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祝颂顿了一会儿,他知道祝凌野这个人同情心泛滥,只是没想到泛滥到这种地步,“那你也不能什么都说,还把小时候的旧账都翻出来。”
  祝凌野道:“不说这些,说什么?说朝堂斗争不是往他心口捅刀子吗?咱家的那些事又有几件事能跟他说的,只有扯这些啊。”
  一时间祝颂竟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那你说自己的,别说我的。”
  祝凌野道:“我小时候都是给你当跟班的,我能有什么可说的?”
  祝颂沉默了。
  祝凌野继续说道:“你小时候的事多有意思啊,我感觉太子挺喜欢听的,一说他心情都好了。娘出去参加宴会,也都是说你的事啊。”
  “啊?”
  祝凌野道:“上个月,娘就说了,王夫人跟李夫人关系好,李夫人跟她关系好,相当于王夫人跟她关系好,所以在王夫人往张家递邀请函的时候她也递了一张。”
  祝颂听得云里雾里的,“递什么邀请函啊?”
  祝凌野道:“替你约张家小姐的邀请函啊。”
  祝颂无语了,“说正事呢,你思维能别那么跳跃吗?”
  “哦,我刚还想说,太子看着就像喜欢孩子的,你要是能早点跟张家小姐结婚生子。说不定太子送贺礼的时候把咱们仓库里的东西给送回来了,那就万事大吉了。”
  祝颂不想跟他胡扯了,直接给他立规矩,“第一,太子看着在怎么温和,他也是皇子,你别没大没小的。第二,我的事情一个字也不准跟太子说,尤其是小时候的糗事。第三,你以后离太子远点,别凑上去讨人嫌。”
  祝凌野不满,“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这是规矩。”
  祝凌野没有跟他争辩,他知道他说不过祝颂,但嘴巴长在他身上,他说什么祝颂也管不着。
  “知道了。”
  第38章 解药6
  来到马房, 谢宁渊指着一个中年马夫说道:“就是他说的。”
  祝颂冷声问道:“太子要用马车,为何不给?”
  看到谢宁渊竟然把祝颂给请过来了,马夫当即就慌了, 跪在地上回道:“回大人,是宋大人吩咐的,说太子空有其名,什么都不能给他提供。”
  “荒唐,太子乃是一国储君, 本官见了他都要鞠躬行礼, 他宋顺然算哪根葱, 敢如此拖大,竟然堂而皇之的羞辱太子。”
  马夫连忙道:“是是是, 我再也不敢了, 大人就饶过我这一次吧。”
  祝颂想起温奉玄垂眸落寞的样子, 恨不得把他撕了,“来人,此人蔑视皇族,对太子不敬, 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以儆效尤。广传下去,若是有人在对太子不敬, 加倍处罚。”
  “大人,我真的知道错了, 大人。”马夫哀叫连连, 祝凌野上前一脚踹去,喊了衙役,“带下去, 重重的打。”
  马夫被捂着嘴带走了,祝凌野啐了一口,骂了几句。
  这个插曲过后,三人便去调访当初负责施工的工人。
  根据祝凌望的调查,工人们大多都是附近的农民,祝颂没有将人全部召集起来,而是找了一个最近的村子-小羊子村调查。
  官府的人带着衙役出现在村子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所有的村民都悄悄出来看,祝颂来到村头,找到了村长。
  村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看起来快八十岁了,见到祝颂他们就要下跪,祝颂赶紧把人扶住了,“不用多礼,我们此次前来就是想了解了解情况”
  村长出声问道:“不知道大人想了解我们村什么情况?”
  祝颂将村长扶着坐下了,这才说了起来,“五年前驻堤大坝修建,你们村出了两百人。”
  一听是驻堤大坝的事,村长的脸色瞬间就不大好了,连忙又要跪,“大人恕罪,时间久了具体多少人记不清楚了。”
  祝颂摆手,“无妨。那每人每天多少钱,三餐吃的什么,还能记得吗?”
  村长微微垂着头,一时没有回话。
  祝颂问道:“也记不清楚了吗?”
  村长抬头看向他讪讪的回道:“那时候修大坝,村中除了幼小,都去帮忙,每天忙得昏天黑地的,确实不记得了。”
  没有说实话,祝颂他们都看出来了,祝颂朝温奉玄和祝凌野使了眼色。两人点了点头,起身出了门,村长问不出来,那就去问别人。
  祝凌野带着衙役走了,屋内只剩下祝颂和村长两人,祝颂笑得越发和蔼了,“老人家你别紧张。”
  村长道:“我不紧张。”
  祝颂看着村长抖动的双腿,没有戳破他,只是将从大坝上捡来的木楔子拿了出来,“我上午去了大坝那儿,一片废墟,黄河水奔腾,听得人心惊。”说到这祝颂顿了一下,“扯远了,我在那儿看到了许多这样的木楔子,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啊?”
