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温奉玄抬眸看他,“此举恐怕会给大人添麻烦。”
祝颂摇头,“我不怕麻烦。”
只怕你不肯去。
祝颂目光灼灼,烫得温奉玄眼神闪了一下,“那就麻烦大人了。”
“此地不宜久留,正好趁现在一同进京。”
“好。”
温奉玄一行换了行头,与祝颂一道进了城,此时城门已闭,祝颂用腰牌叫开了城门。这种事情常有发生,值守的卫士也没有检查就放了行,十分顺利。
进了城,祝颂吩咐衙役将吴四平和黄玲翠带回大理寺好生看管,自己则带着温奉玄一行人回了祝府。
祝颂将温奉玄带回了自己的风雅院,并有意将正房让给他,但温奉玄拒绝了,有意住到厢房去,祝颂又觉得不妥,于是说来说去,两人一起住正房,温奉玄住左侧卧,祝颂住右侧卧。
祝颂将人安排妥当后,便去找了祝旌琛。
“爹。”
祝旌琛睡得正香,听到声音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本来天就黑,月色也不明亮,咋一看一条黑影,吓得祝旌琛立马就坐起来了。
“你谁啊?”
祝颂眨眨眼睛,“你大儿子,祝颂。”
祝旌琛没好气的叹了口气,“你不是我大儿子,你是我大祖宗。大晚上你不睡觉跑这儿来干嘛?”
祝颂道:“我有个事跟你说。”
祝旌琛没好气道:“什么事非要现在说?明天早上说不行?”
祝颂道:“很急。”
“哎呀,说说说。”
祝颂道:“我把太子带回来了。”
“什么?”祝旌琛瞪大了眼睛,随即又觉得不可能,“你不是睡觉睡迷糊了吧,人家太子在苏州养病了呢。”
祝颂解释道:“回来了。我出去抓犯人遇到了,就带回来了。”
祝旌琛拧紧了眉盯着他看,还是不相信,“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祝颂道:“人就在我院里,应该还没睡,你现在过去拜见也行。”
“拜你个头啊。”祝旌琛气得倒在了床上,呼呼喘气。
祝颂道:“太子回京的事要保密,你要帮我。”
祝旌琛又坐起来了,十分不解的问他,“太子又没犯事,回京就回京了,保什么密啊?”
祝颂道:“皇上不让他回京。”
祝旌琛更搞不懂了,“他之前千方百计的要出京,这才几天啊,就又回来了?”
祝颂道:“这你就别管了。”
祝旌琛无语了,“那你别把他带回来啊。”
祝颂道:“带都带回来了。”
祝旌琛更无语了,“带回来了还不能送走了是吗?”
祝颂点头,“是,我答应他了,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府里。”
祝旌琛皱眉,“你跟他到底什么关系啊?”
祝颂认真的回道:“八十一件宝贝的关系。”
“你别拿这话来搪塞我,就算你有把柄在他手里,也不用做到这份上。”
“用,我的命很重要。”
“那我的命就不重要了?”祝旌琛盯着祝颂,“我真想把你脑袋敲开,看看里面到底装的什么。”
祝颂回道:“重要,所以我特意来告诉你。”
“太子到底给你灌什么迷魂汤了?”
祝颂不说话了,屋里沉默了一会儿,祝旌琛就妥协了,“好了好了,这事瞒着凌望,跟凌野知会一声。明天你娘回来,我跟她说,把你院里伺候的人撤了,你自己伺候太子吧。”
“他有人伺候。”
祝旌琛不敢置信的看向他,“你到底带了多少人回来?”
祝颂回道:“十来个吧。”
祝旌琛朝他竖起大拇指,“活祖宗!”
“谢了,爹。”祝颂倒是完全没有心里负担,转身走了。
第二天,祝颂难得的在家里吃早饭。
祝颂端着早饭回来的时候正好遇到温奉玄从屋内出来,或许是刚刚睡醒的缘故,眉眼还惺忪着,看着少了些疏离,显得更加温柔了。
祝颂笑着与他打招呼,“殿下,早。”
温奉玄弯了弯眼眸,“大人,早。”
“我去厨房随便挑了些早点,殿下看看合不合胃口,不合胃口我让他们重新做过。”
温奉玄道:“可以的。”
祝颂笑意更深了,“现在吃吗?”
“嗯。”
两人前后脚进了屋,面对面坐下,吃饭的时候温奉玄问道:“大人今天不去大理寺吗?”
