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我也多次谏言于他,也知道你们不易,如今他同意再好不过了。为今之计,你我先去城外看看兵士情况,再去县衙,教县令替我们寻城里的大夫。”楚泽铭诚恳道。
“小将军待人温和有礼,之前要不是您劝着,我们几个大夫全被大将军责打了。”刘大夫道。
“分内之事,无需挂怀。常将军他也是忧心所致,你们也多担待。”楚泽铭道。
常茂亭是个急性子,又凭一身武力好亲自出战,到了这里这么久也没有交战过一次,军营里又状况百出,自然是心有不快。而他一路上照顾兵士,安慰下属,摆出谦逊有礼、体贴下属的姿态,自然是与众人亲近不少,那些对他这个动用关系进来的将军的非议也渐渐消失了。
到了扎营的地方,楚泽铭才明白刘大夫口中的“有些棘手”是什么样子。
第33章 疫病
军营在西门外傍林依水之处, 楚泽铭路上得知,由于近日军士们发热症状好转但起疹人数增多,医师们已先将邻近帐篷内显露症状的军士聚到一起,防止交叉感染。楚泽铭越听越惊心, 在永县这种潮湿之地, 如果起了传染之症, 既难以好转, 又容易传播。
他随刘大夫到了其中一个住着生病士卒的大营,见诸军士都极疲惫地躺卧于被上,一些人不时还会微微抽搐。
刘大夫示意其中一个小兵撩起袖子,那红疹自肩膀而下,直延伸到手腕。
“这些人都是如此。发热退去后就开始起这种东西, 我和几个大夫害怕接触传给其他兵士, 故而教他们分帐而睡。”刘大夫叹气道。
楚泽铭只看一眼便觉触目惊心,忙令小兵放下袖口,皱眉问刘大夫:“这样的帐子还有多少?”
“至少还有十几个。”刘大夫说。
一帐十人,也就是已经有百余人已经出现了这种症状,更不要说每日还有新兵士加入进来,楚泽铭有些头疼,与刘大夫出帐,“您几位对此病症可有推测否?”
“似风疹之状, 也似湿邪侵袭,也似……”刘大夫缓缓道。
楚泽铭摆摆手,示意刘大夫不必再说不确定的答案, 叫他带上详细的记录册一同去寻县令。
北军将领前去,县令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立刻着师爷去请行会最有名望的魏老先生, 只是天色已晚,老先生不宜挪动,便约定次日前往营中给兵士诊病,今夜先商讨一二。
与老先生有交的几位大夫闻讯也到了县衙,刘大夫将册簿给几位传看,从日前呕吐发热出现之时讲起。
“几位有何看法?”楚泽铭问道。
魏老先生捋捋胡须,犹豫道:“依刘大夫描述,病人有呕吐、发热、起疹和抽搐之症,似是风疹。”
“这就奇了。我本是按风疹医治,但症状不减反增,最先出疹的一批还不时抽搐。”刘大夫不解道。
几个大夫互相看了看,面露难色,皆不作声,魏老先生思索片刻也微微摇头,“既是如此,还兼有抽搐的话……我等行医多年,也不曾遇见这样的病人。”
见楚泽铭神色不明,刘大夫接道:“几位都是本地有名望的大夫,比我这个北方来的更熟悉这里,诊病尚不能听我一面之词,还需几位明日亲往诊断。”
“是,是啊。”几个大夫点点头。
“县令大人,今夜劳烦你安排几位大夫暂宿县衙,明日一早随我们前去军营。”楚泽铭吩咐完,没等其他人说话,便起身出了大门。
县令起身,话还没说,楚泽铭身影已不见了。他咧咧嘴,给魏老先生赔笑道,“楚将军之令,本官也不敢不从,只是县衙空屋不多,老先生自住一间,你们几位将就一晚吧。”
几个大夫都看向魏老先生,老先生叹了口气,他虽然在行医救人方面有名望,但也不能与官府作对,更何况是都城来的军队。
“大人安排吧,老头子在这睡了。”魏老先生一手继续捋着胡须,对师爷摆出“请”的姿势。
剩下几人看魏老先生同意,便也妥协了。
医馆这边已打烊许久,三人吃过晚饭坐在院中闲聊时,张大娘又敲响了院门。
“大娘,怎么这么晚过来了?”南钰冰问。
“钰冰,阿水他吃过晚饭后就呕吐不止,吃什么都吐,我喂的粥和温水也都没用,你还是上我家看看吧。”张大娘焦急道。
“好,咱们现在就去。”南钰冰带着药箱,与飞年同去了张大娘家。
青年正坐在榻上试着喝些温水,面容略显憔悴,见母亲带着大夫前来,理了理头发道:“见笑了。”
“无妨,我现在给你看看。”南钰冰上前给阿水诊脉。
他细细诊了片刻,又把了阿水的另一只手,脉象虽与风寒之症相似,但并非受凉所致,反而像是……中毒之状,这一结论使南钰冰甚是自我怀疑,他又看了青年的舌苔和眼睑,确有中毒之状,只不过中毒很浅,但这使他更为疑惑……阿水一个普通人,怎么能接触到毒药呢?