  村长从祝颂手中接过木楔子,仔细看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这是固定石头的。”
  祝颂循着声看了过去,佯装不解的问道:“怎么固定啊?”
  “就是塞到石头间的缝隙去,不让垮的。”村长解释道。
  祝颂问道:“整个大坝都是用木楔子固定的吗?”
  村长回道:“应该是,我年纪大了,抬不动石头,就负责运送木楔子。”
  祝颂点头,又问道,“之前发大水的时候官府让人去顶坝,你们的村也有人去了吗?”
  村长浑浊的眼珠动了动,他垂下眼眸,语气更低沉了些,“去了五十个。”
  祝颂继续问道:“回来了吗?”
  村长微微摇了摇头,祝颂追问道:“一个都没有?”
  村长叹了口很长的气,“一个都没有,洪水没来我们村,大家都说是他们在保佑村子。”
  村长红了眼眶,祝颂捡起了桌子上的木楔子,语气也沉了,“老村长,不瞒你说,驻堤大坝垮塌,圣上暴怒,任命我为钦差大臣,彻查此案..”
  他话还没说完,村长就猛地站起来跪了下去,“大人,大坝虽然是我们修的,但我们修的时候认真,不敢有丝毫怠慢,大坝垮塌跟我们没有关系。”
  “我知道跟你们没关系。”祝颂赶紧站起来扶他。
  村长抬头看他,浑浊的眼眶中有泪,“请大人明察。”
  祝颂道:“你先起来。”
  村长这才站了起来。
  “坐下说。”
  村长几经犹豫,好一会儿才坐了下去,但也丝毫不敢放松,只敢坐一点点,整个人明显的紧绷着。
  祝颂拿起桌子上的木楔子与村长说道:“这东西根本楔不住石头,大水一冲石头动了木楔子自然而然也就跟着松动掉了。”
  村长瞪大了眼睛,眼看又要跪,祝颂拉住了他,“我知道这不关你的事,用什么材料,怎么修都是官府定的,你们只是负责听指令干活。”
  即便听祝颂如此说,村长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是,大人所言极是。”
  祝颂道:“工部所出图纸,包括衙门所存账册,都要用糯米汁与熟石灰混合浇筑加固石料,且所用石材应全是花岗石,可我今天去现场查看,花岗石中竟然混了不少的沙石,沙石什么样你也知道,只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负责此次大坝修建有很大的问题。”
  村长不说话,这些事不是他一个小小村长惹得起的。
  祝颂接着说道:“前几天我已经把易康宁抓起来了。”
  冀州的百姓对冀州的官还是很了解的,一听易康宁被抓了,村长的眼眸闪动了一下,“您是.钦差大人祝颂祝大人?”
  这时祝颂才想起来他还没有自报姓名,点头应道:“是,我就是祝颂。”
  村长这次真的站了起来,祝颂拉都没拉住,“草民有眼不识泰山,祝大人恕罪。”
  祝颂起身扶他,“快快起来。”
  村长再一次坐了下来,这才认真的说起了之前修大坝的事。
  “黄河水经常泛滥,每年都要淹庄稼,所以在得知朝廷要修大坝的时候我们都很高兴。后来官府来人说,朝廷所拨银两不够,要我们自愿去修大坝。
  我们都自愿。
  我们都想大坝修好了,以后我们的孩子就不用受苦了。
  除了走不得路的婴儿,村里的人全都去了,老老少少。天不亮就出门,月亮晒背了才回来,大的孩子牵小的孩子,但我们也不觉得累,没劲了就唱歌,那么多村子加起来歌声比黄河的水声还要大。
  官府没钱,不管饭,我们就自己带饭。我们相信苦日子总会过去,可是...哎!”
  说到最后村长眼里的光熄灭了,他起身重重的跪了下去,“请祝大人为我们做主。”
  祝颂将人给扶了起来,郑重承诺道:“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
  此次调访很顺利,温奉玄和祝凌野得到的消息跟祝颂一样。
  一回衙门祝颂就下令将段征鸿抓了起来,段征鸿叫冤,但证据摆在面前他不认也得认。
  祝颂让祝凌望统计当年欠发的工钱,要从段征鸿的嘴里抠出来补给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