祝颂有些诧异他竟然会在吃饭的时候说话,温奉玄见他面色有异,便问道:“怎么了?”
祝颂老实回道:“我第一次见过殿下在吃饭的时候说话,有些讶异。”
温奉玄敛眸,“抱歉,我不太懂这些规矩。”
“不是不是。”祝颂见他误会了,连忙解释,“我们家从来没有这些规矩,我只是以为殿下有。”
温奉玄道:“从没有人教过我规矩。”
温奉玄说话的时候语气轻飘飘的,听得祝颂心揪揪的,只得宽慰他,“那就随心所欲的活。”
温奉玄微微侧头,应了一声,“嗯。”
祝颂适时揭过了这个话题,“殿下平日喜欢做些什么?”
温奉玄回道:“看看书,写写字。”
祝颂指着东厢房说道:“我书房在那里,殿下随意用就是。”
温奉玄顺着他的手看了过去,点了头,“好。”
祝颂道:“我吃了早饭就去大理寺,审昨天抓的犯人。”
“大人去忙不必担心我。”
祝颂不放心的叮嘱道:“殿下只管当在自己家一样,随意便是,我下了值就回来。”
“好。”
吃了早饭,祝颂便就去了大理寺。
刚到大理寺,衙役就过来汇报,“大人,昨天晚上来了两拨刺客,都是冲着吴四平和黄玲翠来的。”
祝颂皱眉,这么多刺客都要杀他们两个?
祝颂不在耽搁,当即就提审了吴四平和黄翠玲。
吴四平和黄翠玲跪在地上,一直在喊冤,“大人,我们真的是良民啊,连一只蚂蚁都舍不得踩,怎么会是重要案犯呢。”
祝颂拍着桌子,“肃静。”
吴四平和黄翠玲被吓得一抖,噤了声。
祝颂拿出从他们行李里搜出来的两百两整整十个银锭子的官银,“这钱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吴四平说道:“是我做活赚来的,大人,赚钱不犯法吧。”
黄翠玲也附和道:“是啊,大人,这可是我们堂堂正正赚来的。”
祝颂冷声道:“荒唐,这是官银,是各地方上交入国库的银子。”
吴四平狡辩,“那我做活人家给钱,我可不管是不是官银。再说了,我又不认识官银,说破天也不关我的事。”
黄翠玲重复在重复,“就是,这是我们自己赚的钱。”
听着他们漏洞百出的话,祝颂气得拍了桌子,“冥顽不灵,嘴里没有半句实话。来人,拉出去打。”
吴四平和黄翠玲一听要打,十分不服气,“大人,我们说的可都是真的,你要不信可以去查。”
祝颂冷冷道:“行,既然说的都是真的,那本官问你,在哪儿做的活?做的什么活?”
吴四平道:“就给林家做的一些手工活。”
黄翠玲附和道:“对,就是林家,做些缝缝补补的活,他家有钱,工钱给得高。”
祝颂问道:“哪个林家?”
吴四平道:“就是十三年前火灾的那个林家。”
祝颂冷眼盯着他,“死无对证,随你攀咬是吧?”
吴四平一口咬定,“我说得都是真的,有钱人手指缝里漏一点都够我们吃两辈子了。”
祝颂不在与他们啰嗦,“把他拉下去,打!”
衙役们上前把吴四平拉到院内刑凳上,立马就打,‘啪’‘啪’的板子声响得很。
吴四平这些年养尊处优,哪里禁得住这样打,哭天喊地的哭,就是不肯说。
打完了二十大板,吴四平浑身血淋淋的,人都晕过去了。
黄翠玲看得害怕极了,“大人,打了他就不用打我了吧。”
祝颂扫了她一眼,“打。”
“别别别。”黄翠玲连忙往祝颂面前跑,“我说大人,其实二十年前是有人找我们买了一样东西。”
祝颂抬手制止了衙役要拉人的动作,“什么东西。”
黄翠玲眼珠一转,张口就来,“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黄澄澄的很大一块,是我们从山上捡来的。”
祝颂吩咐衙役,“叫张画师过来。”
“是。”
根据黄翠玲的描述,张画师很快就画好了,祝颂拿着左看右看,也没有看出来是个什么东西,于是交给衙役,“拿给顾大人看。”
衙役去了。
祝颂又问道:“找你们买东西的那个人长什么样子?”