南钰冰微微皱了眉头,问道:“这两日都吃过什么东西?”
阿水回忆了一下,“前天早上买了包子和饼作回来的干粮,一路上都是吃的饼,昨天晚上回来是糯米团和炒鸡蛋和青菜,嗯今早吃的面,中午娘炖了家里的鸡,晚上还是炖鸡。”
“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吗?”张大娘问道。
南钰冰有些犹疑,但还是说道:“的确是从吃食中来的问题,但令郎刚刚所说的,并没有可疑的地方。这样,我先为令郎施针,或可缓解一二。”
是否是中毒,中得是什么毒,还需要他再仔细分析,不能草率用药,只好先行针抑制毒素蔓延。
南飞年闻言,替主人拿出银针,用酒、热水和蜡烛火焰分别处理了一遍。
“你仔细想想,这两日还吃过喝过什么东西,不要遗落。”南钰冰又问。
“哦,路上口渴,喝了茶摊的茶水和几口河水,还吃了一碗馄饨。”阿水道。他昨日回家路上就隐约觉得头晕,到家片刻开始发热,吃了药也不见好转,今日反倒还添了呕吐,他觉得自己运气真差,日后还是和从前一样,城中做做工,不再出去了。
南钰冰点点头,为阿水行针。
阿水解开上衣,躺在榻上,半信半疑地看着南钰冰施针。他一回来,娘就和他夸此人医术高明,还教小孩识字,以为是个白胡子老头,没想到是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
“大娘宽心,令郎并不严重。若再有新的情况出现,一定要及时告诉我。”南钰冰行过针,嘱咐道。
见南钰冰二人离开,阿水躺在床上,犹疑地问:“娘,这大夫这么年轻,能行吗?要不还是找以前的那个吧。”
“你就放心吧,还不相信娘的眼光吗?”张大娘道。
“眼光?若是眼光好,岂能看上那个只知酗酒早忘了家在何处的爹?”阿水暗自腹诽。
“你看,这针扎上你立刻就不吐了,还不是说明人家厉害。”张大娘又道。
“还真是哎。”这一提醒,阿水才反应过来,他现在全然没有想吐的感觉了。
张大娘递过一碗水,“快,再喝点温水,早些休息。”
“嗯。”阿水道。
另一边,南飞年在张大娘家就已经看出主人在给阿水诊脉时神色有些变化,这会儿离开张大娘家院子,才问道:“主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南钰冰皱眉摇头,“我也不太确定。”
“主人医术高明,不会有错的。”南飞年道。
突如其来的“吹捧”逗笑了南钰冰,他戳了戳飞年的脸颊,“也没有那么厉害啦。阿水的脉象,并非寻常病症,倒像是中毒……”
“中毒?”南飞年声音带了一丝惊讶。
“对,而且还不是寻常的毒药,所以……我也不确定。看样子他也不是什么江湖中人,怎么会被下毒呢?”南钰冰疑惑道,“难不成是无端受了牵连。”
“我去替主人查探一下吧。”南飞年提议道。
南钰冰摇摇头,“假如真有什么恩怨,我们也不好去沾惹,先回去试试能不能找出解毒的方法再说。”
“嗯。”南飞年点头。
次日。
魏老先生和几位大夫早早被叫起前去了军营,县衙不曾准备马车,他们只好步行前去。路途说远不远,也有近半个时辰,几人到时都已气喘吁吁,尤其是魏老先生。
“你说这,让您走这么久的路,真是太不体恤了。”其中一位姓季的大夫替魏老先生不平道。
魏大夫拍拍男人的手臂,示意他不要多说话。
季大夫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小将军好。”几个人看楚泽铭前来,纷纷问好。
“诸位好,随我来吧。”楚泽铭微微点头,带几个大夫到了伤兵营帐。
几人到时,却看见刘大夫在帐前来回踱步,焦急等待着。
“刘大夫,这是怎么了?”楚泽铭问道。
“小将军待人温和有礼,之前要不是您劝着,我们几个大夫全被大将军责打了。”刘大夫道。
“分内之事,无需挂怀。常将军他也是忧心所致,你们也多担待。”楚泽铭道。
