推磨,沈宁顺势抽查裴母昨晚背的三字经忘了没。
裴母一开始张不开嘴,害臊,不好意思说文绉绉的词儿。
被沈宁带了几句也敢张嘴说了。
婆媳俩正一边干活儿一边学习,就见黑壮妇女跑过来。
“二郎媳妇儿,给我留两斤豆腐啊,豆子给你搁这儿。”
沈宁笑道:“嫂子,咋这么急呢。”
黑壮妇女笑道:“我家孩伢子多,等他们起来我就没功夫,现在跑一趟也不费事,免得到时候人多我抢不着。”
沈宁便拿了炭笔在一块石板上记下。
宅基地那边挖出来不少石头,其中也有石板。
裴长青就冲洗干净拿过来给沈宁和孩子们写写画画。
其中有一块形状不错,石头材质也不错,裴长青还说等有工具自己雕刻砚台呢。
黑壮媳妇儿见沈宁会写字,惊讶得不行,探头看:“你写的啥?”
虽然对方不识字,沈宁还是尴尬了一下。
村里妇女多,她不是都认识,而且一时间乱糟糟也记不住,她就只记叫嫂子还是婶子,然后记个特点。
比如这位就是黑壮嫂子。
黑壮媳妇儿也不认识,却毫不吝啬地一通夸,“二郎媳妇你真能耐。”
说完就跑了,怕家里孩子尿床。
就这么着,等太阳升起来豆腐压好的时候已经全订出去了。
后面跑来的没换着,又是一阵懊悔,直接把豆子放下,“二郎媳妇儿,我预订明儿的,豆子我先放这里。”
有位温温柔柔的荷花嫂子,做事却利索,她原本就多带了两碗黄豆,见状直接都放下,连后面两天的也预订上。
反正直到自己学会做豆腐前,她是要每天来换豆腐的。
沈宁也没拒绝,都给记好了。
看到大家对学做豆腐热情高涨,她越发有信心可以早点把房子盖起来。
裴长青那边也没声张昨晚来贼的事儿,他连裴大伯几人也没告诉,只暗暗观察琢磨。
要散场的时候还没等到沈宁分豆腐,裴四叔胃里好像有手在挠,一直往灶房看。
裴三叔扯了他一把,让他别太明显。
裴四叔笑道:“我就是吃上瘾了,一天不吃就馋。”
这时候沈宁喊他们过去吃豆花儿。
她一喊,裴四叔和裴二柱就管不住脚,蹬蹬往那边去,裴大伯倒是也没说他们,和裴三叔笑了笑,一起往那边走。
只要是能还的人情,他们并不怕。
他们现在吃了二郎家的豆腐,回头自家做豆腐也会送的。
沈宁已经用小铁锅调好了酱汁,又用槲叶包豆渣团给他们。
裴母还挺舍不得呢,觉得她现在做小豆腐挺好吃,她和老头子吃这个可以省粮食。
而且她都想好了今儿再磨小米浆子和豆渣一起发酵,做小米豆渣煎饼试试好不好吃。
沈宁一人分了一个豆渣团子,“要是伯娘婶子做得好吃,也教教我们。”
男人们纷纷笑着答应,呼噜呼噜喝着可口的豆花,赞不绝口。
裴三叔:“二郎媳妇,你这做豆腐还能做豆花,还有别的不?”
沈宁笑道:“那可多了,可以压豆干,还可以揭油豆皮,还能做千张。”
“啊?这都是啥?”男人们很好奇,没听过没见过啊。
沈宁就简单说一下。
她没有说全部,比如油豆腐、腐乳、豆豉、腐竹、素鸡这些。
豆腐豆花这些是各家做了吃的,有些就是用来做生意的。
她要给自己留几手。
裴三叔当即道:“二郎媳妇,这个揭油皮做千张啥的,能不能别教他们?”
说着笑起来,这样他们几家能多学几样,回头说不定真能靠这个赚点小钱呢?
他还想拿这个跟大舅兄帮二郎砍砍木材的价儿。
沈宁:“当然啊,我说了只教他们做豆腐,那就是做豆腐。”
多教自家长辈揭油皮、做千张,也是感谢他们,而且以后还要互相帮助呢。
当然有那聪明手巧的,做豆腐多了保不齐就琢磨出怎么做豆干、豆皮、揭油皮了。
这下连裴大伯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也不说二郎媳妇儿不过日子了。
这摆明二郎媳妇还会其他的啊。
虽然不知道她怎么会的,也不耽误他佩服啊。
他们回去一说,家里人自然又是好一个激动。
裴三叔跟老妻商量今儿就去一趟舅兄家。
舅兄家前年砍了一些树,有高达十丈的松木和杉木,好像一直没卖掉。
本身舅兄啥也不给,他也是要教的,这么多年他有什么好事儿都没瞒过舅兄,但是二郎需要木头,那能便宜就便宜些呗。
裴三叔临走前找裴长青商量一下。
裴长青笑道:“三叔,给别人什么价儿给我什么价儿就行,要是愿意分次付钱更好。”
他们现在没钱,买什么都恨不得分期付款。
实在是好木头难买,像做房梁的好松木杉木只能从木材商手里买,一般人家没有。
偶尔有那么几棵长成就没了,不是自用就是被人买走,轮不到他。
恰好三叔亲戚家有,就挺好。
裴三叔:“那行,我跟他说好,要是做豆腐赚钱了,第一年也得给你分红抵那个木头钱。”
裴长青:“千万别,三叔,谁靠豆腐赚了钱那是自己的本事,我和媳妇儿不眼馋的。”
他和阿宁毕竟是现代穿越者,觉得现代都吃够的东西这里明明也有,怎么还藏着掖着不给老百姓吃?