黄翠玲支支吾吾的,“就..很平常的样子。”
祝颂摇头,“我不怕麻烦。”
只怕你不肯去。
祝颂目光灼灼,烫得温奉玄眼神闪了一下,“那就麻烦大人了。”
“此地不宜久留,正好趁现在一同进京。”
“好。”
温奉玄一行换了行头,与祝颂一道进了城,此时城门已闭,祝颂用腰牌叫开了城门。这种事情常有发生,值守的卫士也没有检查就放了行,十分顺利。
进了城,祝颂吩咐衙役将吴四平和黄玲翠带回大理寺好生看管,自己则带着温奉玄一行人回了祝府。
祝颂将温奉玄带回了自己的风雅院,并有意将正房让给他,但温奉玄拒绝了,有意住到厢房去,祝颂又觉得不妥,于是说来说去,两人一起住正房,温奉玄住左侧卧,祝颂住右侧卧。
祝颂将人安排妥当后,便去找了祝旌琛。
“爹。”
祝旌琛睡得正香,听到声音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本来天就黑,月色也不明亮,咋一看一条黑影,吓得祝旌琛立马就坐起来了。
“你谁啊?”
祝颂眨眨眼睛,“你大儿子,祝颂。”
祝旌琛没好气的叹了口气,“你不是我大儿子,你是我大祖宗。大晚上你不睡觉跑这儿来干嘛?”
祝颂道:“我有个事跟你说。”
祝旌琛没好气道:“什么事非要现在说?明天早上说不行?”
祝颂道:“很急。”
“哎呀,说说说。”
祝颂道:“我把太子带回来了。”
“什么?”祝旌琛瞪大了眼睛,随即又觉得不可能,“你不是睡觉睡迷糊了吧,人家太子在苏州养病了呢。”
祝颂解释道:“回来了。我出去抓犯人遇到了,就带回来了。”
祝旌琛拧紧了眉盯着他看,还是不相信,“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祝颂道:“人就在我院里,应该还没睡,你现在过去拜见也行。”
“拜你个头啊。”祝旌琛气得倒在了床上,呼呼喘气。
祝颂道:“太子回京的事要保密,你要帮我。”
祝旌琛又坐起来了,十分不解的问他,“太子又没犯事,回京就回京了,保什么密啊?”
祝颂道:“皇上不让他回京。”
祝旌琛更搞不懂了,“他之前千方百计的要出京,这才几天啊,就又回来了?”
祝颂道:“这你就别管了。”
祝旌琛无语了,“那你别把他带回来啊。”
祝颂道:“带都带回来了。”
祝旌琛更无语了,“带回来了还不能送走了是吗?”
祝颂点头,“是,我答应他了,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府里。”
祝旌琛皱眉,“你跟他到底什么关系啊?”
祝颂认真的回道:“八十一件宝贝的关系。”
“你别拿这话来搪塞我,就算你有把柄在他手里,也不用做到这份上。”
“用,我的命很重要。”
“那我的命就不重要了?”祝旌琛盯着祝颂,“我真想把你脑袋敲开,看看里面到底装的什么。”
祝颂回道:“重要,所以我特意来告诉你。”
“太子到底给你灌什么迷魂汤了?”
祝颂不说话了,屋里沉默了一会儿,祝旌琛就妥协了,“好了好了,这事瞒着凌望,跟凌野知会一声。明天你娘回来,我跟她说,把你院里伺候的人撤了,你自己伺候太子吧。”
“他有人伺候。”
祝旌琛不敢置信的看向他,“你到底带了多少人回来?”
祝颂回道:“十来个吧。”
祝旌琛朝他竖起大拇指,“活祖宗!”
“谢了,爹。”祝颂倒是完全没有心里负担,转身走了。
第二天,祝颂难得的在家里吃早饭。
祝颂端着早饭回来的时候正好遇到温奉玄从屋内出来,或许是刚刚睡醒的缘故,眉眼还惺忪着,看着少了些疏离,显得更加温柔了。
祝颂笑着与他打招呼,“殿下,早。”
温奉玄弯了弯眼眸,“大人,早。”
“我去厨房随便挑了些早点,殿下看看合不合胃口,不合胃口我让他们重新做过。”
温奉玄道:“可以的。”
祝颂笑意更深了,“现在吃吗?”
“嗯。”
两人前后脚进了屋,面对面坐下,吃饭的时候温奉玄问道:“大人今天不去大理寺吗?”
