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3节
  这会儿豆荚由绿变黄,由软变硬,尖尖的豆荚能扎破指尖。
  豆荚里面的豌豆粒也由绿变黄,指甲掐一掐,硬硬的掐不动就可以采摘了。
  豌豆熟透以后特别硬,所以关汉卿才说“蒸不烂、煮不熟、槌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裴母细心叮嘱小珍珠,“摘豌豆的时候要掐底下这个蔓,别让尖儿扎着手。”
  小珍珠:“奶,我晓得呢。”
  她小手伸出去,灵活地一揪一掐就收获一个豌豆,“看!”
  沈宁也夸她,“闺女真棒!”
  小珍珠受到了鼓舞,“看谁摘得多!”
  娘三个就开始了摘豌豆比赛。
  沈宁发现小珍珠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明明那么小一个孩子,摘豌豆也不肯落后,闷头狂摘。
  这时候庄户人家的孩子尤其女孩子很多都营养不良发育滞后,个子比现代同龄孩子矮一截。
  小珍珠不到六周岁,个子看起来也就一米的样子,跟豌豆植株差不多高,摘豌豆的时候很容易被划到脸。
  沈宁发现这个问题,让她去地头抓蚂蚱等,她却不肯,非要比赛。
  沈宁:“再摘下去你的脸都要划伤了,娘和奶该心疼了。”
  小丫头仰头立刻问:“那爹心疼不?”
  沈宁笑,替裴长青保证道:“肯定心疼啊。”
  小丫头高兴地笑起来,“我有办法的。”
  她蹲下拔了两颗摘掉豆荚的豌豆植株,撅吧撅吧弯起来做成一个草环扣在自己脑袋上。
  她给沈宁和裴母示范,“娘,奶,瞅瞅,这样豌豆就刺挠不着我了。”
  裴母:“俺们珍珠就是聪明。”
  沈宁夸她,“俺们珍珠会动脑筋,有办法!”
  小珍珠高兴地继续摘豆荚了。
  快晌天的时候沈宁招呼俩人回家。
  小珍珠还意犹未尽呢,“娘,摘豌豆真好玩!”
  沈宁温柔地看着她,这丫头真是天生干活儿命,一点都不会偷懒。
  她笑道:“吃过晌饭,咱们继续剥豌豆,看谁剥得多。”
  小珍珠:“那我肯定第一,娘,我剥得多我能多吃一块豌豆糕吗?”
  她觉得豌豆黄这个名字不像点心,不足以表达她的欢喜,一定要用糕这样的字眼才行。
  沈宁笑道:“当然,多给你吃两块,豌豆也是你摘的呢。”
  小珍珠就乐不可支了,一个劲儿地幻想豌豆糕什么样,什么味儿。
  吃过晌饭裴母拿起刀子和麻袋,对沈宁道:“让长青在家帮你,我去割谷穗。就那么两亩地,今儿我和你爹差不多就能割完。”
  沈宁说明儿她们一起去,裴母却急着收回来。
  在他们的意识里,庄稼熟了就要第一时间收回来,否则怕夜长梦多,下雨啊、被鸟啄老鼠偷啊,都有可能。
  沈宁就同意了。
  她怕裴长青一直拾掇宅基地累着腿脚,影响恢复,就把他和小鹤年也喊来剥豌豆。
  豌豆荚边上有一条丝络,扯下来,豌豆荚就一分两半,里面的豌豆粒也就容易剥出来了。
  小珍珠又吆喝着爹和小鹤年比赛谁剥豌豆快。
  裴长青:“那肯定是我,我手这么大。”
  小珍珠铿锵有力地反驳:“那可不一定!”
  说着小手就飞快地剥起豌豆,那架势儿相当熟练。
  裴长青看了她一眼,又看沈宁,用眼神和她交流:这闺女怎么突然胆儿这么肥了?
  以前明明很怕裴二郎,总是怯怯的,不敢跟裴二郎说话,分家以后胆子突然又大又肥,整天挑衅他。
  喝药笑话他怕苦,还笑话他不会抓蚂蚱……
  现在还要挑衅他剥豌豆?
  沈宁就笑,用胳膊拐拐他,小声道:“咱闺女多能干呀,有劲儿,手巧,摘豌豆的时候小手唰唰唰,都有残影儿了。”
  小鹤年:“娘,什么是残影儿?”
  沈宁朝小珍珠笑道:“闺女,表演一个。”
  小珍珠“唰”一挥小手,“瞅见了吗?”