豆腐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不给老百姓吃就太过分了。
所以他们要教大家做豆腐,还能顺便盖自家的房子。
一举两得。
裴三叔见他如此也松口气,二郎是敞亮人,拍拍裴长青的肩膀,“二郎,你仁义,我这就去问。”
他丈人家距离裴庄差不多九里路,他小跑去用不了太长时间。
裴长青干活儿累了就进堂屋歇歇脚,免得把伤腿累复发。
裴长青身体瞬间紧绷,他将门扇后面的柴刀捏在手上,故意用力开门扇,发出吱呀一声。
瞬间,外面粮食垛处好像有人影动了一下。
裴长青拎着柴刀大步流星地走出去,故意从另一边开始巡逻,还去新宅基地那边看看。
待回来时再往粮食垛那边去,果然原本整理好的粮食垛被弄乱,还有一大捆散在地上。
这是有人想偷,却没来得及偷走?
这人是单纯想偷稻子还是别的?
裴长青心里有数,溜达一圈便回了屋。
裴母也醒了,小声问:“二郎?”
裴长青低声道:“娘,没事,睡吧。”
他自己没睡,而是在堂屋又坐了一会儿,直到启明星闪烁再也没有贼来他才进屋轻手轻脚上床再迷瞪一会儿。
睡得酣沉的沈宁睡梦中摸不到他,还有些不爽,这会儿一翻身正好钻进他怀里,又睡得心满意足。
裴长青抱着爱人,也是心满意足。
第二日一早,裴长青照旧醒来,先去院子里检查一番,灶房一切完好,就粮食垛那里散了一抱,他出现得及时,并没有被偷走。
看来贼人也是等他们睡熟才下手,没想到他会警醒。
他暂时没说什么,而是去宅基地那边。
很快就有男人们扛着大镢头和铁锨过来帮忙。
他们介绍自己身份,免得裴长青忘了。
裴长青笑道:“我都记得呢,咱一个村的,不会忘的。”
虽然是一个村的,但是平时大家各忙各的,很多人是不走动的。
有些人一在村里出生在村里死,到死都没去过某些人的家里,也不熟悉。
裴长青看来了十几个汉子,不让他们扎堆磨洋工,而是单独给安排活儿,这样各干各的还有竞争力。
照这个速度,他觉得不几天就能刨完。
没一会儿沈宁和裴母也起来磨豆浆。
沈宁一开始不习惯如此早睡早起,渐渐地现在也适应了。
主要是秋收农忙加上盖房子、做豆腐,她也不可能心安理得地睡大觉。
尽管裴长青和婆婆无所谓,更乐意她多睡,可他心疼她,难道她就不心疼他和家人了吗?
只要心里想着要做什么,晚上早睡,早上也就起来了。
两人一边推磨,沈宁顺势抽查裴母昨晚背的三字经忘了没。
裴母一开始张不开嘴,害臊,不好意思说文绉绉的词儿。
被沈宁带了几句也敢张嘴说了。
婆媳俩正一边干活儿一边学习,就见黑壮妇女跑过来。
“二郎媳妇儿,给我留两斤豆腐啊,豆子给你搁这儿。”
沈宁笑道:“嫂子,咋这么急呢。”
黑壮妇女笑道:“我家孩伢子多,等他们起来我就没功夫,现在跑一趟也不费事,免得到时候人多我抢不着。”
沈宁便拿了炭笔在一块石板上记下。
宅基地那边挖出来不少石头,其中也有石板。
裴长青就冲洗干净拿过来给沈宁和孩子们写写画画。
其中有一块形状不错,石头材质也不错,裴长青还说等有工具自己雕刻砚台呢。
黑壮媳妇儿见沈宁会写字,惊讶得不行,探头看:“你写的啥?”
