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4节
  外面虽然小雨停了,但是一直阴天,没有日头看不出时辰。
  按照各自肚子的感觉,估计到了吃晚食的时间。
  沈宁留长辈们吃饭,他们自然不肯。
  她便再三致谢,又跟着裴父裴母把长辈们送出门去才回转。
  裴端和吴秀娥故意置气,不肯送长辈出门。
  以前裴端也不送,自觉读书人身份不一般瞧不起这些叔伯,如今受了气自然更不送。
  裴大伯几个以前就对此有意见,现在更加生气。
  “这要是眼里没咱们,考上秀才也白搭。”
  “他眼里只有童生老丈人,咱们算老几?”
  伯娘婶子们更疯狂吐槽。
  “侄媳妇以前拿着架子瞧不起咱们,整天说二郎媳妇儿泼妇,今儿看看二郎媳妇好的很,倒是她很能撒泼。”
  “可不咋滴,她嗷一嗓子就朝着二郎媳妇扑过去,给我吓一跳,疯婆子也就那样。”
  “还有成业,见天出来进去看见我就没个好脸儿,连声奶奶都不叫,可不如鹤年懂礼。”
  说到小鹤年,他们又激动起来,“这孩子真厉害,不读书白瞎了。”
  “对,瞅着比成业更有读书天分,以后肯定考秀才!”
  【作者有话说】
  [紫心][撒花][加油][让我康康][玫瑰][好运莲莲][红心]
  第20章 里正 来自老父亲的失望
  分家,二房得了好处和自由,外人看了热闹,只有大房气氛压抑,大人孩子都不开心。
  因为大房亏钱又亏地。
  原本觉得十八亩起码十四亩是自己的。
  结果现在自家只有四亩,外加裴父的三亩,还被二房讹走二十两银钱。
  吴秀娥越想越亏,越想越心疼,又嚷嚷着要回娘家找兄弟来撑腰。
  裴端也心肝脾肺都揪揪地疼,他不只是破财,还丢面子。
  弄虚作假被当场拆穿,被叔伯们用那样的眼神儿看着,他有一种脸皮被人撕下来丢地上踩的感觉。
  奇耻大辱啊!
  丢人之余他又害怕,生怕沈宁跑去吴庄或者柳家洼闹事,说自己弄虚作假,这样会影响自己在外面的名声。
  他不在乎族人怎么看他,但是他非常在乎其他读书人怎么评价他。
  万一影响自己的名声,那柳家洼教书先生的差事可能就飞了。
  绝对不行!
  他当即就去找裴父。
  裴父看小雨停了又要去地里,一天不下地侍弄庄稼他就不踏实,有一种坐立难安的负罪感。
  裴端厌烦得很,都什么时候了你不关心我就关心那点稻子?
  我还比不上那几亩稻子?
  他对裴父道:“爹,你叮嘱一下他们,分家的事儿别出去乱说。”
  裴父:“都晓得的,不会乱说的。”
  裴端:“契书第一次写错了,让他们别瞎说。”
  裴父嘴唇动了动,“不会的,你大伯他们知道轻重,你二弟和弟妹也懂,那张写差的纸不是也还给你了?”
  当时裴大伯拿着那份故意写错的契书,后来裴端写了正常的,经过小鹤年诵读准确无误后裴大伯就把错的还给他了。
  裴端脸色不好看,“反正你再叮嘱一下让他们别出去瞎说。”
  裴父心里失望,却还是点头。
  才刚送大哥几个出去的时候他就在院门口叮嘱了,二郎媳妇儿先表态她和二郎不会计较,毕竟坏了大哥的名声对他们整个裴家都没好处,在外人看来他们是一家子。
  大哥几个和二郎媳妇想法一样,他们也夸二郎媳妇儿大度、重情义、不斤斤计较。
  裴父虽然不善言辞,心里却也认可。
  老二媳妇以前只是跟自己男人哭闹,跟公婆抱怨,并不喜欢出去说家里人的坏话。
  他也觉得是老二不对,可老二不听他的,只听大哥的,他也没辙儿。
  现在老二迷魂过来,知道自己老婆孩子更重要,那老二媳妇儿自然就高兴,不再哭闹,甚至比以前更大气。
  尤其被老大的小心眼一比,裴父就觉得二郎媳妇真是贤惠。
  虽然心里难受,可他理智上知道分得对。
  见父亲答应,裴端松口气,嘴上却要给自己找补。
  “爹,我就是想吓唬吓唬他们,不是当真要算计二弟。”
  裴父:“我晓得的,你当大哥的,以后还要记着提携弟弟。”
  说完他就去干活儿了。
  裴端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又觉得心塞。
  他何必开口让爹帮忙?