常茂亭是个急性子,又凭一身武力好亲自出战,到了这里这么久也没有交战过一次,军营里又状况百出,自然是心有不快。而他一路上照顾兵士,安慰下属,摆出谦逊有礼、体贴下属的姿态,自然是与众人亲近不少,那些对他这个动用关系进来的将军的非议也渐渐消失了。
到了扎营的地方,楚泽铭才明白刘大夫口中的“有些棘手”是什么样子。
第33章 疫病
军营在西门外傍林依水之处, 楚泽铭路上得知,由于近日军士们发热症状好转但起疹人数增多,医师们已先将邻近帐篷内显露症状的军士聚到一起,防止交叉感染。楚泽铭越听越惊心, 在永县这种潮湿之地, 如果起了传染之症, 既难以好转, 又容易传播。
他随刘大夫到了其中一个住着生病士卒的大营,见诸军士都极疲惫地躺卧于被上,一些人不时还会微微抽搐。
刘大夫示意其中一个小兵撩起袖子,那红疹自肩膀而下,直延伸到手腕。
“这些人都是如此。发热退去后就开始起这种东西, 我和几个大夫害怕接触传给其他兵士, 故而教他们分帐而睡。”刘大夫叹气道。
楚泽铭只看一眼便觉触目惊心,忙令小兵放下袖口,皱眉问刘大夫:“这样的帐子还有多少?”
“至少还有十几个。”刘大夫说。
一帐十人,也就是已经有百余人已经出现了这种症状,更不要说每日还有新兵士加入进来,楚泽铭有些头疼,与刘大夫出帐,“您几位对此病症可有推测否?”
“似风疹之状, 也似湿邪侵袭,也似……”刘大夫缓缓道。
楚泽铭摆摆手,示意刘大夫不必再说不确定的答案, 叫他带上详细的记录册一同去寻县令。
北军将领前去,县令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立刻着师爷去请行会最有名望的魏老先生, 只是天色已晚,老先生不宜挪动,便约定次日前往营中给兵士诊病,今夜先商讨一二。
与老先生有交的几位大夫闻讯也到了县衙,刘大夫将册簿给几位传看,从日前呕吐发热出现之时讲起。
“几位有何看法?”楚泽铭问道。
魏老先生捋捋胡须,犹豫道:“依刘大夫描述,病人有呕吐、发热、起疹和抽搐之症,似是风疹。”
“这就奇了。我本是按风疹医治,但症状不减反增,最先出疹的一批还不时抽搐。”刘大夫不解道。
几个大夫互相看了看,面露难色,皆不作声,魏老先生思索片刻也微微摇头,“既是如此,还兼有抽搐的话……我等行医多年,也不曾遇见这样的病人。”
见楚泽铭神色不明,刘大夫接道:“几位都是本地有名望的大夫,比我这个北方来的更熟悉这里,诊病尚不能听我一面之词,还需几位明日亲往诊断。”
“是,是啊。”几个大夫点点头。
“县令大人,今夜劳烦你安排几位大夫暂宿县衙,明日一早随我们前去军营。”楚泽铭吩咐完,没等其他人说话,便起身出了大门。
县令起身,话还没说,楚泽铭身影已不见了。他咧咧嘴,给魏老先生赔笑道,“楚将军之令,本官也不敢不从,只是县衙空屋不多,老先生自住一间,你们几位将就一晚吧。”
几个大夫都看向魏老先生,老先生叹了口气,他虽然在行医救人方面有名望,但也不能与官府作对,更何况是都城来的军队。
“大人安排吧,老头子在这睡了。”魏老先生一手继续捋着胡须,对师爷摆出“请”的姿势。
剩下几人看魏老先生同意,便也妥协了。
医馆这边已打烊许久,三人吃过晚饭坐在院中闲聊时,张大娘又敲响了院门。
“大娘,怎么这么晚过来了?”南钰冰问。
“钰冰,阿水他吃过晚饭后就呕吐不止,吃什么都吐,我喂的粥和温水也都没用,你还是上我家看看吧。”张大娘焦急道。
“好,咱们现在就去。”南钰冰带着药箱,与飞年同去了张大娘家。
青年正坐在榻上试着喝些温水,面容略显憔悴,见母亲带着大夫前来,理了理头发道:“见笑了。”
“无妨,我现在给你看看。”南钰冰上前给阿水诊脉。
他细细诊了片刻,又把了阿水的另一只手,脉象虽与风寒之症相似,但并非受凉所致,反而像是……中毒之状,这一结论使南钰冰甚是自我怀疑,他又看了青年的舌苔和眼睑,确有中毒之状,只不过中毒很浅,但这使他更为疑惑……阿水一个普通人,怎么能接触到毒药呢?
