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0节
  两家结亲后宋母表现得也相当傲慢,既看不上裴家,也看不大上儿媳妇,总是约束她回娘家的次数。
  非必要不许儿媳妇回娘家,更不喜儿媳妇偷摸倒贴娘家以及娘家人去打秋风等。
  一年该走的礼,她都随大流给,不多不少。
  可她那样的富户给穷亲戚一样的礼,这就深深刺痛裴端的自尊心,他单方面和宋家绝交,从不登宋家门,也不许爹和二弟去。
  他以为这样可以向宋家表达不满,回击宋家,殊不知只是打压了他小妹而已。
  可他根本不在乎。
  吴秀娥则故意从宋记买棉花让婆婆织布再卖回去,以此占便宜兼羞辱小姑子和宋家。
  宋母自然越发不喜,却也照收吴秀娥送去的棉布,每次多给几文钱,说是给亲家买零嘴儿吃。
  裴母为此从不敢在宋记布庄露脸,怕宋家以为她是来打秋风的,给女儿丢人添麻烦。
  而原主总想让小姑子和妹夫出面帮忙分家,可小姑子不但没帮,还把她埋怨一顿,说她看不清形势,她一个外嫁女回娘家说话谁能听?
  甭说大哥大嫂,就是二嫂不也不会听她的?
  她让原主少跟二哥闹腾,想想办法怎么拿捏他,让他听话,原主不也丝毫不听只管埋怨她不帮忙?
  两人也是不欢而散的。
  沈宁不是原主,对裴云自然没意见,反而颇同情。
  一个貌美小姑娘,爹娘护不住她,大哥大嫂拿她当资源,结果她被另外一个男人瞧中又被其母耍手段抢了去。
  婚后婆婆不待见她,也瞧不上她娘家,处处约束她的自由。
  娘家人给不了她一点助力,反而处处给她压力拖后腿。
  也幸亏小姑父待她还不错,会护着她,否则沈宁都不知道她要怎么办了。
  这会儿宋家伙计对她没礼貌,她也只当不知,并不生气。
  前世她就不捡气生,现在都穿越了,更不会如此。
  至于她和原主不同,会不会引起亲朋怀疑,她和裴长青都甩锅给“受伤、遇着事儿了、醒悟了、性情跟着变了”之类的理由。
  实际这个理由很好用,公婆大伯等人接受良好,并没人怀疑他们。
  沈宁脊背挺直,神情淡然,不卑不亢,只拿眼瞅货架上的布匹又找棉花在哪里。
  一个面相机灵的伙计微微躬身跑上前,笑道:“客人,要买什么布?咱给你摆摆看?”
  沈宁就觉得好笑,他明明认识自己,却假装不认识,但是又态度恭敬,事后也不会被挑理儿。
  她也不拆穿对方,微笑道:“小哥儿,现在棉花什么价儿啊?”
  伙计立刻朝旁边打了个隐晦的手势,笑着回道:“客人是要上等的松江棉,还是中等的当地棉,下等的又黑又碎,太差,我们东家没进。”
  沈宁:“都什么价位?”
  伙计口齿伶俐道:“上等棉洁白柔软,要78文一斤,从松江运过来的,大南边呢,走船,下了船用骡子驮,中等的就是59文一斤,也是客人来得巧儿,前儿我们还60文一斤呢。”
  沈宁暗叹,真是贵啊,真是怀念新疆棉啊。
  这里棉花是奢侈品,感觉跟现代鹅绒被差不多的段位。
  这里大部分农户穿的还是麻布,因为麻布便宜。
  可棉花必须买啊。
  原主记忆里当地冬天好冷的,真是让人绝望的冷,漫长、湿冷、寒冷,寒气往骨头缝里钻的那种煎熬。
  沈宁脑补一下,情不自禁打了个寒噤。
  那就是既有江南的阴冷潮湿又有北方的寒冷冰冻呗?
  但是又没有人家北方的火墙火炕,又不像人家南方冬天那么短。
  这可要亲命了!
  伙计见沈宁目露难色,小声建议道:“客人,其实可以去当铺碰碰运气,夏天当了棉衣棉被的,这会儿可能没钱赎回去,那就是死当了,当铺会降价卖掉的。”
  降价,就是比市价便宜,有时候运气好能便宜不少。
  因为收购价太便宜,所以当铺利润很高。
  一床八/九斤的被子加上三斤褥子,加上两层的布料,至少要二两银子甚至二两半。
  别看沈宁去吴庄能要来两吊钱,那是因为吴家有,如果去普通庄户人家,别说两吊钱,二百文也掏不出。
  所以很多夫妻一辈子盖的被子就是成亲时的那一床。
  沈宁犹豫一下,“那新棉花要下来了,旧棉花你们不便宜点?”