  难道不该是爹主动让他们闭嘴吗?
  爹真是太木了。
  随即他又觉得没什么好怕的,他就说那契书是他在长辈过来主持分家之前写的,谁又能怎样?
  即便泼妇和叔伯几个说是他分家时候写的,他不承认,外人又岂会放着他一个童生不信却信他们?
  不过他们不出去乱说是最省事的,就当这事儿没发生过。
  他回到屋里,吴秀娥还在哭,嚷嚷着要回娘家找兄弟来撑腰。
  他懊恼道:“叫舅兄有什么用?给他们打一顿还是能把钱和地抢回来?”
  本家长辈来主持分的家,他们抢回来,那就一点都不占理了。
  这个哑巴亏他只能吃了。
  他咬牙:暂时的。
  “我教书的营生还在,每个月的进项也不少,以后我勤快给人润笔多挣几两银钱,咱们也就能继续买地了。”他满腔憋屈的怒火,好像炭盆里烧红的木炭,看着没有火苗却汹涌燃烧。
  他觉得经过这一场兄弟反目分家,他也是因祸得福,心境上好像发生了变化。
  从前没尝过的屈辱现在尝到了,于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一定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来年再战,他指定会赢!
  西厢,沈宁一边嚼豆子一边跟裴长青和裴母问谭家的事儿。
  为什么大伯说他们不好相处,他们为什么搬去镇上了等等。
  裴母声音软软的很柔和,“老谭头儿一家子是从北边山区逃荒过来的,朝廷把他分到咱们村。
  夫妻俩一儿一女都生得很俊俏,当初不少人去他家提亲,他都给拒绝了,外人说他嫌弃提亲的人家太穷,养不起他闺女。
  后来他把闺女嫁到县里粮店陈家,儿子也沾光在龙庙镇分粮店做管事儿,他和老婆子也去镇上跟着儿子享福了。
  村里人说他两口子显摆闺女嫁得好,瞧不起人,他把地佃给外村人种都不给自己村种。
  他那房子以前也有人借住的,后来不知道因为啥两家闹掰了,老谭头儿就说那房子空着糟糠了也不给他家住。
  到底为啥那家人也没说,老谭头儿一家也没再回来。”
  她有些担心沈宁去谈租房子的事儿会碰壁,“要是人家不同意就算了,咱先在家里住着,盖好房子再搬也成。”
  老头子还在,老大两口子再不乐意也不会强行给她和二儿子一家赶出去的。
  那是不孝,会被唾沫星子淹没的。
  沈宁却不想再和裴端夫妻同住一屋檐下,没必要委屈自己。
  她觉得谭家名声差也是大家听说,大部分人并没有和他们直接起过冲突。
  而和谭家起冲突的那户人家,谁知道是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呢?
  要调查过才知道情况如何。
  裴长青信任媳妇儿的能力,却怕老谭家真的不好打交道,媳妇儿会受委屈,他想明天陪着一起去。
  沈宁安抚他没事儿的,他腿还伤着呢,需要在家静养。
  再说了,分家你还躺在床上不能出门,一分家你就能步行去镇上?
  那别人不定咋嚼舌头呢。
  “人家再难打交道也不会无缘无故交恶,再说了,他们儿子在粮店做管事,那肯定是表面和气生财的生意人,沟通不成问题。”
  裴长青想想也是,便同意,只让她见机行事,如果实在谈不好就算了。
  沈宁也答应。
  漱漱口,她背上背篓,再往袖子里缠上一小串钱,去里正家办新户帖。
  小鹤年蹬蹬追出来,“娘,我陪你!”
  他是个早慧的孩子,迫切为家里做事情的心情压都压不住。
  爹不能出门,他可以的!
  沈宁垂眸看他,她和裴长青怀疑过这小子是不是重生的或者也如他们一般穿越的,几经试探发现他应该就是个早慧的孩子。
  她笑着朝他伸手,“好呀,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