  小鹤年和裴长青两个一脸无语的表情。
  沈宁和小珍珠就哈哈大笑。
  【作者有话说】
  第二更,求订阅,么么哒。本章留意继续送红包,宝子们,留言啊,有红包。
  第28章 豌豆黄 第三更
  沈宁看他们剥了差不多三斤豌豆就叫停,又让他们清洗石磨磨豆浆点豆腐。
  第一次只是试验,沈宁没做太多豆腐,也就泡了两斤豆子。
  一份豆子五份水,刨除豆渣一斤豆子也能做三斤多豆腐出来。
  她把豌豆泡在水里。
  做豌豆黄要去皮,干豌豆不好操作,泡得半透不透的时候用石磨磨一磨再放水里搓就容易去。
  等泡透了再下锅和糖一起煮烂、研磨成泥,过筛,然后小火慢炒去除多余水分,得到细腻的豌豆沙再抹平成型然后冷藏一夜第二天就是凝固的豌豆黄了。
  虽然没有冰箱,现在晚上气温凉和冷藏差不多。
  磨豆浆也不用沈宁,甚至不用裴长青,小珍珠抢着干。
  小珍珠力气大又好动,两只小手推着石磨的把手咕噜咕噜转得飞起,淡黄色的豆浆就哗哗地流出来。
  她手上忙着,嘴巴也不停地指挥,“小年,你帮我舀豆子。”
  一会儿又喊:“爹,豆渣挡着豆浆的道儿了,你快给疏通一下。”
  看他们几个忙的不亦乐乎,沈宁就调配卤水。
  自己点豆腐的难点在于凝固剂,北方人喜欢用卤水点老豆腐,南方人喜欢用石膏点嫩豆腐,后来还有什么内酯豆腐。
  沈宁没有卤水也没有石膏,她和裴长青商量着自己用醋配卤水。
  白醋是可以的,不过家里没有白醋只有普通醋。
  这时候的普通醋是淡黄色的,醋适量加上适量清水再加上一把盐,搅和均匀备用。
  等磨好豆浆,用粗麻布包袱把豆渣过滤出来。
  这一步由裴长青和小珍珠配合完成的,裴长青力气大,小珍珠嗓门大,并且小手力气也不小。
  挤好了,把豆浆倒进锅里烧开。
  撇去浮沫,沈宁先盛了一小盆豆浆出来,加点饴糖给孩子们喝。
  又用木勺子撇去表层的油皮,撇去浮起来的泡沫,静置片刻开始往里点卤水。
  裴长青负责烧火,沈宁负责点卤水,小珍珠负责“哇哇”地惊呼捧场,小鹤年则站在锅旁围观。
  随着卤水点进去,豆浆里就有絮状豆花一点点地沉淀出来。
  沈宁面露欣喜,成了!
  “哇!哇——”小珍珠非常捧场,惊呼连连。
  小鹤年也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好神奇!
  沈宁笑道:“这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点完以后沉淀一段时间,豆花就全部析出了。
  她又舀出一小盆豆花来,等会儿给孩子们调豆腐脑吃。
  再把干净的粗布包袱盖在盆上,将豆花捞进盆里。
  把包袱盖起来,再压上装满水的瓦盆,等挤出里面的水分就凝固成豆腐了。
  小珍珠抢着帮忙,小鹤年则每一步都要问为什么,不这样会如何如何。
  沈宁就让裴长青给他解答。
  裴长青看了沈宁一眼,那意思:媳妇儿,不怕暴露啊?裴二郎哪懂这个?
  沈宁就笑,你就用裴二郎的语言给他解释呗。
  等待的时间里,沈宁问他们,“想吃老豆腐还是嫩豆腐?”
  小珍珠:“我要嫩豆腐,不要老的,菜老了不好吃,人老了不好看!”
  沈宁和裴长青:“……”
  小鹤年:“嫩的和老的有什么不一样?”
  裴长青:“嫩的软,老的硬。”
  小鹤年不满意,就看娘。
  沈宁:“咱们用这个盆压着,要是想吃嫩的就把盆里的水倒掉一些,这样豆腐里的水就多,想吃老的就继续压下去,把豆腐里的水都压出来,豆腐就很结实。嫩豆腐凉拌炒着煎着都好吃,老豆腐可以做冻豆腐、可以炖煮,也可以分薄片压成豆腐干。”
  小鹤年:“豆腐干?”
  沈宁:“对,豆腐干用酱料腌制出来就是香干,可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