虽然对方不识字,沈宁还是尴尬了一下。
村里妇女多,她不是都认识,而且一时间乱糟糟也记不住,她就只记叫嫂子还是婶子,然后记个特点。
比如这位就是黑壮嫂子。
黑壮媳妇儿也不认识,却毫不吝啬地一通夸,“二郎媳妇你真能耐。”
说完就跑了,怕家里孩子尿床。
就这么着,等太阳升起来豆腐压好的时候已经全订出去了。
后面跑来的没换着,又是一阵懊悔,直接把豆子放下,“二郎媳妇儿,我预订明儿的,豆子我先放这里。”
有位温温柔柔的荷花嫂子,做事却利索,她原本就多带了两碗黄豆,见状直接都放下,连后面两天的也预订上。
反正直到自己学会做豆腐前,她是要每天来换豆腐的。
沈宁也没拒绝,都给记好了。
看到大家对学做豆腐热情高涨,她越发有信心可以早点把房子盖起来。
裴长青那边也没声张昨晚来贼的事儿,他连裴大伯几人也没告诉,只暗暗观察琢磨。
要散场的时候还没等到沈宁分豆腐,裴四叔胃里好像有手在挠,一直往灶房看。
裴三叔扯了他一把,让他别太明显。
裴四叔笑道:“我就是吃上瘾了,一天不吃就馋。”
这时候沈宁喊他们过去吃豆花儿。
她一喊,裴四叔和裴二柱就管不住脚,蹬蹬往那边去,裴大伯倒是也没说他们,和裴三叔笑了笑,一起往那边走。
只要是能还的人情,他们并不怕。
他们现在吃了二郎家的豆腐,回头自家做豆腐也会送的。
沈宁已经用小铁锅调好了酱汁,又用槲叶包豆渣团给他们。
裴母还挺舍不得呢,觉得她现在做小豆腐挺好吃,她和老头子吃这个可以省粮食。
而且她都想好了今儿再磨小米浆子和豆渣一起发酵,做小米豆渣煎饼试试好不好吃。
沈宁一人分了一个豆渣团子,“要是伯娘婶子做得好吃,也教教我们。”
男人们纷纷笑着答应,呼噜呼噜喝着可口的豆花,赞不绝口。
裴三叔:“二郎媳妇,你这做豆腐还能做豆花,还有别的不?”
沈宁笑道:“那可多了,可以压豆干,还可以揭油豆皮,还能做千张。”
“啊?这都是啥?”男人们很好奇,没听过没见过啊。
沈宁就简单说一下。
她没有说全部,比如油豆腐、腐乳、豆豉、腐竹、素鸡这些。
豆腐豆花这些是各家做了吃的,有些就是用来做生意的。
她要给自己留几手。
裴三叔当即道:“二郎媳妇,这个揭油皮做千张啥的,能不能别教他们?”
说着笑起来,这样他们几家能多学几样,回头说不定真能靠这个赚点小钱呢?
他还想拿这个跟大舅兄帮二郎砍砍木材的价儿。
沈宁:“当然啊,我说了只教他们做豆腐,那就是做豆腐。”
多教自家长辈揭油皮、做千张,也是感谢他们,而且以后还要互相帮助呢。
当然有那聪明手巧的,做豆腐多了保不齐就琢磨出怎么做豆干、豆皮、揭油皮了。
这下连裴大伯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也不说二郎媳妇儿不过日子了。
这摆明二郎媳妇还会其他的啊。
虽然不知道她怎么会的,也不耽误他佩服啊。
他们回去一说,家里人自然又是好一个激动。
裴三叔跟老妻商量今儿就去一趟舅兄家。
舅兄家前年砍了一些树,有高达十丈的松木和杉木,好像一直没卖掉。
本身舅兄啥也不给,他也是要教的,这么多年他有什么好事儿都没瞒过舅兄,但是二郎需要木头,那能便宜就便宜些呗。
裴三叔临走前找裴长青商量一下。
裴长青笑道:“三叔,给别人什么价儿给我什么价儿就行,要是愿意分次付钱更好。”
他们现在没钱,买什么都恨不得分期付款。
实在是好木头难买,像做房梁的好松木杉木只能从木材商手里买,一般人家没有。
偶尔有那么几棵长成就没了,不是自用就是被人买走,轮不到他。
恰好三叔亲戚家有,就挺好。
裴三叔:“那行,我跟他说好,要是做豆腐赚钱了,第一年也得给你分红抵那个木头钱。”
裴长青:“千万别,三叔,谁靠豆腐赚了钱那是自己的本事,我和媳妇儿不眼馋的。”
他和阿宁毕竟是现代穿越者,觉得现代都吃够的东西这里明明也有,怎么还藏着掖着不给老百姓吃?
豆腐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不给老百姓吃就太过分了。
所以他们要教大家做豆腐,还能顺便盖自家的房子。
一举两得。
裴三叔见他如此也松口气,二郎是敞亮人,拍拍裴长青的肩膀,“二郎,你仁义,我这就去问。”
他丈人家距离裴庄差不多九里路,他小跑去用不了太长时间。
裴长青干活儿累了就进堂屋歇歇脚,免得把伤腿累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