祝颂有些诧异他竟然会在吃饭的时候说话,温奉玄见他面色有异,便问道:“怎么了?”
祝颂老实回道:“我第一次见过殿下在吃饭的时候说话,有些讶异。”
温奉玄敛眸,“抱歉,我不太懂这些规矩。”
“不是不是。”祝颂见他误会了,连忙解释,“我们家从来没有这些规矩,我只是以为殿下有。”
温奉玄道:“从没有人教过我规矩。”
温奉玄说话的时候语气轻飘飘的,听得祝颂心揪揪的,只得宽慰他,“那就随心所欲的活。”
温奉玄微微侧头,应了一声,“嗯。”
祝颂适时揭过了这个话题,“殿下平日喜欢做些什么?”
温奉玄回道:“看看书,写写字。”
祝颂指着东厢房说道:“我书房在那里,殿下随意用就是。”
温奉玄顺着他的手看了过去,点了头,“好。”
祝颂道:“我吃了早饭就去大理寺,审昨天抓的犯人。”
“大人去忙不必担心我。”
祝颂不放心的叮嘱道:“殿下只管当在自己家一样,随意便是,我下了值就回来。”
“好。”
吃了早饭,祝颂便就去了大理寺。
刚到大理寺,衙役就过来汇报,“大人,昨天晚上来了两拨刺客,都是冲着吴四平和黄玲翠来的。”
祝颂皱眉,这么多刺客都要杀他们两个?
祝颂不在耽搁,当即就提审了吴四平和黄翠玲。
吴四平和黄翠玲跪在地上,一直在喊冤,“大人,我们真的是良民啊,连一只蚂蚁都舍不得踩,怎么会是重要案犯呢。”
祝颂拍着桌子,“肃静。”
吴四平和黄翠玲被吓得一抖,噤了声。
祝颂拿出从他们行李里搜出来的两百两整整十个银锭子的官银,“这钱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吴四平说道:“是我做活赚来的,大人,赚钱不犯法吧。”
黄翠玲也附和道:“是啊,大人,这可是我们堂堂正正赚来的。”
祝颂冷声道:“荒唐,这是官银,是各地方上交入国库的银子。”
吴四平狡辩,“那我做活人家给钱,我可不管是不是官银。再说了,我又不认识官银,说破天也不关我的事。”
黄翠玲重复在重复,“就是,这是我们自己赚的钱。”
听着他们漏洞百出的话,祝颂气得拍了桌子,“冥顽不灵,嘴里没有半句实话。来人,拉出去打。”
吴四平和黄翠玲一听要打,十分不服气,“大人,我们说的可都是真的,你要不信可以去查。”
祝颂冷冷道:“行,既然说的都是真的,那本官问你,在哪儿做的活?做的什么活?”
吴四平道:“就给林家做的一些手工活。”
黄翠玲附和道:“对,就是林家,做些缝缝补补的活,他家有钱,工钱给得高。”
祝颂问道:“哪个林家?”
吴四平道:“就是十三年前火灾的那个林家。”
祝颂冷眼盯着他,“死无对证,随你攀咬是吧?”
吴四平一口咬定,“我说得都是真的,有钱人手指缝里漏一点都够我们吃两辈子了。”
祝颂不在与他们啰嗦,“把他拉下去,打!”
衙役们上前把吴四平拉到院内刑凳上,立马就打,‘啪’‘啪’的板子声响得很。
吴四平这些年养尊处优,哪里禁得住这样打,哭天喊地的哭,就是不肯说。
打完了二十大板,吴四平浑身血淋淋的,人都晕过去了。
黄翠玲看得害怕极了,“大人,打了他就不用打我了吧。”
祝颂扫了她一眼,“打。”
“别别别。”黄翠玲连忙往祝颂面前跑,“我说大人,其实二十年前是有人找我们买了一样东西。”
祝颂抬手制止了衙役要拉人的动作,“什么东西。”
黄翠玲眼珠一转,张口就来,“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黄澄澄的很大一块,是我们从山上捡来的。”
祝颂吩咐衙役,“叫张画师过来。”
“是。”
根据黄翠玲的描述,张画师很快就画好了,祝颂拿着左看右看,也没有看出来是个什么东西,于是交给衙役,“拿给顾大人看。”
衙役去了。
祝颂又问道:“找你们买东西的那个人长什么样子?”
黄翠玲支支吾吾的,“就..很平常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