南钰冰微微皱了眉头,问道:“这两日都吃过什么东西?”
阿水回忆了一下,“前天早上买了包子和饼作回来的干粮,一路上都是吃的饼,昨天晚上回来是糯米团和炒鸡蛋和青菜,嗯今早吃的面,中午娘炖了家里的鸡,晚上还是炖鸡。”
“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吗?”张大娘问道。
南钰冰有些犹疑,但还是说道:“的确是从吃食中来的问题,但令郎刚刚所说的,并没有可疑的地方。这样,我先为令郎施针,或可缓解一二。”
是否是中毒,中得是什么毒,还需要他再仔细分析,不能草率用药,只好先行针抑制毒素蔓延。
南飞年闻言,替主人拿出银针,用酒、热水和蜡烛火焰分别处理了一遍。
“你仔细想想,这两日还吃过喝过什么东西,不要遗落。”南钰冰又问。
“哦,路上口渴,喝了茶摊的茶水和几口河水,还吃了一碗馄饨。”阿水道。他昨日回家路上就隐约觉得头晕,到家片刻开始发热,吃了药也不见好转,今日反倒还添了呕吐,他觉得自己运气真差,日后还是和从前一样,城中做做工,不再出去了。
南钰冰点点头,为阿水行针。
阿水解开上衣,躺在榻上,半信半疑地看着南钰冰施针。他一回来,娘就和他夸此人医术高明,还教小孩识字,以为是个白胡子老头,没想到是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
“大娘宽心,令郎并不严重。若再有新的情况出现,一定要及时告诉我。”南钰冰行过针,嘱咐道。
见南钰冰二人离开,阿水躺在床上,犹疑地问:“娘,这大夫这么年轻,能行吗?要不还是找以前的那个吧。”
“你就放心吧,还不相信娘的眼光吗?”张大娘道。
“眼光?若是眼光好,岂能看上那个只知酗酒早忘了家在何处的爹?”阿水暗自腹诽。
“你看,这针扎上你立刻就不吐了,还不是说明人家厉害。”张大娘又道。
“还真是哎。”这一提醒,阿水才反应过来,他现在全然没有想吐的感觉了。
张大娘递过一碗水,“快,再喝点温水,早些休息。”
“嗯。”阿水道。
另一边,南飞年在张大娘家就已经看出主人在给阿水诊脉时神色有些变化,这会儿离开张大娘家院子,才问道:“主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南钰冰皱眉摇头,“我也不太确定。”
“主人医术高明,不会有错的。”南飞年道。
突如其来的“吹捧”逗笑了南钰冰,他戳了戳飞年的脸颊,“也没有那么厉害啦。阿水的脉象,并非寻常病症,倒像是中毒……”
“中毒?”南飞年声音带了一丝惊讶。
“对,而且还不是寻常的毒药,所以……我也不确定。看样子他也不是什么江湖中人,怎么会被下毒呢?”南钰冰疑惑道,“难不成是无端受了牵连。”
“我去替主人查探一下吧。”南飞年提议道。
南钰冰摇摇头,“假如真有什么恩怨,我们也不好去沾惹,先回去试试能不能找出解毒的方法再说。”
“嗯。”南飞年点头。
次日。
魏老先生和几位大夫早早被叫起前去了军营,县衙不曾准备马车,他们只好步行前去。路途说远不远,也有近半个时辰,几人到时都已气喘吁吁,尤其是魏老先生。
“你说这,让您走这么久的路,真是太不体恤了。”其中一位姓季的大夫替魏老先生不平道。
魏大夫拍拍男人的手臂,示意他不要多说话。
季大夫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小将军好。”几个人看楚泽铭前来,纷纷问好。
“诸位好,随我来吧。”楚泽铭微微点头,带几个大夫到了伤兵营帐。
几人到时,却看见刘大夫在帐前来回踱步,焦急等待着。
“刘大夫,这是怎么了?”楚泽铭问道。