  伙计压下心头的鄙夷,笑得却无比真诚,“客人有所不知啊,棉花可是紧俏货,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变陈货,我们东家进的棉花只有不够卖的,不会卖不掉。
  客人要是买的多还得预订呢,库房没那么多货。客人,要几斤?”
  他脸上笑着,心里却在吐槽,你要是一次买超过五斤,还得交50文的额外税呢。
  棉花产量低,且是军需品,民间不许消耗太多,太多就要收额外税。
  沈宁倒是想要一床十斤的大棉被,冬天大雪没过脚踝,屋里又湿又冷,咋不得十斤大棉被?
  十斤就是590文啊啊啊啊啊啊。
  穷。
  她道:“给我来五斤吧。”
  要不来年自己家种两亩棉花?。
  可棉花病虫害多,侍弄起来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亩地也只有20多斤皮棉。
  产量低的实在是让人发指!
  这么看,累死累活一年收那点棉花,还不如把这个时间和精力放到别的方面赚钱。
  有了钱,多少棉花都买的。
  所以,还是穷!
  要赚钱!
  小伙计越发鄙夷了,有钱没啊就吓成这样,不会想打秋风直接要吧?
  他已经准备好如果沈宁问三少东家或者少东家娘子他就说没来,打发人回去问问,就说不在家去县里了。
  结果沈宁压根儿没问,她直接付了五斤的钱就走。
  五斤棉花肯定不够,她和裴长青的棉被也需要加厚。
  回头看看能不能从村里或者附近村里种棉花的人家买点,说不定55文就够呢?
  她堂堂小富婆,自打和同学开创视频号以后就没抠搜过,何曾这样为了几文钱计较?
  穷啊啊啊啊。
  拎着五斤麻布袋装好的棉花胎,沈宁觉得比背篓加铁锅还重。
  亚历山大啊。
  等搬了家,必须得尽快想办法赚钱!
  因为谭家节省了时间,铁匠铺和布庄也没待太久,所以时间还早,办完事儿这会儿也不到晌午。
  沈宁寻思明儿是徐大夫给裴长青复诊的时间,不如去医馆走一趟?
  如果徐大夫不忙她就说说裴长青的情况,主要是想和徐大夫套套近乎,看看能不能找点生财之道,比如医馆收不收药材啊,收什么样的啊,我们能不能挖药材送啊。
  结果刚到医馆门口就看到吴显明兄弟俩正和小徐大夫在旁边槐树下嘀咕什么,吴显勇情绪激动,拉拉扯扯的。
  【作者有话说】
  宝子们,求订阅啊,今天应该会多更几章的。
  【本章留言啊,发红包】。
  ——————宝子们,收藏一下大桃花的【作者专栏】吧,里面有很多完结旧文可以看。
  大部分都是养娃种田日常风。
  《七零反派亲妈躺赢了》
  《七零之辣妈当家》
  《七零之悍妇当家》
  《六零年代好家庭》——早期写的小夫妻双穿年代文,带空间。
  《七零之彪悍女知青》
  《七零老公末日来的》
  第24章 修屋子 第二更
  古代版医闹?
  她悄悄走近,就听吴显勇气呼呼道:“徐大夫,你咋听不明白呢?裴二郎已经好了,脑袋好了,记性好了,身体也好得很!
  他伤得根本没你说的那么重,那是他装的!
  他想借此逼着大哥大嫂分家!
  昨儿他们分了家也就不用再装了,你也不用再去给他复诊,俺们不给他出钱了!”
  小徐大夫微微蹙眉,脸色比平时更清冷几分,对吴显勇说他诊断有误很不爽,声音却依然平和,“我明儿去复诊再说。”
  吴显勇:“俺们今儿就结账,明儿的钱不归我们出,你要去只能管那泼妇要钱。”
  小徐大夫便看向吴显明。
  吴显明一直没吭声。
  这是兄弟俩打小的习惯,需要做恶人就让吴显勇冲在前面,需要善后或者打圆场他再出面。
  他苦笑,“二弟,别跟徐大夫抱怨,人家管不着咱们的事儿。徐大夫,裴二郎已经能拄棍儿下地,想来已无大碍,只需要休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